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书法创作中,如何达到“神彩”的最大程度表现?


【小知识】

在讨论如何达到对于“神彩”的最大程度表现时王僧虔说道:“必使心忘于笔,手忘于书,心手达情,书不忘想,是谓求之不得,考之即彰。”

所谓“心手两忘”的“忘”的状态即是指书家在创作时所进入的一种“忘我”的至境,是主观与客观、对象与主体、想象与现实、感性与理性消除隔膜相互交融而达到的忘怀一切的自然潇洒之状态。“心手两忘”方可“达情”,此时的创作主体真正走向了自由的创作之境,心绪畅达,心手合一,心、手、笔三者之间协调统一,作者的内在风神与生命情怀依托笔锋畅然而出,由此而使神彩得到最大程度的表现,审美境界便欣然而出,从而创作出真正神采飞扬的佳作。同时这一“忘”字也指明了欣赏者对书作进行审美鉴赏时所达到的一种真正的“审美”的状态,观者在对于作品的观照中逐渐忘却自我而被作品所具有的“神彩”风致深深吸引,沉浸于创作者所构筑的审美境界之中,任由想象力自由驰骋,反复品味,身心畅达,直到此时一幅书法佳作得以真正完成。

王僧虔首次提出了“形质”“神彩”的这一对对应的书学观点并说明了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从书法品评的角度阐述了书法“神采”境界的建构对于书法创作的重要意义,以及书者内在情怀的最大外放在书法创作中的重要价值。不仅确定了书法美的构成在于“神采”与“形质”两个方面,同时对于“神采”的强调也将关注视野转向了创作主体内在审美意蕴的呈现方面,把关于书法创作的讨论问题定位于创作目的上,即对于人的“神采”的张扬展示。其《笔意赞》的“意”的最终达成,无疑要依托于“人”的精神的自由外放。结合他在《书赋》中提出的“情思说”的书法本质论观点,从书法本体与作品品鉴两个方面入手拓展了书学研究层面,促使书学研究迈入“美学化”境界。

附·王徽之《新月帖》

(文◎李雅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书法“意象”观的推崇与中国书学理论体系的恢宏构建
研究 | 魏晋玄学视域下的书法表现与书学特征
-如何欣赏书法
心法:书法艺术中的情感表现
书法创作的三大境界
王羲之四世族孙王僧虔,书法淳朴有骨力,书论揭示最高审美境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