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杨青云评论:张平生爨体书法管窥
张平生爨体书法管窥
杨青云
“爨体”书法作为中国书法艺术长河里的一朵奇葩,以其风神独具、意态奇逸而为历代研究者称颂。其代表性的碑刻《爨宝子碑》和《爨龙颜碑》(称为大小二爨),记录了爨氏独步南中的辉煌,以及汉文化在南中的传播与各少数民族的融合,有着极高的史学价值。而作为东晋到南朝隶、楷书过渡阶段书体流变的重要史料,堪称中国文字演变的“活化石”。
张平生以“二爨”书风闻名书坛久矣。早些年笔者因欣赏张体爨书,曾为其写了书法评论,得到书法圈内外赞许。今年春天,张平生应“中国专业人才库”策划的为英雄史光柱献墨宝的倡义,第一个用特快传递寄来爨体书法作品,而且是自作诗赞美英雄。英雄史光柱对张平生先生的诗词和书法十分欣赏和感动。期间,张平生书法得到范迪安高评:“古朴浑厚而奇巧,有一种雄浑朴拙之感,此即所谓金石味所含括豪迈朴厚,自有一股雄悍之气。他的线条形态上确实有魏碑的刚劲和汉隶的苍茫,斑驳蚀泐,苍古之气中内刚而外柔,方笔遒劲,就像刀凿斧击而成,拙中带巧富有情趣神韵。他熔爨入草的结体与线条风韵达到了一种完美,具有一种金属的品格,铿锵有力,刚正庄严。”笔者屡为张平生爨体书法所体现的这种含金属品格的金石气、浑朴拙茂之美所感动,用老子说的“大巧若拙”作比喻是确切的,好像聪明的人表面好像笨拙木讷,不自炫耀,但内心是有方寸的,自有一种含蓄内敛的力道。“大巧若拙”作为修身处世的理想境界,应当离不开“心修”和“身练”。以此延伸到论说张平生的爨体书法修炼,书家修为的书学涵养,何谓大巧?真正的巧反而会貌似拙?巧肯定代表着的是智慧,拙含有笨拙。巧代表了进取显扬的趋向,拙则代表了守与藏。巧与拙的分野融合,在相互制衡的发展中,便决定或形成了书法家的书道追求和风格状态,巧拙相互渗透转化的书道观,是将书法书学之追求融入生活的智慧,而拥有这种智慧的人不用刻意地去想什么、做什么,便自然无形地把情感使用到最值得、最有意义的书法书学中,从而使自己更好地享受生活,感受墨香之美。
张平生爨体书法确乎达到了一种境界。“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是老子哲学命题,欣赏张平生书法作品,不由得使人联想到老子揭示的这种境界。他最爱书写也最能表达他熔爨入草风韵的“大象无形”作品,无论横竖,尤以巨毫擘窼大字为代表,以此书风至美的集乐音旋律美、书法线条美、水墨韵律美的用笔已经到了和自然美融为一体的境界。天地无言,四时生焉,宇宙的运行无法用人的所见所闻去描述。而书家爨体书法所蕴含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给书法欣赏者们带来了全新的书法艺术包蕴众美的感受,仿佛书法长河闪亮出一朵朵涟漪、一丝丝绿色吐露着初春的芬芳。
张平生爨碑书法的实践,体现着他审美选择的倾向。他的爨碑情结形成的深层根源是他对爨体书法审美的确立。张平生爨体书法境界的培成,源于他对爨碑昭示的这一文化符号的膜拜和崇敬。他曾一圈圈地在“二爨”碑前顶礼膜拜,一遍遍地在无与伦比的线条构成的汉字森林中逡巡、徜徉,感受静穆苍茫,感受风神激越…… 。他说:“凝视整碑,那由无数美妙的点线组成的文字巨阵,毫无悬念地把我们浅薄而挑剔的目光纳入它的模具。在这种角斗中无人不是败下阵来,俯首诚服,但欣赏的眼光却在这种碰撞中强化起来。常常在看上一个字或一个笔划时,就会情不自禁地揣摸下一个字或一个笔划的构造或趋势,但它们经常同我的揣摸大相径庭,既出乎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在他看来,这天造地设的绝世经典,往往在一笔一划中隐含着某种秘籍,承载着绝世功法。细细研读,琢磨其一招一式,会令我们在潜移默化中悟出不可言传的神韵,获得某种神智和启迪。他在《南中谒“二爨”》一文中写道:“在二爨碑前,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那是一千多年 智慧的大脑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存,是当时先辈大师们心手交应而挥就的汉字艺术之结晶。”“二爨”碑在几千年书法长河中只不过是一朵浪花,但它所泛起的涟漪,却能不断传递出震撼艺术心灵的强大力量。它所代表的书法发展脉络殊非正统,但自其被发现以来,历代研究者对其独特的书法艺术风格和在书体演变史上的独特地位,给予的高度评价和褒扬,一点儿都不过分。
