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民国时期纸币硬币全集,长见识呀(收藏组图)
1、造币总厂
http://photo.sbanzu.com/album/photos_m/57087_1560611_10d97.jpg | 700 × 610


    天津造币总厂建立于1905年,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开铸造币总厂光绪元宝七钱二分主币,是年11月光绪帝与慈禧太后相继去世。

2、第一种“国币”



    宣统二年度支部设立币制调查局,倡议发行国币,即所谓“大清银币”,法定单位“圆”,重量为七钱二分,成色900。宣统三年七月起武昌及南京造币厂开始铸造,原定于该年冬季发行。不料十月间革命爆发,丘八们冲进造币厂,自己给自己发军饷了,此种银币遂流布天下。
3、洪哥,我们动手吧!他却总说道NO!
http://photo.sbanzu.com/album/photos_m/57087_1560619_d8c76.jpg | 700 × 585

http://photo.sbanzu.com/album/photos_m/57087_1560622_daaff.jpg | 700 × 534

http://photo.sbanzu.com/album/photos_m/57087_1560624_257c1.jpg | 700 × 687

http://photo.sbanzu.com/album/photos_m/57087_1560627_c6888.jpg | 700 × 568

http://photo.sbanzu.com/album/photos_m/57087_1560629_618a9.jpg | 700 × 600

    袁大头银币,大家都太熟悉了,民国三年十二月开始发行,重量也是七钱二分,原定成色900,并收回清末龙洋2亿8千万枚,准备改铸大头。不料收回的龙洋很多成色都不足900,未免政府损失起见,于是将主币的成色改为890,并定每枚币的公差不得超过千分之三,由于控制严格,信誉卓著,大受国人喜爱,成为中国最成功的银币。铸造量即使最保守的估计也在七亿枚以上,还有各种地方版,私铸版等等。
http://photo.sbanzu.com/album/photos_m/57087_1560631_0589a.jpg | 700 × 577

http://photo.sbanzu.com/album/photos_m/57087_1560633_9477f.jpg | 700 × 531



民国九年采用新的磨具铸造,我一直认为九年大头是最精美一版的袁大头。



http://photo.sbanzu.com/album/photos_m/57087_1560648_da66d.jpg | 700 × 623



    民国十六年北伐军底定江浙,定都南京,下令南京和杭州两大造币厂停铸袁像银币,自凯申以下的国民党丘八和海龟们都没啥艺术细胞,当然设计不出什么好的银币图案。于是就把民国元年的孙像开国纪念币旧模拿出来,稍作改动(主要是把原来的下五星改成上六星,并改动了英文内容),大铸特铸,短短半年时间就铸了5800多万枚。以后的数量当然以亿计了,这就是民国时期的第二大流通银币:孙小头。头小气场也小,小头始终不如大头受欢迎矣。

11、三鸟



南京国民政府其后也一直想要发行新版银元,委托世界各大造币厂设计新国币图案,1931年遂定稿,正面为孙中山先生汉装像,背面为帆船放洋图,上有三只飞鸟,下有东方旭日初升,寓意当然了得,什么国运昌隆啦,一帆风顺啦,旭日初升啦,总之好得不得了。不料次年发行出来,已在“九一八”事变之后,大家一看好嘛,旭日初升象征着日本兴起,三只飞鸟象征着东三省要飞掉了,这币还能用吗?于是舆论大哗,国民党只得灰溜溜的把币收回重铸,三鸟币实铸226万枚,实际流通不足五万枚,虽不如何珍贵,也算是中国银币中的大名誉品了。

12、废两改元和船洋



    民国早期的中国虽然是世界最大的用银国,但是却并非银本位国家,银元虽然广泛流通,但传统的银两制仍有广泛市场,银行间和老百姓的日常交易,往往两、元并用,混乱不堪。1933年3月,民国政府终于发布《废两改元令》,将铸币权收归中央,并从上海市场开始,规定公私交易一律改用银元,不得再用银两。同时去掉原帆船银币的三鸟和太阳图案,改字样为民国二十二年,重新发行,定为银本位币,由上海的中央造币厂大量铸造投放市场。船洋的法定直径39.4毫米,重量为26.69克,成色88%(一代不如一代),含纯银23.49克。铸造精美,很快为市场所接受,和大小头平行通用,当年铸量为4640万枚。




    民国二十三年船洋,初始铸量为9874万枚(1949年国民党垮台前又委托美国费城造币厂铸了3000万枚二十三年船洋),此为中国最后一种官方发行的流通银币。是年六月美国通过白银法案,在国内外大肆收购白银,导致银价暴涨,中国本币急剧升值,白银大量外流,仅1934年6-10月四个月内就流出了2.14亿元,此外还有数量惊人的白银走私,主要是日本人在华北干的。本币升值导致中国银根紧缩,出口困难,经济和金融都陷入了恐慌,对铸币的影响是,船洋的白银价值已经远高于币面价值,银币再也发行不下去了。次年11月国民政府进行了法币改革,废止银元流通,中国半个多世纪的银币铸造史终结。
外篇:法币-曾经能换两头牛的纸片
    1935年11月4日,国民政府宣布实行法币改革,定中(央)、中(国)、交(通)三行发行的纸币为法币,规定当日法币汇价为1元等于英镑1先令2.5便士,由中央、中国、交通三行无限制买卖外汇。同时废止银元流通,各金融机关和民间储藏之白银、银元统由中央银行收兑。法币发行初期控制得相当不错,至抗战前法币对英镑的汇率始终维持在初始汇价上下0.2便士之内。


    1936年初版的中央银行法币100元,传说中能换两头牛的纸片,英国华德路印钞公司印制,美国PMG纸币鉴定公司定为66分完美纸质(满分70,目前最高分为67分,仅一枚,66分并列第二,有50枚)。



   防伪做的还是不错的,代表了当时纸币印制的较高水准。


    背面英文签名:左:李骏耀(Tsing-Yao Lea时任中央银行发行局局长),右:孔祥熙(H.H.KUNG,时任财政部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 四川省造币厂铜元
近代四川币制演变
民国纸币具有收藏价值
民国时期很常见孙小头银元,有的现在价值超百万元
袁世凯仅做了83天皇帝梦,“袁大头”却被造了7.5亿枚,为什么?
民国政府的货币改革(全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