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湖光山色满眼春——来自津市“湖南毛里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现场的报告
湖光山色满眼春
——来自津市“湖南毛里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现场的报告

    毛里湖一角

    毛里湖发现的黑鹳

    “湖南毛里湖国家湿地公园”宣教中心效果图

    津市市委书记王学武在观测候鸟

    周勇军 李炳泉 彭敏 杨毅

    3月2日下午4时许,一群珍贵的“客人”造访了津市市毛里湖,它们是5只羽色亮丽、像熊猫一样珍稀的鸟儿——黑鹳。据有关部门统计,这一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列入国际濒危动物保护公约“红皮书”的鸟类,目前全国范围内观测到的东亚种群只有1000个左右了。优雅高贵的黑鹳现身毛里湖非同寻常,因为它们只光顾Ⅱ类以上优质水体,对生存环境的要求非常苛刻。

    黑鹳的出现,是对毛里湖水质变优的无声嘉许。

     “逼”出来的饮用水源地

    烟波浩渺、千回百转的毛里湖,是我省最大的溪水湖。她有99条汊、99道湾、99个滩,面积6250公顷,常年蓄水量1.38亿立方米,是古老洞庭的一部分,至今完好保存着洞庭湖弥足珍贵的原始岸线,区域内生物物种保存丰富,堪称动植物宝库。

    美丽的毛里湖,几乎濡养着津市所有乡镇。沿湖10多万人口世世代代直接饮用这甘甜的湖水。

    毛里湖,津市的母亲湖!天生一个毛里湖,是津市之福!

    可谁会想到,这个与津市人世代相伴的天然湖泊,随着生产、生活污染加剧,竟成了如鲠在喉的“津市之痛”。

    上世纪90年代末,毛里湖及周边围栏围养、网箱精养、珠蚌吊养盛行,高峰时水域内网箱有1.2万口,围栏达1.3万米。近40家规模养殖企业、10多家蕌果加工企业环湖而立,大量畜禽粪便、废物废水倾排入湖。农业化肥、农药等面源污染也最终浸入毛里湖。

    水质从I类下降为劣Ⅴ类,野生动植物迅速减少或消失,一些珍稀品种濒临灭绝。

    毛里湖水无言,野生动物心在滴血!

    直至临湖5个乡镇数10个村的近5万老百姓出现“吃水难”,人们才开始正视身边的毛里湖。为解决“吃水难”,他们不得不另辟水源或打井,然而毛里湖周边已没有一处洁净的水源了,打出的井水同样腥臭难闻。

    时任津市农办副主任的雷志宏清楚地记得,那是2004年夏天,受市长之托,他率队调查群众“吃水难”问题。他一头扎进毛里湖周边村组,挨家挨户查看水井、查水缸,心情越来越沉重。经过23天的调查走访,得出的结论是:只有毛里湖停止投肥,老百姓才能吃上干净的水。

    一场旷日持久的事关毛里湖水的功能之争由此展开。一方是企业要维持投肥养鱼获取最大效益,一方是老百姓渴望再次直接饮用毛里湖的水。

    2006年,已担任津市林业局局长的雷志宏,提出建立澧水河口毛里湖自然保护区,进而将毛里湖申报为国家湿地公园,这一想法迅速得到津市市委、市政府的认可。

    2008年,毛里湖国家湿地公园规划编制工作启动。

    2010年9月,《湖南毛里湖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通过国家林业局、专家组评估。

    2011年3月,毛里湖湿地公园成功获得国家试点建设资格。

    津市市委、市政府将毛里湖湿地公园建设上升为全市生态建设“首位战略”、“一号工程”。

    2012年底,津市市环保局新任局长卜茂平,只身“跑部进京”,一待就是一个月,为将毛里湖纳入国家良好湖泊保护名录,进行了锲而不舍的争取工作。当一切初露端倪,横亘在面前的就只有毛里湖水功能变更这道门槛了。毛里湖实行禁投已刻不容缓。

    为制止投肥,毛里湖周边群众多次自发组织起来,上湖拦截投肥船,甚至逼迫投肥船只离开毛里湖水域。津市市政府设立举报监督奖,对发现并举报一起投肥的,一经查实,奖励举报人2万元。

    值得欣慰的是,2013年,国家颁布新的《环保法》,毛里湖水质保护有了“尚方宝剑”。卜茂平一次又一次地拿着水质检测报告单,反复敦促相关企业及周边养殖大户实施禁投。同时,津市市委、市政府积极向省市人民政府汇报,寻求解决办法。

    2013年3月,国家环保部将毛里湖纳入良好湖泊保护名录。2013年6月23日,省人民政府委托省环保厅正式批复,毛里湖由渔业水源转变为饮用水源。

    毛里湖全面禁投的一天来到了!

