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征联点评:玄武湖的『名家对联』什么水平?

玄武湖·对联

本来这个系列做的是今年揭晓的征联点评,这一期是的作品其实是活动方的定向约稿,而且是去年的事情,按说不在评点范围之内。不过,我上一期在点评南京城墙的征联时,看到的一个公众号,是将玄武湖的联作和南京城墙的联作一起公布的,所以先入为主以为是一个活动,也就一起点评了几句。既然已经点评了,自然没有必要浪费,而且这一组对联的作者,很多是顶着“中国楹联学会会长”“中国楹联学会顾问”“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等众多头衔的“名家”,拿来品评一番也很有意义。

与前两期不同,玄武湖是个有悠久历史的经典,这批作品既非春联也非征联,所以大可以放开手笔去写,这样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往往可以超水平发挥,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全部作品请看以下链接:

当代联家题南京玄武湖楹联一组

玄武广场(李培隽)

霞飞玄武,波泛紫金,菡萏长舒标史乘; 

胜揽梁洲,幽探明廓,梅英独擅写风流。

点评:这联的前两个分句属于典型的“叫号”式写法,也就是无论写什么,直接把与之相关的名字摆上,然后前面或者后面加上名词、形容词搭配一下,像列队叫号一样。至于这些词语是否有典型性,这些名字摆上去的意义,以及文字的内在逻辑关系,作者是完全不考虑的。下联的“明廓”我真是不知道什么意思了,难道因为玄武湖挨着明城墙,所以是明朝城廓的意思?不过无论这个词是否解得通,对于整副联而言都没有实际的意义。那么结句七个字呢?无论“菡萏”还是“梅英”,都与前面无法呼应,稍稍值得欣慰的是,作者还在努力以景寄情,不过最后两个字还是回到了“史乘”和“风流”的路子上。我们从“菡萏”这个意象上,能感受到“标史乘”这种激昂奋发的情调吗?这就是典型的瞎抒情。当然,这副对联虽然可以说毫无内容,但至少还有两个优点:第一,整体还算通顺,没有很搞笑的地方;第二,作者努力想写一些意境,不是一上来就直接声嘶力竭地喊口号。虽然完成度不高,但是可以看出是有向善之心和进步的空间,所以打分也就宽松一些吧。65分。

玄武广场(徐红) 

六朝阅武,北宋犁田,黄册曾封明禁地;

一水连波,后湖印月,绿茵又诵古梁洲。  

点评:同样是玄武广场,句法与上一联完全一样,但完成度明显高了很多。上联是玄武湖的历史人文,下联是玄武湖的风景,所选取的意象具有典型性,结尾七字颇见根骨。整体来看,虽然情韵方面有所欠缺,但是大开大合,布局和对仗也可见作者的用心。80分。

藏春亭(林峰)

花雨随人堪采绿; 

晴烟盈袖可分香。

点评:亭子的对联不似广场,自然应该写得有些文人情调,也不宜写得太长。从这两点而言,这副联还是不错的,尤其是上联的“采绿”能生出摇曳之感。全联不露“藏春”二字,但是将其意隐在联中。当然,这副联也未有特别动人之处。80分。 

武庙闸(周游) 

竞逐千舟,曾见云头旌蔽日; 

喧腾万马,犹听闸口鼓鸣雷。

点评:此联的写法比较“简单”,二十二字只写得船多声响,好在与题目还是比较切合的。后面七字是明显胜过前面四字的,区别就在于一个是形象的表达,一个是直白的叙述。此联倒也算得中规中矩,虽然无甚回味,但是文字也并非一味落俗。73分。

四象坊之青龙(方留聚) 

出东陆攒时造物; 

誉少阳融雪襄民。 

点评:青龙出于东方,这可能就是上联的“出东陆”;后面四个字出自《大唐开元礼》,其中的苍龙祝文有“赞(攒)时造物”之语。作者把两个东西拼在一起就成了上联,我们管这种叫“堆积木”式写法——只要有材料,百度上找得到的词,堆在一起就可以了。下联的“誉少阳”也是这种写法,后面的“融雪襄民”则是半通不通。这副联也是比较典型:作者都没有掌握用的这些词语的真实意思和语境,百度之后发现大概差不多就拼接在一起;当然也不能一棒子打死,我们明显能看出来,作者是想避免那种陈词滥调的文字,所以努力找一些不太常见的。虽然组合出来效果欠佳,但是这个想法还是值得肯定,所以打分也会稍高一些。62分。

