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幼儿园主题环境的创设探索

内容摘要

环境是潜在的老师,《幼儿园指导纲要》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园的主题环境和教学活动密切相关的,对幼儿的日常教育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幼儿的身心发展、社会化发展以及个性化发展,无一不受每天所处、所接触的环境影响,在近年来的主题实践中,我们致力于创设主题环境这一载体,探索环境与课程、教学、幼儿和家长之间的多元互动。那么在我们的主题开展中如何创设和创新我们的环境,充分挖掘主题环境的教育功能,谋求实现孩子与环境之间的良性互动,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呢?

一、环境创设中教师观念的转变

以前幼儿园活动室的环境创设中,以美观、装饰为主的布置随处可见,这种环境布置常常由教师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精心制作而成的,或是剪贴、或是彩图,形式多样,十分精美。不过这种环境布置往往功能比较单一,而且在创设过程中缺乏幼儿的主动参与、操作与创新,在实现幼儿与环境的互动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自从主题开展以来,我们对主题环境创设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与创新。在观念及行为上有了一定的转变,首先是教师自身角色的改变,从原先的直接动手、动脑者变为观察者、倾听者、引导者、支持者;再者是教师的行为从盲目跟从、被动的创设到追随幼儿、自主的创设,使环境创设价值取向从浮于表面,重于欣赏性的展示到不断调整,深入主题,强调创设对话式的环境,从而有效发挥主题环境的隐性教育意义,促进幼儿的发展。

二、环境创设中幼儿积极性自主性的挖掘

1、在幼儿参与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幼儿主体作用

作为老师我们应放手把自主权还给孩子,引导幼儿发表见解,提出主题,参与实践,运用多种技能手段表现经验和自己的想法,在环境创设过程中学习思考、合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幼儿从环境的观察者变为环境的创设者。

在环境创设中,对于小、中班的幼儿来说,要考虑孩子年龄小、现有的经验少、能力相对弱等情况,我们教师要先规划好环境的位置与范围,提供主要背景,然后引导幼儿随主题活动的进展逐步准备各种物质材料,并尝试把学习成果或作品布置上去。例如:中班主题环境《交通工具博览会》,在这个主题活动中主要是讲一些孩子们感兴趣的海路空交通工具,因而我们就先在走廊中规划了三大版块 “海”、“陆”、“空”,然后把主题活动中幼儿绘画和手工制作的各种交通工具布置在相应版块中。孩子们亲手参与主题环境的创设,使他们感受到了布置环境的喜悦,产生自豪感,并体验到了成功带来的快乐,从而大大激发了幼儿参与的积极性。

对于大班幼儿来说,他们相对已有了一定的经验和能力,所以可让引导他们自己商量、计划主题墙饰的名称、位置、内容以及布置的方式。如:在“各行各业”主题中,我一改以往以集体活动为主的单一学习模式,引导幼儿按兴趣、需要、个性等分小组,讨论进行收集材料。大家一同讨论需要收集的种类可以是图片或是我们自己也可以布置一个“百业街”,在这条街上可以开着各种的店(眼镜店、服装店、药店……),讨论后大家就开始了行动——一组幼儿上网查找“各种行业的名称”(可以请家长协助)、一组从电脑上下载有关“职业”的资料图片等,然后所有的孩子们还带来了自己身边人的工作照片、创设百夜街需布置的道具等。
  
资料收集后,在老师引导下组织幼儿讨论,主动对材料进行分类整理,按照幼儿的想法、看法,再同他们一起把大家收集的材料巧妙的组合在一个整体中。在幼儿参与布置环境的整个过程中体现了师生互动,人与环境的互动。丰富有序的环境创设,提高了幼儿的动手创造能力,也提高了幼儿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了幼儿的心理健康和谐发展。

