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有花堪折直须折 相见时难别亦难

 621
有花堪折直须折
相见时难别亦难

                               刘正平/文

        杨仲子擅篆刻亦见长于甲骨文及金文书法,不过书法传世极少,《北洋画报》曾发表的杨仲子的甲骨文书法:“好为小文以自遣,乐夫天命复奚疑。”此联苍劲遒古,为名流称道。于此亦可见杨仲子的文字学素养和书法功底。


        昨天的博客讲了杨仲子两个“华丽转身”——从工程师到音乐家、从音乐家到翻译家。今天继续昨天的话题:


好为小文以自遣,乐夫天命复奚疑


       
杨仲子第三个“华丽转身”——从教育家到篆刻家


        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北平、天津随后失陷,杨仲子拒为敌伪服务,曾与夫人蛰居不出达一年之久。但日伪当局多次上门,进行威逼利诱,杨仲子想到再呆下去必然凶多吉少,于是携带妻儿秘密离开了北平。苍天不负苦心人,历经艰辛,杨仲子终于从越南绕道来到重庆,开始了在抗战后方的生活。


        1939年4月,民国教育部成立音乐教育委员会,杨仲子乃归队,起先被委主持该会编辑组的工作。是年秋,受聘担任国立女子师范学院音乐系系主任兼教授。1940年秋,国立音乐学院诞生,杨仲子先担任讲习班主任。



        1941年7月,教育部任命杨仲子为当时中国最高音乐学府——国立音乐学院院长。1942年9月,陈立夫借杨仲子染伤寒病之故,将杨仲子调任教育部音乐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虽说这只是一个平调,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闲职。


        经过这一挫折,杨仲子多少有些心灰意冷了。于是这位篆刻家得空重操刻刀,干起了他治印的本行。1944年杨仲子60岁(虚岁),于是热心人便为杨仲子在重庆北碚举办了一个庆祝甲子年的个人治印展览,一时轰动陪都。


        杨仲子曾自编篆刻集《漂泊西南印集》、《哀哀集印存》和《怀沙集》。1982年其幼子杨小京将其父篆刻编成《杨仲子金石遗稿》结集出版。此外,《中国篆刻大全》、《百扇斋主手拓悲鸿用印》、《近代和现代主要篆刻家》、《二十世纪篆刻名家作品选》、《中国历代篆刻精品100案赏析》等,均刊载了杨仲子的篆刻作品。


鸟虫篆释文:清松轩



        徐悲鸿曾为杨仲子的《西南漂泊印集》题诗:“较量锱铢费剪裁,当须小技壮夫为,风云扰攘五千载,郢绛咸阳尽劫灰。”


        杨仲子的篆刻另辟蹊径,专攻古玺,参以鼎彝文字,涉甲骨及碑碣,章法错落有致,颇得古玺之妙趣。他还是用甲骨文入印之开拓者之一。


        徐悲鸿所用印章,多出自杨仲子之手,他说:“不妄平生幸事乃藏得仲子精品五十方,俱黄钟大吕之音,雄强高古之作。”




        郭沫若亦曾作诗赠杨仲子,赞美其治印的成功。诗日:“殷契周金,秦砖汉瓦,惟古幽情,凝于一石,碧化苌弘,赫望有影,听之无声,中有霹雳。仲子先生治印古勃,题此赞之庚辰春日。 郭沫若”。


        著名书画篆刻家齐白石称道杨仲子的篆刻“古工秀劲,殊能绝伦”,又说:“其人品亦驾人之上,余所佩服。”他收藏仲子篆印钤拓15幅。



        本博客认为,杨仲子的书法、篆刻充分体现了其作为传统文化人的文字学修养。所以像齐白石这样出身于工匠,后来也是声名远播的人,也非常尊重杨仲子。但纵观杨仲子的篆书篆刻,还是属于“名人”作品, 因为杨仲子跻身上流社会还是因为音乐方面的成就,而非篆刻书法方面的成就。作为音乐人来讲,其篆刻书法修养,在其所处时代的上下一百年间,没人能够出其右。但单就篆刻书法而言,尽管他在有些地方做了一些探索,但终究没有开宗立派的业绩,所以被后人淡忘。上面所介绍的杨仲子鸟虫篆,无论篆法与刀法,都不及几乎同时代的方介堪。其金文印与其同时代的朱复堪、邓散木作品相比,也略显雕琢。下面介绍的杨仲子金文对联,应该说,其水平不输当时(1944)的任何专业书法家,这是值得称道的。当时兵燹丛生,也只有像杨仲子这样的社会名流,才有可能在陪都重庆一展其技。也因为战乱,民不聊生,其作品的社会影响也非常有限。


        下面解读两幅杨仲子对联:


         一、甲申(1944)年作甲骨文七言联:“一名众传唐子畏;八家下及归有光“ ,题款“均室大方家教正甲申四月杨中子客川东时年六十”。


一名众传唐子畏;八家下及归有光


        二、甲申(1944)年作金文七言集联:“有花堪折直须折 ;相见时难别亦难”,题款“梦春楼集唐耦语甲申之秋江南杨仲子流亡古渝州之北碚时年六十”。


有花堪折直须折 ;相见时难别亦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当代十大篆书家
历代文人书法之百十??西泠创社名家
现代简经纶书法集
汉文字的变革,对各个时期甲骨文篆刻艺术风格与美感的影响
石安印话(第10期):我读《金海印谭》的六点感受
金海印谭(六):金文印创作简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