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金融科技助力创新防控风险需并重

  在金融科技迅猛发展之时,监管也随之趋严,央行日前成立了旨在加强行业监督的金融科技委员会。业内人士认为,金融创新应与金融监管共同推进,防范金融市场可能发生的系统性风险。同时,金融科技也必须明确其目的仍是为实体经济服务,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



  监管与创新并行



  “金融科技在本质上是由新技术驱动的金融创新。”东方证券分析师张颖表示,从需求侧来看,用户对便利性以及个性化服务的期望越来越高,而传统金融企业面临着沉重的金融脱媒压力。技术的进步为金融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在安全以及金融监管层面带来新的挑战。



  民生证券分析师郑平认为,金融科技为金融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给金融安全带来了新挑战,需要用长远的目光审慎对待可能存在的威胁和挑战。在严格审慎监管和创新驱动下,金融科技的发展有助于丰富和规范金融市场。



  从支付行业来看,东兴证券研报指出,央行官网上日前对已注销(支付)许可机构名单进行了更新,注销名单中新增6家支付机构。截至目前,已经有8家支付机构在第一、二批续展中被合并了《支付业务许可证》,加上目前已经被注销的10张支付牌照,原来的270张支付牌照现在还剩252张。可以看到近期央行的各项动作均展现出对互金行业加强监管整顿,肃清发展环境的作风。同时监管整顿和推动发展并行,肃清环境是为行业长期的健康发展筑造坚实基础。



  宜信公司创始人、CEO唐宁指出,监管对创新而言,不应该被视为是一种阻力和障碍。中国金融科技行业能够在世界上具有领先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的监管者能够在创新的过程中实施智慧监管。同时,能够深入到创新之中,倾听行业心声,并把监管底线和逻辑在创新的发展过程中阐释清楚。



  值得注意的是,唐宁表示:“金融科技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布局而布局。而是应该在开展财富管理和普惠金融的业务中,积极满足客户的需求,用新的技术和模式更好地服务于他们。”



  分类别防控风险



  金融科技和金融监管共同推进是大势所趋,与此同时,银行也在加快转型步伐,为与金融科技企业创造更多机会合作。



  作为金融科技企业来说,唐宁认为,实际上和银行也有很多合作空间。比如,与银行做交易资金的托管与存管,或是银行借助金融科技企业的信用风险管理能力、客户开发服务的能力去对接此前未覆盖的人群,都是不错的合作空间。



  唐宁称,从过去十年金融科技的发展看,网贷和支付已经到了相当成熟的细分领域了。但包括众筹、智能投顾、保险科技、区块链等还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未来预计仍然会出现一波又一波的创新来解决客户痛点。



  对于未来如何风控,唐宁认为,不同产品、资产类别涉及不同的风控。比如,信贷类产品需要考察借款人守信意愿和能力;保险类产品则需明确条款,与客户需求相匹配。当然,更多的风控应该是将企业相关信息真实、全面地展示出来,供投资人去做相关选择。



  平安证券分析师张冰强调,金融科技存在的目的归根到底还是为实体经济服务,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也要求我们判断出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等是否提高了金融服务的普惠性和效率。(记者 彭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三方支付新规有深意
管好闲不住的手
中国版“监管沙盒”首批应用落地 金融科技是否未来可期?
中国版“监管沙盒”运行一周年,86个项目中BATJ为何“非主流”?
中国版“监管沙盒”来了,监管试点为什么落地北京?
“硅谷对话北京2017”:寻找中国Fintech的全球化机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