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当学术遇到“冷板凳”
作者:《光明日报》( 2017年04月01日 07版)
任悦摄 光明图片
【相对论】
编者按:时下正是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陆续完毕之际,也是硕士研究生复试之时。长期以来,对于走上“硕士→博士”这样一条学术研究型道路,人们既对清心向学之路向往羡慕,又对“十年寒窗冷板凳”心中百感杂陈,似乎这条光荣的荆棘路走起来有些不容易。那么这条路该怎么走?本期我们共同关注——
学术研究:既是职业更是生活方式
作者:侯旭东《光明日报》( 2017年04月01日 07版)
3月25日至26日,南开大学2017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举行。 来源:南开大学新闻网
三四月间,莘莘学子复试求职正当时。如何看待学术研究?为何要从事学术研究?大千世界,千行百业,出路繁多,进机关下商海,挺进基层还是漂泊北上广,抑或继续求学,何处安身立命?
我认为,学术研究,首先是种职业,可以养家糊口,但又有些特殊性。极而言之,学术研究是人类认识自然、社会、人生与自身的自觉探索,在古代,属于少数有闲精英人士的专利,近代以来,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和大学的制度化,分化为一种独立的职业。二战以后,大学教育日益大众化,到了21世纪,中国亦步入这一阶段。学术研究已从神坛跌落,不过,因其终极关怀犹抱有真、善、美之价值追求,仍与一般职业有所差别。自19世纪末研究生教育出现,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已成长为培养后备学术从业者的主渠道。一个人选择攻读博士学位,通常便意味着他将来要选择以学术为职业。
过去常常会说从事学术研究寂寞艰苦,又有所谓“板凳要坐十年冷”的说法。今天来看,互联网的出现、微信的发达,“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方寸之间便可集合同道互通音信,反而更需要一份坚守才能保持清净与沉潜。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长,学术投入的增加,研究的物质条件大为改观,博士生的待遇,亦明显提高,“艰苦”二字已非学术研究的同义语。
相形之下,“冷板凳”却仍是每位立志读博治学者无法回避的考验。实验室中千百次枯燥的重复动作,图书馆中连年累月的潜心阅读与苦思冥想,无数次的失败与摸索,无路可走的痛苦与煎熬,这些都是必经的磨炼。一百多年前,大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引三句宋词,描述“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三段话语,核心便是探索的艰难与折磨。无论文理工医,莫不如此。
眼下,各个领域加速发展,积累的成果日益丰富,从入门到出师,除了各领域基本技能与知识,还有更多的知识、工具与能力需要掌握,耗费的时间相应在延长。举例来说,我自己从事的中国古代史,地下资料层出不穷,过去冷僻的简牍、石刻与文书知识与研究方法,一跃成为研究诸多领域必备的基础。历史人类学的兴起,亦将书本之外的田野调查方法引入明清近现代研究的工具库。外语的要求,同样也在提高,掌握第二外语不仅对于世界史,即便是中国史,也提升为基本要求。加上寻找课题的难度增加,从消化前人成果,到推陈出新,耗时更多。四年、五年甚至六年才能博士毕业,已趋常态。多年努力,无果而退,亦不鲜见。其他学科,恐亦类似。
立志向学者,须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要想获得成功,毅力与恒心是首要的,当抱有力争一流的决心,同时,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勤于思考更不可或缺。我接触同学多年,总担忧的是同学们思考上用心不够,常为各种貌似“定论”的权威说法所束缚,难以借助事实来挑战既有结论、提出新问题、开辟新领域。研究欲更上一层楼,首先须能发现新问题,新线索,并能加以解决。发现源于观察与思考。没有敏锐的观察和深入的思考,无法从表象中捕捉到问题。理工科的对象不同,道理当无本质区别。
选择学术道路,实际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稻粱谋之外,更是一种生活状态。是在与全球同行的竞争中求生,压力无时不在,需要持续思考与投入,几十年中不断生产高质量的成果,取得成绩的同时,可能意味着放弃许多生活乐趣与享受,得失相伴而生,对此应该做到心中有数。这种状态内化为自己的生存方式和内在追求,甘之如饴,才会从外在压力与束缚中解放出来,感受到幸福与成就。为此,参照学术史、参照旁人,不断反省自己必不可少,如前辈所言,不断磨砺中,使研究“似高手下棋无废子”才可能超越前人。
