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加坡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做法和经验
新加坡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做法和经验
来源: 日期: 2011-11-25 10:21:15 被阅读 0


新加坡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做法和经验
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 曹  勇
(2010年8月17日)
   
非常感谢江苏省委、省政府对我的邀请。今天,我以我在新加坡十几年的学习和观察,就新加坡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方面的一些经验和启示,与大家进行交流。
首先,我讲讲新加坡产业经济发展的一些基本特点。这个国家的发展定位,就像“建国之父”李光耀所谈到的,最初定位是发展成为一个外向型的国际性中心城市的模式。正因为这样,新加坡在过去45年发展中,始终强调国际化的战略计划。
第二个特点,就是坚持产业集群发展的理念,并且贯穿在整个产业发展过程中间。当然,这个发展不能说是任何产业都要选择的,而是非常有选择性地选择一些能够符合自身资源条件的产业来加以发展。
正因为新加坡选择了这么一个国际性中心城市的模式,所以虽然这几十年经济全球化呈现一个典型特点,即经济的周期波动越来越频繁、产业发展越来越具有不确定性,但是在这么一个发展过程中间,可以观察到新加坡的产业升级、转型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在过去的45年中间不断地进行的。
 我下面具体讲一下。新加坡一共经历了四次产业升级和转型。从某种程度上看,新加坡可以说是一个产业升级转型的国际实验室,可以这么来看。但是,新加坡整个产业转型、产业升级在过去45年的发展过程中间还体现出另外一个特点,这就是通过运用跨国企业的技术到自主技术开发的产业创新发展路径来加速产业集群的形成,所以今天我会讲几个产业发展的一些例子。大家会从中看到,它很大程度上都是先通过拿来主义,形成规模,然后再转向自主创新,始终贯穿着这样一条红线,其最终目的一定要进行自主创新。但是,怎么能够更快地步入到自主创新,其路径的选择对我们有一定可借鉴的地方。还有一点,就是新加坡产业集群的发展,很注重强调一个生态系统的构造。我希望通过我的讲解让大家能够理解,新加坡政府主导所形成的产业集群生态系统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就像任何人的生存和自然界等,都讲究一个系统的发展,只有当这个生态系统建立得比较健全,各个部分协调到位,这个产业集群发展才会比较顺利。
还有另外一个特点,就是新加坡的产业升级,或者产业转型都是创新型的,并不是被动的,就是逼着你没有办法,生存不下去了,不转不行了。所以我到新加坡前前后后18年,我发现新加坡这些领导特别爱说一句话,就是“未雨绸缪”,没有下雨之前要把雨伞准备好。我发现新加坡的产业转型也是这样,当这个产业给人感觉还处在上升的通道,还有很大发展空间和规模的时候,政府就提出未来的发展应该是个什么状况,应该赶快准备好,这个产业应该怎么真正过渡下去。我发现新加坡人特别讲究这么一个概念,这个概念也是李光耀经常提醒自己的,就是新加坡三十年、五十年以后是不是存在,一定要考虑清楚。这个国家有一个口号,“要维持自己的生存”。所以在新加坡“求生”应该说是建国到现在一个始终不变的主题,也就是说新加坡这种产业不断的升级、创新,可以说是源于对生存和危机永恒的警觉和高度的关注。新加坡自己调侃自己说,我们新加坡人有一个典型的特征就是怕输。我观察到新加坡国家太小,又选择了这么一个风险特别高,在国际产业波动中间这么不确定性的这种开放性的产业发展模式,必须要形成这种心态,要形成这么一种文化,也就是说我这个产业的升级不是一次性的,而是经济发展中间永恒的主题。
新加坡的产业结构的转型,从建国到目前为止45年,中间大约经历了4次转型。其中的数据我这里就一带而过了。从这个数据观察可以看到,新加坡从1970年到现在2009年、2010年,经济发展是非常快的,可以说是每十年上一个台阶,从人均美元、人均GDP角度来看,1970年九百多块钱,1980年四千到五千,1990年一万二,2000年两万,现在是四万,每十年上一个台阶。新加坡总的产业结构,从制造业、服务业角度看,实际上结构都差不多。但是随着经济不断的提升,经济的总量不断地扩大,可以这么说,它的制造业、服务业同比在增长。但还有一个非常典型的特征,这个国家非常开放。你可以看到,进出口加在一块,这个产值远远超出自己的GDP。这个国家非常开放,很多业务是做给外国的。还有一个值得大家注意的特点,就是这个国家产业结构的提升,人均工资水平不断上涨,人均GDP的不断上涨,并没有压抑就业,相反是就业越来越多。可能你看了以后会非常地吃惊,这个国家1970年人口才两百万,现在有大约五百万,1970到2010年共有多少年?40年,人口的增长达到一倍半,而同时就业实际上也是在这个水平上同步增长。也就是说就业、GDP、人均GDP的增长,这几个角度能给我们一个理念,即当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提升到技术密集型产业之后,实际上会产生很多就业机会,并不会压抑就业机会,新加坡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这个转换结构的变化,第一个阶段是建国初期,这个阶段主要是工业企业阶段,这个阶段说到底是拿来主义,主要是靠跨国企业转移,但是还有一个特点,几大类型的企业同时转型,如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的炼油。