    人民对喝上干净水的渴望,国家实施绿色发展的理念,倒逼着养殖大户改变经营模式。与此同时,养殖企业也在探索生态养殖模式。目前,毛里湖已正式转入“人放天养”阶段,“毛里湖鱼”品牌已成为市场“香饽饽”,融入湿地公园生态建设,已成为养殖企业和大户的共识。

    “治”出来的水清流净

    津市市委、市政府将恢复毛里湖生态、整治农村环境看成一次生态“还账”,一种民生“补偿”,并将此项工作置于日常工作的高位,实施强力整治。

    毛里湖水域功能类型调整为饮用水源保护地后,一级保护区域Ⅱ类水质标准范围扩大了。津市又将八方坪水库、朱良桥水库、古堰水库、烂泥湾水库、余家桥水库等一批大型水库纳入水源保护地,截至2015年底,延伸至1000人以上的饮用水源保护区,又增加了20多处,饮用水保护区迅速扩张。目前,津市全部消灭了水库V类水质,饮用水源地水质全部达Ⅲ类以上,合格率100%。

    在毛里湖主要溪流附近,津市按DBO模式,建起了11座污水处理站,共铺设主管网42.8公里,日处理污水总量4245吨,同时建立入湖溪流溪沟生态拦截设施。在人口集中的村镇,实行雨污分离,建立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污水经三格预处理,通过水平潜流途径进入人工湿地,最终达到农田灌溉水标准。全市所有乡镇按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全面推行这一无动力人工湿地处理模式。人工湿地上种植的八角金盘、水生鸢尾、美人蕉、芦苇和蔬菜远远望去,是一片迷人风景,走近则可闻流水声声。

    津市将离毛里湖岸线1公里范围内划定为畜禽禁养区。禁养区内一律不得新建养殖场和基地。原离毛里湖较近的旺森养殖和花桥奶牛场已实施整体搬迁,关停了6家沿湖蕌果厂。拆除毛里湖区域网箱9210口、围栏1.1万米。

    为破解养殖粪污废弃物处理难题,津市大型养殖企业采用先进的综合利用模式,干粪制成有机肥,粪水经生物发酵生成沼气供热或发电。对500头规模以下的养殖场,主要采用农牧结合处理模式。水粪输入浓缩池,经固液分离析出干粪,干粪发酵后直接施于林地菜地,其他液体粪便进入厌氧池,处理后通过泵站提取输送到林地,其他部分进入好氧池,用于水生植物栽植和养鱼。

    为推进生态养殖,津市引进佳和农牧开展战略合作,推行“集团公司+生态农场+生态小农庄”发展模式,现已建设两个10万头生态农场,发展现代循环经济生态小农庄48户。这种模式,顺应自然生态,实行种养平衡,实现了绿色种养。津市探索出的养殖蚯蚓消纳畜禽粪便、推进健康养殖的新方式在全省独树一帜。目前,津市蚯蚓养殖基地达15个,每年消纳养殖粪污5万多吨。

    “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市处理”,津市通过市场化运作,实现了城乡垃圾处理一体化。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达100%。

    水陆并进、控截并举、疏拦并行。一系列综合整治,治出了水清流净,治出了青山绿水。

    “蓄”出来的碧水蓝天

    “树在湖中,水在山上。”这是对昔日毛里湖美景的诗意描绘。如今,按“大毛里湖”的概念,津市全境已成为毛里湖湿地的生态涵养区,碧水青山正秀美再现。

    “要保护好毛里湖,必须提高森林蓄积率,做好涵养保育之功。”津市市委书记王学武出生在洞庭湖畔,有着根深蒂固的洞庭情结与生态意识。

    这几年,每到冬春时节,王学武书记都要拉着市林业局局长雷志红,到各沿湖乡镇走走看看,其实就是敦促乡镇的书记镇长们多栽树。

    这几年,“十万乔木绿津城”义务植树竞赛,“万千百十生态工程”评比、“绿色津市”建设等系列生态建设主题活动不断深化,津市的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了。

    2012年初,津市市委机关率先垂范,在院内一片稀疏的荒坪上移栽30多株桂花树,引领了市委机关大院外遍布城乡的12832亩、35万棵新造林铺锦堆翠、茁壮成长。2013年,津市在毛里湖周边一次性植树就达1.6万亩。

