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保护和利用城市郊区绿地和拓展城市外围绿色生态空间

               保护和利用城市郊区绿地和拓展城市外围绿色生态空间

  • 简介:城市郊区是与城市密集建设用地之间进行直接的物质、能量交换的地带。一方面,近郊自然山体、水域和农田为城市提供大气、水、生物流通的空间,也为市民近郊出游活动提供了活动空间;另一方面,由于直接与集聚的社会经济活动相邻,近郊地带也是最易遭受生态破坏的地区,需要在绿地系统规划中着重安排,合理利用和保护城市郊区绿地。
  • 关键字:郊区绿地,利用和保护,生态建设 

  前言:

  城市郊区是与城市密集建设用地之间进行直接的物质、能量交换的地带。一方面,近郊自然山体、水域和农田为城市提供大气、水、生物流通的空间,也为市民近郊出游活动提供了活动空间;另一方面,由于直接与集聚的社会经济活动相邻,近郊地带也是最易遭受生态破坏的地区,需要在绿地系统规划中着重安排,合理利用和保护城市郊区绿地。

  同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的日益扩大,与日俱增的房地产和商业用地大大减少了城市绿化用地的范围。尤其是在市中心一些地方,老城区的原有规模已远不能适应人们现在的工作、生活的需求,这些情况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和束缚了城市绿地建设和生态建设的拓展与实施。再者城市规模向外的进一步辐射、延伸,缩小了城市郊区与市区的距离,快速发展的城市交通犹如从市中心发出的射线。因此,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合理利用介于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城市郊区用地,并纳入到整个城市生态建设中来,营造第三大绿色生态空间,再配以灵活的市场运作方式和科学的管理模式,对达到城市绿地外空间的补充和拓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现实意义

  1.1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推动城乡生态建设。

  (1)城市郊区一般远离市中心,地段较为偏远。但随着城市规模的外延、扩展,郊区的城镇规划及配套规划日益完善。同时郊区土地开发潜力较大,因此本着科学、合理的规划原则,可将一部分土地纳入城市郊区绿地的范畴,这里面也包括对一些现有的自然植被群落用地的充分利用和合理保护,从而达到一举两得的目的。

  (2)城市生态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跟城市市政建设及其它配套工程建设紧密相连,特别是随着城市交通向四周城镇郊区的延伸和扩展,也为城市郊区绿地建设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具体来说就是郊区道路绿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郊区绿地的面积并拓展了建设范围和生态绿色发展空间。

  (3)城市郊区绿地具有点多面广的特点,在中心城区绿地曰益的饱和的情况下,可弥补绿地面积的不足,能有效维持一定量的绿地增长水平,从这一点上来看,也就起到了充实、扩展城市绿网的作用,同时,随着郊区绿地面积的快速增长,也进一步推动了城市区域生态建设的进程,从而也达到改善城市区域环境质量的目的。

  1.2丰富城市外围绿色空间,起到中心城区向四周辐射,扩展的配套服务作用。

  这一点在城市郊区的道路绿化及防护林建设上,尤为突出,一个方面通过合理的规划及灵活的运作方式达到先绿化的目的,另一方面功能上也起到生态防护、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随着这一类郊区绿地的日益扩大,势必形成一道屏障,一座城市的绿色防护墙,大大地减少了风沙、冰雹等自然灾害。这一点上的反面例子也是很多的,一些地区人为破坏现有的城郊绿色防护林,不注重林带建设的延续和发展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1.3带动乡村地方区域经济及其它产业的发展。

  城郊绿地建设的方式是多元化的,而不是单一的植树造林,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地方区域环境服从当地城镇总体规划要求,并在此前提下,来进行有针对性的、有效的模式建设,起到带动、引导的作用。绿化规模逐渐形成,绿化景观不断突出,同时又提升了区域环境特色,通过一定时期的积淀,能形成较大的规划效益,这也为其它产业如:农林牧第三产业、房地产、旅游观光业带来契机,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反过来,地方乡村经济发展了,又促进了城市郊区绿地的可持续发展,形成良性循环的城市生态建设态势。

