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计算易学──天干 地支藏干的正确表达

计算易学──天干 地支藏干的正确表达



  地支藏干,其本质是对应每一地支中所藏的代表自身的五行气,以便能与日元产生相互对应的关系。与天干反映方位变化不同,地支所反映的是以时间属性为主,所以,除了本气以外,地支还藏有五行气的其它成份,这些五行气与天干对应,故称之为地支藏干。
  地支藏干的地位在四柱理论中举足轻重,是八字中构成官印财比等六神的根据,直接影响用神的确定,不可小觑。
  地支藏干的表述古人早己列明,诸如<渊海子平>、<三命通会>等权威文献多有记载,但内容并不雷同,有划一为一支藏三干的,也有一支藏一二三干不等的,亦有在干后附加日数的,以反映所藏各干其作用力之不同。最典型的要数古人的<地支藏遁歌>,四柱算命术界是耳熟能详的了。此歌并未附注藏干的日数比例,后人有按此歌的形式标示比例日数的,五花八门。
  同一种东西为何会有不相同的表述呢?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现有的表述中哪一个是最合理的呢?使用者是必须知道的。
  将若干地支藏干表并列一起分析,得到一个令人十分遗憾的结果。原来这些`传统'和`创新'的表述中,无一例外地都违背了一个宇宙中最基本的原则──五行守恒律,也就是说,地支所蕴涵的木火土金水五行各自在十二地支中的和值一定应该是相等的。物理学中的物质不灭和能量守恒定律莫不如此。现有的地支藏干只满足不同地支之五行和值守恒而不满足不同五行之和值守恒,表明他们都必定不是正确的表述。
  只要将各表的五行按子丑寅卯……戌亥各自相加就能看出问题所在。下面以<地支藏遁歌>为例说明这一点。
  从<地支藏遁歌>归纳的地支所藏天干五行关系如下:
子:癸水
丑:癸水 辛金 己土
寅:甲木 丙火 戊土
卯:乙木
辰:乙木 戊土 癸水
巳:庚金 丙火 戊土
午:丁火 己土
未:乙木 己土 丁火
申:庚金 壬水 戊土
酉:辛金
戌:辛金 丁火 戊土
亥:壬水 甲木
  共计:木──5个、火──5个、土──8个、金──5个、水──5个。这是在十二地支藏干有一二三个不等的情况下计算得到的,若对它们作比例分配(即每一地支藏干总分额为1),结果就是:木──2.50、火──1.83、土──2.83、金──2.33、水──2.50。
  问题己一目了然。其它表述情况大同小异,和值都是参差不等的,无一例外。共同的特点是土气都明显大于木火金水,超出都接近一倍。可见它们都犯有相类似的毛病,要想从它们之中挑选出最合理的一个来使用已没有甚么意义了,无论它们是多么经典多么权威。必须从最基本的原理出发重新推演。

  前人有地支藏干内容出自人元司令的说法,以主气余气推演得之。细想这有点象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颇难脱离互为因果之巢臼。要使结论明确可靠,还是从最基础的五行消长入手为妥。

