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做南方的“吐鲁番”——澧县葡萄种植产业转型走笔
做南方的“吐鲁番”
——澧县葡萄种植产业转型走笔■常德晚报记者 李萌

    一排“夏黑早熟”摆在展览席,引得一大群网络达人与媒体代表竞相品尝、拍照。近日,记者在澧县张公庙农源葡萄合作社,见证了葡萄采摘的盛况,也深入了解了澧县葡萄种植产业的转型。随着口碑的传开与网络的推广,澧县葡萄已经声名鹊起,并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澧县人信心满满,要做南方的“吐鲁番”。

    昔日,粗犷种植伤农损地

    前些年,张公庙由于葡萄种植模式传统,追求产量最大化,导致土壤酸化、板结,葡萄植株病虫害抗性严重,生产成本居高不下。

    农源葡萄合作社技术员熊斌介绍,2012年以前,张公庙因为种植户追求利益最大化,大量使用化肥,葡萄亩产可达6000斤以上。产量上来了,但是“后果”很严重。土壤酸化、板结,葡萄生长延缓,成熟周期延长,还影响品质,导致当时的葡萄仅卖到2元多一斤。

    农民收入减少,土地品质下降,一系列问题摆在眼前,如何走出粗犷种植的困境,张公庙的农民一筹莫展。

    如今,科学种植转型升级

    2014年,澧县农业部门注意到这个问题,便派专业技术员到张公庙指导,引进“阳光玫瑰”等优质葡萄品种,引导张公庙葡萄产业转型升级。

    因长年使用化肥,张公庙的土地酸化严重,只能寻求新型施肥方式。经测土配方后,农业部门推荐葡萄合作社采用“水肥一体化”的方法,改用有机肥,控制葡萄挂果数量。葡萄种植由粗犷向精致转变。

    熊斌翻开葡萄植株下面的土,一些已经腐烂的秸秆露了出来。“将秸秆埋到葡萄植株下,葡萄苗根系就能吸收秸秆中的有机质。”熊斌告诉记者,根系对有机质的吸收既能减少焚烧秸秆对环境的污染,也能提升葡萄的口感。在合作社临时搭建的大棚里,记者看到工作人员将水与有机肥混合一起,然后喷洒到植株上,达到水肥共同吸收。

    近年来,澧县对全县种植土壤进行改良,全面推广有机肥,让澧县种植土壤有机质含量从最初的平均2.5%上升到6%以上。土壤有机质含量升高、菌类微生物增加,将增加根系对矿物质的吸收,让农作物的品质发生质变。“葡萄口感好了,价格贵一点,大家也能接受。”熊斌笑着告诉记者。

    “硕果”,从5元每斤到35元每斤

    张公庙这几年的转变,社区党支部书记刘林最了解不过。据其介绍,10年前,张公庙农民一直靠种桑树、蔬菜、荷兰豆为生,人均收入很低。随着葡萄的引入,张公庙也有过短暂的辉煌。“张公庙目前从事葡萄种植的有989户。2014年以前,当地葡萄平均卖5至8元一斤,人均年收入12000多元。然而,现在通过科学种植方法,引进‘夏黑’‘阳光玫瑰’等优质品种,使得葡萄的市场竞争力得到了极大提升。”亩产从以前的6000斤到现在的4000斤,葡萄少了,农民收入反而高了,刘林见证了张公庙葡萄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在葡萄园外,澧县农业局副局长侯祖平告诉记者,今年,澧县全县葡萄种植面积达3.5万亩,是澧县农业的经济支柱。张公庙葡萄从5元每斤到35元每斤,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结出的“硕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葡萄种植用什么土壤合适
湖南也有“吐鲁番” 数万游人乐醉澧县葡萄园
微头条
不打膨大剂的葡萄从100亩扩种到500亩,却惨遭卖难,他错了吗?!
吐鲁番的葡萄天地
吐鲁番葡萄熟了 (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