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号子声声穿越6000年——“沅澧音韵”系列·澧州夯歌

  走近有着6000年悠久历史的城头山,一个个“夯窝”留存至今,让人遐思不已——

  莫非数千年前,我们的先祖们就已拿起夯具,喊着号子,在劳动中共享生活的快乐?

  莫非那简单淳朴的夯歌号子,正是当时人类生活中最美妙的音符,最富活力的艺术形态?

  “嗨嗬,嗨嗬,嗨嗬……”想着想着,那声声号子似乎真的穿越6000年时空,在耳畔环绕盘旋。

  悠悠号子 溯源城头山

  “九澧门户”澧县,古为澧州,因澧水贯穿全境得名。它位于湘西北部,澧水中下游,洞庭湖西岸,是湘西北通往鄂、川、黔的重镇。

  这里,地处武陵山脉向洞庭湖过渡地带,多平原、岗地,中部澧阳平原更是全省最大平原之一。

  这里,澧、澹、道、涔、松滋五水,孕育热土,流淌至今。

  雨水充沛,河港密布,湖泊众多,水患频繁,夯土筑堤几成澧州常事。人们劳作时每每结伴而歌,夯歌逐渐形成,并蔓延开来,以澧阳平原为核心,澧水流域为重点,沿洞庭湖扩散,遍及长江中下游大部地区。

  夯歌源于夯筑劳动,因时代变迁和劳作规模不同,夯筑工具样式各异,主要为木夯和石夯两大类。

  木夯选择坚实、沉重的茶木、枣木、枥木为原料,主要有棒夯、捶夯、柱夯三种。棒夯由单人操使。捶夯成T型状,亦为单人操使。柱夯,形似屋柱,木材为圆木或方型木,四方凿孔,形成握柄,两人或多人操使。

  石夯,又称“硪”,分抬夯、飞夯、天夯三种。抬夯,将四根楠竹或杂木成井字型绑扎在夯顶,8人或更多人同时用力抬打。飞夯,为正方形,四角打眼系绳,由8人同时用力拉绳将石块抛向空中落地。天夯,顶部有孔,多根绳索悬吊,用高7至8米的井字架支撑,多人借助滑轮同时发力,拉绳夯起,松绳即落。

  澧州夯歌究竟源起何时?直至近年,澧县人在澧阳平原惊喜地发现了一座城,迄今为止中国最早的夯筑古城——城头山古城,距今已6000年,人们才恍然一悟:这应是夯歌最早的起源地。

  在这个古城遗址,人们找到了那一个个直径约10至15厘米的圆形“夯窝”,这些“夯窝”大致由先人们用一块块大鹅卵石夯打而成。

  “面对沉重的夯具,原始人借声助力,随声而动,闻声而起,似乎成了一种本能的行为。他们一喊一打的号子声,应是夯歌的源起。”澧州夯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戴作林推断。

  古老“夯窝”的发掘,见证了夯歌的悠久起源。城头山古城在短期内夯筑城墙近十万立方米,足见其劳动规模之宏大,参与人数之众多,想必劳动号子在当时的场面也是极其壮观的。

  千百年来,澧州夯歌在历代劳动人民的千锤百炼中,得以传承发展。它兼收并蓄,广泛吸收着本土民谣、曲艺、戏剧等艺术营养,丰富其表现力,渐具地方特色,并影响到周边地区。

  1949年解放后,夯歌迎来了新生。特别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党和政府十分注重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固堤改土,大规模的劳动场面随处可见,红旗飘飘,众夯会聚,夯歌不断,甚为壮观,称得上是夯歌的鼎盛时期。七十年代,也不乏众人齐唱夯歌的场面,只是歌词中生活气息大为减少,“革命”味甚浓,颇具时代特征。

  夯歌声声 唱响澧州大地

  没有丰富的表现力,旺盛的生命力,澧州夯歌怎能数千年声声不息?

  口头传唱,无需配乐,旋律简单优美,歌词朗朗上口,好记易学,这正是澧州夯歌旺盛生命力的表现。

  它的歌词往往采用比兴手法,展现出简约美和质朴美的风格,又诙谐幽默,耐人寻味。它没有严格的师承关系,仅靠实践中相互学习,却能传唱数千年,越唱越美越韵味。

  澧州夯歌的美,源自人们对其内容的不断丰富。它的内容大体可以分为叙事、抒情两大类。叙事类与传统戏一脉相承,以《孟姜女》系列、《二十四孝》、《长工苦》等传统唱本为主,反映劳动人民对忠贞爱情的渴望,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如:

  要我唱歌我就唱,唱个姜女寻夫郎。

  姜女寻夫千百遍,哭倒长城万里长。

  抒情类常借鉴或吸收民间戏曲、小调的唱词内容,歌词要求压韵,字数以五、七、十字句见长,可自由发挥,随兴演唱。领唱高手一般都能即编即唱,且用词诙谐幽默、风趣动人,有的反映青年男女的爱情,有的表现单身汉的劳动苦乐,极能调动起大家的劳动热情。如:

