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含硅聚氨酯预聚体改性聚丙烯酸酯清漆的制备与研究
含硅聚氨酯预聚体改性聚丙烯酸酯清漆的制备与研究
□ 杨绪锋1,丁运生1,2,韦力达1
( 1.合肥工业大学化工学院高分子材料与化工研究所,合肥 230009;2.可控化学与材料化工安徽省重点试验室,合肥 230009)

0 前 言
有机硅改性聚丙烯酸酯能够提高聚丙烯酸酯树脂耐温、耐水、防潮等性能。由于有机硅与聚丙烯酸酯极性相差较大,两者的相容性较差,因此有效提高两者相容性成为有机硅改性聚丙烯酸酯的关键。聚氨酯材料具有优异的附着力及耐低温性能,将聚氨酯与有机硅有机结合并引入到聚丙烯酸酯中,可以改善三者相容性,得到具有三种材料性能优点的新材料,扩大材料的应用范围。本研究通过设计合成出具有功能端基的含硅聚氨酯预聚体,用该预聚体改性聚丙烯酸酯,以期改善三者相容性,提高涂膜的耐热性、耐溶剂性及绝缘性能,且保持涂膜优良的附着性能,最终得到综合性能优异的改性聚丙烯酸酯清漆,制备的清漆可以用于木器、皮革、金属及复合材料的防护涂层。
 
1 试验部分
1.1 主要原料
端羟基聚硅氧烷,山东大易化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拜耳;功能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醋酸丁酯(BAC)、正十二烷基硫醇(NDM),国药集团化学试剂;丙烯酸羟乙酯(2-HEMA),广州三旺化工材料;偶氮二异丁腈(AIBN),上海试赫四维化工;异氰酸酯基固化剂(HD-90),90%固含量,广东佛山金凤翔精细化工;流平剂,市售。
1.2 Si-PU预聚体的合成
将计量的端羟基聚硅氧烷、IPDI、功能单体加入四口烧瓶中,在N2保护下于60 ℃反应4 h,然后升温至75 ℃使反应完全,采用丙酮-二正丁胺法测定体系中—NCO的含量不再变化为反应终点,最后,用BAC溶解产物至70%固含量,制得具有功能端基的含硅聚氨酯预聚体。
1.3 Si-PU改性聚丙烯酸酯的合成
将占丙烯酸酯单体15%的Si-PU和BAC加入四口烧瓶中,并将计量的丙烯酸酯单体(MMA、BA、2-HEMA)、AIBN及NDM于烧杯中搅拌混合均匀,倒入滴液漏斗中。在N2保护下于80 ℃滴加混合液,2~3 h内滴加完毕,继续反应2~3 h后,升温至90 ℃,同时补加一定量的AIBN,反应1~2 h后,减压脱除溶剂BAC,产物经沉淀、过滤、干燥,用BAC溶解得到50%固含量的Si-PU改性聚丙烯酸酯溶液。同样用上述方法制备固含量均为50%的聚丙烯酸酯溶液与Si-PU占丙烯酸酯单体质量分数为5%、10%、20%的改性聚丙烯酸酯溶液。
1.4 聚丙烯酸酯及Si-PU改性聚丙烯酸酯清漆的配制
将固含量均为50%的聚丙烯酸酯和Si-PU改性聚丙烯酸酯分别与HD-90固化剂按照n(—OH)∶n(—NCO)=1∶1的比例配制,加入1%的流平剂,搅拌均匀后得到聚丙烯酸酯和Si-PU改性聚丙烯酸酯清漆。
1.5 涂膜的制备及性能测试
参照GB/1727-92制备涂膜,于90 ℃烤箱中固化60 min得到涂膜;参照GB/T 9286-1998、 GB/T 6739-1996、GB/T 1732-93、GB/T 1735-79、GB/T HG2-59-78、GB/T 1728-79分别测试涂膜附着力、硬度、耐冲击性、耐热性、体积电阻率及固化时间。
 
2 结果与讨论
2.1 Si-PU改性聚丙烯酸酯清漆性能指标
Si-PU改性聚丙烯酸酯清漆性能指标如表1所示。
2.2 Si-PU改性聚丙烯酸酯涂膜性能指标
聚丙烯酸酯与Si-PU改性聚丙烯酸酯涂膜性能指标如表2所示。