(作者:侯旭东,系清华大学教授、历史系主任)
让治学者耐得住、坐得住
作者:尚琳琳《光明日报》( 2017年04月01日 07版)
学术研究是一项非常艰苦、枯燥的工作,需要有志从事学术研究的人具备“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毅力和耐力,更要具备“甘为孺子牛”的精神和抱负。目前有些人心浮气躁、急功近利,“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才是学术研究道路上需要追求的一种心态和境界。
“耐得住寂寞”就是要以超脱的心态和沉稳的定力去克服浮躁的心理、抵御外界的诱惑,舍弃名利获取坚守;“坐得住冷板凳”就是要“十年如一日”般长期坚持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心态去专心把研究工作做实、做细、做透。走好“硕士→博士”这条学术研究道路是需要在脑力和体力、甚至心理上都要付出艰辛并保持执着的。
正是因为这份艰辛与执着实属难得,很多人便望而却步于这条崇高而未必能短时间收获名利的道路。虽然时下的考研大军队伍壮大,但是真正想通过考取硕士、博士专心致力于学术研究的人并没有看起来那么多。其中不乏或是为了缓冲眼前就业的压力,或是为了寻求进入高校研究院所的捷径以获得一份相对安稳的工作;或是为日后工作的晋升而积攒学历砝码等等。
当今国家和社会在鼓励创新的同时,已深刻意识到了学术研究的重要性,并逐步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在政策和现实层面给予了其应有的重视与褒扬。教育领域对硕士、博士的培养要求和质量标准也进行了重新考量。我们相信,在“硕士→博士”学术研究道路上,随着制度与环境的不断优化,现实中的“寂寞和冷板凳”景象终将会被改变。
首先,应制定科学且合理的学术研究激励制度和管理办法,激发活力、盘活学术研究人力资源。国家和社会各层面要在经费支持、激励对象、支付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从国际经验角度来说,英国为了帮助研究生进入研究职业并取得较好的发展,专门发布了《卓越与机遇:21世纪的科学和创新政策》白皮书,增加对研究生的资助,提高并延长对博士学位获得者的收入和资助等,鼓励其坚持从事学术研究工作。
其次,应建立科学且有效的学术研究成果评价机制,营造扎实进取、开拓创新的学术氛围。学术评价应摒弃单一的量化标准,注重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社会效应和创新程度;避免“短视症”和“近视症”,做到评价的长期性与及时性相结合、体制内的评价与体制外的评价相结合等。
无论时代如何变化,对有志于从事学术研究的人来说,条件环境可能会不断改进,但是还需要自己“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一步一个脚印,走稳走实学术研究的道路,才可能取得经得起时间考验和历史检验的学术成果。
(作者:尚琳琳,系华南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助理研究员)
谈谈博士的“呆相”和“钱包”
作者:王龙林《光明日报》( 2017年04月01日 07版)
学术研究道路究竟是什么?首先,学术研究道路当然是一种生活方式:它相对悠闲自由,不至于像工作后那样加班加点(实际上,不少博士生也经常长时间工作。但相对而言,这类研究型工作时间安排较为灵活)。你可以在相对宽松的环境里专注自己的研究课题。
其次,学术研究也只是正常社会分工的一种,即与工、农、商一样正常的职业。某些人包括不少硕士、博士研究生可能会倾向于把学术道路“神圣化”,认为做学术的人必须阳春白雪、不食人间烟火……这种过度的“被神圣化”导致很多学术科研人员一方面坐着冷板凳,但另一方面却不能通过正常经济途径获得额外的适度收入补贴家用。
对从事学术研究的博士来说,常见的有两种趋于极端的评价:有些人觉得博士无所不能,也有的人觉得博士呆头呆脑。
我认为这两种极端化评价产生的原因是多样的。博士也是社会分工中的一种。隔行如隔山,博士群体之外的社会分工人群对其产生误解也是可能的。我的博士同学中有穿着打扮相对考究的人,也有衣着随意的人。可能后者更符合社会一般人士对博士群体的感官。因为这种不时髦更符合一个“书呆子”的形象。美国社会人群对那些“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博士生也有一个类似的说法,就是“nerd”(呆子)。应该说,人们对博士生的刻板印象当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现象。
