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还丹容易“炼己”难?“隐仙”张三丰及其内丹思想浅析

风日清于酒,水云但若诗。

乾坤壶里坐,这个老先师。

——张三丰

01

“真人”求真,隐即是真

三丰派,宗祖张三丰,又称隐仙派。

说起隐仙,仔细想来,张三丰终其一生都在和大明王朝的皇帝、百姓玩“捉迷藏”的游戏,倒无比贴合他的自成一派。

他纵情山水,“游无恒处”,“一日千里”,在“诗和远方”“忽隐忽现”,让钦差大臣追着他的影子“觅之不得”;他和宝鸡人民玩“移魂大法”,“死而复生”阴阳之间来去自由;或“大隐于市”,游说“蜀王入道”,教沈万山“点石成金”;或浪荡市井,为百姓占卜吉凶,“无不灵验”,而不知其名;他算得上超级“网红”吧,上至皇帝老儿,下到黎民百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从朱元璋到明成祖,为他架观起庙,装修武当,他缈缈然不知所踪,这个世间大隐的游戏,活脱脱像极了他的性格“善嘻谐,旁若无人”。

他在听到皇帝敕封他为“真人”之后,写了一篇听后感:

外达真气,内涵真心,人有真操,出有真守.......窃以真人真君,锡自上帝者为宝,人间敕封何足贵哉!

三丰真人看得真切,从古至今能称得上真人的人,怀真不露,只恨“山不高,林不密”。

在他心中,只有“八遁”——汉代的严光、法真、晋代的陶渊明、戴逵、唐代的卢鸿、轩辕集、宋代的陈抟、林逋才算得上世间真人,认为他们真正得到了隐遁的精髓:

遁之为用妙矣哉!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不谒名公,不逢权贵,不以长生之术分人主励精图治之心,自求自用,自得自娱,望之若白云之在天而舒卷无定也,即之如明月之印水而动荡难收也...

于是“此身长放水云间”,“谁识逍遥物外身”,不仅成为他的“修道”理想,也是他隐仙的风范写照,“携琴劒、整笠蓑,东走蓬莱唱道歌。”描摹出的画面感正是一个“逍遥物外”的人间隐仙。

02

慕道初心,开三丰一派

“别我中年妇”,“舍我丱角儿”,“弃官游海岳,辛苦寻丹秘”,张三丰中年辞官别家,“乌纱改做道人装”,已悟到“出世自觉天地小,成仙始识利名空”,面对朝廷的御敕,他依然保持处之淡然的态度,“行云流水不自收,朝廷何必苦征求。从今更要藏名姓,山南山北任我游。”

所谓不改初心“回思访道初,不转心如石”,对张三丰而言,就像“八遁”一样的世间真人,“还丹九转朝真去,亦是人间孝与忠”才是他追求的风范以及“诗和远方”。

他矢志承隐仙一脉,终开三丰一派。

《张三丰全集·道派》中有这样的说法:

老子一传尹文始,再传麻衣,三传希夷,四传火龙,五传张三丰。

隐仙一脉清风俊朗,江湖之远而知天下。文始隐太白,麻衣隐石堂、隐黄山、希夷隐华山、火龙隐终南、三丰隐武当。孔子曾经说过,老子其犹龙乎?意思说老子像龙一样高深莫测,后人又用犹龙派来称呼隐仙一脉。

希夷老祖陈抟也与刘海蟾交游,是华山学术圈的核心,汇聚文始和少阳二派,所以师承陈抟的张三丰便是并蒂莲上咀精华,遂成集大成者。

03

性命双修,贵在炼己

张三丰矢志不渝的求道,他心中的道是什么呢?

他是“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坚定实践者,在他看来:

居不夜之天,玩长春之景,与天地同久,与日月同明,此正大丈夫份内事也!

大丈夫“玩长春之景”并不是贪恋世间的荣华富贵,“富贵如风灯草露,光阴似雨电浮沤”,而是要达到“福自我求,命自我造”的超我之境。

慕道终归合道,探求生命的极限与能量,合之于道,实现他心中的“人间孝忠”。所以他“面壁功深似达摩”,“了了忘忘养寸衷”,为的就是“天下有人能似我,愿拈丹诀尽传之”。

这才是他所认为的道!