  太阳出来往上扬,情姐出门摆衣裳。

  双脚撂在桥板上,一摆衣裳二瞧郎。

  也有在特定时期为政治宣传而服务的内容,如:

  下定决心不怕难,抓好革命促生产,

  粮食亩产过千斤,中国卫星要上天。

  澧州夯歌的美,还源于其音调的优美。其音乐节拍规整,音域适中,对比度很强,坚定有力。其音调多以宫调式和商调式为主,节奏明快,节拍强弱分明,以2/4拍式为主。一人领,众人和,也是夯歌的基本特征,如: 

  (合)嘿吆儿吆儿吆火嘿,嘿打吆儿火火火儿吆火嗨呀吆儿火嗨。

  (领)打起夯呀!

  (合)嗨嗨火嗨!

  (领)把歌唱呀么!

  (合)火嗨火。嗨火嗨火嗨火嗨火。

  (领)你挑土来我夯紧哪,夯儿抬得高夯得实!

  (合)嘿火嘿。

  因地域区别,各地夯歌又曲式不一,基本形成了四大流派:高山调、花丘调、平原调、湖乡调。

  高山调以高腔见长,极富山地特色,而且擅唱长本头,有头有尾,深受人们喜爱。王家厂至太青等山区乡镇的高山调,行腔高亢有力,刘国庆是其主要传承人。

  花丘调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方言词作衬词,把地方戏剧中的花腔揉进号子,行韵高亢,圆润丰满。盐井、彭家等乡镇,以关照前、黄盛海等领唱人为代表,形成极具当地语音特色的花丘调。

  平原调的曲调平静秀丽,犹如闰房待嫁绣女,静而不呆、秀中传情。澧南、澧阳地区属平原调区域,此调式旋律优美,具有节奏变化多样,领与和转换自然的特点,向多才、向才文、苏玉兰等领唱人为代表传承人。

  湖乡调在结构上更加完整,还大量引进了戏曲的演唱风格,在澧州夯歌中最具现代色彩。小渡口、九垸等乡镇的湖乡调,具有领腔平缓流畅,合腔明快质朴的特点,赵从贵等领唱人是其传承代表。

  舞台开“花”  传承接力待后人

  将澧州夯歌搬上艺术舞台,这得归功于一个人,他就是省级传承人戴作林。

  54岁的戴作林是澧县闸口乡人,生长于丘陵地带。高中毕业后,他便参加了劳动生产队,参与了县城多安桥堵口及乡村水利建设修坝、修水库等大工程。在与劳动人民边打夯边唱夯歌中,他逐渐喜欢上这种自然朴实的劳动号子。

  戴作林的嗓音条件好,对音乐领悟力强,在当地的青岩小学担任民办老师时,兼起了学生的音乐课。1975年,县里修山门水库,他灵感一动,在课堂上给学生们排练起夯歌来,最后将节目带到劳动现场,慰问劳动民工,受到了群众的欢迎,这进一步激发了他对夯歌的热爱。

  1982年起,戴作林正式开始了对夯歌的搜集整理,20余年,他搜集的夯歌作品达50余件,成为了研究澧州夯歌的宝贵资料。

  还在1986年,戴作林参加澧县首届澧州歌手大奖赛。他想,唱别人的歌,不如唱家乡的歌。于是,他自己改编创作了《夯歌》,搬上舞台。不想,这一唱便一炮打响,他夺得了“澧州十秀”的称号,这一“秀”也为澧州夯歌的传承打开了新路子。

  次年,戴作林又带着《夯歌》先后参加了常德市民间歌手大赛、湘鄂边区六县两市民歌大赛,均获二等奖。1999年,《夯歌》走进澧县春节文艺晚会,获得好评。他演唱的《夯歌》保留了澧州夯歌的基本旋律和结构特点,对各大流派的夯歌特色进行了综合取舍,尤其是大胆地运用半音演唱丰富了夯歌的音韵内涵。

  让更多的人来传承澧州夯歌,戴作林视其为自身使命。2002年,他以澧州民调为题,将澧州夯歌和澧水船夫号子一起编入县城关中学校本教材《走进澧州》,并在课堂中教学生唱夯歌。

  “一些学生挺感兴趣,回到家里也哼个不停,家长们一听是夯歌,很是熟悉,也跟着一起唱。”戴作林饶有兴趣地说道。

  2006年6月7日,澧州夯歌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戴作林是其省级传承人。

  面对这一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戴作林喜忧参半。他担忧的是,夯歌这一艺术形态正逐渐失去其生存的土壤环境,会唱的人越来越少,仅限于五六十岁的人群中。他喜的是,一批批学子在他的教学中学唱夯歌,夯歌演出每年3至5次,每场观众不下千人,“这些人都将是澧州夯歌的传承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号子声声(散文诗)
打夯歌
《文学与艺术》签约作家(签约诗人)作品展:王东明
消失了的乡村文化——劳动号子
水乡号子
铿锵的号子震天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