  五行学说是以五行消长为基础的。在十二地支的轮回内,五行是在此消彼长的相互变化之中。既是一个圆周运动,五行的变化轨迹应是一组正弦曲线。木火金水四气间隔相同,但顶点底点不一样,而土气的间隔只是其它四气的四分之一。下面以一年周期之例阐述这一变化过程。
  二十四节气把一年分为十二个月,五行在不同的节气的高低分别如下:
木:顶点春分,底点秋分,夏至冬至为中位数;
火:顶点夏至,底点冬至,春分秋分为中位数;
金:顶点秋分,底点春分,夏至冬至为中位数;
水:顶点冬至,底点夏至,春分秋分为中位数;
土:顶点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底点春分秋分夏至冬至,中位数是在小寒大寒、小暑大暑……之间。
  在二十四节气中,月支是以节为界以气为代表的。下表是遵照上述原理依五行气木火土金水次序排列十二地支(十二气)的正弦函数值:
            木    火    土    金    水
子-冬至: 0.50  0.00  0.00  0.50  1.00     
丑-大寒: 0.75  0.68  0.75  0.25  0.93
寅-雨水: 0.93  0.25  0.75  0.75  0.07
卯-春分: 1.00  0.50  0.00  0.00  0.50  
辰-谷雨: 0.93  0.75  0.75  0.07  0.25
巳-小满: 0.75  0.93  0.75  0.25  0.07
午-夏至: 0.50  1.00  0.00  0.50  0.00
未-大暑: 0.25  0.93  0.75  0.75  0.07
申-处暑: 0.07  0.75  0.75  0.93  0.25  
酉-秋分: 0.00  0.50  0.00  1.00  0.50
戌-霜降: 0.07  0.25  0.75  0.93  0.75  
亥-小雪: 0.25  0.07  0.75  0.75  0.93  
  这是五条正弦曲线的组合,木火土金水五行每列的和值都是6.00,但是,由于土气的周期长度与其它四气并不同步,故和值并不一样,因此要作比例分配调整。
在最终的地支藏五行列表中,把分额小于百分之五的微量五行剔去,可得到满足常规预测需要的地支藏五行的正确表达:
子:水2  木  金
丑:水 土  金 
寅:木 土 水
卯:木2  火  水
辰:木 土 火
巳:火 土  木
午:火2 木  金
未:火 土 金
申:金 土 火
酉:金2  水  火
戌:金 土 水
亥:水 土  金
其中,每一地支中所藏的五行量是按个数比例分配,后面跟数字2的表示占两份比例。
  这一表述与五行寄生墓绝胎养等十二宫的原理是基本一致的,只是土气不同。传统十二宫中土气之排列与火气完全一样,这是不合理的。

支中所藏

对支中藏干先贤早有规定,但近几年来命理学者除四库外均已不论支中所藏,论本气,支中所藏是否不予考虑,并没有人作出过实证,肯定者是传统派,因而完全沿用传统法理论命。看他们的实例多是需要时就用,反之不用。先贤作出藏干的规定并没有想到后人会向其挑战。古人取用往往要取支中所藏,如此反而忽视了本气的的作用,实际操作者又教条论命,实践中屡屡不验,这给否定藏干者以可乘之机,因而多数命理大师众口一词,实际上也就是凭想象而已。

当然,也应充分认识到古人在取支中藏干方面所遇到的麻烦,我也不打算站在维护哪门哪派的立场上论述支中藏干的问题,同时也不能拿古人支中藏干的错误就否定支中藏干的存在,这是两个不同的问题,笔者崇尚实证,因此我们用实例来检验谁是谁非。

论支中藏干我们不能不谈支中藏干的演变过程,首先我们来看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藏干表。称表㈠

地支藏干:

子宫癸水在其中。子(癸)即子中藏有天干癸水

丑己癸水辛金同。丑(己癸辛)

寅宫甲木兼丙戊。寅(甲丙戊)

卯宫乙木独相逢。卯(乙)

辰藏戊乙三分癸。辰(戊乙癸)

巳内丙火庚戊从。巳(丙庚戊)

午宫丁火并已土。午(丁己)

未宫己乙丁共宗。未(己丁乙)

申藏庚金壬水戊。申(庚戊壬)

酉宫辛金独丰隆。酉(辛)

戌宫辛金及丁戊。戌(戊辛丁)

亥藏壬甲是真踪。亥(壬甲)

此表—列自然我们有权利问:凭什么这样划分?这样划分的依据是什么?如果单就这个表论这个表是不可能找到答案的。实际上它是从月支司令分野而来。也称人元司事,五行用事,我们先看最初的也就是最原始的规定。

