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澧州“渚天阁”与湘君、湘夫人的“北渚之约”
澧州人文:澧州“渚天阁”与湘君、湘夫人的“北渚之约”
2014-09-26 微澧州

文/高守泉

据《澧纪》记载:“渚天阁,在(澧)州西十里。临江,彭山对岸。疏林烟野,俯瞰平沙。西山一带,弄姿设色其前,亦一胜也。”因为《澧纪》一书尘封近400年,2008年才由有心人在上海图书馆搜寻出,所以此前人们并不知道彭山对岸有一座名叫“渚天阁”的古建筑。

据查,渚天阁是古代澧州人“祭神”、“娱神”、“降神”之所,其中的神,主要是屈原笔下《楚辞》中的湘君、湘夫人。“渚天阁”之名,缘自屈原《九歌·湘夫人》中“帝子降兮北渚”,以及《九歌·湘君》中“夕弭节兮北渚”等诗句。渚天阁的“渚”,就是湘夫人和湘君的约会之地“北渚”。因为他们的约会是神仙相会,也就是男神和女神相会,故后人称之为“渚天之约”,建在北渚纪念“渚天之约”的楼阁,便理所当然地命名为“渚天阁”。

《湘夫人》、《湘君》为屈原《九歌》中的两大诗章名篇。《九歌》是屈原11篇楚国祀神乐曲作品的总称。这里的“九”是泛指,并非实数。王逸在《楚辞章句》中认为:“昔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屈原放逐,窜伏其间,怀忧苦毒,愁思沸郁,出见俗人祭祀之礼,歌舞之乐,其辞鄙陋,因作《九歌》之曲,上陈事神之敬,下见己之冤结,托之以风谏。”也有人认为,屈原是在民间祭歌的基础上加工而写成《九歌》。《湘夫人》与《湘君》为祭祀男、女配偶神的姊妹篇,也是祭祀时的连唱乐曲。

关于湘夫人和湘君的身份,有多种不同意见,但二人都为湘水之神,也就是楚地传说中的湘水配偶神,则没有异议。在《屈原与武陵文化》一书中,作者梁颂成教授等人指出,此“湘水”不等于现代意义上的湘江,而也指古湘江下游的洞庭湖。湘君和湘夫人,其实是“洞庭配偶神”。又有人认为,湘君、湘夫人与我国历史上的关于舜帝和他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的传说有关:尧帝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都嫁给了舜帝,舜巡视南方,二妃没有同行。后来追至洞庭湖,听说舜帝已死于苍梧山,悲痛中的二妃投入湘水而死,后成为湘水之神,亦即洞庭湖的女神。

不过笔者认为,湘君、湘夫人或娥皇、女英所“管辖”的水域,或许并不局限于洞庭湖。古时的湖南之水,多带一个“湘”字,如漓湘、潇湘、蒸湘。又,陶渊明《赠长沙公族祖》的诗中有“遥遥三湘,滔滔九江”,陶澍的注解是:“湘水发源会潇水,谓之潇湘;及至洞庭陵子口,会资江,谓之资湘;又北与沅水会於湖中,谓之沅湘。”不仅如此,古代人们也将澧水称为“澧湘”。如元代河南进士、官至西台御史的塔不锝(dǎi,字彦晖),在其《兰浦渔舟》诗中写道:

兰浦香涛接澧湘,渔舟数叶泛沧浪。

绿蓑箬笠生涯淡,明月芦花兴味长。

江雨无情侵梦寐,烟波有分定行藏。

令人还忆陶朱子,独钓西风几夕阳!

此诗中的澧湘确指澧水无任何异议。又,清代彭孙贻的诗《和辰山次韵·弄珠楼》中,有“清濠绕堞萦河汉,香草连洲近澧湘”。这里不仅将澧水称为“澧湘”,还写出了它“香草连洲”的特点。作者彭孙贻是浙江海盐人,明末清初的著名学者,史称其“对经史百家,乃至氏族、方技、释老、稗乘之书,靡不毕究,且纂辑厘正,各自成帙,为文皆有法。于诗则上自汉、魏、六朝、唐、宋、元,以迄于明,无体不备,亦无不逼似,为明末一大家”。可见,“澧湘”之说,最迟在那时就已经走向全国。当代女诗词名家、南京人李静凤(别署青凤)的《答深南有贈》诗中,亦有“澧湘好种芙蓉木,鸿鹄为衔参错琼”的句子。

