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毛公鼎》的临写和大篆风格之美

毛公鼎,西周晚期毛公所铸青铜器,清道光末年出土于陕西岐山,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鼎高53.8厘米,口径47.9厘米。圆形,二立耳,深腹外鼓,三蹄足,口沿饰环带状的重环纹,造型端庄稳重。铭文长达497字,记载了毛公衷心向周宣王为国献策之事,被誉为“抵得一篇尚书”。

其书法是成熟的西周金文风格,结构匀称准确,结体方长。线条遒劲稳健,布局妥贴,充满了理性色彩,显示出金文已发展到极其成熟的境地。李瑞清题跋鼎时说:“毛公鼎为周庙堂文字,其文则尚书也,学书不学毛公鼎,犹儒生不读尚书也。”

【临写经典:临《毛公鼎》】

临写体会:我在临写《毛公鼎》时,用笔逆锋而入,中锋裹毫提掣而行,画点势尽,力收之,力求势之圆融,力之凝劲,线条浑厚、圆润、质拙。结字、体势不越原帖绳尺,以求其肃穆之形态。章法上,不求开合、疏密的强烈对比,因字因形自然而成。以忠实表现此帖文质兼备的雄强、庙堂之气。

作者:冉令江,1983年生于山东肥城,美术学(书法)硕士。现为山西省书协会员,山西省金石书道研究所专职书法家。

(图为冉令江临《毛公鼎》)

【延展阅读】

一、宝鼎文化

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在古代被视为立国重器,是国家和权力的象征。直到现在,中国人仍然有一种鼎崇拜的意识,“鼎”字也被赋予“显赫”、“ 尊贵”、“盛大”等引申意义,如:一言九鼎、大名鼎鼎、鼎盛时期、鼎力相助等。

中国鼎文化的起源可以一直追溯到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早在7000多年前就出现了陶制的鼎。而其真正的发展最高峰则出现在商朝和西周时期,尤其是商代以鼎为代表的祭祀用容器的制作,盛行于商周时期,延续到汉代。

现代汉字中的“鼎”字虽然经过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等多次变化,但仍然保留着“鼎”这一事物的风范和形体特点,其物其字几乎融为一体,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图为《大克鼎》,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二、大篆美的风格与特征- - - - - -篆书,是文字之“祖”,书体之“宗”。书法美历史流程的上游阶段,种种书体均可归结为“篆”之群体。篆字种类很多,概括起来讲,有甲骨、金文、小篆三体。甲骨文和金文,都可统称之为大篆,其审美风格如下:

一是圆劲婉通、气韵悠长。总的来说篆书最大的特征是“圆”,在圆曲中有劲直之美,线条沉着有力,由蓄而伸,流贯始终。

二是富于变化、屈伸自如。线条灵活游动,结体奇定不变。如《散氏盘》,或随态而弯,或依势而曲,或蟠曲沉潜,或娇突伸展,呈现一片神行境界。

三是大小错落、欹正参差,其字形或大或小,或正或欹,或长或短,或俯或仰,展现出落落若星辰般的章法之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讲堂 ▌浅谈金文书法的风格与创作
杨善明--《浅谈金文书法的风格与创作》
浅谈《毛公鼎》
西周晚期宣王时期器物 | 《毛公鼎》大篆铭文
书法课堂丨《毛公鼎》技法解析(一)——基本笔法
学书不学毛公鼎,纵是用功也枉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