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别有情趣的二十则虎年趣味妙联

别有情趣的二十则虎年趣味妙联

(2010-02-16 09:43:10)
  2010年是农历庚寅年,寅属虎,故称“虎年”。文人墨客,以“虎”为题,撰写不少妙联趣对,有不少嵌有“虎”字的妙联趣闻。在虎年到来之际,赏虎联读趣闻,别有情趣。

妙联趣闻一:明代学者戴大宾,正德年间进士,自幼聪颖过人,五岁时由父亲带去应童子试,在场的秀才取笑他,有人联曰:“未老思阁老”,大宾见联语含讥讽,当即回敬:“无才称秀才”。出句者不甘罢休,便用手指向堂上的椅子道:“虎皮褥盖学士椅”,大宾从父亲背上溜下来,拿起桌上的一支兔毫,写出答句“兔毫笔写状元坊”,众秀才齐声夸赞,出句的秀才自讨没趣,悻悻而去。

妙联趣闻二:明代翰林学士解缙,一日邀朋友下棋。两人对弈几回之后,那朋友指着墙上挂着的四扇屏,吟出上联:“龙不吟,虎不啸,鱼不跃,蟾不跳,笑杀落头刘海。”此时,解缙见机拍着桌上的象棋,续了下联:“车无轮,马无鞍,象无牙,炮无烟,闷死寨内将军。”信手拈来,妙趣横生。

妙联趣闻三:古时,有朋友二人去戏场看戏。到场时,乙抢先一步把甲的座位占了,甲很生气,脱口念出上联:“鹊巢鸠占”,讽刺取笑之。乙也不甘示弱,随即吟:“虎踞龙盘”,上下联语出自然,两人不禁相视无语,会心一笑,乙退让,各就各位。

妙联趣闻四:清代文学家蒋士铨,少时聪慧伶俐。一日,当地一老秀才欲试其才学,便拟了一上联:“虎岩无虎,呼虎成名——赵公元帅”,蒋士铨略加思索,即对曰:“塔山有塔,抚塔为祥——李靖天王。”蒋士铨语出不凡,老秀才拍掌称绝。

妙联趣闻五:一日,清代状元彭俊,偕友人到京城附近的水月寺游玩。寺内老僧喜好出联结友,口出上联: “水月地,鱼游兔走”,请彭俊续下联。彭俊苦思良久,终不得下联,心中甚是懊恼,并把此事一直记在心间。时过三载,一日,彭俊途经山海关时,不禁灵感顿发,对出下联:“山海关,虎啸龙吟”。这上下联自然巧妙,耐人寻味。终于了了一桩心愿,彭俊喜不自禁。

妙联趣闻六:清代时,贵阳来了位巡抚大人。一天夜晚,他登上甲秀楼观景,脱口而出:“树影横江,鱼游枝头鸟宿浪。”恰逢此时,贵阳才子周起渭也在楼上,听见对题,应声续了下联:“山色倒海,龙吟岩畔虎眠滩。”众人听后,无不叫绝,拍手连夸:“妙对!妙对!”

妙联趣闻七:明代一才子,幼时被称为“神童”。一天,他与一老者下棋,老者有意戏弄他,指着墙上的一幅画,吟出上联:“旧画一张,龙不吟,虎不啸,花不闻香鸟不叫,见此小子,可笑可笑。”神童应声对道:“残棋半局,车无轮,马无鞍,炮无烟火卒无根,喝声将军,提防提防。”如此一对,老者反被这神童说得满脸羞愧,无地自容。

妙联趣闻八:明朝宰相张居正,从小机敏伶俐,人们称他为“神童”,因此他产生骄傲自大情绪。他和艾自修同科中举,张居正名列榜首,而艾自修则倒数第一,张居正洋洋自得,出一上联挖苦他:“艾自修,自修没自修,白面书生背虎榜;”艾自修见张居正戏说自己是“背虎榜”书生,既愧又恨,从此埋下仇恨的种子。随后两人又都中进士,并同在京城为官。张居正官至宰相,权势极大,艾自修却依然居于其下。一日,艾因事拜访张,走到后花园,突然发现张居正正往太后娘娘的寝室去,有“私通嫌疑”。 艾自修当即续写出当年“背虎榜”的下联禀告皇上:“张居正,居正不居正,黑心宰相卧龙床。”皇上见了,怒发冲冠,当即把张居正罢官免职,刺配充军。

