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晋阳书院
晋阳书院

发布时间: 2008-6-6

晋阳书院    春秋末,赵筒子家臣董安于筑晋阳城。晋阳在历史上曾一度为太原郡、并州治所。如今的晋阳古城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镇古城营村,而现今的太原大体为古时的阳曲县。“晋阳书院建自前明。”嘉靖九年(1530年),山西按察副使陈讲,在侯家巷西段的瓜菜地上(今市公安局所在地),辟建院舍,开办了“晋阳书院”,召收城中学士、仕子讲读于此。
       在此不得不提到“三立书院”。据道光《阳曲县志》志,万历初年,山西按察司副使利用巡抚衙门旧址,增建号舍,筑三贤堂,祀奉讲学河汾、生长与河汾的三位先贤――王通、司马光、薛瑄,从此作为士子学习的榜样,更“晋阳书院”名为“河汾书院”。明代中叶,书院盛行于各府郡州治地,书院中“讲学自由,议论朝政,裁量人物(评价官员好坏)”的“清议”之风风靡一时,对当时的社会风气和吏制颇有影响。对此,朝廷权贵和地方高官,深怀妒嫉。万历帝朱翊钧登基不久,便采纳了执政宰相张居正之奏疏,“诏毁天下书院”。太原的“河汾书院”,亦未能幸免,终于在万历七年(1579年),被废止停办。直至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魏元贞担任山西巡抚时,才托词以建“三立祠”为名,另建了实质上的“三立书院”,并迁址于右所街(今旧城街一带)。崇祯初年,时任山西提学佥事的袁继咸从考生中择录优等生250人进入三立书院,并将三立祠名臣、乡贤计增至71人。崇祯十六年(1643年),时任巡抚蔡懋德又对三立书院进行整顿,其中两大措施最为著名:一为聘请知州魏权中、举人韩霖、桑拱阳及傅山来院讲学:二为每月三集,集中讲学。初集讲圣谕,由地方绅士和乡老参加;再集讲经济举凡国家大政、地方利害均在讨论之列,从政人员必须参加;三集讲制举,科举应试的士子参加。明清之际,太原多经战乱,十余年间及至清初三立书院已是颓废不堪。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山西巡抚白如梅鉴于三立祠地势湫隘,又经兵燹,遂在府城东南侯家巷购地,即在书院街原河汾书院故址,新建院舍百余间,花费白银2130余两。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诏令各省省会设立书院,并拨银千两作创办经费。此时三立书院遂正式复名为“晋阳书院”,书院遂由地方官办,一跃成为国家创办的晋省最高学府,其旧址即在现今的太原市公安局院内。乾隆十三年(1748年),山西巡抚唯泰扩建书院。乾隆十八年(1753年),新任巡抚胡宝(王泉),购得学院东面的(今太原师专)开阔空地新盖讲堂、书舍,并新建祀祭前明殉节巡抚的殿舍。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又一任巡抚再建学会四十余间以及奎星楼、大照壁等,晋阳书院发展到鼎盛。自顺治十八年直至光绪二十七年(1661~1901)240年间,晋阳书院一直设在侯家巷。1902年成立山西大学堂,大学堂总教习兼中学专斋总理谷如墉,即为晋阳书院最后一任山长,晋阳书院的学生也全部进入山西大学堂。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筹办山西大学堂的机构,购得书院东段200余亩瓜菜地和居民住宅(今太原师专校址),与晋阳书院和令德堂合并,成立山西大学堂。
       晋阳书院并令德书院可算做山西大学的前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山西现代教育的发祥地——侯家巷
【古迹史话】大学堂百年育人 办学勤几代娇才
明清两代知名山西巡抚介绍
山西大学堂:近代高教史上中西教学共为一体之先例今日推荐
2014.03.21 山西 太原 山西大学堂
低调与使命,山西大学的历史由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