大家注意,我们谈到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这些外来产业的话,这些外来产业实际是把自己生产的某一段,即我们现在经常讲到的“外包”这一段,也就是附加值特别低的那段,从它本国的企业移到新加坡发展。新加坡就通过这么一个机会逐渐往高端过渡。第一个阶段可以这么理解,严重依赖外国跨国企业的技术转移。到了第二阶段,本国企业、跨国企业融合发展的产业能力开始逐渐深化了。跨国企业来了,新加坡自己的企业发展起来,支撑这个跨国企业的发展,在耦合过程中间,也逐渐提升本地的加工制造业的能力,这个阶段经济发展、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成本。到了第三个阶段,可以说新加坡逐渐开始具有了有规模的产业集群,本地企业开始整合形成一个国际竞争优势产业集群。我下面会用新加坡的海事产业这个例子,跟大家讲讲它是怎么逐渐开始把一些零零散散、分布在各个地方的一些企业,甚至通过兼并收购来整合成一个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属于自己国家的一个产业集群。在这个发展过程中间,我们可以看到对跨国企业应用型技术的研究与发展,也开始拓展开来了。也就是说应用型分成不同的层面,那么在这个阶段,最值得重视的是国家的作用,政府的作用。国家就开始支持公共研究机构以及大学研究机构,全方位为企业和产业结合,来支撑跨国企业在产品方方面面的创新。那么现在这个阶段,也就是从1990年到现在,可以说是进入到一个自主创新、强化自身产业主体方向能力这么一个提升过程。这个阶段促进技术创业,基础研究与发展,本地高新企业的兴起,科技密集型企业的兴起。新加坡给自己树了一个远景,要把自己建成亚太区域产业研究中心的国际中心城市。你到了新加坡和各个领导层面接触,他们经常在谈论国际化的中心城市的过程中间,还要强调一些超前的,比如说在世界性的高新科技这一领域具有领导能力的一些产业的出现。这样一来,新加坡建立了微电子研究等等,强化培育国家这种创新能力,这就可以进一步吸引一些跨国公司,将研究和发展留在新加坡,同时能够支持和促进更多本地的产业研发活动。
 那么,产业结构转换过程中,动态的国家产业技术体系发展,总的来说是什么特点呢?就是从高度依赖跨国企业,而非本地企业主导国家的应用型创新模式,慢慢培养到以本地企业为重点的创新与应用平衡的产业创新模式。
当然这个过程中间,大家可以看到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依赖跨国企业形成的知识溢出效应和技术转移来培育国家的整体产业转移能力。另外一个是动态的本地企业研究与创新体系和能力的发展过程。我这儿不断用“动态”这个词,也就是说在这个中间,实际上是一个本地企业、外来企业、外来技术、本地技术之间互相渗透融合的发展过程。还有一个是长达近二十年本地产业研究和创新能力的建设过程。其实,你观察很多产业,无论是电子业还是其他产业,从把外来技术拿过来到成为自己的自主创新的能力,多多少少都经过了18年,所以现在政府确定了一个长期发展方向,就是建立自己的核心技术。
新加坡制造业四大主体的产业集群,一个是电子,一个是海事海洋,一个是生物医药,一个是化学,当然包括石油化工等等,应该这么说,电子、海事海洋、石油化工,这是三大非常成规模的产业集群。生物医药正在形成,已经具有一定规模,但是还没有达到那三大产业集群那种规模态势。
在新加坡,政府对产业集群寄予了很高的希望。新加坡政府知道自己国家很小,地域有限,国力也非常有限,搞一些大规模的产业,从长期来看没有太大的竞争力,所以说把长期产业发展集中在一些高精尖技术密集,但是并不需要太大规模的一些产业上。实际上,在新加坡更新的是服务业。实事求是说,从服务业角度看,大家可以看到五大服务业的产业集群:一个是金融服务,金融服务涵盖着方方面面,从商业银行、投行、保险,然后证券,各个层面的金融服务业非常发达。比如讲,新加坡近五六年最发达的金融服务领域的一个产业,就是我们现在讲的私人银行财富管理。今天因为时间有限我就不展开讲,这次学习会专门有人介绍服务业的发展。我这儿只是提醒一下,比如说新加坡财富管理这么一个金融服务行业的分支行业,现在管理了大约1200千亿,这个行业我们通常讲,它光是收1%到1.5%的管理费,1200千亿乘以1%到1.5%,每年的收益是一千多亿新元,这个量是非常大的。另外还有其他各种层面的产业集群。当然在新加坡,我们观察到最近五到十年,这种现代化国际城市产业集群发展,是初步具有规模的,从购物、会展、饭店、文体、娱乐,都形成了很大国际化产业城市集群的现象。
下面,我主要用三个产业发展的例子,讲讲新加坡创新型集群产业发展经验。我刚才讲的产业升级集群化发展,创新型发展,是主体的几大产业的发展。新加坡在发展过程中间,可能还有另外一些是值得大家关注的方面。