实际上,并不是所有人在选择“硕士→博士”这一条学术道路的时候都有充分的考虑。有的人或是因为本科硕士毕业后工作不利转而选择治学,或者是因为家长、朋友劝说后读博。对这些所谓“稀里糊涂”或者“迫不得已”读博的人而言,治学路上的心态是较为复杂的。有的人得过且过,也有人在走上这条道路后发现了自己的真正科研兴趣所在,进而全身心投入。相对而言,那些经过了深思熟虑后选择读博的人,他们目的更明确,也更有方向感——比如获得博士学位,在工作中获得更好的待遇和升职机会。相对而言,这些人的迷茫更少,心态也更为坚定。
谈到学术研究道路,不可避免地涉及待遇问题,也就是传说中的“学术研究冷板凳”。以我所在的北京大学为例,博士生多数默认为二等奖学金,即抵消学费后,每个月获得大约2000元人民币补助。自去年以来,学校另增加每月225元的补助。据我所知,北大的这个补助力度已经是全国最高水平。如果是硕士研究生,补助就更少了。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能调整好心态而动辄就与热门前沿行业同学的收入盲目攀比,自然可能会觉得读博不仅“寂寞”而且像是在“坐冷板凳”。
需要补充一点,如果将全球范围内博士生补助进行对比的话,其实我国高校的补助并不能算少。我曾经在美国康奈尔大学交流一年。康奈尔大学作为美国著名的私立高校,其对博士的补贴在美国高校中相对较高,大约每月给每位博士提供2000-2500美元的补助(不同院系稍有不同,大致在这一范围内)。如果仅以汇率计算,多数国人可能会觉得很羡慕。但如果考虑到美国人均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那么值不值得羡慕就有待商榷了。康奈尔大学所在地伊萨卡(Ithaca)市规定,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约为每月2500美元。换言论之,康奈尔大学这个著名的常春藤高校能够提供的博士生补贴基本相当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水平。而且美国高校并不向研究生提供任何形式的住宿。即便在伊萨卡这种较为偏远的小镇,当地房租约为每月350-1000美元;而如果恰好在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这种大学就读,那么房租一般约为1300-2000美元每月。对比之下,美国大学提供博士生补贴就不怎么够用了。
我注意到,今年两会上代表委员们讨论的一个话题就是如何加大对研究生的补贴力度。北京大学在两会后也宣布了新的补贴方案,这一方案将在今年9月开始的新学年正式施行。虽然具体增加多少尚未可知,但从整体来看,趋势是好的。
(作者:王龙林,系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研究生)
大学生创业调查:“积累经验看准商机再创业”
作者:高文娟 陈 然 汪梦姗 伍银多《光明日报》( 2017年04月01日 07版)
创业者创业动机数据统计
【数读】
加强创业教育、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已经成为各界共识。那么,大学生创业的情况究竟如何?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研究所课题组、北京市海淀区统计学会联合面向海淀区企业创办者,即企业登记注册在海淀区的青年(18~40岁)创业者,开展了青年创业者调查。考虑到聚焦大学生创业者的研究重点,课题组特别设计了若干抽样原则,以适当提升高学历创业者在样本中所占比重。调查共获得有效问卷2008份,其中受过高等教育(大专及以上)的受访者超过八成。
什么样的大学生青睐创业
在创业政策利好的情况下,究竟具备什么特点的大学生会选择创业呢?
调查显示,从教育背景来看,这些创业者中有大约40%为本科学历,约25%为大专学历,约20%为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学历。其中经济学或管理学专业约占40%,工科专业占到近30%。
从家庭背景来看,70%左右的创业群体刚毕业时的家庭条件在当地属于普通水平,其父母职业多为行政管理人员(科级以上干部)、农(林、牧、渔)民和一般管理及办事人员。同时,调查发现,学历越高的创业者,他们在创业前的家庭条件越富裕,其父母的职业是行政管理人员(科级以上干部)的可能性更高;而学历越低,他们创业前的家庭条件越贫困。
从性格特点来看,有24.4%的创业者在谈及学生时代的表现时认为自己全面卓越,有19.5%认为自己属于我行我素的性格,另外认为自己领袖群伦、呼朋唤友或醉心学术的各占10%左右。通过创业者对学生时代的自评结果可以发现,选择创业的这一群体较为自信,尤其是创业者学历越高,其自我评价也越高。
看准机会才出手
调查显示,受访的创业者年龄主要集中在31~40岁(80.8%),他们从最终的全日制学校毕业时多为21~25岁(60%)。在这一群体中,有62.1%在25岁之前就意识到自己可以选择创业这条道路;不过,仅有9%选择了在校期间创业或者一毕业就创业,且这些在校创业者多为硕士或博士研究生学历。值得关注的是,接近一半(46.8%)的创业者在毕业4~9年后才进行首次创业。那么,大学生在毕业进入劳动力市场后主要从事于哪些行业呢?
