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饲料酸价测定方法的研究与改进

  饲料酸价测定方法的研究与改进
                                 李昊帮 张旭
                          湖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
    摘要:本试验对现有酸价测定方法进行改进,建立一种用于分析饲料及其原料酸价的方法。采用乙醚-乙醇混合液分次洗脱的方法将饲料样品中的油脂溶出,再用氢氧化钾标准溶液滴定, 计算得出酸价。该法具有简便、快速、准确的优点。
    关键词:酸价;测定;饲料
    酸价能够很好的反映饲料及原料的新鲜度(王春林,2003),是评定饲料品质的重要指标,也是关系到动物健康和畜产品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油脂的酸价是指中和1 g 油脂中游离脂肪酸所需氢氧化钾的毫克数。对于固体饲料及原料来说,酸价是指中和1 g 或100 g 样品中游离脂肪酸所消耗氢氧化钾的毫克数。玉米、麦麸、鱼粉、肉骨粉等诸多饲料原料中都不同程度含有脂类物质,在储藏过程中,脂类物质在热、水分、氧、内源或外源脂肪酶作用下,易水解生成游离脂肪酸,也有部分过氧化物分解后再次氧化而生成游离脂肪酸(王肇慈,2000),游离脂肪酸的多少可以反映饲料的品质和新鲜度,因而,饲料企业需要对饲料及其原料的酸价进行检测。
    目前,国家标准中并未对饲料中酸价的测定方法作出说明,分析者多参照GB/T 19164-2003鱼粉附录B 的方法,以及GB/T 5009.37-2003 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和SN/T 0803.8-1999 进出口油料游离脂肪酸、酸价检验方法中酸价的测定方法进行分析。但这些方法在测定饲料及其原料时都存在一些问题,GB/T 19164-2003采用中性乙醚-乙醇混合液摇匀静置,在摇匀时会有粉状样品挂在锥形瓶壁上无法被溶剂浸提,即使再洗涤一次也不能够把样品中的脂类物质全部洗出,使检测结果偏低;GB/T 5009.37-2003适用液态或固态的油脂,而饲料不能被溶剂溶解,直接滴定会影响终点判断,无法得到准确结果;SN/T 0803.8-1999 是用石油醚将样品中的油脂提取出来,回收石油醚后得到油样再按GB/T5009.37-2003 测定酸价,此方法操作繁琐、耗时长,需旋转蒸发仪,有些企业不具备检测条件,且在抽提和回收溶剂时油脂可能会因受热而增加油脂酸败产物,使检测结果偏高。
    本研究针对现有标准存在的问题对方法加以改进,建立一种适于饲料及饲料原料中酸价测定的方法。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配合饲料,米糠、DDGS、鱼粉等饲料原料:国产,市售。
    1.2 试剂
    1.2.1 酚酞指示剂
    称取1 g 酚酞, 用95%乙醇溶解, 定容至100 mL。
    1.2.2 乙醚-乙醇混合液(体积比为2:1)滴入几滴酚酞指示剂,临用前用0.1mol/L 氢氧化钾溶液滴至中性。
    1.2.3 0.1 mol/L 氢氧化钾标准溶液(需标定)
    1.3 研究方法
    1.3.1 饲料中油脂浸出方法的比较
    方法一:称取3 g 左右试样,置于具塞锥形瓶中,加入1.2.2 乙醚-乙醇混合液50 mL,摇匀后静置30 min, 滤渣用30 mL 乙醚-乙醇混合液洗2 次, 滤液合并后加入1.2.1 酚酞指示剂3 滴,用1.2.3 氢氧化钾标准溶液滴定至微红色30 s 不褪色为终点,记录消耗碱液体积,根据1.4 公式计算结果。
    方法二:称取3 g 左右试样,置于带滤纸的漏斗内,漏斗底端用一小块脱脂棉塞住,放于锥形瓶上,加入1.2.2 乙醚-乙醇混合液浸泡,漏斗上面加盖,30min 后取下脱脂棉放入锥形瓶中,用乙醚-乙醇混合液分数次洗脱样品(约6 次),每次需等上次溶剂完全滤净,洗脱完毕向滤液中加入
    1.2.1 酚酞指示剂3 滴, 用1.2.3 氢氧化钾标准溶液滴定并计算结果。
    1.3.2 乙醚-乙醇混合液用量的研究比较
    使用体积比为2:1 的乙醚-乙醇混合液,分别用60、70、80、90 和100 mL 混合液先浸泡后洗脱,洗涤次数分别为4、5、6、7 和8 次,按照1.3.1中方法二操作进行。测定同一样品,每种溶剂做3个平行样。
    1.3.3 粒度大小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将同一样品粉碎后分别过40 目和60 目筛,按1.3.1 中方法二操作进行。
    1.4 结果计算
    


