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谈古论今话贵州-25 世外桃源雨补鲁天坑 找到心中遗落的乡愁。
       雨补鲁天坑位于贵州省兴义市清水河镇联丰村,是黔西南少有的世外桃源。呈喇叭花形,底部平坦,高低差600多米。其坑周围奇峰林立。160户人家住在坑底周围,坑寨奇丽,石屋、石墙、石路、树林、修竹,天然成趣。天坑东边半山上有一泉水,除满足坑寨人家人畜饮水之外,还浇灌坑内200多亩良田,西边有一落水洞,将多余之水排出。此天坑曾被地质学家称为华夏已发现的天坑之首。该古寨己有640多年历史,现居住600多人(椐说是陈汉皇陈友谅后人),被评为“中国最佳休闲乡村”。这里还是《云下的日子》、《爸爸去哪儿》等影视剧拍摄基地和中央美院写生基地,也成了旅游一景。

雨补鲁天坑一景   航拍下的雨补鲁一角
雨补鲁村位于距兴义市区30公里的清水河镇,村子民风淳朴,环境优美,这里曾是电影《云下的日子》的主要取景地,也曾被央视《地理中国》等媒体报道过,更被湖南电视台亲子节目《爸爸去哪儿》选为旅行地,有着“天坑里的乡愁”的美誉。相对来说,这儿是一个比较安静舒适的地方,山水田园的风景,能够洗净城市生活的一身尘埃。

 雨补鲁天坑一景   2019.4摄
到达雨补鲁天坑入口,入口处有一块巨石,上刻有“天坑里的乡愁”等字样。沿着入口往前行约10分钟左右,到达坝口。即雨补鲁天坑寨门。在雨补鲁寨老的记忆里,老寨有寨门,就在天坑坝地西侧边沿,称为“坝口”,连接着天坑人家与外面的世界。坝口最初是为了防止游匪滋扰而修建的,后由于功能丧失,坝口寨门曾被拆除,现在的坝口是根据寨老的描述重新修建的。


雨补鲁天坑一景   历史悠久的石板路

进入坝口,脚踩石板路,两侧巨石堆叠数米高,霎时间,一种厚重的历史感扑面而来。一路往前行,石墙青瓦的房子一座接着一座立在路旁,这些小青瓦房建筑结合秀美的山水,构成了一幅幅田园风光的美丽画卷,它用恬静的姿态远离城市的车马喧嚣,守着独有的一份静谧与典雅,行于其间,仿佛就到了家一般,给人一种说不出的亲切感。


  雨补鲁天坑一景   2019.4摄
踩着石板路继续向前,便是望乡台,抬眼望去,两棵巨大的榕树呈伞状屹立在望乡台上。据当地人讲,这两棵榕树和村寨中央的那棵一年四季都是枝繁叶茂,未曾枯萎过,这就像雨补鲁的陈氏后人,一代传一代,生生不息。相传明朝洪武年间,农民起义领袖、中国元末大汉政权建立者陈友谅率六十万水军进攻朱元璋,大败于鄱阳湖,在突围时亡于流箭,陈氏族亲为躲避追杀,逃至夜郎国(今贵州普安),因与董姓当地人不和又逃向兴义,行经雨补鲁天坑时天热难耐,便到天坑半山腰上的龙潭取水止渴,一口清凉甘甜的泉水下肚甚为惬意,便举目望去,惟见四周山峰环护、绿荫覆盖,正是远离战乱的天然屏障之地,就此住了下来,生养至今。所以,这望乡台便是陈氏后人为思念故乡而修建的。每逢重要节日,雨补鲁的村民们都要在望乡台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


雨补鲁天坑一景   雨补鲁全景

走在雨补鲁,完全被这种淳朴、幽静、舒适的氛围所感染。不知不觉就来到了山神庙,但众所周知,山神、土地、城隍,一直是中国人心底最普遍的敬畏,而雨补鲁陈氏家族一路南迁,最终在雨补鲁落脚,不但在多民族聚集的地方站稳脚跟,而且还带来了特有的文化,这不仅是对大自然的敬畏,也是陈氏后人心中不可磨灭的信仰,后来,雨补鲁村民又在山神庙旁修建了祭山房。山神庙周围长有一棵枝繁叶茂的树,盘根错节,完全将山神庙笼罩,更增添了山神庙的神秘、神圣与威严。


 
  雨补鲁天坑一景   2019.4摄
离山神庙不远,就是金猫扑地观景台,这个观景台是为了推动旅游发展,使游客能很好的观赏雨补鲁天坑全貌而修建的。一开始,我以为要收取门票,不敢往里进,在与一位当地村民的闲谈中,才得知不需要消费,只是观景台在高山上,得费一番功夫,体力不好的人,恐怕不行。沿着石板路往上行大约七八分钟后,看到了一条依山而建的深红色木栈道,顺着栈道往上爬,就是观景台。栈道两旁绿树参天,煞是惹眼,于是,接着往上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达到山顶。此时,放眼望去,远处的山又要高大了许多,喇叭花形状的天坑呈现在眼前,房屋并排立于道路一侧,很是壮观。从这个观景台看去,天坑全貌一览无余,让人在感叹大自然的造化功力时,又不得不折服于雨补鲁先民的智慧。


