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常愧为人所容我 每思於物有济民

常愧为人所容我
每思於物有济民

        “每思於物有济;常愧为人所容”一联是曾经让我心醉的篆书对联。最早看到此联是在北京玉泉营环岛边的红木馆。把“婉而通”的小篆写得如此有棱有角,对篆书的研究没有深厚的功底恐怕做不到。


       曾昭学篆书“每思於物有济;常愧为人所容”六言联,拍品见朔方国际拍卖(北京)有限公司2013秋季文物艺术品拍卖会清代民国楹联书法专场。题款:丹五仁兄大人法家指正,瀛洲弟曾昭学写意。



         “ 每思于物有济”用比较容易懂的现代话就是“物尽其用”,也就是“惜物”。鸿海董事长郭台铭对自己办公室内,四张颜色不一、有点陈旧的沙发椅有点自豪,他认为“椅子是拿来坐的”。


       还有已故的王永庆先生,做“毛巾操”的那一条毛巾,一用就是30年。


       “常愧为人所容”简单地说就是“感恩的心”,自己有一点点的立足之地、为人称道之处,事实上都来自于许多人的“包容”与“鼓励”。如果愿意认同这个想法,并它内化成个人的人格特质,那麽我们看到的就是“谦卑”这个特质。对人对事,以“谦卑”对应,无不逢凶化吉、否极泰来,所以心念能够“常愧为人所容”,必然能够善缘不断。


       而“常愧为人所容”另外有一种积极的人格特质就是“包容”。“犯错”是人之常情、在所难免,然而一般人却很容易宽以律己、严以责人。社会乱象层出不穷,大多源自不能彼此“包容”。 


       我在本六言联的后面各加一字:“常愧为人所容我;每思於物有济民。”权作狗尾续貂。按平声收尾的要求,上下联交换了一下位置。


       有一清末的幅画,也是写有“丹五仁兄有道鉴正”,落款年份为戊子,拍卖公司认定为1888年。由此推算,曾昭学应该是晚清文人。



        这幅字识读是有难度的。因为“每”,“於”、“济”、“愧”写法不同寻常,不借助导读,很难识全。


       有人说此联出自顾炎武。顾炎武(1613—1682),汉族,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南明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


       康熙十七年(1678年),康熙帝开博学鸿儒科,招明朝遗民,顾炎武三度致书,表示“耿耿此心,终始不变”,以死坚拒推荐。康熙十八(1679年)清廷开明史馆,顾炎武以“愿以一死谢公,最下则逃之世外”回拒。


       与同时代的钱谦益、吴伟业相比较,顾炎武保持了文化人的气节。康熙十九年(1680年),顾炎武夫人死于昆山,他在妻子的灵位前痛哭祭拜,作诗云“贞姑马鬣(坟墓——刘注)在江村,送汝黄泉六岁孙。地下相逢告父姥(母——刘注),遗民犹有一人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顾炎武-----身为明朝旧臣,他却为清朝培养出两个状元一个探花
顾炎武的名言
顾炎武杰卓的启蒙者,精卫衔木到终古
顾炎武的经典名言语录(38条)
顾炎武10句名言,耐人寻味,值得回味!
顾炎武的“亡国”不同于“亡天下”的思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