  1.4促进地方乡土树种的进一步保育工作。

  地方乡土树种的进一步保育工作体现了物种的稳定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同时也提高了植物群落结构的质量,体现了地带性植被景观特色。城郊绿地建设是在充分保护和合理利用现有植物群落的基础上进行,地方乡土植物是构建地带性植被群落的主体。绿化植物材料应充分凸显城市的地带性特色,以乡土树种为主,积极引进适合本地域生长的优良园林植物,促进物种多样性,丰富园林景观,物种多样性是物种的富集程度。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础,遗传的多样性包含与物种多样性之中。同时物种是组成生态系统的基本单位,物种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的功能特征具有重要影响。城市绿地系统中植物群落的相对稳定性是建立在生物多样性的基础上的,缺乏生物多样性会导致病虫害的发生与蔓延,甚至造成园林植物的毁灭性灾害,生物多样性对整个绿地生态系统的平衡具有重要影响。群落稳定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景观多样性和适地适树的实现都要以植物物种多样性为基础。

  2.存在问题

         2.1缺乏总体规划意识,目标单一,只关注于绿化。城郊绿地建设无论在总体布局、景观设计、树种选择等方面都忽略了与城市文化艺术、市民休闲、医疗健康、保健防护等方面的关系。同时,由于行政部门的条块管理障碍,导致了城郊有些已成熟的植被体系,往往在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被忽视和破坏。利用和保护现有植被没有长期发展的目标和定位,致使一些植被群落遭人为破坏或占作它用,没有得到很好保护和利用。

  2.2绿地建设过程中的拆迁问题尤为突出。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绿地区域范围内大多含有居民区,由于乡镇居民较为分散,长期遗留下来的观念,致使绿地建设过程中的拆迁问题尤为突出,就目前情况来看,此类情况在慢慢好转,这也表明我们的意识和观念在日益变化。

  2.3资金落实不到位,建设进程缓慢。由于建设前期投入较大,一些地方在建设过程中常出现边投资、边建设、边遭人破坏的情况,影响了城市郊区绿地建设的进程,直接带来的负面影响是重复建设,资金浪费。

  2.4缺乏一套科学、合理的建设管理模式和先进的经营理念。在城市郊区绿地建设进程中,讲求工作效率必须依托科学、合理的建设管理模式和先进的、超前的经营理念,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具体措施

  如何处理好城市郊区绿地的利用和保护的关系,城市郊区绿地建设必须充分利用现有自然生态基础。所谓充分利用,一是保护,二是提升。充分利用的基础首先在于保护,因为,原生态的环境是任何人工生态都不可比拟的,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其次是提升,提升是在保护的基础上提高和完善,通过工程技术措施维持和具体实践。生态环境发展指标要突出环境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性开发并重,建设城乡一体化的生态良好的循环系统,从而不断提高环境质量,促进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1城市郊区绿地体系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相结合。

  城郊绿地作为重要的城市外围绿色走廊,是重要的线形,块状和连续的生态景观要素,在城市生态环境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对生物的繁衍和自然界植物群落间物质、能量交换,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总体框架下,来实行城市郊区绿地建设的程序化、科学化、合理化,起到了总体上控制,局部突出特色的作用。全面理解和正确运用生态学原理,改变设计理念,提高城市郊区园林绿地植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根据不同树种的生态特性,充分利用时间变化,垂直空间和时间变化的生态位,建立物种丰富、结构合理、富于季相变化的园林植物群落。根据景观生态学理论,适当扩大绿地面积和规模有利于提高物种的多样性。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来实现城市郊区绿地体系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完美结合。

  3.2城市郊区绿地建设与区域农林经济的发展相结合。

  城市郊区绿地建设是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的统一,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绿地的生产性。具体实施方面,选择经济植物,主要是油料作物和果树,模拟自然农业和果林的生产方式,增加绿地的经济产出。这既是农业结构调整在局部的试验,也是以“绿地”养“绿地”的新方法的探索,使它向产业行为发展。注重绿地的产业化,重视绿地“育苗”的作用。除必要的地带选用大规模苗木以外,其余地带尽量选用树龄小、易于适应环境变化的苗木,为今后的自然景观及成苗外运做准备。