三命通会认为:表㈡

寅月己土先管七天,后丙火再管五天,甲木最后管十八天

卯月:甲九癸三乙十八

辰月:乙九癸三戊十八

巳月:戊7庚5丙18

午月:丙9乙3丁18

未月:丁7乙5己18

申月:己7壬6庚17

酉月:庚7丁3辛20

戌月:辛7丁5戊18

亥月:戊7甲5壬18

子月:壬9辛3癸18

丑月:癸7辛5己18

从以上可以看出,先贤这样认为:每月之中先有前月之余气,后有本月的本气,再有本月的生气,如寅有前月丑之余气己,本月本气甲,和生气丙,卯月有前寅之余气甲,本气乙,这一泄气之癸连猜都无处猜想。辰中有前月卯之余气乙本气戊及库气癸,其于仿此。其它古籍中也有歌诀:立春戊土五朝荣,十日丙火见初生,雨水之中甲木旺等等,这就是说寅月戊土先司令五日,后丙火管十日,再后甲木管十五日,管的天数不同,意思和表㈠相近,先贤对司令有多种看法,如《子平渊海》《三命通会》《命理诠真》《滴天髓阐微》,经过历代变迁,及至张神峰将四正之月之泄气去掉变成表㈢

寅:戊丙甲

卯:甲乙

辰:乙癸戊

巳:戊庚丙

午:丙己丁

未:丁乙己

申:戊壬庚

酉:庚辛

戌:辛丁戊

亥:戊甲壬

子:壬癸

丑:癸辛己

从表㈢可以看到,已经在向现代之表㈠过度,不对称的地方在午中藏三干,古人认为土寄火宫,故而多此一干。

以上三表就是地支藏干的原始起源和变迁。

实际上不管怎么演变,或理论上说得如何头头是道,在实践中不验就不能应用,更谈不上认可,多半处于一种尊古的心理,口头上说说而已,理论上也不逆理,上月和下月都有个过渡期,不可能一厥而蹴,但如果我们认了真也不在理,任何月令一定都有个临界点,没有拖泥带水的磨合期,寅月就是从立春的那一刻开始论寅月。卯月就是从惊蛰开始,依次辰月就从清明这一天开始,不可能立春以后还考虑有丑月司令的可能,若专究这些理字,用不着独创,从古籍中就能找到说法。 如说木生在亥月旺是逢长生,说不旺是水冷土冻木盘屈,如果按现代人的说法只有符合常理才是正理,木生在亥子寅卯月都不旺,生在巳午月才旺,懂得阴阳妙理的也会拿起阳生阴死的法则说乙生亥月为死地,这些理不用争论,你就看看这些人自己是否在应用乙生亥月死地不旺否。

从以上三表中可以看到藏干的来历:最初是规定月令用事的,以后才有了支中所藏,但以月令用事论日干的旺衰是个错误,而论其支中藏干却不能否定,这是一个歪打正着的演变过程。

至于实例这里就不举了,因为函四中有了系统的例示,本书不管哪章节均不涉及函授教材。在此只提醒人们支中所藏应当关注,但以本气为主,谁如果否定支中藏干,那谁就一定算不细,算不准。

天干五合

第一节 五合的起源



天干五合:

甲己合化土;

乙庚合化金;

丙辛合化水;

丁壬合化木;

戊癸合化火。

至于为什么如此合化我们先从源头看起。

沈孝瞻的看法:

合化之义,以十干阴阳相配而成。河图之数,以一二三四五配六七八九十,先天之道也。故始于太阴之水,而终于冲气之土,以气而语其生之序也。盖未有五行之先,必先有阴阳老少,而后冲气,故生以土终之。既有五行,则万物又生于土,而水火木金,亦寄质焉,故以土先之。是以甲己相合之始,则化为土;土则生金,故乙庚化金次之;金生水,故丙辛化水又次之;水生木,故丁壬化木又次之;木生火,故戊癸化火又次之,而五行遍焉。先之以土,相生之序,自然如此。故十干合化之义也。