  雨补鲁天坑一景   2019.4摄
从观景台下来,继续往前行,便来到寨子中央。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棵高大的榕树,树冠硕大,绿叶成荫。榕树下,巨石被随意堆砌,顽童在其间玩耍嬉戏,老人们沐浴着冬日暖暖的阳光,拉家常,而一些当地人在贩卖烤肠、卤蛋、炸洋芋、烤红薯、花生、瓜子等特色小吃,此情此景,仿佛一幅世外桃源的景象。榕树后面是乡愁馆,即陈氏后人的祠堂。祠堂外面,石磨和石碓静静的靠墙而立,仿佛一个老人在诉说着质朴的往事和沧桑的岁月。祠堂里面,正中央供奉着陈氏先祖的牌位,而四周则摆放着犁铧、鱼篓、织布机、马垛、小孩的摇篮、玩具车等老物件,一下子就把人拉回到了久远的岁月,对于在城市待惯了的人来说,这些老物件是他们心中磨灭不掉的记忆,对于孩子来说,这些都是他们出生都未曾见过的,一切都显得新鲜而有趣。祠堂旁边是品茗苑,书香斋等房屋。


  雨补鲁天坑一景   2019.4摄
从祠堂出来,走几步,就是雨补鲁客栈。先前来过一回,掌柜很和善,基本能满足顾客的各种要求,而且客栈里的特色食物也是让人回味无穷的。客栈门口,有两个小池塘,睡莲芬芳,红色鱼儿自在悠游,给这幽静的天坑又凭添了一抹亮色。往前,又是一家名为乡村农家的客栈,客栈是两层木质瓦房,极具当地民居特色。所以,在雨补鲁,不必担心食宿问题。



  雨补鲁天坑一景   2019.4摄
从客栈接着往前,沿着最末的一户人家屋后往上,路况就大不相同了,先前清一色平整的石板路,这里则是石头泥巴路,当地人管这条路叫“出马街”。出马街实际上是一条陈氏族人经商而形成的茶马古道。沿着出马街向上,也真够人受的,一路都是上坡,且路面极不平整,都是由大小不一的石头形成的天然阶梯。这条路的终点也是一个观景台(这个观景台是较早以前修建的,连着清水河风景区的峡谷)。喘一路气,洒一路汗水,终于到达顶峰,从这个小平台看过去,雨补鲁天坑和远处的山都显得娇小了许多,但更显得幽静而动人。站在平台上,山风迎面吹来,时间仿佛凝固了一般,待清醒过来,又会产生一种“出世”的错觉,觉得此处叫世外桃源一点也不为过。从观景台往回走,在半道上遇见一个拄着木棍的老人,他见到我,亲切的问去哪家,而他则是抄小路回家。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精神矍铄,爬这么陡峭的路,气不喘,脸不红,心不跳。



  雨补鲁天坑一景   2019.4摄
从观景台下来的时候,已是6点钟了。此时的雨补鲁更显寂静幽深。放眼望去,炊烟袅袅,小贩们开始收摊,小狗匍卧在客栈门前,悠闲的啃着骨头,猫儿慵懒的卧在石墙上,警惕的瞪着眼睛打量着过往的人,顽童们牵着爷爷奶奶的手有说有笑的往家走,前方拐角处,牧牛归来的农人,惬意的哼着小曲。


  雨补鲁天坑一景   2019.4摄
出得村来,再次看到巨石上“雨补鲁,天坑里的乡愁”几个大字,心中顿生无限感慨,很多时候,我们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徘徊,宛如天空漂泊不定的云朵,这一生,我们都走在回家的路上。但当你来到雨补鲁,就像到了家一样亲切,漂泊的灵魂都能得到岁月的原谅,虔诚的皈依,而每一个到雨补鲁来的人,无论你是归家的游子还是匆匆过客,都能在天坑里找到心中遗落的乡愁。


  雨补鲁天坑一景   2019.4摄
  雨补鲁天坑一景   2019.4摄
  雨补鲁天坑一景   2019.4摄
  雨补鲁天坑一景   2019.4摄
  雨补鲁天坑一景   2019.4摄
  雨补鲁天坑一景   2019.4摄
  雨补鲁天坑一景   2019.4摄
  雨补鲁天坑一景   2019.4摄
  雨补鲁天坑一景   2019.4摄

                                  青松He 2019.4.2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雨补鲁天坑
兴义万峰林天坑深达600米,人类在坑底定居了600多年
这个写满乡愁的千年古镇,惊艳世人!央视也报道了!
无人机在天坑地缝里,拍到一间古代客栈,仿佛穿越了!
四川:光雾山桃园景区观山水
雨柔|江南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