由表2分析可知Si-PU改性聚丙烯酸酯涂膜的硬度、耐溶剂性能、绝缘性能较聚丙烯酸酯涂膜有了明显提高,这是由于体系中引入了有机硅,使得涂膜具有有机硅树脂的特性。而改性前后聚丙烯酸酯涂膜的附着力不变,这是由于Si-PU中含有氨基甲酸酯极性基团,在很大程度上不会降低Si-PU改性聚丙烯酸酯涂膜的附着力。由此分析,Si-PU改性聚丙烯酸酯兼具3种材料的优异性能,其综合性能得到了明显改善。
2.3 红外光谱分析
由MAGNA-IR750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HBr压片)测试聚丙烯酸酯与Si-PU改性聚丙烯酸酯,得到红外谱图如图1所示。
图1为产物在500~2 000 cm-1的吸收峰。由图1可以明显看到谱图B在谱图A的基础上出现了新的吸收峰。其中,809 cm-1为Si—CH3基团的伸缩振动吸收峰,1 027 cm-1和1 072 cm-1为Si—O—Si的特征吸收峰,1 261 cm-1为Si—CH3中CH3的对称变形特征吸收峰,1 642 cm-1、1 548 cm-1为氨基甲酸酯的结构特征吸收峰,说明Si-PU已经接枝到聚丙烯酸酯分子链上。
2.4 Si-PU用量对改性聚丙烯酸酯清漆黏度及其涂膜附着力的影响
测试Si-PU改性聚丙烯酸酯清漆中Si-PU用量不同时,其黏度及涂膜附着力的变化。测试结果表明,Si-PU用量在0~15%(质量分数,后同)范围内,改性聚丙烯酸酯涂膜附着力不变,而达到20%时,附着力下降。Si-PU用量不同时,改性聚丙烯酸酯漆黏度变化结果如图2所示,由图2分析可知当Si-PU用量超过15%时,体系的黏度突增,不利于清漆的使用。因此,改性聚丙烯酸酯清漆中Si-PU用量应控制在15%以内。

2.5 Si-PU用量对改性聚丙烯酸酯耐热性及其涂膜体积电阻率的影响
用TG209F3型热重分析仪(10 ℃/min)和ZC-36型电性能测试仪分别测试Si-PU用量不同时,改性聚丙烯酸酯热分解温度及其涂膜体积电阻率的变化。测试结果如图3、图4和图5所示。


由图3和图4分析可知,当Si-PU用量为15%时,改性聚丙烯酸酯起始分解温度较聚丙烯酸酯提高了8 ℃左右,最快分解温度提高了10 ℃左右。图5表明随着Si-PU用量的增加,改性聚丙烯酸酯涂膜的体积电阻率明显提高[13],当Si-PU用量为15%时,涂膜的体积电阻率增加约400倍。这是由于有机硅具有优异的耐热性和绝缘性能,所以,在保证改性聚丙烯酸酯涂料流平性、复涂性及良好的附着力的前提下,共聚物中Si-PU的用量越高越好。
由上述分析说明,当Si-PU的用量为15%时,改性聚丙烯酸酯漆的综合性能最好。

3 结 论
( 1)研究制备了一种具有功能端基的含硅聚氨酯预聚体,并用其改性聚丙烯酸酯,红外光谱分析表明,Si-PU已经接枝到聚丙烯酸酯分子链上。
( 2)Si-PU对聚丙烯酸酯清漆的绝缘性、耐热性、耐溶剂性能和硬度有了明显的改善,且Si-PU用量在0~15%(质量分数)范围内,附着力不变。
( 3)Si-PU改性聚丙烯酸酯中Si-PU用量为15%(质量分数)时,其综合性能最好,应用于金属、塑料及复合材料的防护涂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纳米耐高温绝热涂料的研制
氨基硅烷偶联剂改性水性聚氨酯木器涂料的研制
关于耐低温面砖胶粘剂的研究进展
丙烯酸酯接枝改性水性聚氨酯产品设计综述
外墙涂料的生产配方大全
皮革涂饰剂的研究进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