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故乡的刺角面

我的老家在渭北北洛河北岸,东西十里平川,故称平路庙。自记事以来每年清明节前,我便跟着祖母从西安回老家上坟。现今亲人已去,唯留下我年复一年,带着我的儿女和朋友在这个特定的日子里回家扫墓、踏青、慎终追远、凝聚族群。

今年还没有到清明节,我的女儿和一些朋友都吵吵闹闹的要跟我一起回故乡,他们的殷切期盼和我回家的观念是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我回家是诚心扫墓祭祖,他们赤裸裸的是奔着我故乡如雪的梨花、可口的荠菜团子、白蒿麦饭、洛河岸边的咸蓬菜、马齿苋菜合、春苜蓿、槐花以及我家乡特有的刺角绿面。

说到刺角面,在我的故乡,每年清明前后的十天内,家中的亲人都会到麦地里挖取鲜嫩的刺角和各种时令野菜,等着在外归家祭祖的亲人回来。清明节一大早他们将挑回来的刺角择去根,洗净叶子,放入锅中用热水焯熟,然后将几近糊状的叶子捞起,放凉,不加水和面。刺角面要和得硬,面要多揉,揉得精光劲道,至少要醒上一个多小时后,扑好面薄,再擀。擀好后一层一层叠成方块,用刀一屡一屡把面犁成细细的面条。煮熟后捞起,过冷水,也可不过,拌上熟油、韭菜、盐、醋、油泼辣子和着葱花炒就得老豆腐。吃起来别有滋味。

刺角,乡下通常叫:刺堇。我成年以后才知道刺角的学名叫刺蓟。

刺蓟,即小蓟,《本草纲目》里有记载,能治心热吐血、口干等症。是早春时节烂漫于我们渭北乡下田头地埂、间杂在麦田里的一种小草。因叶片上的小刺随成长而变得尖锐而命名。              

由于气候原因,清明前后,正是刺蓟的青春期,鲜嫩、翠绿,汁液饱满。这种野菜的食用期极短,最短暂的只有一周左右,而它们真正的价值是鲜美,治热毒风并胸脯烦闷,开胃下食,退热,补虚损。除过在这个季节抓紧食用过了这个时节就刺硬难以下咽了。

黄河中下游地区都有这种野草。渭北农村清明前后都会用新鲜刚长嫩刺儿的刺做面条。渭北人不仅吃这个,还用刺面上坟,敬先人。从外边归来的游子回家没有吃上刺面,就仿佛这个春天没过好、整年里就感觉是少了什么似的。

清明这天,全村的人家都要做好多的绿面。由家里的男子用盘端了,去到祖先的坟地,敬献祖先。他们把一碗素面轻轻地放在已故亲人的坟前,把翠绿翠绿的面用筷子轻轻从碗里挑起,放在坟前,象征着绵绵不绝的思念和绿色生命的续延。。。。。。

今年我的外孙子即将满岁,我也要把他带回故乡,让他也吃一口故乡的刺蓟面,把我们对逝去亲人的思念绵绵续延生生不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蒲城人的八大传统吃食
一曲《故乡的亲人》,慰藉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故乡的亲人
我亲人的故乡
渭北严冬
野蓝蓟欣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