第一个是以晶圆代工为主体的半导体电子产业集群。这实际上是一个应用型创新产业集群,是拿来主义,把人家的技术拿过来进行创新,但是也形成一个蔚为壮观、非常大的产业,形成新加坡制造核心支撑。我看了一个数据,这个数据是2009年的,其实2009年情况不太好,2008年数字比这个情况还好一些,当然我们希望今年数字比这个更好些。我们看到,半导体从雇佣的人数和产值这两个角度来看的话,都是整个电子业比较重的之一。你可能会觉得奇怪,我为什么要把生物制造放在这儿。我下面会讲到,现在新加坡的电子业在政府引导下,逐渐逐渐地往生物工程这个角度去转,所以说在医药科技这一块,有很多电子业发展都是向这个产业去渗透,想在电子业和生物产业这一块形成一个新的产业集群,来提升传统的电子业未来发展的层次。我把生物制造放在这儿,这个结合点是医药科技,医药科技里面有很多比如说医药设备等等,会用到很多微电子,我们经常讲起这方面的发展。但是你大致可以发现,工人数、每个工人的附加值,在电子产业和生物产业,相对来说是比较高的。从半导体层面来看的话,工人工资平均也就五千新元,乘以12也就是6万。这个产业虽然说是一个高附加值的产业,我们都知道,半导体这个产业是个产业链非常丰富的行业,从上游的设计到中游的晶圆制造,最后到开发商的这些。那么新加坡实际上选择中间这一段,可以这么说,新加坡的发展最初是做外包、做系统,也就是说以前在七十年代八十年代,很多大型电子的厂商,说到底这几个程序全部做。后来逐渐发现有成本节省必要,就把中间这些晶圆代工,分出来给其他人去做,自己捡附加值最高的两端来做。脏和累,附加值不是很高的这种层面的业务让其他的亚洲企业外包走。大约在2000年以前,整个半导体产业,从国家竞争优势格局来看,当时可以看到,像亚太区域这些国家,主要是做中间,美国做设计,做到最终产品用于实际应用阶段,像手机制成品等等。欧洲、日本当然也有很多生产电子产品的厂商。在新加坡,以晶圆为代工主体的半导体企业,从本国企业和跨国企业的分布看到这样一种态势,新加坡主要是集中在中间这么几段,首先是晶圆代工,这个领域最最主要的有两家厂商,一个是新加坡的特许半导体,一个是台湾的台联电,大家都知道这两家企业是全世界晶圆代工做得最大的。从当时整个市场结构,可以看到按我们经济学的行话来说这是一个垄断的行业。首先是台积电50%,新加坡这边做到了世界第三,产量大概10%,我们国家的中芯国际7%多,其实2008年时候中芯国际已经超过新加坡。
但是最近新加坡的特许,当中东这个老板把特许收购过去以后,又提升了生产能力,把产量又做上来了,又做到了第三名。这么一个结构,就涉及到新加坡要发展这一块产业,产业发展的定位怎么确定。这个产业有个特点是“资本密集”,从这个结构大体可以看得出来,设备的折旧在整个成本中间占到50%,所以劳工成本占得并不多,只占了17%,原材料占了18%。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也就是说这个行业进入的门槛是非常高的,也就是说投资量很大,技术也是非常高的,所以我们看看台湾为什么能够迅速形成这种晶圆代工的发展优势,后来为什么想到要把一部分产能转到新加坡,让他们集群去发展。这个行业在早期是完全垄断的。所谓的系统整合商,也就是我们这个行当经常讲的IBM的厂商,到了八十年代初期开始垂直分工,就是把自己中间生产的那一段,附加值不是很高的那一段,外包给其他厂商。台湾就发现了这个机会,把比如说像电子表(电子表是一个比较低端的产品),那里面的晶圆拿来做外包生产,以前只有一万台币,就是很少很少一点规模,但是在接下来这十几年中间每年都是按30%、40%的速度增长,逐渐逐渐往比较高端产品的晶圆代工方向去发展,投资规模就越来越大,在投资规模越来越大的过程中间,在规模化生产过程中间,就产生了一些自己独特的一些技术,原来主厂把这个产品包给一些自己都不具有晶圆生产技术的厂。你千万不要低估外包产业,外包产业做到一定规模可以产生自己的技术,反过来形成自己的独特优势。台湾的晶圆代工发展就是走了这么一条路,首先我给你做,把你的技术给我,好像是我求着你,然后我发展到一定规模,我把你核心产品做得越来越细,技术越来越提高,反过来你依赖我。等到了2000年时候,台湾就形成了非常庞大的台积电,在晶圆代工领域,占据了这个领域全球的80%,这个经济规模不是简单的外向型的扩张,同时也是一个技术层面迅速的提升,大量的资本投入,可以说这使得具有独特创新技术的晶圆代工,半导体产业中间相对独立的这么一个核心产业,通过规模经济得到迅速提升。这个产业发展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就是有一大批所谓的设计厂商开始涌现了。有人在生产各种各样好的晶圆,为什么说我们不可以用它作为一个投入,来设计其他产品来做,等等等等。从这个角度你甚至可以理解,我们平时讲的苹果,就是这种厂商,从某种角度来看,也可以这样理解。那么台湾这个产业发展得这么大,技术层面已经提升到这么一个高度,为什么还要考虑到新加坡去把一部分产业分到那儿去,去形成这么一个产业集群的发展。这首先涉及到台湾政治极不稳定,当时台联电选择到台湾建厂,就是厂商对资金外流,特别是台湾厂商到中国大陆发展有非常严格的控制,台联电很多人都说,实际上我们想通过新加坡作为跳板,以后有可能再发展到中国大陆去。还有一个非常实际的考量,就是9?21大地震以后,台湾停水停电,受到非常大的影响,这些厂生产规模大,订货单要求非常急,它又是采用了日本那种方法,即零库存的方法,如果完不成货单,会造成非常大的损失。于是就选择到新加坡,把产能一部分转移到新加坡。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新加坡政府又看到了这个产业发展的机会,自己成立了一个特许半导体厂,规模非常大。因为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集群发展的分量,台湾就选择了新加坡,新加坡有方方面面的优势,一个是融资,当然新加坡本身也是一个金融中心,优秀的产业工人,先进的工业园区,稳定的政治和环境。新加坡早期以晶圆代工为主要的发展模式有下面几个原因。