妙联趣闻九:在民间流传这样一联——“猛虎一杯山中醉;蛟龙两盏海底眠(横批:不醉三年不要钱)”此联说的是刘伶与杜康的传奇故事。刘伶,系晋代“竹林七贤”之一,脾气古怪,酒量惊人;杜康,是发明用粮食酿造酒的人。一天,刘伶路过杜康的酒店,看见上面提到的这副对联。进店后,刘伶喝了三杯酒便烂醉如泥,睡在地上,别人把他送回家。刘伶糊里糊涂、断断续续地对妻子说:“我……我不行了,死……死后葬在酒池上,把酒……酒盅酒壶也入……入棺材。”声终目瞑。妻子照其叮嘱办理了后事。三年过后,杜康找到刘妻讨要酒钱。刘妻说,害死我丈夫的是你,我还没有找你算账呢!杜康说,“刘伶未死,我和你把他挖出来,我向他要酒钱。”两人随即来到墓地,挖墓,打开棺木,刘伶跟生前一样,嘴里不断地说:“杜康好酒,真是好酒。”从此,“杜康美酒,一醉三年”的故事便流传下来,并有“天下好酒数杜康,酒量最大数刘伶”之说。

妙联趣闻十:明清时期,林大钦是广东潮人的第一位状元。他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出身寒儒之家,自幼聪明好学,出口成章成联。他十六岁时,到银湖乡一富豪家当私教,因年轻,富豪瞧不起他,有意考他,指着书斋后花园的花草说:“银湖院后虎耳草”,林大钦明白,虎耳草繁殖力强,随处可见,其意是藐视他。思索片刻后,想到来时路上的当地名宫——金石宫前的龙眼花飘落的情景,得出下联“金石宫前龙眼花”,下联也有藐视之意:你是富豪,这又有什么了不起?富豪见他确有才华,能对出平仄协调、对仗工整的佳联,便将他留了下来。

妙联趣闻十一自号“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的文学家、画家唐伯虎,才艺双全,赋性疏朗,放逸不羁,为追求美貌秋香,他改名华安,从苏州来到无锡东亭。次日,到理发店剃头改装,偶得上联:“东亭亭阁阁东亭”,于是,他便请理发师傅对答,思考间,突然有一人从虎丘带来一块丘石送给唐伯虎,理发师傅有感而发,对出下联:“虎丘丘石石虎丘”,上下联文皆是回文联,句通词顺,意思完整,通俗形象,别有风趣。从此两人经常在一起谈诗对句,结为知己。后来,唐伯虎邀请祝枝山帮他娶秋香,就是这位理发师傅送的信。

妙联趣闻十二:明朝文学家解缙才华盖世,性情刚直。当年皇帝整天沉醉酒色,吃喝玩乐。渐渐地身弱力衰,便考虑谁来接位,立嫡长子,还是立嫡次子?拿不定主意时,宫里送来一幅画。上面画着一只大老虎正回头看小老虎。画面逼真,虎虎有生气。于是,皇帝要解缙题联。解缙灵感顿发,即席题一联:“虎为百兽王,一步一回顾;父乃子孙长,首仰首思量”。皇帝看了题联后,极为不快,将解缙谪为广西布政司参议。

妙联趣闻十三:世纪三十年代自号“谐卢主人”、名噪蜀中的幽默大师刘师亮,常用诗文联对抨击丑恶现实,说出百姓不敢说的话,如:“就食饥军,到处不留鸡犬种;派捐滥保,公然大作虎狼威。”另有一联是:“是龙是虎,是跳蚤,是乌龟,睁起眼睛长期看;吹风吹雨,吹自由,吹平等,捂着耳朵少去听。”两联用语自然,讽刺辛辣,不胫而走,广为传播。

妙联趣闻十四:王寅,清末一县令,他任职期间,敲诈勒索,贪得无厌。百姓对他恨得咬牙切齿。一天夜里,有人在县衙上贴了这样一副嵌字对联进行鞭挞:“王好货,不论金银铜铁;寅属虎,全需鸡犬牛羊。”此联用隐喻手法,把贪官王寅(注)的姓名、似虎的凶残性格,张牙舞爪的狰狞面目,刻画得入木三分。百姓们看后,无不拍手称快。

妙联趣闻十五:古代读书人在皇帝殿试中被录取为状元、榜眼、探花、进士的均列为“龙虎榜”。相传乾隆年间,江西萍乡人士刘凤浩科举应试,中了个进士第三名。但因早年眼疾,治疗无效而一眼失眠。乾隆意欲不取而出对戏弄他:

  独眼不登龙虎榜;

