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槐軒學說│ 槐軒释【浩然之氣 如何至大至剛】

浩然之氣 如何至大至剛 

p3942 《又問》第45問

問:浩然之氣,如何至大至剛?如何直養?直養何以便塞天地?孟子言之,竟罕人知,祈示。

曰:善哉問也!此須實踐其功,非可以空言文字傳也。愚幼羸多疾,年十八大病,幾殆者三次。早失所天,母老家貧,思求名以贍菽水,而憂勞益甚,衰病日增,恐先填溝壑,抱恨終天。年三十得遇明師,示以存養之方,乃知道流所謂存神養氣即吾儒存心養性之功。儒者不察,以為異端。心即人之神明,謂存神非存心,可乎?神,氣之主,氣,體之充,謂存神養氣,非持其志、無暴其氣,可乎?此理不明,誤天下後世不淺,今為爾詳言之。人之所以生者精氣神,而有先天後天之分。元精、元氣、元神為先天,凡精、凡氣、凡神為後天。養凡神、凡氣、凡精者壽,養元精、元氣、元神者,與天地合。人秉父母而生,必得天地之理氣而後為人。天地理氣,質言之止精氣神而已。未生以前為先天,既生以後為後天。先天子在母胎,無精氣神之可名,渾然一個太極,故能生長五官百骸。十月胎元滿足,顛倒出離母腹。小兒墮地,必啼哭方醒,前人謂 地一聲。乾坤顛倒,精氣神散佈週身,分者不能複合,散者不能復聚,非受中之本然矣。

聖人教人復性,必須存神養氣,洗心退藏於密。密者何?天地之中也。如何退藏?收已放之心,入虛靈之舍,止於其所,寂然不動,《大學》所謂止至善也。以虛無之神,養虛無之氣,為仁之功、立誠之道。果能收心方寸,一念不生,萬緣屏絕,則神氣歸於一元。精即神氣凝結之名,非神神氣之外別有精也。神氣精合為一元,則宥密之地真陽火生,孟子所謂有諸己也。更加靜養,實踐人倫事物,正理所謂動靜交養、內外兼修,而真陽之氣日新月盛,充實之謂美矣。功夫到了充實,黃中通理,正位居體,美在其中而暢於四支,發於事業,美之至也。孟子所謂充實之美,本於夫子之言。更加動靜交養,充實而有光輝,根於心、生於色,粹然見於面、盎於背,施於四體,四體不言而喻,先天乾元之氣充滿此身,故曰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迄乎三千陰功、八百德行圓滿,在儒書謂之有至德而至道凝焉,正理、正氣存諸心者,與天地同其高明博厚,著於事為者,與聖賢僊佛同其變化神明,皆莫非存神養氣之功,盡人合天實事。《易》曰,大哉乾元!剛健中正,純粹精也,乃孟子至大至剛之言所本。大而化之,聖而不可知,皆吾身之神氣合乎天地。而一念之動,帝謂潛通,衾影之微,乾坤在抱,至中至和,知我其天,無非此理。直養者,以正理生正氣,無害者,無毫髮不合天理。理以載氣,氣以行理,天地亦止一神氣而已。生生而不窮,萬古而不息,為乾元之氣未嘗一息間斷,實虛無之理未嘗一息不存。《中庸》言,不顯之德,極於無聲無臭,聲臭俱無,虛無何過於此?虛者未嘗不實,實者未嘗非虛,費而隱、微之顯,大道原止如此。世儒全未實踐其功,貶斥虛無清靜,聲言日用倫常,而考其所謂日用倫常者,求名求利、妻財子祿,紛紛一生而已,忠孝仁義無愧於心者實希。浩然之氣,剛大者其功用,虛無者其本原,即以人身心而論,著於言行日用者其實,存諸心者則無聲臭。謂人倫日用美惡不根於心,可乎?謂虛者與實者兩不相屬,可乎?故聖人之學,卻病延年乃其小效。以存心養氣即所謂養浩然,養浩然即存神養氣。所謂神者,非憧憧思慮之神,乃先天不老元神,氣非口鼻呼吸之氣,乃先天虛無元氣。神氣凝結即為精,止此靜存之功,道曰玄,佛曰禪,無二理也。諱言神氣,止言心性,儒者通弊。不知心性只言其理,神氣乃言其實,乾元統天之氣,是氣即是理。天之所以為天,即人之所以為人,人天合一,全憑養浩然之氣。直養無害,塞於天地,衹是天理全而正氣葆,全受中之本然,人人所有,人人所能。乃無端訛傳,分為三教,彼此互相訾毀,僧道妄而儒修亦非,養氣之功,無能力行,尚安能窺孔孟之門牆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七篇靈文(五篇靈文另一版本)
濟一子道书选要11
天心正运图揭秘
吕祖《道德经》释义
先天氣功築基要訣
隂符经注(清---刘一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