  在城市郊区绿地建设用地范围内,建立为城市绿化,生产植物材料的圃地,包括苗圃、花圃、草圃、果园等。结合生产绿地建设,建立种质资源基地,进行优良绿化植物材料的选育,保存和繁育,为推广应用打好基础。一个城市生产绿地的建设质量,直接影响该城市的植物景观效果,具体措施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专业育苗与群众办圃相结合,结合市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积极鼓励郊区农民办圃。

  (2)生产绿地建设与景点建设相结合。建设具有“森林公园”外貌,园林苗圃内容的生产绿地。在确保苗木供应基础上,对外开放,增加经济效益。

  (3)加强苗木后备基地建设,因地制宜地将一部分生产绿地安置在建成区外,不参加城市建设用地平衡。

  (4)生产与试验推广相结合,从生产绿地中拨出5—10%土地,建立“园林植物良种繁育推广中心”规划采条圃、种子园和新种类苗木引种驯化试验基地。逐步实现城市绿化苗木良种化,主要植物材料乡土化,引种推广植物适生化。

  3.3城市郊区绿地建设与旅游经济发展相结合。

        由于所处区域位置的不同及地域环境的不同,在建设中要适地置景,适地开发,最大限度发挥生态绿地的综合效用,特别是在一些自然条件和周边配套、环境设施较为完善的区块,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科学、合理地进行规划,在绿地的总体设计中地将城市郊区旅游观光、景点开发与人的公共休闲活动、休闲度假等有机结合在一起,绿地建设成为开放性的自然、野趣、具有当地人文氛围的森林公园式绿地。在绿地设计的同时,穿播一些如:农林观光、康体健身、森林生态浴、农事体验、绿色餐厅、休闲垂钓等活动项目,来吸引周边及中心区市民的光顾,也以此带动了周末、长假期间郊外旅游观光、度假业的发展。特别是一些主题性很强的项目、更能吸引游客。在此运作过程中,可采取灵活的模式。

  (1)绿地建设与项目开发有机结合,从完善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完整性、建设城乡一体化的大绿地系统角度保护并建设城郊地区绿色空间。

  (2)努力营造规模效应,带动周边其它产业发展,改善近郊景区的绿化状况,丰富市民出游选择、完善城市游憩系统。

  (3)绿地建设与城镇建设同步进行,相互促进,保持近郊与城市建成区之间道路、水系、绿地系统的密切衔接,以加强城郊绿地连通,考虑城市近郊范围内的城市基础设施的绿化建设工作。

  3.4采用政府引导,多渠道筹资、多元化投入,确保城市郊区绿化建设资金。城市郊区绿化在建设资金的筹措和投入方面,注意发挥多个积极性,资金来源形成多元化。

  (1)通过城郊绿地建设与项目开发相结合,带来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效益。

  (2)在较大项目建设中统筹安排绿化建设资金,并把绿化纳入项目考核、验收的范围。

  (3)通过企业认建认养绿地,以及市民参与建纪念林等方式,形成全社会参与绿化建设和管理的模式。

  (4)绿化建设以区(县)投入为主,养护管理资金全部由区(县)落实,市政府通过补贴和奖励的形式支持区(县),调动区(县)的积极性。

  3.5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为指导,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做到经济、社会、环境三大效益的完善统一。使现代经济的高度发展与生态环境协同优化,建设成为具有持续发展活力的城乡一体化的生态型城市。

  后记:

  总之,在推动城郊区绿地建设的进程中,还有很多现实的问题需要认真地面对,城市生态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而又循序渐进的工作。任何急功近利、只顾眼前利益的做法都是不妥当的。只有以城市生态学理论为基础,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为方向和行动指南,采用灵活多变的管理、运作模式,在充分保护和利用郊区绿地的基础上,探寻一条拓展城市外围绿色生态空间,全面改善城区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环境质量的健康发展之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屋顶净绿化
关于冷水江市城市园林绿地规划的思考
浅析植物景观设计
洛阳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探析
你给我过来,把生态园林说清楚!
园林植物配置的方法和原则 - 一通园林导航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