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多色定窑的真实面目


定窑白瓷始于唐代,兴盛于宋代。宋代时

虽仍以烧造白瓷为主,但另兼烧黑釉、绿

釉、酱釉及白釉剔花器,这些工艺导致了

最后定窑瓷器会呈现偏白色、偏黄色、偏

青色、偏紫色以及黑色如漆的特点。宋代

定窑瓷器常见的器型以碗、盘、瓶、碟、

盒和枕为多,罐、炉等器形则比较少。定

窑瓷器的装饰技法以印花、刻花和划花为主。




1



鉴定关键词:米黄色(定窑呈色)


定窑白瓷,其呈色是各具特征,有偏白色

的、偏青色的、偏黄色的。定窑恢复之初

有人认为定瓷呈米黄色,并以此作为辨别

真假和进行仿制的唯一标准,这种观点实

际上是错误的。由于古代的原料选择、配

方比例以及焰火的温度控制完全依赖人工,

且定瓷的生产还会受到不同时期气候等客

观条件的影响,因此,定瓷究竟是米黄色、

青白色、象牙白还是乳白色,是白中泛黄,

还是白中泛青,不能一概而论,不能仅以

此来进行判断。






2



鉴定关键词:淋釉(泪痕)


定瓷淋釉俗称泪痕。清代《南窑笔记》说:

“出北宋定州造者,白泥素釉,有涕泪痕者

佳。”它是定瓷生产工艺过程中所呈现的一

种自然现象。主要形成原因是由于器物在

施釉时釉层重叠聚集,经过烧成熔化而形

成不同形式和颜色深浅不一的釉缕。凡一

应产品到出窑为止,都不可避免地呈现出来。



千百年来,淋釉一直被认为是鉴别定窑

真伪的一大特征,而被仿制者抓住不放。

仿制者一般故意将施好釉的器物,进行

弹点或笔涂,使形成淋釉。用这种方法

形成的淋釉,缺乏神韵,没有那种原始

的淳朴的天真美。稍有一点鉴定常识的

人,都能看出来是仿制品。




3



  鉴定关键词:生辣感


生辣感是人们对定瓷外观鉴赏的一种习惯

称谓,体现着定瓷凌厉铮然的风格和明丽

蕴涵的气质。由于定瓷泥料练制细腻、精

纯,可塑性较好,且骨架性强,凡成瓷器

物,都会给人一种刚劲、坚锐、俊逸的精

神感觉。同有些陶瓷的圆熟、甜媚、滑腻、

松绵相比,具有明显的区别。



刀痕,也是定瓷产品外观生辣感的特征之

一。古代定瓷生产,凡辘轳成型后,从修

坯、整形、剐足都离不开刀子,故称定瓷

生产为刀子活。古代定瓷不论何种器物,

凡是辘轳旋转作出的,其壁面都不约而同

地带有强弱不等的刀尖旋削纹。这种刀痕

的形成,是在拉坯过程中自然留下的,它

的不规则和有致的分布,使定瓷别具味道,

使产品更具有灵气、具有生辣感。


                                    




4




  鉴定关键词:刀线


刀线是裸露于定窑器物外部壁面的一种自

然痕迹,仅见于盘、碗、瓶、罐等圆体器

物中。凡这种器物都要经过拉坯和修坯,

刀线的形成,均为修坯过程中的一种自然

留存。不过,通过一些存世的珍品看,档

次较高,艺术品位较强的留有刀线较少,

档次较低或一般产品则有多有少。



最初,仿制者对定瓷器物中的刀线认识不

够,总想修得光滑,不敢也不愿留下这些

刀痕。即使修坯时抚不平,在施釉前加一

道水抹工序也予以擦掉。结果,最能表现

定窑艺术个性和传达人文精神的特征遽然

消失。今天看来,它已成为体现定窑艺术

品位及其价值不可缺少的文化特征,具有

名副其实的大朴不琢之美。




5



  鉴定关键词:芒口


芒口,俗称毛边,是指盘、碗在入窑烧制

前去掉釉的一圈边口所露的胎骨。这是定

窑历史上所形成的一种工艺特征。定瓷之

芒口,的确引起皇室阶层及社会消费者非

议,但定窑并未因此而改变这种历经千辛

万苦才获得的工艺成果,而是以芒口镶金、

镶银、镶铜再次走向市场并复入皇室,引

起皇室的珍重,称为金装定器。



芒口生产很考究,决非随意去掉一圈釉了

事,而是内宽外窄,一阳一阴,阳宽阴窄。

按器皿大小件而定,阳面剐去2-4毫米,阴

面剐去1-2毫米,定有规则,行按要求,轮

上操作随心,艺术风格自成一脉。芒口的

要求同器物上的刀线产生一样,要求自然、

顺畅,忌讳模糊臃肿或做作行为,旨在用

刀工体现定窑瓷器芒口的天真烂漫。除去

器皿本身不谈,只看这些芒口处理效果,

就知道这件器皿品位及制作该件器皿的陶

工水平有多高。




6




  鉴定关键词:手工味


拉坯是定窑成型的主要手段,鉴于宋代定

窑陶工的操作规程以及宋代拉坯机械,定

瓷的手工味十足,尤以盘、碗、瓶、罐类

的底足最能说明问题。这类产品的底足,

不论是圈足,还是玉璧底都明显地表现为

几个特征:

