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现在大家都在玩的茶具——建盏


什么是建盏?

建州,是唐朝时设置的州。宋朝继承,但边界略有变动。古建州辖区主要在今福建省南平市的建瓯、建阳等多个县市。“福建”这一省名,就是“福州”与“建州”各取一字而来。

一、建盏,意指建窑烧制的黑釉茶碗,即建窑黑釉盏。宋代建窑所产的黑釉瓷器,绝大多数是茶碗,统称“建盏”。建盏是黑釉瓷器的代表,在宋代曾经是皇室御用茶具。

建窑就是建州窑。唐宋时期烧制瓷器的窑口,惯以所在州县命名。如耀州窑、吉州窑、越州窑、邢州窑、定州窑等。

二、“州”字有时会被省略,如上述的后面三个窑口,通常被称为越窑、邢窑、定窑。建窑即建州窑的简称,是宋代颇具代表性的名窑。

建盏的历史脉络是怎样的呢?

目前的研究认为,建窑兴起于晚唐五代,盛于宋代,衰于元代。

建窑的代表作品是黑釉茶盏。中国烧制黑釉瓷器的历史不短。但长期以来,黑釉瓷并未受到国人的特别钟爱。直到建窑建盏的出现,将黑釉瓷的生产工艺推向了历史高峰。

建窑黑釉瓷,无论是胎釉还是造型,都在宋代形成空前的影响。在中国科技史、陶瓷史和茶史上,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建盏的特点是什么?

(1)建盏的釉从颜色上分,属于黑釉,从釉色表现上分,属于结晶釉,从烧成温度上分,属于高温釉。

(2)建盏的胎土和釉料,含铁量都很高。胎体常呈灰黑色,被称为“铁胎”。最为特别的是,建盏在黑色底釉上,会浮现自然形成的铁系结晶斑。

(3)建盏的代表釉色斑纹为兔毫盏。此外还有油滴、曜变、杂色釉等釉色分类。建盏结晶斑的形态、颜色、分布等,每只都不尽相同,表现形式变化万千。

(4)建盏是为茶而生的器物,器型大致分为束口、撇口、敛口、敞口四类。最典型的器型是束口盏。

(5)由于工艺上的制约,建盏一般施釉较厚且不施满釉,有部分露胎和少许干口。

(6)因为建盏的工艺特点,导致建盏的成品率低且没有重复品,每一只建盏都是独一无二的。

建盏在历史上有什么样的地位?

建盏在斗茶、点茶风靡的宋代,是茶具中的极品。从宋徽宗这样的帝王、蔡襄这样的高官,到市井平民、贩夫走卒,都对建盏钟爱有加。

考古工作者发掘出的建窑龙窑,有长达135.6米者,是目前发现的最长龙窑,可见宋代建盏烧制规模之大,受欢迎程度之高。可以说建盏是宋代的“国民茶具”。

宋代以后,虽然因为饮茶习俗的变迁,建盏逐渐淡出国人视野。但在邻国日本,建盏仍被奉为至宝,日本当局在近代将四只建盏定为国宝级文物。此外,美国、英国等国的世界级博物馆也有收藏建盏。

一、天下之茶,建茶为最,天下之盏,建盏为最

宋代是茶文化高度发达的时代,宋人钟爱点茶、斗茶,并以建州所产北苑茶为最优。

宋太宗赵匡义于公元977年,将建州北苑(位于今闽北建瓯市东峰镇)设为官焙御茶园。有宋以来,范仲淹、苏东坡等文豪大家,纷纷吟诗作赋,称颂北苑贡茶。还有达官显贵为宋茶著书立说,茶书的标题很多都带“北苑”二字。甚至地位最高的皇帝也参与其中。

宋人有云:“天下之茶建为最,建之北苑又为最”。北苑茶在宋代的地位,可见一斑。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和九五之尊的帝王,都在诗文中推崇北苑建茶,那么在他们眼中,与建茶相匹配的茶具又是什么呢?