    现在,津市每年新造以桂花、樟树、栾树、枫香、柳树为主的生态林1万亩,1000个生态示范户,100家生态机关,10个生态示范片创建持续推进,“万千百十生态工程”落地生根。

    “绿色津市”建设,将湿地公园、森林公园、园林城市融为一体,“乔、灌、花、草”相映衬的景观精品随处可见。山边、路边、水边 “三边绿化”,城乡庭院绿化,林荫道建设,津市已是全省当之无愧的领先县市。2014年,津市启动国家森林城市创建,生态建设再次升级。今年下半年,津市将迎来国家森林城市的专项验收。

    然而,津市的绿色之梦毫无停歇之意。2015年,在津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上,一项“关于建设城区及周边绿色走廊的议案”被列为“1号议案”。

    这项总投资约2亿元,起于津市城区南岸,穿越津市主要景区,构成生态旅游、生态体验、生态田园、生态健身4条绿色走廊环线的庞大工程,全程94公里,将全面升级“绿色津市”。津市,一个“生态环保、路移景异”的园林城市、森林城市正翩翩走来。

      “护”出来的青山绿水

    清晨,缕缕朝霞丝绢般撒向湖面,站在大山村东南角的挑檐坝上,湖中龙头嘴、打鼓台、龙凤台清晰可见,毛里湖像一幅古色古香的写意画轴。

    “‘大山’有一根‘樟树’,倒在‘澧赋’的中心……”温馨多情的大山,串起毛里湖村名的歌谣,舞起梦里水乡的龙头。

    大山,是倚靠毛里湖的一个滨湖村落。

    大山其实不算山,只有一条3500多米的黄土山脊从湖畔掠过,两旁全是些凹凸无形的坡坎洼地。世代居住在这里的372户,1328名村民,大多以打鱼农耕为生,算是“靠水吃水”。随着毛里湖湿地建设的推进,他们以“湿地移民”的名义,毫无怨言的撤退到了离湖较远的地带,而把邻湖的黄金地带留给湿地公园。

    是啊,毛里湖的水变清,是一项合力而为的综合成就,没有沿湖老百姓的精心呵护、理性配合,这一成效是难以实现的。

    两年来,在村党支部书记陈秋林的带领下,大山村民自发筹资和引进社会资本5000多万元,在一处废弃的河堤上建起了11栋250套高标准住宅,这是他们的新家。现已有80多户迁入小区。为了不与湿地争利,还湿地休养生息,他们情愿收起传统的“渔业傢俬”,上岸就业。

    颇有眼光的陈秋林,在大山小区的建设上,引入“大山庄”理念,彰显了浓浓的湿地风情。让小区自成一体,又不失为湿地公园的一处景观。为宣传湿地文化,小区还特地为湿地公园辟出了一处湿地宣教阵地。在小区二期建设规划中,陈秋林还计划疏通溪沟、恢复荷塘,建设野菱保护区和湿地游乐中心,使大山与湿地公园共荣共存,永续发展。

    在毛里湖湿地保护建设过程中,像这样感人的故事还有许多。

    郭金玉,白衣镇建国村党支部书记,毛里湖的一名义务巡护员。每天,他带着GPS定位器,雷打不动地巡护2公里路程,不论风里雨里、酷暑严冬,一天也不落下,随时将鸟类种群信息传送给技术监测部门……

    “我生长在毛里湖边,不可能不热爱这个湖!”郭金玉动情地说。

    五月的湘北大地,山朗水碧,树绿风清。天生丽质的毛里湖在阳光下波光潋滟,美不胜收。建设中的各类保护与管理设施在湖光山色的衬映下,镀上了一层迷人的光泽。总投资10多亿元的5大类、18小类、43项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湿地宣教中心、综合办公区、游客码头、接待中心雏形正现,与先期建成的青龙咀、唐家咀、箭楼管护站遥相呼应。6月,国家湿地管理中心的专家们就要来毛里湖验收公园项目建设,津市人民一定会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毛里湖,一个江南湖泊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建设的典范,一个公众回归自然的旅游休闲胜地,一个湖南重要的湿地有机食品示范基地,一个全国知名、世界一流的湿地公园将在洞庭湖畔精致呈现、流光溢彩!

    (本版图片由湖南毛里湖国家湿地公园提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毛里湖国家湿地公园通过国家林业局验收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长江篇|“古洞庭”的诗意盛景又回来了
【即时新闻】湖南省作家协会为津市毛里湖国家湿地公园授牌“湖南文学创作示范基地”
旅游丨湖南人身边就有8个国家级湿地公园,长假不用走远啦!
昆山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喜讯!今年要建237个公园 贵阳要成“公园”市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