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培养进士和举人的摇篮——龙池书院
□邓声斌

  汉寿县古代有5所书院,即:石潭精舍、龙津书院、槐林精舍、沧浪书院和龙池书院。石潭精舍始建于今之岩嘴乡复兴村石潭坪,后迁往常德城东堤黄龙陂,由龙阳进士丁易东创办。龙津书院位于清龙阳县(今汉寿县)西境之梅溪(今汉寿县丰家铺乡)。由士绅周德元草创于南宋淳熙年间(1174~1189)。南宋端平二年(1235),从该院走出的生徒周麟考取进士,书院名声大振。常德知府袁申儒亲临巡视,题写“龙津书院”匾额,并撰写《龙津书院记》。废毁时间无考。槐林精舍位于县城槐树巷,康熙七年(1668)由龙阳贡生彭鸣霄创办。废毁时间不详。沧浪书院位于龙阳县学之东。由乾隆十一年(1746)知县伊林阿(满族)创建。废毁时间待考。

  龙池书院系今汉寿县一中前身,院址即此。清嘉庆二年(1797),龙阳士绅、官至道台的黎学锦捐出白银一万余两、私田六百亩,在县城东门外购置周氏宗祠的地基,兴建龙池书院。为了表彰黎学锦的办学之功,湖南巡抚姜晟奏请朝廷为之建造牌坊,并赐“乐善好施”匾额与其父黎家丞的姓名。书院主体建筑分为东、中、西三大部分。中部有上房3间,川堂1间。砖墙外建有讲堂3间。并建有仪门、头门各3间。头门坐北朝南,气势雄伟。旌表石制大牌坊即建在头门外。书院建成后又陆续收到大量捐赠。其中捐得最多的是太学生徐仁魁的孀妻徐彭氏,捐田三百亩。书院落成时,各级地方官员都题赠了匾额。巡抚姜晟题为“髦士云从”;湖南学正吴有兰题为“蜚声腾实”;知府舒谦题为“人共登门”等。书院设山长一人,总理院务,主持讲学;设讲席数人,专事传经授艺;设院总一人,负责管理各项经费。山长、讲席实行聘任制,任何人不得徇私作弊。先后担任过山长、讲席的名士有:周诰(县教谕)、周金锷(县教谕)、刘士先(县训导)、曾熙、游凤藻等人。书院制订了严格的考试制度与相应的奖惩条例。每月初三由学官课试一次,生员前六名、童生前四名各奖200文。每月有三次课试,三次不到者给予除名处分。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废科举、兴学堂,龙池书院改为龙阳县官立高等小学堂。该院培养了一批有用之才。其中,有进士严成仪、荷昌昙、易顺豫;举人张学庭、刘定范、周政和、易佩绅、陈保真、易顺鼎、易顺豫。特别是易氏家族三人,先后于咸丰、光绪考上进士或举人,成为龙阳教育史上的佳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温州好,别是一乾坤”,清代孙扩图的“网红诗词”,为温州增添不少颜值
古代书院教育的遗址,安徽进士举人的摇篮——竹山书院
湖南省1个县,县名来自汉朝,人口超80万
凤林书院,河州大猛人的摇篮
云南明清两代文进士的地区分布及原因
晚清翰林赵尚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