  刘凤浩是个经纶满腹的才子,见皇帝有意难他,且有取笑之意,心中不悦而慨然对道:

  半月依旧照乾坤。

  乾隆见其面无惧色,且应对快速,声音洪亮,便又出一比上联以试之:

  东启明,西长庚,南箕北斗,朕乃摘星汉;

  刘凤浩略一思索随即应声对答:

  春牡丹,夏芍药,秋菊冬梅,臣是探花郎。

   妙联趣闻十六:最使人津津乐道的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二十岁赴京赶考故事中的虎联。赶考途中,一天王在马家镇歇息时,偶见马员外家挂的走马灯上闪着一比复字联:

  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

  王安石看了拍手失声道:“好对!”心想为何没有下联,显然是供人应对的一个联句。不料王安石的话被马员外家的老院家听到,迅即进去禀告员外,但等员外出得门来,王安石已经走远了。到了京城科考,王安石因交了头卷而受到主考官的赏识,便传他面试。主考官指着厅前的飞虎旗说:

  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

  王安石灵机一动脱口而出:

  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

  考官见王安石对得既快又好,赞叹不已。考毕,王安石想起“走马灯”对他的帮助,信步走到马员外家门前,碰巧被老院家认出,就请他去见员外。员外一见取出文房四宝请他续对,王安石信手写出了考官所言的对句。员外见到他对得十分工巧,就把女儿许配给他。原来,走马灯上的对子就是马小姐为选婿而出的。举行婚礼那天,正当新郎新娘喜拜天地时,又刚好报子来报:“王大人金榜题名,请明日赴琼林宴。”马员外听后,重开酒宴,庆贺王安石进士及第。王安石为庆贺自己“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这一人生两大喜事,带着几分醉意拿笔在红纸上写了个大大的“囍”字贴于门上,并顺口吟道:

  马灯飞虎结丝罗;巧对联成双喜歌。

  据说从此民间结婚才开始剪贴“囍”字。这一风流佳话一直流传至今。

  乾隆两试而见刘凤浩才思敏捷,答对工整,便欣然御笔亲点他为探花。

   妙联趣闻十七: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李大钊,从小勤学好问,成绩优良。7岁进本村私塾读书,起名“李鳍年”。第二年春天,他的一姑父到家做客,见他正在背诵《诗经》,忽然一阵风来将其书吹乱,他便随口念道:“清风不识字,无故乱翻书。”姑父见到他能即景引用此语,知他已识诗文,便出一上联试他说:

  春风狂似虎;

  李大钊一抬头,见到墙壁上一幅“滦河秋色”图,立有所悟,当即对出下联:

  秋水静如鱼。

   妙联趣闻十八:被授于“人民艺术家”称号的著名作家、语言大师老舍先生,于1962年写了一副自题联:

  付出九牛二虎力;不作七拼八凑文。

  此联既是老舍先生那种一丝不苟严肃认真创作态度的心迹写照、形象勾勒,同时也是对那些贪图省力,不问逻辑,零碎拼凑,随意而为的不正文风的告诫与批评。

   妙联趣闻十九:明代著名学者邱睿,小时家贫,却酷爱读书。乡里一塾师见他勤奋好学,就免费收他在一官宦家塾里读书。同班的一位公子常常欺负邱睿,而主持正义的老师总是设法保护他。这使那公子很气愤,便向父亲告状。老爷怒气冲天,对邱睿说:“你不是爱对对子吗?我出个上联,你对下便罢,否则就滚蛋!”他的上联是:“孰谓犬能欺得虎?”邱睿不甘受辱,便理直气壮地对道:“安知鱼不化为龙?”自此之后,他夜以继日,发愤苦读,长大后果然一鸣惊人,金榜题名。 

  妙联趣闻二十:

桥跨虎溪,三教三源流,三人三笑语;

莲开僧舍,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这是庐山东林寺虎溪边“三笑亭”上的楹联。相传一天,东林寺主持慧远送别陶渊明、陆静修。三人边走边谈,十分投机,忽听猛虎狂啸,方知已过虎溪,三人不由大笑而别。后人即于三人分手处建三笑亭,以志此事。这副对联运用复字(三和一),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虎溪三笑亭的来历,介绍了慧远(佛教)、陆静修(道教)、陶渊明(儒教)之间的交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囍”字有什么由来?
今字古说:王安石发明双“喜”字|王安石|发明
结婚为什么要帖囍字
你知道“囍”字的来历吗?
为什么结婚时要贴“囍”字?
员外出上联: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王安石的下联太经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