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白以丰厚的思想和独特的价值影响世人

李白以丰厚的思想和独特的价值影响世人

《 光明日报 》( 2012年08月23日   16 版)

    四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 赵明仁

 

    诗歌作为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载体,记载着人类的文明,闪烁着人类智慧的光芒。江油这块沃土,孕育出无数英雄豪杰,其中李白诗仙英名流芳百世。他创造了古代积极浪漫主义的文学高峰,为唐代诗歌的繁荣和发展打开了崭新局面,其歌形体和七绝达到后人难以企及的高度。穿越千年时空阅读他的诗句仍赏心悦目。“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大气苍凉;“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充满人生自信;“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狂傲不羁;“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磅礴大气。这些诗句,都给人以想象和希望。

 

    加强对李白诗歌的文化研究,对于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增强全民族文明素质,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具有积极而重要的作用。李白文化论坛是全国各大传统文化学术团体和研究李白文化的专业人士交流对话、切磋研讨的重要平台。借助这个平台,各位专家既可以展示自己的学术成果,又可为四川的文化发展繁荣贡献智慧和力量。

 

    绵阳市委副书记 张锦明

 

    李白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其丰厚的思想和独特的价值影响了世人,也对当代文学与文化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李白积极的人生态度,影响着中国千千万万的知识分子以及中华儿女;他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的艺术风格,开创了盛唐浪漫主义诗风;他饱满的青春热情、争取解放的蓬勃精神、积极乐观的理想展望、强烈的个性色彩,永远感染着人们的心灵世界。当代文学与文化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汲取李白文化的精髓。

 

    长期以来,李白文化研究取得了突破进展,《李白全集编年注释》、《李白研究史》、《李白研究论丛》、《李白与地域文化》等各类研究著述相继出版,为学术界共同发展和繁荣李白文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当前,李白文化的发展和繁荣面临着新的历史机遇,应加强文教交流,加强人才培养,加强成果转化,建立李白文化研究成果转化产业链,形成学术研究—应用研究—建设开发—产业化经营的运作链条。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特聘教授 薛天纬

 

    人性是贯穿人类历史的最本质的社会存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实际就是人性(或称人类本性)逐渐实现的过程。

 

    盛世往往出现绝世之才,绝世之才是盛世的产物,又是盛世的标志。大唐盛世的绝世之才,就是诗人李白。李白是他所生活的盛唐时代张扬人性的一面旗帜。

 

    人性在李白身上体现在:对人生作为的强烈渴求。作为个体的人,要施展其才能抱负,要谋求事业的发展与成功,从而在社会群体中显示自己的存在价值,实现自己的生命意义。

 

    李白具有诗人意识和功业意识。诗人意识体现在诗歌中:“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啸傲凌沧洲。功名富贵若常在,汉水亦应西北流。”“学剑翻自哂,为文竟何成。剑非万人敌,文窃四海声。”功业意识的表现:中国封建社会里,文人的人生第一要义,是在政治上建功立业,有所作为,在以帝王为中心的社会中确立自己的地位。因此,除了诗人意识,李白还有极其强烈的功业意识,后者在他的人生天平上占有很大的分量。

 

    关于李白与我们,李长之在《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中说:“他的人生和我们一般人的人生并没有太大的悬殊,他有悲,我们也有悲,他有喜,我们也有喜,并且他所悲的、所喜的,也就正是我们所悲的、所喜的。”但也有人说,“就质论,他其实是和一般人的要求无殊的,就量论,一般人却不如他要求得那样强大。”普通人比较现实、比较平凡、甚至平庸;而李白总是追求“理想化”和“最大化”。

 

    河南省社科院研究员 葛景春

 

    中国文学自古就有两大传统,即以《诗经》为代表的质朴写实的现实主义文学传统和以“楚辞”为代表的热情奔放的浪漫主义文学传统。到了唐代,先后出现了充满热情理想的浪漫文化思潮和直面社会人生的现实文化思潮。这两个文化思潮的潮头人物,就是李白和杜甫。我们研究唐文化,就绕不开对这两位诗人的研究,要结合两人所处的历史背景来分析和整合他们的思想。

 

    李白心怀“安社稷”、“济苍生”的伟大志向,杜甫则怀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图壮志,但他们的思想倾向略有不同。李白既追求功业和理想,又有不屈服于权势的人格独立精神。而杜甫却继承发扬的是先秦儒士的儒家正统思想,遵循儒家君臣之道。

 

    大唐文化精神分为前期和后期。李白代表前期的多元文化的开放精神,而安史之乱后由多元归于一统的文化精神是由杜甫开其端的。李白倾向兼蓄百家,取其善者而并用之;而杜甫更倾向于独守儒家。

 

    李白代表的是朝气蓬勃、乐观自信的少年精神,他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有初生牛犊不怕虎、勇往直前的精神。杜甫代表的是饱经忧患的成年精神,少年老成,其诗也以老成为目标,充满忧患意识。

 

    李白的诗歌虽然不能以系统的哲理思辨来表现,但是却充满了哲理的悟性,闪耀着哲理思想的智慧。杜甫具有儒家思想敦行实践的特点,他不是一个儒学的理论家,但他却具备对儒学躬行实践的美德。

 

    总之,李白和杜甫,他们一个功在承前,一个功在启后;一个善于总结,一个善于开新。李杜二人影响中国诗坛一千多年,他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他们的思想和文化精神,也给我们诸多启示,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们的精神,需要我们在新时代里继续传承发扬。

 

    四川理工学院副教授 胡门祥

 

    李白的和谐思想内涵丰富,哲理深厚。李白主张人际和谐,强调平交王侯,以情交友及家庭和睦;主张社会和谐,强调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和谐、政治清明、关照民生;主张生态和谐,强调人与自然平等,尊重自然规律,人与自然融合统一。

 

    我认为,可以从人际和谐、社会和谐、生态和谐等方面来论述李白的和谐思想,其对当代中国的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李白强调人在社会关系中的主体性,主张在尊重个体、尊崇个性的基础上,建立和维系一种平等、协调、融洽的人际关系,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衷共济、融合共生。其次,李白胸怀宏阔的功业抱负,渴望“济苍生,安社稷”。李白想要构建一个安定、统一的国家,塑造一个稳定、和谐的社会。再次,李白认为,人与自然是平等的,人类应当尊重自然规律,并与自然融合统一。总之,李白的和谐思想内涵丰富,哲理深厚,为倡导和谐理念,鼓舞当代构建和谐社会的追求,提供了理论借鉴;在优化当代构建和谐社会的思路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让道教的智慧渗入世人的生活
李白《行路难》与《蜀道难》,诗人表现难,用了哪些手法?举例说明
古诗阅读题分析思想情感的方法
古诗背后的儒士精神
“宁可无武,不可无侠”,唐诗中的“侠文化”为何能够大放异彩
“和合”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精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