第一个,新加坡看准了在晶圆代工产业有独特的产业竞争优势。这就开始呈现那么一个时机,当开始进入这个产业发展,砸了很多很多的钱进去,建了这么一个特许半导体厂,中间有很多非常有意思的发展,比如说这个特许半导体厂,一些主管无论从技术包括整个企业管理主管,基本上都是高薪从台湾聘请过来的。最近特许半导体高层主管约我去谈,用中文他们一点障碍没有,他们都是台湾人。更有意思就是,新加坡政府建立了以电子工程为主体的南洋理工大学,我在这个大学一干就是十七、八年,去年我才来到南京大学。当时,南洋大学为了把电子工程作为主体的学科,来支撑整个电子业发展,花了很大的力气。比如说一次性从海外招聘了300多个主攻电子业的工程学博士,我虽然不是做这个领域研究的,我当初也是在那个时间进到南洋理工大学的,我在饭店里吃饭碰到的很多都是工程系的,我们中国大陆的一些到海外拿到博士学位的博士一来,不是几个,不是十几个,甚至也不是一两百个,一来就是三百多个。这样的规模,可见政府支撑产业的力度是非常之大的。新加坡同时也建立了晶圆代工园区,通过优惠政策吸引了台联电进入到新加坡,从而在非常短时间里,使新加坡迅速形成了晶圆代工产业集群。一个产业集群发展,第一个要素,最最关键的,是要在非常短时期内,要把领先的几个企业一定要搞定,使他进到你这个园区去发展,迅速形成代工效应,这样的话,一个产业的发展会非常地迅速。但是,讲到刚才那些,你可以看到,新加坡的晶圆代工产业发展,实际上形成了五大制约性的因素。一个潜在竞争对手,下面我会讲到,当然这中间最关键的,是它的供货商需求这一块,供应这一块,设备供应这一块,还涉及到一些替代物。从买家的角度来看的话,其实新加坡晶圆代工是特别有意思的一个产业转换的过程,应该这么说,最初求人家买,或者求人家把业务给我,然后我做人家的代工,逐渐逐渐地发展到现在这样一个层次:人家来求你,因为你有独特的技术,你在晶圆生产方面,具有非常高的竞争能力。这个过程是一个什么状况呢?首先是IDM,就是我们经常讲的整合组建公司,因为最初他们把晶圆代工业务包给新加坡的这些企业生产,当然最初是求他们,但是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当这种晶圆代工规模越来越大,比如简单的一个企业,要超出三亿美金的时候,IDM这些公司自己再建这些厂来生产晶圆已经非常不可能了,必须要外包,就会变得很依赖。在这个发展过程中间,我刚才讲了设计厂商,设计厂商看到市面上有源源不断、技术非常好的晶圆供给,他们会专门做设计,专做最终产品的外部市场,然后你把你的晶圆给我,我来组建生产,这个市场又过渡到这个层面。从这个层面大家可以看到,从外包市场的角度看,IDM这一块,就是说做设计这些厂商,形成了这么一个非常复杂的结果。当然原材料这一块是受了很大的限制,因为半导体制造的设备非常昂贵,订货时间通常需要几个月。
相对来说,新加坡厂商产出规模和在台湾的台联电和台积电比要小很多,本地供应商很小,新加坡必须到其他市场去找供应商,这也就增加了营运成本。在这个方面,新加坡发展相关产业的成本是非常高的,他要从其他角度把这个成本压下去,还涉及到一些潜在的竞争对手,比如说原来IDM这种厂商,这完全有可能的。当经济不景气的时候,我原来给你做的业务我现在不包给你做了,我自己来做,会有这种可能的。但是,这种可能性从实际来看越来越小,因为晶圆代工这个行业非常专业,规模非常庞大。在2000年前后,也存在着一些技术不是非常发达的,传统的生产厂商,用淘汰技术进入晶圆代工产业进行扩充,还是可以有替代物的。但是这种情况发展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成一定的气侯。不过,产业内部竞争在新加坡晶圆代工行业发展中,可以说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从整个半导体行业来看,新加坡占的份额也6%到8%;晶圆代工是占了百分之十几,特许半导体企业发展是前有狼后有虎。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你会看到新加坡的特许半导体发展一个非常大的枯井,这就是说,它如果和台积电和台联电比的话,生产能力和使用程度始终达不到设计的高度,老是在70、60这么一个幅度波动,低于行业标准,但是固定投资,每年基本上都要砸进去一到两亿美金,因为这个行业发展太快。通过研究你就会发现,越是高技术投资要求越大,技术变化越快,产业发展越不确定,越要求你在发展过程中间不断关注升级升级再升级,所以风险是非常高的。
从四大晶圆代工厂商的比较中,大致可以看得出来,效益最高的是台积电,其次是台联电,再其次是新加坡特许半导体,再其次是我们中国大陆的中芯国际。从这个比较大致可以看到,新加坡特许半导体发展过程中间,必须要有政府强力支持,要不然是发展不起来的。正因为这样,新加坡政府不断地想在特许半导体自己这个厂商做一些自主性的创新,比如说主体创新,提供低至65纳米的尖端技术,支持当今的片上系统设计,通过与其他国际先进企业合作,用联合开发的方式实现45纳米技术,也在试图开发28纳米这么一些晶圆代工的技术。在被中东厂商收购之前,新加坡对特许半导体厂商寄于厚望,就是希望进入收入分配领域去发展微电子,使得新加坡的电子业能够和生物工程这个产业集聚,形成一个新的产业的聚合集群,把新加坡电子业进一步转型。在这儿呢,我展示一下,新加坡整个电子业形成了这么一个实实在在的晶圆这一块,已经具有规模优势的产业核心,以及它将来想要做的未来产业发展的方向。核心是对五大产业园区,四个晶圆代工厂商生产园区和一个比较高级显示屏幕的生产园区,还有一个是做生物工程和生物医药的,是研究和开发的园区,政府也投入了很多钱。政府也成立了微电子学院,生物工程学院,生物材料研究院等等,试图推进新加坡电子业尽量往微电子、往生物医药这个方向发展。他们为什么有担心呢?道理很简单,他们担心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晶圆代工这个产业完全有可能逐渐地往中国大陆这个方面倾斜,现在台联电和台积电也到中国大陆来投资了,也在中国生产晶圆,让新加坡政府非常担忧,所以新加坡政府就要未雨绸缪。虽然现在新加坡的四大晶圆生产园区已经形成了全球相当规模的产业集群,但是他也想把发展更提升一步,把它和生物工程结合在一起,让这个产业发展至少在今后二十年三十年保持着发展优势。