答案也很明显,宋人最为推崇的茶碗,就是与建茶同出建州的建盏。

建窑黑釉瓷,是宋瓷艺术的代表之一

中国陶瓷艺术举世闻名,其发展与中华文明的发展血脉相连。在明代以前,中国瓷器以单色釉为主,明代开始,青花瓷等彩绘瓷器才开始繁荣。

元代以前的单色釉瓷器,主要分为青瓷、白瓷、黑瓷。

隋唐时期,陶瓷工艺蓬勃发展,有「南青北白」的说法。「南青」指越窑青瓷,窑址分布于浙江一带。「北白」指邢窑白瓷,窑址位于河北

时至宋朝,中国陶瓷工艺更上高峰,全国窑口林立,区区南北已不足以概括各窑口的盛况。取而代之的是「八大窑系」、「五大名窑」等说法。


宋代的首选茶器是黑釉盏

黑瓷的烧制,至少从东汉就已经开始,于唐朝时期就已不存在技术障碍。既然烧制不成问题,然而黑瓷在唐代没有和青瓷、白瓷一样受到追捧,直到宋代才盛行。

中国茶文化兴于唐,盛于宋,饮茶风尚并非一成不变。唐朝以前,盛行煮茶法,即茶叶加水长时间熬煮后饮用,较为原始简单。

唐朝中后期,陆羽撰写史上第一本茶书《茶经》,引领煎茶法的潮流。当时茶客们对茶器的釉色已经颇为讲究。陆羽从茶碗与茶色的关系出发,解释了为何越窑青瓷茶具受到推崇。

唐代煎茶法所出茶汤颜色偏黄,若用白瓷、黄瓷、褐色瓷器盛装,茶汤会呈现出红、紫、黑等不良视觉效果,而青瓷碗盛茶汤颜色发绿,更加有美感。所以煎茶法盛行的时代,青瓷茶具自然最受欢迎。

唐末至五代时期,点茶法逐渐开始代替煎茶法,北宋开始,点茶法已成为主流,相应的斗茶法也开始盛行。

宋代斗茶一斗汤色,即汤色鲜白者为上;二斗水痕,即汤花咬盏时间长、水痕出现更晚者为上。这样的茶文化之下,再使用青瓷就不合时宜了,黑瓷更为合适。而黑瓷茶器中,建盏最受推崇。

被低估的建盏,如今正在复兴

宋亡之后,饮茶习俗发生剧变,建盏一度被埋没。曾经有建盏爱好者为建盏鸣不平,认为建盏作为黑釉瓷之首,在宋代与青瓷、白瓷三分天下,认知度理应更高,如今被低估太过。

三分天下之说,有一定的事实基础,但是不够准确。毕竟建盏是为茶而生的,用途主要是「茶碗」,而其他青瓷、白瓷窑口除了茶具之外,还生产「碟」、「瓶」、「枕」等各种类型的产品。以更小的集合与更大的集合相比,不太合适。

但若单论茶碗这一项,建盏在宋代的地位则远大于「与青瓷、白瓷三分天下」,应该可以说是独领风骚。

因为那时候几乎所有饮茶方家,从皇帝到士大夫,都推崇建盏;加上全国大小窑口的仿烧记录众多,一度令建盏真实产地成谜,可见建盏在巅峰期的名声之盛。

此外,于水吉建窑窑址发掘出的数十座龙窑(有数座长度超过百米,最长的一条长达135.6米,创下国内已知龙窑最长记录)也可以从侧面证明其规模之宏大,影响之深远,若不是市场极大,怎么会有创下纪录的超长龙窑呢?

综上所述,建盏是实至名归的宋代第一茶器,就和越窑青瓷在唐代的地位一样。

茶客对于茶具的审美,是变化发展的,没有谁是永远的第一。唐朝越窑青瓷第一,宋朝建盏第一,到明朝开始,则是白瓷第一。

而21世纪是一个审美多元化的时代,有人喜欢白瓷,有人喜欢青瓷,也有人喜欢黑瓷,一种茶具垄断全国市场的情况不会再出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才是茶具市场的常态。

建盏在拍卖市场上势头愈发强劲,9月15日在美国拍出的一只油滴盏,创下7800万的纪录。新烧建盏也吸引许多现代茶客。

如今越来越多人认识到建盏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和收藏价值,以及作为现代茶具的普适性。建盏这一黑釉瓷艺术的明珠,曾经蒙尘,如今终于重见天日,走向复兴,是建盏之幸,是宋瓷之幸,也是世人之幸。

柴窑的成品率只有10% 在烧窑过程中由于温度的变化所以每只盏都不一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瓷器茶具
4.1 茶事 | 宋代点茶中的审美
科普:五大类美轮美奂的瓷器茶具
瓷器茶具的五大类你都知道哪些?
白瓷、青瓷,黑瓷,哪种品茗杯最让你心动
(9)黑婆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