“二爨”书法风格是碑派书法一脉的典范,但它在沿着传统航道前行中,已吸收容纳了太多的创新因子。当我们谈起唐人摹本,谈起青铜器坚实的质地有声,除了变化不定的墨迹与器皿造型,深赭石的纸张与铜锈绿已作为我们客观上的审美标准。所谓传统所谓古典,实际上属于复合审美叠加了许多书法以外的东西。当我们把这些古代碑帖拿出来放在现代视域下摹仿、理论,并以发展的眼光审视时,或许会延展了传统书法审美以外的功力与技巧。因此,完全可以说爨体书法在发现、研究、传播和应用过程中,继承与创新的尝试就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尽量不失爨书经典的文化姿态,又符合大众的审美需求,这是一个优秀爨体书法家必须努力遵循和完善的地方。自清末以来至现阶段,无数的学者、书法家为“二爨”书风所倾倒并倾注了心血,而张平生很早即以“二爨”为取法,不断书写爨体书法的当代弘扬与广大,让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认识爨书、了解爨书、关注爨书。从这个意义上讲,张平生的爨书实践意义已经远远超越了他的爨体书风的完善过程。
张平生的爨体书风是追求“拙中求古、古中安静,朴厚雄强与天真奇趣之感。”他说:“只有心静神安后,才可以拿起手中的笔来书写古人留下的爨书,淋漓尽致呈现出我心中的写书就是写人生宠辱不惊,从容自如是我不懈追求人生境界的不二选择。根植传统,意在创新,让爨书越来越被更多的人们所喜爱……。很显然,  是“爨体书法”造就了张平生,同时也是“爨体书法”因张平生的积极参与而得到了丰富与发展的广阔空间。
更值得关注的是,爨书神韵已碑刻般刻画于张平生心灵深处,熔铸成他的书法审美意识,从而赞赏那些有趣味的书写者。他曾看到过一个文化水平不高的小学教师写的书法妙趣天成,就去虚心请教。他渐渐发现那个小学教师的大字虽然不规范,但也有一种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艺术趣味,按张平生的说法叫“奇奥”。奇是指奇妙,多有与众不同,甚至惊世骇俗;奥是奥妙,就是一种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宁丑不媚,媚就是迎合。张平生是力争追求一种不经雕琢的天然之美,获得更多膜拜爨碑的奇奥视角。书法家在掌握了书法经典中的那些“套路”,写出来的大字当然也就符合书法规范的审美境界。
直到今天真正了解和知道这个本来被视为主流、高贵、雄浑“爨体”的人们,才真正意识到康有为奉爨碑为“端朴若古佛之容”、“若轩辕古圣,端冕垂裳”的意义所在。在书法中获得对人的自我本质力量的确认。因此,爨体书法成为古人无限丰富审美力量的体现。它也很好的体现了现代人与此书体相吻合的金石凌厉之美、铮铮铁骨之美,更多的是被注入了一种史学价值的力量,包涵了书法审美对永恒的金石气味的追求。拥有“大巧若拙”之美的爨体书法,也毕竟放谢出它自身特有的浑朴刚健与高贵奇丽的气质。对爨书所代表的书法风格及其发展流变的研究,已然成为目前学界关注的热点,对爨书风格的研究挖掘,似乎方兴未艾。
杨青雲:笔名三道快枪。现居北京。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2014年因主持的范曾研究项目被北京市有关单位评为优秀人才。现为中国专业人才库官网及杂志主编。范曾研究会会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颜真卿的书法有什么特点?
平生意气重柔翰——张铜彦书法漫谈
近十年书法博士论文研究综述
北魏《霍扬碑》
何绍基书法对碑与帖的有机融合探讨
从中国书法史看当代中国书法界急需解决的问题(2020.1.1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