讲到这个产业,最后还是要评价一下新加坡自己的那个企业,也就是讲一下特许半导体发展的得与失。因为这个厂去年卖给了中东一个公司,改成了新加坡国际晶圆,你算算投了多少钱,这个厂从最初发展到卖给中东这家公司,每年基本不盈利,常年亏损,从这个角度看,不得不说是一种失败。从本地企业自主创新这个角度看,本来新加坡政府寄予厚望,这家企业要创新等等。从这个程度上,的确不能不说是一种失败。但是,看问题不能这么狭隘,从新加坡电子产业集群的发展,从新加坡从1993年开始到现代短短的2010到2020年,凝聚了这么一个产业集群,取得了产业提升的重要作用。新加坡特许半导体可以说是新加坡电子产业的黄埔军校,它培训了新加坡电子产业发生所谓的生态系统。如果当年要是没有新加坡特许半导体的成立,在这个市场上和台湾形成一个竞争的态势,那么也不会通过特许半导体迅速形成新加坡后来这样一种以晶圆代工半导体发展的氛围,我想台联电也不会到新加坡来发展。台联电进来了,和新加坡特许半导体形成了竞争,逐渐逐渐把新加坡这个产业越做越大,越做越强。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个人认为,特许半导体的发展是值得的。政府,就是指新加坡政府,在特许半导体上,前前后后并没有进行严格的计算,我估计它亏损三十亿、五十亿美金是有的。但是从现在新加坡电子业的角度,每年几百亿上涨的情况来对比分析的话,这还是非常值得的。
下面我来讲一下自主创新型的产业集群,这就是新加坡的海事和海洋这个产业的发展。这个产业从2000年、2005年、2009年的数据可以看到发展是非常迅速的。短短十年,雇佣的工人大约从当初三万多人到现在大约十万工人,产值从原来三十多亿现在到两百多亿,所以说这个产业的发展是非常非常迅速的。现在它的竞争优势大致可以看出来,生产70%世界海洋钻井平台,拥有世界上前两大海洋钻井平台制造公司,一个是吉宝集团,一个是胜宝旺集团,世界修船业务他有20%的份额,世界前三大石油天然气设备制造和服务中心,新加坡是其中一个。所以说新加坡海事工程这个产业的国际竞争优势在全世界是非常非常明显的。但是你可能会觉得非常奇怪。如果你到了新加坡,那里并没有大型的造船厂,给人感觉新加坡没什么制造业,新加坡有这么大的海事工程产业是让很多人不能理解的。我下面想讲讲这些产业在什么地方,实际上它的好多厂子都没有在新加坡。新加坡政府对这个海事产业结构的提升,设定了一个发展的模式。这个发展模式就是一定要把新加坡建成一个国际海事产业的中心。为了达到这种策略呢,他设计了这么一个产业提升的通道或者是产业发展的框架。首先,传统的有造船、修船业务,大约在过去二、三十年间,新加坡政府不断通过产业升级,提升到一个海洋钻井平台、海事工程服务全球领先的地位,这是一个产业升级的过程。由于这么一个产业的提升,就导致了新加坡通过研究与发展,通过ICD的投资,带来了港口与船运服务的升级,这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在这个发展中间,新加坡定位变得非常清楚,港口一定是国际化的港口。大家肯定都知道,在过去十几年,新加坡港集装箱运输这一块,一直处于全球的第一位,这与这个国家的这种产业发展定位是非常有关系的,和它这个产业发展中间不断的升级,也是有非常大的关联度。但是,这个发展过程中间新加坡也产生了一些新型的产业,比如说海事保险,海事融资,海洋法律、服务、培训等等,当然新加坡政府也在发展过程中间尽量地把这些优势产业拿到新加坡上市,形成新加坡资本市场核心的企业。为了达到这么一个国际海事产业中心这种远景发展模式,政府主导形成了我们经常讲的产业生态发展系统。
什么叫生态发展系统?核心是海事产业发展政策和海事业的发展,有很多部门来紧密地合作、协调,形成这么一个生态发展系统。首先有交通运输部、海洋港口局,它们直接管海事业发展,当然还有和它相配合的,这是形成这么一个国际海事产业发展系统中间不可或缺的一环,非常重要的一环;有贸工部所管辖得机构,第一个是经济发展局,经济发展局有点像我们国家的国家发改委,它是主管产业规划的,它设置整个产业发展规划,然后要保证其他的产业怎么和这个产业相互配套,形成一个产业发展链条的发展,在经济发展中主要是管海事物流、造船、海物促销。新加坡的旅游促进局管理旅游,油轮,国际贸易局变成国际企业局。信息数据局,是在信息通讯技术这个层面支撑海事产业发展。科技局管理研究发展,比如成立一些研究机构,为这个海事业科研发展,为企业技术的需求提供支撑。旅游促进局做什么呢?旅游促进局把新加坡培育成一个全球的游轮发展中心,有很多高级的游轮都停在新加坡,为了把新加坡建成一个全球海事产业发展中心。生产力标准局,也是贸工部下面的,生产力标准局相关制造业协会,在培育工人技术层面为海事业发展提供支撑;还有一个是法政部在提供政策的支撑。财政部这一块,通过金管局在海事的保险、融资、财税这方面为海事业提供支撑。教育部是非常重要的,在新加坡任何产业发展过程,你都可以看到,最终参与度非常高的就是教育部,从大学研究机构到大学学位设置,到大学和企业的成立,到各种各样的研究机构成立等,你会发现新加坡大学的一个特点就是和企业全方位的结合,这是新加坡的一个特色。因为我在新加坡大学待了很长时间,我也在国内反复观察,我观察新加坡大学的特点就是非常产业化,和产业全方位结合得非常紧密。