    X:样品的酸价,每克样品所消耗氢氧化钾的毫克数,mg/g;
    V:样品消耗氢氧化钾标准溶液体积,mL;
    C:氢氧化钾标准溶液浓度,mol/L;
    M:样品质量,g;
    56.11:氢氧化钾摩尔质量,g/mol。
    1.5 数据统计分析
    试验结果以平均值± 标准差表示, 采用SPSS19.0 统计软件作独立样本t 检验, 显著水平为P<0.05。
    2· 结果
    2.1 饲料中油脂浸出方法的比较
    方法一和方法二测得的酸价分别为1.24±0.18 和1.63±0.05(P<0.05),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差异显著。方法二测得的酸价高于方法一,标准差低于方法一,方法二优于方法一。
    2.2 乙醚-乙醇混合液用量的研究比较
    分析结果见图1,使用乙醚-乙醇混合液分次洗脱时,混合溶剂用量低于80 mL 时,随着溶剂用量的增加,酸价测定值呈上升趋势;高于80 mL后,测得的酸价数值很接近,因而80 mL 是最适宜的溶剂使用量,浸泡后洗脱次数为6 次。
    

    2.3 粒度大小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对不同粒度的饲料进行分析发现,同一样品粉碎后过40 目和60 目筛的酸价测定结果分别为4.25±0.11 和4.55±0.12(P<0.05),样品粒度越小,其中的油脂越易被洗脱出来,因而建议将饲料样品粉碎过60 目筛后用于测定。
    3· 讨论
    3.1 饲料及原料中酸价测定方法的研究
    采用先浸泡再洗脱的方法, 将样品置于装有滤纸(慢速滤纸)的漏斗内,开始时漏斗底部用脱脂棉塞住,使溶剂过滤速度大大减慢,样品在一段时间内处于被溶剂浸泡的状态,之后取下脱脂棉,分若干次加入混合溶剂进行洗脱,油脂彻底去除。以往测定酸价的方法中并没有对样品粒度做出说明,本研究发现,样品粉碎粒度对酸价分析结果也有显著影响,若粒度大,则样品中的油脂难于浸提出来;粒度小的样品测定酸价更为准确,因而,用于测定酸价的饲料及原料宜粉碎且过60 目筛。
    乙醚和乙醇体积比为2:1 时的浸提速度和浸提效果最好, 乙醚-乙醇混合溶剂用量对酸价测定结果也有影响,溶剂过少则不能够把样品中的油脂全部浸洗出来,使酸价测定值偏低;溶剂过多则造成浪费,通过试验得出使用溶剂量不宜少于80 mL,浸泡1 次,洗涤6 次,若样品油脂含量较高,可适当增加溶剂用量和洗涤次数。
    本研究得到的酸价测定方法对以往方法存在的弊端加以改进,使测定结果更加准确,对饲料生产和产品及原料检验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
    3.2 测定饲料中酸价的注意事项
    (1)选取有代表性样品,粉碎后立即测定,如放置过久或贮藏不当,会造成样品中油脂氧化酸败,使酸价升高,若不能立即测定,应密封后置于冰箱中,但不宜存放过久。
    (2) 饲料样品不宜在烘箱中除去水分后测定,因为加热会增加酸败产物,若饲料样品水分较多应做低温风干处理。脂肪含量高的样品宜少量称取,以便将样品中脂肪洗脱干净。
    (3) 盛装中性乙醚-乙醇混合液的容器要加盖,洗脱过程中,漏斗上方亦需加盖或用保鲜膜盖住,减少空气中CO2进入而使混合液变性。
    (4)洗涤样品时,要沿滤纸边缘向下洗,使样品集中于滤纸中心,每次添加溶剂量不得超过漏斗体积2/3。
    (5)试验最好在通风橱中进行,以免试验者吸入过多乙醚对身体造成毒害。测定后宜对混合液进行回收,以减少污染,节约溶剂。
    (6)滴定时可采用氢氧化钠代替氢氧化钾。
    4 ·结论
    通过对现有酸价测定方法进行改进,研究得到一种准确测定饲料及饲料原料中酸价的方法。
    (参考文献: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求淀粉检测方法
酸价检测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GB 5009.229-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酸价的测定 标...
油脂不皂化物的测定
实验室安全知识
27种有机溶剂的气相色谱分析研究
如何测定食物中的脂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