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苔花』并不孤独,有一种陪伴叫『咏物』



1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央视《经典咏流传》中,乡村教师梁俊和山里的孩子们唱火了袁枚的这首《苔》,一篇“一首孤独了300年的小诗”强势刷屏。作为一名教育记者,我对乡村教师一直充满敬意,因为我无数次近距离接触过他们的坚守与清贫,也深恨自己尸位素餐,无力为他们做一点什么。央视的节目可以关注到大山深处的孩子,这首诗又恰到好处地表达了草芥般人生也拥有的梦想,我这种充满负能量的也愿意给点个赞。


“苔”孤独吗?孤独。这首诗在袁枚的诗作中也不算出名,况且置诸数千年的诗潮诗海之中。但“苔”又是不孤独的,古人咏“苔”的诗作并不少见。


比如,唐人钱起的《石上苔》:

净与溪色连,幽宜松雨滴。

谁知古石上,不染世人迹。


又如,宋人梅尧臣的《苔径》:

林间夏雨滋,复有斜阳照。

绿净不摇风,从教春草笑。


如果把视角拉得再宏观一些,像《苔》一样的咏物诗词,可以找出许多“兄弟姐妹”。


2


我们直接来到唐朝,看看那些脍炙人口的咏物诗:

咏蝉(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咏柳(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风(王勃)

肃肃凉景生,加我林壑清。

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有动物,有植物,还有非生物。写法也不尽相同——虞世南是借物咏怀,表达自己的高洁情操;贺知章是纯粹白描,通过细腻的观察、灵动的笔调,轻快活泼地描写所咏之物;王勃则是一片神行,寄情于自然之中,如水中著盐,不露痕迹。


唐人的咏物诗实在太多,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3


宋词中的咏物也不在少数,比如苏轼那首著名的《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苏大胡子写起“大江东去”来慷慨豪放,写起“明月几时有”来坦荡豁达,这首“咏杨花”的诗作居然还能柔肠百转、欲说还休,也是着实难得。以至于次韵之作押过原作,章质夫自己的杨花怎么写的,反而没多少人记得了。其实,章质夫原作中“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等句子还是相当可读的。


另一首咏物之作也不得不提,那就是陆游的《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这是借梅花来寄托自己的志向,即使孑然一身、风雨交加也不折傲骨,不与趋炎附势、奴颜媚骨之辈同流合污。

说到对梅花最有感情的词人,也需要算姜夔了,他不但咏梅花,还特意为梅花自制了两个词牌:暗香、疏影。姜夔在小序中写道:

辛亥之冬,余载雪诣石湖。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二妓肆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4


其实以上都是闲扯,我终究是要说到正题对联的。作为一种实用性偏强的文体,恕我寡闻,古人纯粹的咏物联似乎不多见。有些诗钟可以归入广义的咏物范畴,但也更近于文字游戏。


但文学是发展的,到了当代尤其是近十余年网络对联的飞速发展,水平虽然还远无法与古人抗衡,但对联的外延无疑扩大了许多,咏物联就是其中的典型。


对联只有两行,要在有限的文字内表达更多的内容,肯定难以描写得细腻入微、面面俱到,况且这是照相机的工作,颇无趣味。所以作者写咏物联时往往会选择“遗貌取神”的手法,有所寄托、有所倾注。

比如,无穷江月曾有一联《瀑布》:

未沸腾时原腆静;

大跌落后转从容。

此联从瀑布的形态入手,起初是娟娟溪流,仿佛腆静的少女一般,不动声色,然后飞流直下,磅礴壮阔,最后则汇入江海之中。全联沉浮起落,令人动容。而作者的视角也不局限于对瀑布的描写,而是蕴藏了一种哲理——由最初的青涩,到生命的辉煌,最终是饱经风霜的豁达——这或许也是作者自己的人生感悟吧。


又如,莫非《头发》一联:

若春云来马嵬坡前,隐隐何堪柔绕指;

拟秋草立岳家坟上,苍苍犹作怒冲冠。

上联的重点是“柔”字,下联的重点是“怒”。前分句用“春云”和“秋草”拟“发”之形,然后引出马嵬坡、岳家坟两个典故,让人联想杨玉环和岳武穆,然后积蓄力量,通过尾句将情感喷薄而出。一阴一阳,一刚一柔,一哀一怒,巧妙地汇聚到“发”这个物象之上,全无浮躁痕迹。


再如,燕子王《荔枝》之联:

啖若民膏,吮若民脂,望妃子红尘,唐室中衰,斯有说矣;

一日色变,两日味变,数国朝痛史,人心易坏,其如是乎?

上联表面在写吃荔枝,但引申到“民脂”“民膏”,在点出“妃子红尘”,自然是要在“一骑红尘妃子笑”上做功夫了,作者接着将唐朝的衰败归结于当权者搜刮民脂民膏,虽然小题大做但也能自圆其说。下联则措辞更加激烈,“一日色变,两日味变”化用《荔枝图序》,但作者的本意却是历代衰亡均由失去民心或人心变坏开始,观古鉴今,落笔沉痛。此联明写荔枝,实则写对社会现象的反思,将思辨融入咏物之中,便觉纵横万端。

 

5


网上优秀的咏物联还有很多,这里不再一一赘说。但提到咏物联,不得不说一下怀抱昆仑其人。我与此人三观不合、见面便掐,但对他的才华还是十分钦佩的。昆仑极擅咏物,往往在方寸之间闪转腾挪,气象不凡。

咏雪

始于纷乱;

终作清白。

观此联不难联想到雪的形态,纷纷飘洒、洁白无瑕;但更会联想到人生感悟,无论多少扰攘、混沌,但终将尘归尘、土归土,飘然而去。


咏山

太长亘古;

一默由来。

山可以生发的意象很多,作者从大处落笔,选取了恒远、孤独两个角度,这两个角度又相互映衬,一个苍茫倨傲的形象便落诸笔端,既是写山又是写人,虽只八字却能骨力千钧。


咏桥

吾体甘于足下面;

此心鉴在水中央。

关于桥,作者没有事无巨细地“画工笔”,但通过“足下面”“水中央”两处自然让读者生出联想。这也是一副借物写人的对联,上联有“俯首甘为孺子牛”之意,下联则是“一片冰心在玉壶”,相得益彰。


以上三副都是短联,昆仑另有两副稍长的咏物联也传诵甚广。

四海亦何遥,若坚忍堪能量以;

万年则太古,非泰然不足处之。

稻草人

蓬蒿作一己形容,对世事沧桑,不言只字;

风雨是平生际遇,去人情冷暖,立到永年。

这两副咏物联或立意深沉,或寄托甚远,不需多做解读,从文字中就可品味出来。


6


咏物联只能写得雅正的事物吗?也并非如此。还用昆仑举例,此君落笔之时连粗鄙之物也不放过。比如——咏屁:

负气半因清苦故;

牵肠为有不平鸣。

不得不说,这真是一副有味道的对联……

另有一位王小满,对着屎壳郎曰道:

加班是坨屎;

工作顶个球。

而他最精妙的一副对联则是咏“润滑油”,用了两个国家对仗,立意奇巧、对仗精工:

塞内加尔;

毛里求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名家的书房对联,傲骨中见风流!
Couplet2
最离奇的对联:无情对4
咏梅对联
趣诗 趣联趣话
《民国对联三百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