1、不十分规矩,即器皿底足是半圈宽、半

圈窄,器壁呈现为一边薄一边厚;

2、外糙内秀,定窑底足或说整个背部给人

感觉比较粗糙,有的甚至能见泥屑粘连;

3、手掐纹,这是修坯过程中留下的特征。

这些特征,才真正能体现手工味,也是现

今仿制者最难以模仿的。


窑场尤其是官窑场人们还是想尽量去掉这

些工艺过程中不必要的痕迹,利坯时尽量

着正中心,以保持其整洁和雅致美。



7




  鉴定关键词七:底施半釉


定窑在古代生产中,器皿部分为底施半釉。

即外底(指圈足内)呈缺釉现象。半釉面

积不等,但都很自然,不存在任何做作行

为。这种半釉的形成为器皿在施釉时因浸

釉操作方法所致。通常是食指和中指并列

掐住器皿足底部,拇指按住器皿边口进行

浸釉。产品在釉缸中瞬间即出,随之仰置

于平台上。由于食指和中指掩住了足底约

1/2面积,使釉水不能浸入。这样使足底形

成自然缺釉。鉴于每个陶工当时具体情况

及施釉时操作设施工作场地之不同,因而

形成宋代定窑器皿施半釉的不同风格。




8




  鉴定关键词八:玉璧底


玉璧底,也称玉璧形底,是定窑器物(盘、

碗、瓶、罐类)底足形制处理的一种方法,

唐、五代时多采用。不同器形的产品,不

同体量的大小,其玉璧底的处理也不同,

但风格表现无二。玉璧底,顾名思义,是

把器物底部修整成像玉璧似的形状。通俗

一点就是在一个圆形底中间挖出一个2~3

毫米深的凹状小圆。更说白一点,不过是

一种超宽底足。这种玉璧底器物,给人一

种严肃郑重的感觉,有表现器形沉稳和凝

练的气象,为定窑向圈足发展的一个特定

时期的特征。




9




  鉴定关键词九:珍珠底


剔花留白处的一种处理方法。为表现剔花

和印花装饰的丰富感和生动感,使纹饰空

白处不甘于空寥而常于其间加一些纹样处

理,珍珠底就是在这种要求下出现的。其

作法是,用刻刀的一个边角或用竹签去勾

划成一个个小圆圈,中间凸起,整体效果

如珍珠铺砌一般。珍珠底的表现是根据产

品体量的大小和花纹所留空间的面积进行

处理的。珍珠的大小和疏密均按要求而定,

或采用大小间以比衬,或按排列顺序,或

无规则等,都能为整个花纹形象增添一些

富丽和活力。




10




  鉴定关键词十:豁口


古定窑器皿口边的一种处理方法。为了打

破器皿边口的唇圆规矩,使视觉产生一些

新颖和变化,常于器皿边口上作成小豁口,

豁口安排数量不等。方法是用刻刀分左右

约5毫米不等各削一刀,深度约为3~5毫

米,依次作成等矩相近的四豁口或六豁口,

北宋器皿多采用这种方法。另一种属花口,

也称花边豁口,表现动态较大,有时与花

口同时出现的是器皿内按花口的分布要求

凸起几条线,或四条、六条、五条不等。

这种凸起的线是在修坯后趁湿由陶范从外

部压印的。根据凸线的形成再用刻刀修整

出相应的花口来。花口在宋代器皿中所见

较多,主要有盘、碗。花口有深有浅,故

凸起的线也有长有短,有粗有细。花口给

器皿造型赋予超逸气韵,具有一定的欣赏

趣味和艺术特色。




11




  鉴定关键词:跳刀纹


跳刀纹为陶瓷制品所惯用的一种方法,即

在修坯完成的同时,用修坯刀或专用刀轻

抚器壁,使之刀具与器壁接触的瞬间随旋

转速度而不自主地产生一种微妙的跳动,

以形成一种律动的似刀砍斧削大小不等、

深浅不一的痕迹。归纳起来,应属于装饰

范畴,在古定窑器物也偶尔见到跳刀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定窑鉴定
定窑文化特征及工艺形成 中华博物 鉴藏讲座
定窑文化特征及工艺形成 | 鉴藏讲座 | 中华博物
大多数人都会认错的一种瓷器,专家表示:“自己也经常失误”
价值上百万的定窑,栩栩如生,更有着雄厚的辉煌历史与魅力!
芒口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