四象坊之白虎(谷万祥) 

凝皓露宣威演武;              

响金风扬善镇邪。 

点评:这联没什么说的,就是两句口号放在一起,还算和“白虎”稍微有些关联。55分。

四象坊之朱雀(刘建平) 

盈紫气中天浴火; 

焕红霞南溟御风。 

点评:上下联各用了一个与神鸟相关的典故,上联是凤凰浴火,下联是鲲化为鹏,还能切准方位,全联的气象也比较开阔。与“青龙”联相比,一是整体流畅,二是对典故的使用有创新和生发之处;与“白虎”联相比,文采和内容都丰富得多。当然,此联的前三字有些俗,无论是“盈”和“焕”这两个动词,还是“紫气”和“红霞”这两个意象。倒是不妨以两个典故为中心,更紧密新颖地构造语言和意象,也许会有更好的效果。70分。

四象坊之玄武(卢晓) 

主天地而兴社稷; 

化龟蛇以祐黎元。

点评:我发现这一组的七言联全是三/四结构,这种结构写单独的七言联其实很难出效果。用律句更整饬,用散句则要凝练、高古、劲健,如果只有一句挺难开阖顿挫的,所以这种句法往往在长联中应用比较多,起到丰富联语变化的作用。以上是题外话,但就这联而言,可以说中规中矩,有气势,文字也通顺,但也没什么新意。70分。

黄册库三柱联(袁裕陵)

碧梧凤影,满苑缤纷敷瑞光。

黄册鱼鳞,九州地户储瑶岛; 

兰台龙阁,旷代英勋汇锦章。

点评:三柱联可能是近几十年才出现的,不过后来也不少见。或者是一上联在中间两边是下联,或者是两边上联一左一右中间是下联,此联显然是前者。总体来看“碧梧”的下联胜过“兰台”的下联,除了“旷代”这个七言,整体还是有文气的,而且其中如“敷”“储”几个动词也见锤炼之功。其实“旷代”一句,虽然乏味,但是与“黄册库”的题目还是可以呼应,不知道作者是不是也因为作三柱联,所以把这个偏枯燥的意思单拿出来作为一个下联。78分。

湖史馆(魏艳鸣) 

穿影荡开千载月; 

入阶惊起一湖波。  

点评:这联与藏春亭的七言联一样,是小清新的写法,但是意境和用字方面明显落俗了很多。在与题目的扣合关系方面,此联除了“千载”两个字,和“湖史”也谈不上有什么关系;而整体的格调,很明显“湖史馆”还是应该写得更厚重一些,而不是像个小亭子、小画舫一样。74分。

樱桃园(曹福华) 

粉蕊含娇妆阆苑; 

赤珠垂美羡瑶池。 

点评:古人评诗,有些字眼属于很“腻”的,比如“粉”“娇”一类。这个观点见仁见智,但是具体到这副联,高密度的使用这些字眼,再加上“妆”“阆”“美”“羡”这些烘托,的确是有些半老徐娘强行画烟熏妆的油腻感。不过与题目的关系倒是比较紧密,把樱桃的样子写出来了。73分。

因为不是征联,所以也不需要再给评委打分。不过对于玄武湖这个著名景点而言,整体悬挂的对联是这种水平,也只能说是“差强人意”了,而且这里的“差”恐怕还要是四声。顺便说一句,玄武湖古代真正的“名家对联”其实不少,景点真要是有心做文化,不妨搜寻整理一下恢复出来。比如薛时雨就有一副关于玄武湖的著名对联,权作此文的结束语:

三百年方策犹存,剩凫渚鸥汀,时有烟云入图画;

四十里昆明依旧,听菱歌渔唱,不须鼓角演楼船。

阁主曰

一个

认真文艺的

公众号

公众号ID:baicangger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习与练习写对联(三)
今年高考考场对联还是看湖南
诗钟的格律
诗词对联基础资料汇编(二)
楹联名家谈楹联写作
对联教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