由此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何在屈原笔下,作为湘水之神的湘君、湘夫人与湘西北的澧水、涔水、澧州有如此紧密的联系。

屈原《九歌》中的《湘君》、《湘夫人》所表现的,是湘君、湘夫人双方的盼望、寻求、迎候,但是会合无缘的幽怨之情。湘君与湘夫人曾经相约,到洞庭西野的一座小山(今彭山)幽会。湘夫人先期到达约定地点,却久等湘君不至。焦急等待之时,她便涉水采集了薜荔、芙蓉等香草美卉,驾着华丽的船儿,北出澧浦,转道洞庭,眺望着湘君居住的涔阳极浦飞驶,企图横渡长江,相会湘君,但未能如愿。侍女为之伤心叹息,湘夫人则涕泪横流,不得已盲目在江皋徘徊,情不自禁呼叫着爱人的名字。等过一天又一天,总是不见湘君的踪影。怨恨中,湘夫人将湘君从前赠予的玉玦抛向长江、玉佩丢进澧水,以表达对失约变心者的决绝。而此时的湘君,却正飞奔在赴约的路上。他想象着湘夫人在北渚从天而降,洞庭湖会掀起波浪,树叶也会随风飘扬着欢迎美人的到来。湘君自己则陈设白薠,在水中建好了美丽的洞房。他用荷叶盖屋顶,荪草饰屋壁;用紫贝镶庭院,芳香椒泥涂室墙;用桂木架梁、木兰作椽、辛夷顶门;编薜荔帷帐,织蕙草帐顶;挫白玉砌殿堂,布石兰散芳香;用白芷覆荷顶,拿杜衡绕华屋;更摆满庭香草充实院子、巧置美卉分隔长廊。华美的洞房建好后,九嶷山众神纷纷下山,像云彩似地聚来迎接湘夫人,但湘夫人却一无音信。在焦急中的湘君眼里,满世界的一切都变得混乱不堪:鸟入水草中,鱼游树稍头……湘君对心上人爱恨交加:你为什么违约?你知不知道我等得好苦好苦?心烦意乱的他,将从前湘夫人赠与的夹衣、单衣一件一件丢进水中。但回过头来,他又想湘夫人也许是因为什么特殊原因耽搁了,还是耐心等待吧。于是他重新在澧水岸边采摘杜若等芳草,准备着送给突然到来的湘夫人。

祭祀过程中,女巫装扮成湘夫人模样,男巫装扮成湘君模样。湘君乘舟迎接湘夫人,一直迎到大江上,但却没有接到。他在澧水中修盖了芬芳华贵的“水底花房”,以迎接湘夫人的到来。但湘夫人恍惚缥缈,始终未临“水底花房”,反被“九嶷群仙”接拥而去。由于没有迎降到湘水配偶神,男巫、女巫分别抒发缠绵悱恻的思念和哀怨之情,各自把玉玦、玉佩和夹衣、单衣丢入澧水之中,而后又都采摘杜若以赠神灵。这些模拟动作,都是想通过“娱神”达到“降神”的目的。

当时祭神的场所,就在彭山脚下的沅洲之上。后来人们在此修建了“渚天阁”,它实际上是一座纪念湘君的古建筑,亦即传说中的澧州“男神庙”。而彭峰之巅的娘娘庙,则是纪念湘夫人的,民间也称它为“女神庙”。从明朝至清朝康熙年间,渚天阁曾数次重建,最终毁于吴三桂进犯澧州的战火之中。它的遗址,约在沅洲东西方向偏东三分之一、靠近澧水主航道的河边上,后来演变为一个融航标、驿馆为一体的临水码头,也是文人士子登高踏青的必经之地。明清两朝九澧地区文人的笔下,曾有不少关于渚天阁史迹描述。

现在,华诚农业的建设者们,正拟筹建新的渚天阁。人们有理由相信,当今的滟洲,在成为现代文明社会中稀缺的城郊湿地之后,将回归旧时水天相融的“渚天”情景。虽然“疏林烟野”的旧景可能不像从前,但具有丰厚底蕴的新渚天阁建筑,或许会带给人们全新的文化享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屈原《九歌·湘夫人》
屈原《湘夫人》(“九歌”之四)
湘夫人 屈原
屈原放逐沅、澧的故事
湘夫人 原文 注释 评析
很多人搞错了,湘君、湘夫人其实不是夫妻,她们都是女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