新加坡在产业发展中间,我觉得一个最值得学的经验,就是强调产业生产发展系统和形成。这个产业生产发展系统,政府一定要主导,政府的各个部门不是配合的问题,而是成为整个产业生产发展系统中间的一个环节。正因为这样,整个产业的发展力度才非常强,政府的执行才能够到位,这个不是一句空话。我曾经在新加坡有幸参加过所谓产业发展的会议,每个部门去了以后,大家都坐在那儿谈一些非常非常具体的问题,各个方面应该怎么做,一环扣一环,相互之间形成非常紧密的工作关系。这个海事工程产业的升级路径,可以这么来看,在初级阶段,基本上不从事研究与发展,主要是从发达国家获得设计生产专利从事二级承包,说到底做一个主承包商的外包业务的生产厂商,也就是做二包。第二个发展阶段,就开始逐渐扩大生产能力,由二级承包商转到主承包商。在这个过程中间,它就开始逐渐培育自己研究与发展的能力。当然,接下来一个发展阶段,就是产生自主的创新,也就是说产业自主创新的阶段,可以说从2000年到现在。它具体的发展策略,第一是开始收购发达国家设计公司,因为这样做起步会比较快。把设计公司全部收购过来的话,起点就会非常高,根据这个基础,再来做自己的自主创新,也就是发展起自己发达的海洋钻井平台产业,由这个产业来带动海洋钻井平台租赁和融资产业的集群,那么海事设备等等其他的新兴产业就发展起来,迅速形成一个集群式产业发展。
再讲一个案例。这是新加坡最大的一家海事工程集团,叫吉宝。可能在座的各位,很多领导到新加坡去过,因为新加坡经济发展局,科技企业局和我们有很多联系,我估计你们去的时候,访问的企业应该有吉宝。吉宝这家企业主业务是海洋钻井平台的业务设计和指导,发展过程是经历这么几个过程:在1967年成立,是船厂组合成的,一个是远东造船厂,早年是承接一些美国德州的造船业务,小打小闹做一些外包业务。1968年新加坡政府自己把英国从新加坡撤走海军基地接手过来成立吉宝船厂,主要经营一些维修的业务,后来成立了吉宝集团,收购国外造船厂扩大自己的业务。到了八十年代开始与外国公司成立合资企业,承接钻井平台的业务,在这个阶段是全方位和外国公司合作,这种合作也是一个合资相对比较紧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它逐渐建立钻井平台的优势,九十年代开始可以说是吉宝集团发展的黄金年代,开始收购国外大型的专业钻井平台生产厂商,整合成为国际上专业的海洋钻井平台集团公司,在这个基础上再提升自己的自主创新能力。可以这么说,近十年来,通过强化研究与创新,大力推进产业自主创新,平均每年在研究与发展上的开支都超过了三千万新元,这个领域专业研究人员已经达到了140人。这么小的一个国家,光是在海洋工程,海事工程这一块,专业研究人员这么多,这在很多国家都是一个极为不常见的现象,但现在从海事业这个角度看的话,现在这个吉宝集团在16个国家拥有专业的海洋钻井平台造船厂,也就是说这已经是一个跨国企业,并不只是新加坡的一家本土企业。所以如果你到了新加坡会觉得非常奇怪,这个国家占到全世界海洋钻井平台生产量的70%,但是你看不到一个非常大的造船厂,发展方式就是这样一种方式,目标是做跨国企业。
再谈一谈政府怎么支撑这个产业的发展。我是从研究与发展这个角度来谈,新加坡政府是从这三个层面给予支撑的。第一个层面是比较高端的研究,政府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成立了一个海事研究和工程中心(CORE),负责资金资助,研究先进技术、培养高级专业人才。而且,新加坡国立大学海事研究中心,和世界上著名的高校全方位联合搞一些开发,这个层面是一个高端研发层面的政府支撑,政府强调运用工程这一块。因此,就在南洋理工大学成立了海事工程学位课程,来培养产业发展所需要的高级工程师和管理人员,也就是说培养这种所谓在海事工程中的那些领班、工程师、管理人员等等,这个学位项目也和海事产业协会全方位地配合,很多企业主动给南洋理工大学这个学位提供奖学金,定向培养产业方面的人才,这是一个高端的。还有一个低端的,海事技术创新中心。为什么我说它是相对比较低端呢?这实际上是和很多新加坡海事工程产业中的中小企业形成联系,为这些中小企业提供产业的创造,比如说和企业合作共同运作技术项目,在新加坡这叫做TIP,由生产力标准局请专家和中小企业一起对一些技术问题进行研讨,解决一些问题。在这方面呢,生产力标准局承担专家费用,而且承担这种类型技术创新项目运作成本的70%。应该说,新加坡政府在支持产业创新的过程中,从三个不同层面形成了一种全方位的参与,保证新加坡的产业发展能够和从事研究与发展的高校,甚至是大专、中专形成一个非常紧密的联系,从这个角度来看,新加坡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能力就能够体现出它有意思的特色。因此,我在新加坡这么十几年,我发现新加坡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它在这种产业的集群,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的强势,在某种程度上还不是高端的,在某种程度上还是中端和低端,它的力度非常非常强,能够保证企业在技术发展层面能够有非常实实在在的支撑,企业也愿意和这些层面的研究机构、学习机构进行全方位的合作。