2在幼儿参与布置环境的过程中,鼓励幼儿与环境形成互动

我们在活动中根据幼儿不同的发展阶段和个性特征,尽可能的为孩子提供更多选择的机会和实现个性发展的可能。随着主题的不断深化,在与幼儿共同的活动中,和幼儿一起发现、探索,同时细心观察、发现,及时捕捉住幼儿的问题及新的关注点。对于有价值的关注点应对照预设方案,及时调整预设环境创设的措施,提供满足幼儿需求的相应环境,支持引导他们进入新又一个的活动阶段。如在中班的“奇妙的蛋”主题初,教师在图书角投放了幼儿收集而来的图书,其中有制作各种蛋制品的图片,幼儿对这些好吃的非常感兴趣,询问这些好吃的蛋糕、蛋卷都是怎么做出来的。于是有的孩子就提出想去看看糕点师傅是怎样用好吃的蛋做出好吃的食品。于是在一番准备后,我们就一同走出了幼儿园,进行了一次寻蛋之旅——到超市去选购各种蛋制食品、去蛋糕房参观蛋糕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回园后孩子们把看到、听到、想到的纷纷用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有的用橡皮泥自制蛋制品放进区域里,有的还画下来编成了一本本的自制图书。

以上环境创设在教师原定的预设方案是没有,而教师考虑到了幼儿的需求,及时创设了相应的环境,使幼儿与环境互动,推进了幼儿的深入学习。

三、发动家长汇集主题活动的相关资料与信息

良好的主题环境对孩子起着刺激、引导、激励的作用,吸引着孩子们去探索、思考,去实践,并在这个过程中获得启示。在主题活动中,幼儿、家长、教师共同收集各种有关主题的信息、资料,可以通过主题环境进行展示,达到交流、分享、共同学习的目的。

例如,在“奇妙的蛋”主题活动中,孩子们和爸爸妈妈一起上网查资料——“寻找各种各样的蛋”、手工活动——“好看的蛋壳画”、食品创作——“好吃的蛋食品”,孩子和家长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特的创意,真的让我很佩服,在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个奇妙蛋世界呈现在我们面前,这里有好玩的“惊喜蛋”、“咕噜蛋”游戏、有趣的故事表演等,孩子们在自己创设的环境里玩得不亦乐乎。再如,中班开展的“给你一封信”主题活动时,在邮局工作的一位家长特邀我班幼儿去参观了邮政各部门的工作,我们还拍摄了不少相关资料。在亲子制作的“班级信箱”里,陆续受到了爸爸妈妈写给孩子的信,以及孩子讲述家长记录的参观邮局的感受;孩子们还带来了集邮册、网上查询的各国邮筒图片。于是“信”的主题墙饰里有了“爸爸妈妈的信”、“各国邮筒”、“参观邮局”、“自制动物信封”、“有趣的邮票”等内容。

主题环境创设中的收获

1、促进了师幼共成长。

对于幼儿来说在与环境互动中,促使幼儿在兴趣中更深入的探究学习,培养了幼儿的探究兴趣及能力,同时使幼儿的学习具有了系统性。对于教师来说在环境创设中,教师更注重追随幼儿的需求,同时促进教师知识的增长,使师幼共同成长。

2、带动了家园同步。

   环境创设可以说是一种记录方式,是幼儿学习过程、教育过程的记录,它不仅反映了幼儿的学习成果,也反映了幼儿学习过程及教师教育过程。使家长更了解孩子的学习及教师的工作,主动地参与幼儿园活动,促进家园合力。

3、丰富了课程体系。

环境创设不再只是一种背景、一种支持,而是课程的一部分,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依据。教师在追随幼儿中,生成的活动多了,由此更丰富了幼儿园课程体系。

主题环境的创设为幼儿也为教师搭建了一个共同的舞台,老师通过对孩子的深入了解和观察为孩子建构自由、广泛的空间,让幼儿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培养发挥。正如新课改中所提出的“如果课程能追随儿童”那样,我们倡导的环境也应紧紧追随儿童发展的步伐,与幼儿共同前进、共同成长,是环境与孩子融合,从而在与环境的互动中捕捉灵感、获得启示,习得经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你不可不知的幼儿园专有名词
幼儿园环境创设计划
幼儿园开展频率超高的主题
【园长论坛】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经验交流:如何利用家长资源做好家园共育
幼儿园区域环境的创设与教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