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范曾八秩之庆艺文展研讨会由杨青云会长主持


 

杨青云与刘秋阳(左一)、袁海涌(左三)和李荣新会长(右一)在雄安论剑范曾书道


 范曾八秩之庆艺文展研讨会由杨青云会长主持

——书道家袁海涌提出《不懂书道 别谈范曾》引争议

 

特邀记者程军锋  吴亚成胡殿雄北京消息: 718日,由范曾研究会、人民艺术家网、《中国草根》杂志、学习雷锋网、大中国书画院等联合举办的“范曾八秩之庆艺文展研讨会暨第七届范曾研究峰会在北京新媒体大厦举行”。大会由范曾研究会会长、青年美术评论家杨青云主持。第一个来到北京新媒体大厦的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研究会副会长张永生,很快到7点半,人员陆续按指定的时间报到。杨青云先作了第七届范曾研究高峰论坛的交流对话,是缘于来自雄安新区的企业家、艺术家诗人杜学峰与范曾研究会合作达成战略伙伴的缘故。在中午10点,由杨会长带队,一帮人赶往雄安新区挂牌“范曾研究会雄安新区分会。”

这次在雄安新区的亮点是书道艺术家袁海涌,在祝酒词中发言的主题是《不懂书道 别谈范曾》:首先我要说明的是:范曾的书法艺术成就是高于他的国画。这与人们所评价“范曾的国画高于书法”的说法是恰恰相反。范曾的国画水平之高是绝对不容置疑的,人们已都这么认为,但有些提出置疑,我认为那是不懂艺术的本质。熟不知,好的国画作品都是写出来的,如果范曾没有强硬的书法功力,他也不可能写出如此生动的国画作品,范曾的国画根基在于书法,书法是他国画创作的手段与利器。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研究会副会长张永生认为袁海涌的说法是有道理的,他从这个话题引伸了范曾国画的审美旨能是书道升华的一种大美境界。范曾的境界至高就高在他的文、史、哲方面,范曾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古诗词《离骚》顺流倒背,这也是一般艺术家达不到的。首都师范大学高研班主任刘秋阳说:袁海涌老师把范曾国画用书道的视觉来进行解读,这是研究范曾的一个新方法。我曾留意杨青云会长还写有系列文章叫《范曾书道》、《范曾画道》,《范曾之道》,还有《范学有道》,你们二位都是把范曾艺术升华到“道”的境界,不免深受震撼。我们一向认为道家是随顺不争而自然无为的,怎么会牵连到范曾之“道”呢?道家从老子开始,却要公然“以道代天”,这不是把“道” .以“天”的概念置换一种理由,他们是把一种说范曾的理由用于道,而超越于道。简单说来无论是袁海涌论道范曾,还是杨青云阐述的《范曾之道》等系列论点,他们都是遵从于道家思想的精华出发,甚至带来儒家与道家这两大哲学体系共同面对的挑战……

雄安心区的艺术家诗人杜学峰在发言中强调:我们用范曾先生道的境界来挑战儒家与道家这两大哲学体系,也没什么不好?问题是几位老师的雄安论剑,让我们这些艺术边缘的爱好者都插不上话?

杨青云会长说:我在论及范曾的“道”系列文章中是摸着石头过河,比起袁海涌书道家,都不好意思再谈有关道的话题,可我还是从袁海涌论道范曾的话题中感受到范曾艺术之道的博大与精深,以儒家的孔子为例,他眼见礼坏乐崩的危局,知道社会规范的重建,要靠个人真诚的自觉,于是大声疾呼:“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在此,“仁”即是由真诚所引发的行善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说,袁海涌论道范曾书道也是一种善意的力量,书道家是把范曾国画创作的手段与利器,说成是范曾的“国学作了滋养”。我们大多都知道北京电视台国学栏目一打开,出现的画面就是范曾在那里讲国学。相对于我们今天在雄安新区进行论剑“范曾之道”,老子采取不同的策略。他在面对价值方面礼坏乐崩的威胁时,指出人类社会的价值观无可避免地都是相对的,亦即都有虚无化的危险,除非能够找到一切存在的终极基础。老子的意图是设法排除万难找出天地万物的起源与归宿,亦即无形无象亦无以名状的“道”。我从老子之“道”的思想层面再来结合袁海涌论证的范曾书道说,“现在的书家有几人修道?不修道如何懂得书法的真谛?书法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都充满着道的阴阳学说,不讲法与不讲书道的书家就别谈书法与境界。……范先生,是遵道守德的人,是充满道家哲学思想于一身的书道家。”

以上引自袁海涌谈范曾书道的话题,最后归结为范曾“是充满道家哲学思想于一身的书道家。”杨青云说老子认为:“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老子》38章)在此,道是原始的完美状态,德是万物得之于道者,亦即人类的本性及禀赋。离开了道,所能把握的只有德,亦即朴实而不刻意造作的自然状态。自此以下,则是“仁、义、礼”之类属于人类所珍惜的价值规范。从老子说“离开了道,所能把握的只有德”。也可以说我们当下的艺术家,大多都是“离开了道”,说准确一点他们根本就不懂“道”,也是“不懂阴阳之变,不具书道精神的人,去妄为贬低和评议范曾这么一位书道家和他的书法作品,不是小物见大物?贻笑大方,笑话”。( 袁海涌)

从上述的角度观察,可以肯定袁海涌从道家思想解读“范曾书道”亦即双重的审美主义就是:贴近百姓的需求,先解除价值美学的危机,再向上溯到学术的依据。范曾的从民“书道”转化为“画道”,他的转折点正是归依于道的阴阳之变,直接扣紧道家思想的虚静转化。探本求源,至少不能忽略范曾进入80后之际最关键的一个原因,那就是让自己静下来,静以修身,更以此修道。范曾在修道的艺术之路上,正符合老子所说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58章)明白此一道理,无异于深通人情世故,免于责怪与患难,也很好地促使了范曾艺术的辉煌之光,可以平静而安全地度过晚年。 

杨青云会长总结这次雄安论剑第七届范曾研究高峰论坛,感谢今天我们相约雄安论剑范曾书道,这个话题由袁海涌书道家提出来再合适不过。袁海涌所谓论及的“范曾书道”,不是关于自然界的知识,也不是对范曾书法的泛泛而谈,而是涉及“德行”的哲理层面,亦即人生应该何去何从的“道”,不可常道。其次,这种“道”不可能光说不练,只是光练没有“法”也不行。譬如,一个人若是真的了解“道”是什么,他就必定乐于行善或是乐于爱艺;同理,他若真的了解“范曾之道”是什么,也许我们这个世界会变得更加诗意而美好。于是,一个人不可能不为“道”,也要为善、为仁,当他的善或仁达到一种至高境界,他就必须不断求道,由正确的道带来正确的德行,然后人生将走在光明大道上,无负于身为一个人的尊贵本性,来至尊贵的诗书画皆能,又通达文史哲的范曾先生,才是我们这个书画时代的最后传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范曾研究会总结年会在北京举行
范曾大师八秩之庆艺文展-全景拍摄【207图】
“迎百年校庆”南开艺术校友会成立 范曾先生任名誉会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
探究中国几千年历史,告诉您一个关乎道的秘密
范曾书自撰联欣赏
失传千年的“青城道茶”的传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