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诗经》注解(23)野有死麕

【023】野有死麕

野有死麕,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

林有朴樕,野有死鹿。白茅纯束,有女如玉。

“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

 

【注释】

1、麕(均jūn):兽名,就是獐。

2、白茅:草名,属禾本科。在阴历三四月间开白花。包:古音读bǒu。

3、怀春:春指男女的情欲。

4、吉士:男子的美称,指那猎获獐子的人。

5、朴樕(速sù):低矮灌木。

6、纯束:归总在一块儿捆起来。那“吉士”砍了朴樕做柴薪,用白茅纠成绳索,将它和打死的鹿捆在一处。

7、舒而:犹舒然,就是慢慢地。脱脱(兑duì):舒缓的样子。

8、无:表示禁止的词,同“毋”。 感(撼hàn):“撼”字的古写,动。帨(税shuì):是佩巾,或蔽膝,系在腹前。

9、尨(忙máng):多毛的狗。末章是女子对那吉士所说的话。她要求他别冒冒失失,别动手动脚,别惹得狗儿叫起来,惊动了人。

 

【题解】


清代学者姚际恒认为:“此篇是山野之民相与及时为昏姻之诗。” 吉士是一位猎人,他用自己的猎物向女子求婚,是乡村适婚男女的自然行为:“女怀,士诱,言及时也;吉士,玉女,言相当也。定情之夕,女属其舒徐而无使帨感、犬吠,亦情欲之感所不讳也欤?” 这个看法得到近代学者的响应,《诗经直解》提到了:“《野有死麕》,无疑为男女恋爱之时,其词若出女歌手。其男为吉士,为猎者,盖属于当时社会上所谓士之一阶层。” 《诗经注析》也说:“这是描写一对青年男女恋爱的诗。男的是一位猎人,他在郊外丛林里遇见了一位温柔如玉的少女,就把猎来的小鹿、砍来的木柴用洁白的茅草捆起来作为礼物。终于获得了爱情。” 从全诗来看,这各说法比较合理,符合社会实际。《野有死麕》创作于西周初期,封建制度尚未确立,男女之间并无“礼”之大防,民风淳朴,男女率性而为,理解此诗,必须结合此背景。总之,这首诗实际上是一首情诗,青年男女约会,男子着急想成夫妇之礼,女子委婉拒绝之词,并不是“恶无礼”之诗,更不是贤士“拒招隐”之词,体现了西周社会青年男女朴素自然的爱情。


对  联  中  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天一首古诗词 | 诗经,佚名《野有死麕》
《诗经》中最经典的一首艳诗,古人真开放
《野有死麕》——诗关一个女子的清白
哪个少女不怀春?读《野有死麕》,感受最露骨直接的男女之爱
从生殖崇拜看《野有死麇》本义 方 涛
漫卷诗书:用白茅包一只獐子去送给心仪的少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