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代也有劳动节,皇帝亲自带头耕田

“五壹”國際勞動節,是1889年設立的廣大勞動者共同的節日。其實我國古代也有勞動節。


據《帝王世紀》記載,“三皇”之首伏羲重農桑,每年農歷二月二都要 “禦駕親耕”,百姓也要在這天開始下田耕作;司馬遷在《史記》中也記述了周武王在二月二舉行盛大儀式,率文武百官親耕。這就是我國古代名副其實的勞動節龍擡頭“二月二”。


農歷二月初二,是中國古代崇尚勞動的傳統節日,其歷史可追溯到三皇五帝時期。



據晉代文史學家、醫學家皇甫謐在《帝王世紀》中的記載,伏羲“重農桑,務耕田”,每年新春二月初二,都要率領各部落首領“禦駕親耕”,以顯示他對農耕的重視。


而西漢史學家司馬遷也在《史記》中提到,周武王在二月初二不僅會舉行規模盛大的儀式,更親自帶領滿朝文武百官耕田勞作,以此拉開全國農耕的序幕。


到了宋元時期,二月初二的含義進壹步擴大,既是“耕事節”,又是“花朝節”、“踏青節”。但因為古人認為,二月初二甘霖將至,春耕勞作也要由此開始,所以不管節日內容如何變化,勞動的性質都壹直得以延續。


發展到明清兩代,皇家對二月初二的勞動意義更加重視。自雍正以後,每年二月初二,皇帝都會親自出圓明園,帶領朝廷官員和皇後、宮女到專門開辟的“壹畝園”(今海澱圓明園西側)扶犁耕田。


因此,民間也流傳著壹首膾炙人口的打油詩:“二月初二龍擡頭,天子耕地臣趕牛,正宮娘娘來送飯,當朝大臣把種丟,春耕夏耘率天下,五谷豐登太平秋。”



清代有壹幅叫做《皇帝耕田圖》的名畫,畫中身穿龍袍的皇帝扶犁耕田,身後跟著幾位大臣,有的鏟土、有的撒種、有的牽牛,遠處是挑籃送飯的皇後和宮女。


畫上題詩曰:“勞農節龍擡頭,天子耕地臣趕牛,正宮娘娘來送飯,當朝大臣把種丟,春耕夏耘率天下,五谷豐登太平秋。”


清政府規定,“凡七十以上耕者,免賦稅雜差,勞農節賞絹壹匹,棉十斤,米壹石”。表示官府對辛苦了壹輩子勞動者的節日待遇。由此可見,龍擡頭的“二月二”其實就是我國古代名副其實的勞動節。


歷代文人墨客也常在自己的詩作中表達對勞動的感受。陶淵明不為五鬥米折腰的故事至今仍被傳為佳話,他隱居之後醉心於田園生活,超然世外,自得其樂。


每天就是讀讀書,寫寫詩,喝點兒酒,種點兒菜,舒活舒活筋骨,有《歸園田居》為證:“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陶淵明種菜勞動不僅僅是為填飽自己的肚子,在他的心裏,那幾畝田園是與官場相對立的理想洞天,尋常的農家景象無不體現出迷人的詩情畫意,巧妙融入了自己的生活理想和人格節操。


唐代詩人李紳的名字並不耳熟能詳,但要說起他的壹首《憫農》詩恐怕就無人不曉了。


壹年夏天,李紳回鄉探親,當他看到田野裏的農民在炙烤的日光下辛勤耕地時,不禁大發感慨:“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紳還因此獲得了“憫農詩人”的雅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李鸿章欧洲出洋相故事
朝鲜王朝实录[纯祖实录] 二十年
坚决辞职,不是客气
故宮建築\嘉慶帝勤修無逸\祝 勇
成汉第三任皇帝幽公李期简介资料
春秋时有位大臣,一辈子生了70多个儿子,一般人很难接受他的方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