如果依据沈先师的这种合化之义,则地支之合也始于水,终于冲气之土,则子水与午合化土,土生金,丑未合化金次之……,如果为成河图之十数,那也应是子巳化土,丑午化金序之。

如果不通过实证死嚼理论,永远也论不出个是非曲直来。

徐乐吾的看法:

十干配合,源于《易》天一、地二、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之数,而以为十干之合即河图之合,其实非也。河图一六共宗(水),二七同道(金),三八为朋(木),四九为友(火),五十同途(土)。堪舆之学,以盘为体,根于河图,以运为用,基于洛书,此于命理不同。命理十干之合,与医道同源,出于《内经·五运大论》。曰:丹天之气,经于牛女戊分;黔天之气经于心尾己分;经于亢氐昴毕;玄天之气,经于张翼奎娄。所谓戊己分者,奎壁角轸,乃天地之门户也。戍亥之间,奎壁之分也;辰巳之间,角轸之分也。故五行皆起于角轸。甲己之岁,戊己黔天之气,经于角轸,角属辰轸属巳,其岁月建,得戊辰己巳,干皆土,故为土运。乙庚之岁,庚辛素天之气,经于角轸,其岁月建,得庚辰辛巳,干皆金,故为金运。丙辛之岁,壬癸玄天之气,经于角轸,其岁月建,得甲辰乙巳,干皆木,故为木运。戊癸之岁,丙丁丹天之气,经于角轸,其岁月建得丙辰丁巳,干皆火,故为火运。夫十干各有本气,是为五行,若五合所化,则为五运。曰运者,言天之纬道,临于辰巳者,为何为纬道也?星命家逢辰则化之说,亦出于此,与河图配合之义有不同也(详《命理寻源》)。

以天一、地二……之说论合也如同沈孝瞻的数之合大同小异,而把十干各按入二十八宿更属牵强,否则我也可以说:甲己之岁,其岁月建,得丙寅丁卯,干皆火,故为化火运。……,徐先师皆从辰月开始,从而也道出了古人论合化时有个条件:逢辰方化的原始依据。古往今来凡强调以辰为条件的大师,不及强调化神临月令来得更广泛要重要。我们通过实例看合或化有什么特殊意义。

我们看徐先师在其论合时举的第一个实例,原文:

癸未 辛酉 甲申 丙寅

丙辛相合而官旺通根。此为官多同煞,以丙火制官为用。此为安徽主席刘镇华之造。

读者你认真看一下,他这是论的身弱,以丙火制官为用。身弱用丙制官难道丁火就不制官?那句伤官见官为祸百端和合官存杀的话还不是对食伤而言?又何尝不是出自古人之口?这与丙辛合有什么特殊意义?还不一样是论的生克?弄出些断语来让人徒增些记忆的负担而已!

此命从官,丙辛均为用神,谁都不能制,制谁谁应凶。

我们不在这方面打嘴仗,直入主题:天干五合。大师在上面阐释合化时,可谓是上通天文,下晓地理,无所不精,根根有据,丝丝如扣。先贤是这样认为:官多因有丙制才成就的安徽主席,如果需要的话先贤一样敢说:官多因有癸化才成就的安徽主席。再有必要也一样敢说:官多因有寅冲而成就安徽主席。但就是不说官旺月提透出,更兼杀在坐下为鬼相混,终因攻身太过贫贱不堪,某运某年家破人亡,妻离子散,暴尸街头。古之书中这样的批断比比皆是,令后之言命学者看其书是咋说咋有理,自己一试是咋说咋不验,死套是也。

天干五合在命理实践中根本就不是古人说的那些含射之义,因此天干五合永远也不化,更谈不上有无合化的条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八字入门的十六个基础记忆四 | 八字学院
十天干
乐在国学课堂笔记
二十四山斗首五行
天干五合化气的思考
易龙初学命理的笔记(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