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卷首语 | 为当代楹联文化代言

2020年5期《对联》杂志精彩导读

为当代楹联文化代言

□ 王家安







1985年1月,如同今岁疫情中的黎元渴望春风一样,全国楹联界期待的一本小小刊物——对联杂志创刊了,一声春雷在山西太原响起!
说刊物之小,是指其读者相对小众,创刊号的体量也很小——长不过18厘米,宽不过12厘米。但实在又“小中见大”——这毕竟是神州大地自楹联文化衍生千年来,第一次有了以“对联”命名的刊物。


当然,那时候的对联杂志用的还是原名——《对联·民间对联故事》。翻开泛黄的“一卷一号”,“卷头话”开篇便是:“中国楹联学会成立了!《对联》杂志创刊了!”此言如两句高昂的口号,发出了当代楹联史上的一次伟大宣言。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百废待兴,楹联文化也在经历劫难后老木逢春。“联海泛舟”的先觉者们构想着为全国楹联爱好者搭建一个交流平台,于是有了1983年创办的《楹联通讯》,有了1984年成立的第一个全国性楹联团体——中国楹联学会。而要有一个正规刊物,则是学会成立后定下来的第一个“重点计划”。从北京策划、山西联动,再到落地山西日报社旗下,这本小刊物历经三年“分娩”。倘上溯梁章钜《楹联丛话》“何独于楹联,而寂寥罔述”之希冀,又岂止百年乃至千年之“孕育”!


可喜的是,三十五年厚积薄发,在几任社长及编委会的努力下,在海内外读者的支持呵护下,杂志办刊理念、版块栏目、文章联作、编纂校雠、交流活动,皆屡屡于变革中图新。无论是曾经纸媒辉煌时期的近二十万订户,还是现今新媒体冲击下的“市场保位战”,其初心始终未改,其于联人之价值始终如一。三十五年,成长了一批批读者;三十五年,写下了三百卷辉煌。
自1984年北京什刹海公园那联海泛舟的一“哗”桨声,到八代会鹅城放歌、砥柱击水,当代楹联文化事业历经波折而生生不息,正是有包括《对联》在内的无数薪火在绽放光芒,这是筚路蓝缕的开拓精神,精益求精的探索精神,广纳博览的包容精神,坚定守护的敬业精神。此精神之博大精深、坚韧不拔,足以与当代楹联文化事业同频共振。如章太炎所说,“‘中华’之名词,不仅非一地域之国名,亦且非一血统之种名……华之所以为华,以文化言之可决之也。”故《对联》之所以为“对联”,亦非一刊物之名,乃当代楹联文化之代言者也。这是三十五年来所锤炼之品质、凝聚之共识、继承之精神。


三十五年,青春犹壮,笔墨犹芳,我等不离不弃。
三十五年,立柱架梁,耕云播雨,赓续大美大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对联临屏1118期】题文化与传承(高考作文猜猜看)(主评:叶劲榕)
关于资治通鉴中的纪年
如果三十五年后,我还活着
【联集】山西焦斌2023年对联作品选
【五台徐氏家史文化集萃入选文章展播】五台徐氏宗谱之前世今生
【灵璧人传】梅花香自苦寒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