另外一个模式,就是公私合营培育新型产业发展的创新模式。突出表现的一个产业就是水务。新加坡在近七、八年间,涌现出一个新的产业,叫水利处理的产业,新加坡就把这个产业发展起来了,非常快,这个产业发展主要是中水回用、海水淡化。新加坡原来没有海水淡化的时候,只有两个淡水来源,一个是自然雨水,另外一个从马来西亚进口水。虽然马来西亚进口水足够他们用,但是新加坡认为将来这两大水的来源不一定能够支撑新加坡长期的发展,新加坡要注重海水淡化,它的用心还不单单是“战略”两个字,实际上是要发展一个新兴的产业,找到新加坡新的产业转型和新的支撑点,从这个角度看,新加坡支持海水淡化产业的发展,实际上是用心良苦的。发展模式用的是我们经常讲的公私合营模式。其实海水淡化厂,照理说这种战略性发展,营利性非常差,私人企业不愿意做,新加坡政府为了使得这么一个新兴产业发展,最终由一个私人企业来主导产业中间的研究与发展和创新,最后私人企业能够走出国门到其他地方去找这种业务。所以,新加坡政府在最初的发展中,一定要把私人企业拉进来,让他作为发展的主体,政府给他提供支撑。从这个模式里可以看到,由私人集团公司到银行去贷款,自己出钱,每一分钱都是他出的,来建立海水淡化公司,政府跟你签一个合同,签20年买水的合同,一签就签20年,这20年我把水买过来,我这个水价一定保证你从银行贷款本利可以还,回报以外还可以有保证利润。当然政府还通过工业园对这个厂的建设提供20年的土地租赁合约,而且相对来说比较优惠。当然,海水淡化能源消耗比较多,政府同样通过控股的能源公司和这家企业签合同,一签就签20年的能源合同等,供电也要签20年。在这个过程中,随着通货膨胀,政府的水价也要相应变化,也就是说这么一个供水协议,是一个非常繁琐的系统工程协议,当年的融资框架,这个我们后来都知道,它是一个银行融资,当时的银行融资框架是获得全世界银行融资大奖的。为什么把这个奖颁给新加坡这个小的企业,因为实际上企业在发展上大概就花了两亿新元,规模并不大,但是这个融资框架是政府在私人企业各个方面形成的组合系统,本身非常紧密,非常有效。从我刚才讲的角度看的话,这么一个产业发展的生态系统非常到位,每一个环节都起到了它应该起的有效作用,支撑了发展。其实,这个业务在最初,用水水价很低,企业并没有积极性,最后这个架构一到位,每个部门都有积极性。当然,这中间政府一定要主导,但是政府主导了,政府并没有出钱。所以我说,这个模式是非常有意思的发展模式。当然这涉及到这个供水协议的美妙之处,一定要把付款分为两块,一块是生产能力付款,一块是产出供给付款。什么叫生产能力付款?可以这么来理解,这个企业没有生产一滴水,没有处理一滴水,政府生产能力付款也是要给的。这还牵涉到一个再用水,因为天上下的水不需要你生产的。政府会说,今天或者接下来的一个月里,我只要你供给20%的水。也就是说,这家企业一定要能够形成比较灵活的供水生产的调节,从20%到100%,就要看政府根据雨水供给的情况,需要你供水多少,政府签的水供协议非常灵活,一定要保证这个企业资本的回收,固定的资源管理费等等。当然你可以理解,这是政府和企业在形成这么一个新兴产业过程中风险相互分摊的一个机制,公用事业局在签这个水供协议过程中,确确实实承担着所有费用,银行也是要看水供协议才贷给钱的,公共事业局要对这个供水协议负责,公用事业局存在着付款的风险,随着物价变化,水价也要变化,要承担通货膨胀的风险。当然,在使用能源方面,我们知道新加坡的每一种能源都是国外购买过来的,外汇也要承受风险,政府部门承担着这些风险,建筑商自己也要承担很多的风险。海水淡化厂形成后,促进了其他的辅助产业的发展,新加坡在过去短短的这么几年,七到八年中间,形成这么一个水务产业,是因为新加坡看准了这是个新兴产业,政府给予了大力支持,在短短的时间里提升到这么一个地位。现在新加坡有几十家的水务公司,产业已经达到一定规模,就业人数已经几万人了,政府也成立了专业的水处理研究院和水务科技推广公司。我以前所在的南洋理工大学,就专门成立了水务处理研究院,学校也在这个基础上专门成立了水务推广科技公司,大学也设立了专攻水供的专业学位和课程,政府也大力资助水务企业从事研究与发展。最近刚刚公布的6个主要水务公司,政府给他们100万美金,让他们专门做研究与发展方面的工作。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到,新加坡这个产业的形成,同样具有自身的一定特点。
上面我大致讲了新加坡这样三个大的产业情况,从这些领域来看产业升级这种不同的模式,但是从不同发展过程中,倒是可以总结出下面这么一些新加坡产业集群化发展,或者产业升级的经验。第一,是政府由上到下,通过多个政府部门紧密合作来推进产业集群发展生态系统形成的经验。第一个要素,在所谓产业发展生态形成过程中,政府一定要有有效凝聚产业集群发展生态系统中间的三大互动要素。哪三大互动要素呢?我下面专门列出来:第一个是大学和研究机构的要素,大学和研究机构是什么呢?是培育产业创新的理念和支持的平台。另一块呢,我们讲是产业经验要素,实际到政府的各个环节和政府各个部门,就是怎么把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融合到一块,我想政府在产业集群的过程中间要起到这么一个作用,使产业创新理念和支持市场化,那么在这个过程中间怎么市场化,这不是一句空话,要提供相应的氛围和环境,要提供税收优惠,要为支持功能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等等。还有一个要素,就是企业的要素,企业的要素中间最重要最关键的,是创新型产业升级集群的形成,所要求的不是一般的企业,而是我们经常讲的那些具有创新型的企业。什么叫具有创新型企业?简单说,就是这些企业对研究与发展,对这种新的理念和在商业中间的推行非常感兴趣,这些企业的老板是知识型人才,是大学毕业生,对这种将来来看具有产业发展机会的东西,虽然现在还不成型,风险还不是很大,但是他非常感兴趣。所以,我们要注重这种企业,这种企业要素是我们说的经常创新型产业集群中间非常关键的东西,也跟我们经常讲的企业结合的非常强。有了这么一些企业,就愿意和研究机构全方位配合,甚至也愿意去雇佣一些高科技的工人来促进这种产业的发展。