有43.8%在创业前担任过专业技术人员、技术辅助人员或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另有28.6%曾从事行政管理(科级以上干部)或担任过一般管理及办事人员。从工作时间及收入方面来看,有超过七成(73.07%)的创业者在其创业前的原单位工作不满5年,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下(66.92%)。
谈及对创业前工作的满意度,对工作表示满意的创业者占到89.96%,对工作不满意的仅占9.97%。既然对创业前工作较满意,那么他们为什么还要创业呢?超过半数(55%)的创业者把创业动机归于发现了适合的商机,比如有好的创业项目或有好的政策机遇,另有22%左右的创业者创业是想自己当老板或想出来闯荡一番。
数据显示,学历越高,越倾向于看准商机才出手;而学历越低,更有可能是迫于生活的压力而创业。
高学历创业者更谨慎
据统计,超过八成(81.3%)的创业者首次都为全职创业,16.5%的创业者在创业时有固定的工作。学历越高的创业者对待创业的态度却更加谨慎,他们更倾向于在持有固定工作的基础上兼职创业。
此外,近八成(78.6%)的创业者在首次创办企业时会出资,那么创业者的钱从哪儿来呢?据统计,有35.7%的创业者资金来自于自己的积蓄,24.8%的创业者在资金方面得到了亲戚朋友的支持,还有20%的创业者资金来自于合伙人。
调查显示,学历低的创业者更倾向于向亲戚朋友借钱,而学历高的创业者则把筹钱目标转向合伙人,或拿到了政府项目的延伸资金。可见,高学历的创业者外部筹措资金的能力似乎更强。
从首次创业的团队规模来看,有51.2%的创业者团队为2-4人;不过,随着创业者学历层次的提高,其创业的团队规模通常越大。值得一提的是,大专或本科学历的创业者在创业时常担任联合创始人的角色,而硕士及博士学历的创业者却更倾向于在团队中承担独立创始人的角色。由此可以推测,学历高的创业者似乎更倾向于将主导权握在自己手中,掌舵企业发展方向。
影响创业的诸多因素
通过分析创业结果得知,企业生存有两个关键的转折点:其一,数据表明约有5.5%的创业公司会在两年内倒闭,因此熬过前两年算是成功迈出第一步;其二是企业成立的第7年到11年,在这期间,每年均有一成企业陷入绝境,仅有千分之五的企业能够存活15年。受过高等教育(大专及以上)的创业者所创办的企业倒闭风险明显低于大专以下的创业者。
当被问及第一次创业时最弱项是什么时,28.5%的创业者认为自己最欠缺创业经验,22%的创业者表示出现了资金问题,还有21.8%认为最缺乏行业和人脉资源。不过,尽管有近三成的创业者都认为自己是吃了经验不足的亏,但经过分析发现,创业次数越多并不见得就能把企业经营的更好。
受访者普遍认为,创业时机的选择很重要,创业前还应有一些相关工作经验,尤其是刚毕业的学生应先就业后创业;对创业者来说,在名校学到的东西也很重要,特别是高学历或理工科的创业者,非常认可专业知识对创业的推动作用;在创业后如果不继续学习,创业者比普通上班族更容易被市场淘汰。
很多大学生创业者希望将企业做大做强;通过分析数据,我们发现在这背后有一些关键性因素。
首先,父母的职业对创业者首次创业结果的影响不容忽视,特别是父母任一方担任企业高层管理职务的创业者,其企业平稳经营甚至发展壮大的可能性最高。
其次,创业者本身的特点及创业行为也至关重要。创业者的学历越高,不仅初始团队的规模越大,他们之后经营的企业规模也越大;除了教育因素,如果创业者在创业前担任过企业高层管理职务,首次创业更容易成功。
综上所述,大学生创业者通常并非一毕业就创业,而倾向于先积累工作经验后看准商机再创业。
(作者:高文娟、陈然、汪梦姗、伍银多,均为北京大学教育学院课题组成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国的最高学历是什么?
研究生、硕士生和博士研究生,有什么区别?
读研与读书
学士、硕士、博士和博士后的区别是什么?
博士后与教授哪个职称更高?很多人都猜错了
博士,一个称号背后代表了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