所以,产业集群形成所要求的三大互动要素,这三大要素一定要互动,互动非常非常关键。怎么保证它们互动,也就是说怎么把这三大要素凝聚在一块,这就是我总结的新加坡在产业发展、产业升级中间最值得借鉴的经验,即从方方面面保证政企合作。通过刚才讲的三个产业发展的情况,我希望大家能够理解,新加坡政府在形成这种产业发展生态,保证三大要素互动的过程中间做的确实非常非常到位,还有一些具体的产业规定政策,成立公共研究与发展机构,资助企业研究活动,形成一个良好的基础建设环境等。关于基础建设环境,你如果现在到新加坡去参观和发展也会看到,新加坡月亮工业园的发展,有产业发展提升的规划。以前的月亮工业园,不管什么产业,我都可以放在里面,放到大学附近的月亮工业园区里面去。最近十年来,月亮工业园尽力要把这个产业集群概念做出来,它就根据不同的产业特征形成一个一个独立园区,这些园区也可以说是产业集群发展园区,基础设施的要求是非常不一样的,这样就形成一个一个具有特色的产业集群的这种基础建设园区。在这方面,实事求是地说,政府一定要从上到下进行支持,力度一定要强,而且人力资源开发也很重要。
    李光耀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说我们新加坡没什么资源,我们有的就是人,新加坡地方小,也不能有太多人,所以新加坡特别强调人力资本,人力资本在新加坡也不是一句空话。可以这么说,我刚才讲的这三个层面,就是新加坡政府形成的人力资源的结构层次,高级、中级、低级,这三个层面都和产业提升方方面面紧密结合在一块。高级层面提供研究,中间这个层面提供可以转化为实施的产品,低层层面把这种产品大量地生产出来,保证它们的质量。不同的层面需要不同的人力资源。新加坡在这一方面,做得非常到位,从各个不同层面培养这些人才,不但这些机构要到位,还要给他们提供资金方面的支撑等。
第二个经验,就是通过专业定向投资推进政策,来吸引产业领先企业。刚才讲到的电子产业发展方式,我们可以看到,新加坡把台联电吸引过来,或者在主要生产的国家兼并领先集团,比如像刚才讲的海事工程这个产业发展。到了九十年代,新加坡政府就重资去收购很多其他发达国家的海洋钻井平台甚至研究机构,迅速地构建成这么一些产业集群发展的核心企业,这中间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迅速由这么一种发展形成产业集群和规模经济。我们知道,当产业集群主要领先企业已经到位后,就会非常容易地吸引新的厂商进入这个产业集群来配合产业领先企业发展,迅速地形成产业集群,从新加坡各个领域的产业发展中大致能够看到发展的态势。比如说,大服务行业,就是我刚才讲的财富管理这个行业,新加坡在2003年、2004年时,这个行业规模还不到现在的五分之一。新加坡政府为了迅速让这个行业形成新加坡服务行业中的领先行业或者说非常大的支撑行业,政府就花了很大的力量,把全球做私人银行,做财富管理最好的几家银行请到新加坡来,通过各个层面来支持它。以前新加坡这个业务主要是做印度尼西亚的华人生意的,后来做台湾的,做中国大陆很多富裕人士的,这个行业就迅速从最初的管理两千多亿新元,到现在管理一万二千多亿新元,这个水平也是一定要有最主要的几家企业来做。把全球顶尖的几家企业尽快吸引到你这儿来,让它形成这么一个聚合的效应,其他的企业就可以迅速地跑到你这儿来发展,项目中间形成了互动,就会在相对短时间里形成一定的规模。
第三个经验,就是根据产业发展的特点来选择政府研究与发展推进活动。从自主开发新兴产业、领先技术创新方面,大家就可以看到。实际上,这个产业在新加坡当时还没有,当政府发现生物工程有可能是将来电子业发展的方向,也可能是当晶圆代工这种产业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发展规模上不去的时候,这个产业就成为产业转型可以选择的一种方向。新加坡政府在这个产业还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时,就进去了。也就是说,我就选择这一点进去,我就开始自主开发这种新型技术,这种创新,也就是说在产业发展最初的起点进去的。另外一些产业发展模式不一样,有的是在成熟产业实行技术创新过程中间进去的,比如刚才讲的海事工程,新加坡海事工程从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八十年代,给人家做二包,转到做主包,转到逐渐形成规模经济,这个时候才开始大量做技术创新,然后做所谓的自主技术开发,然后形成自己在全球的优势产业地位。水务工程也是,这个行业实际上在新加坡已经发展到一定阶段,其实当时全球水务发展也是到一定阶段了,新加坡发现这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就通过公、私、政府和私人部门配合发展的模式推行这个产业的发展。
    今天我大致就讲到这儿。讲了新加坡通过产业集群化发展所取得的转型升级经验后,最后可以再回头,看看新加坡产业发展特点。从这个过程中,我们大致可以理解刚才我所讲到的新加坡产业为什么能形成以上这些特点了。
    谢谢大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礼森观点】世界级名园是怎样炼成的——以新加坡裕廊工业区为例
从0到363亿美元,“亚洲生物之城”的进阶之路【未来医疗坐标城市】
新加坡裕廊化工岛石化产业集群发展的经验与 启示
绿维文旅:政府如何推动“家庭休闲农场”产业集群化发展
太原部署产业
嘉善木业产业集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