A【清修为路】

仙道贵生落实到具体,就像张三丰所言“愿拈丹诀尽传之”,内丹修炼是登真朝科的必由之路。在内丹修炼上,他走的是南宗的路,但又不同于南宗。他强调性命双修,但以清修为路:一阴一阳之谓道~,所谓一阴一阳,说到底只是一性一命。性命双修,才合神仙之道。修道者要修的就是这个阴阳之道。

张三丰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是第一个用“网络语言”的修道者,接地气,他一改修道“高深莫测”的丹经体例,论述修道理论多用《无根树》这样的歌谣体,朗朗上口,通俗易懂,却又包含无尽奥妙。

性命双修的思想,他在《一粒黍米说中》讲的直接、直白、直入人心:

日是纯阳之体,内含一点真阴之精,丹书中所谓的“青龙”、“姹女”、“甲木'、“水银”、“金乌、“三魂 ”等是它的别名,指的就是外丹,又称外药。月是纯阴之体,内含一点真阳之气,丹书中所谓的“白虎”、“婴儿'、“庚金”、“朱砂”、“玉免'、“七魂”等是它的别称,指的就是内丹,又称内药 ,人身跟天地的造化一样,人的身体内也可以修出真日月,道在咫尺之间,人又何必舍近求远呢?

他认为三魂属性,性在天边;七魄属命,命在海底。 内外通来“性命”两个字,了却万卷丹书。

B【根在炼己】

修道漫漫,张三丰对炼己极为重视,认为得还丹容易,炼己最难!

杂念少者得丹早,杂念多者得丹迟 。

炼己,就是对心性的修炼。除杂念是筑基炼己的首要功夫。

“杂念”是指包括人的喜、怒、哀、惧、爱、恶、欲等七情,以及由耳、目、口、鼻、心生发的种种可意识到的和潜在的欲望(俗称五贼)等等。除杂念的目的是为了性定心虚、即所谓的

炼己将五贼平,换景把七情并,制伏的六欲宁,扫荡的三田净。性定自通灵,心虚内照明。

他在《道情歌》里强调:

未炼还丹先炼性,未修大药且修心。心修自然丹信至,性清自然药材生。

“炼己”初成,“己”又为何物?

老君说,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婴儿纯阳之体,“其德足全,其精至纯,其气至和”,所谓“己”,就如婴儿一般,“即是本来之虚灵、先天之面目”。“炼己”就像道德经所说的“我独泊兮其未兆,若婴儿之未孩”,目的要回到至真的本性。当炼己到一尘不染,尘俗之心已死,心死则真神活,也就获得了修道的基础之功。

炼丹不炼己,大功始难成。张三丰意识到,先贤修道为何多半途而废,皆因未曾炼己持心。当二候得药、四候进火之时,不知虚空法度,粗心大意,以至于功亏一篑。所以他认为,由浅入深的修行离不开心性的修炼,炼己能否纯熟是影响修道的关键因素之一,要大隐市尘,积铅尘俗,在俗世中炼己,才能够真正磨练自己的心性。

一箪食,一杯饮,一蓑一衲,隆冬卧雪,淡忘征召,张三丰日常行用无不浸透着他的“炼己”思想。

04

一代宗师 隐仙风范

张三丰不仅开武当三丰一派,而且还是武当内家拳的创始人,他创造性的以“性命双修”的思想内核将内丹修炼与内家武术融合起来,使之成为武当道派修道的独特法门。之所以能成为集大成者,乃因他豁达清隽的高洁之风,求真自然的心性之雅。隐仙者,隐逸高蹈也!他的风范和思想值得再思励行。




金丹大道:三丰祖师隐仙派丹法实修


福生无量


一日一道|顺其自然(深度好文)

常言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没有谁的一生总能够天随人愿。

《道德经》中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万事万物,生活一切,讲求顺其自然。

万法皆空,因果不空,懂得随缘,才是人生最好的状态。

事有因果,强求不得

《太上感应篇》中讲:“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有些事,无法强求;有些人,无法挽留。

并不是你不够努力,而是因果面前,不是所有努力都能得到想要的结果。

从前有个书生,和未婚妻定下婚约,在某年某月举办婚礼。

书生为婚礼准备好了一切,没想到在那一天,未婚妻却嫁给了别人。

书生备受打击,一病不起。

有一个游方道士经过,从怀里摸出一面镜子给书生看。

只见镜中一位遇害的女子,一丝不挂地躺在海滩上。

一个人路过,把自己的衣服盖在了她的身上,径直离开了。

这时,又有一个人路过,挖了一个坑,小心翼翼地把她安葬了。

道士告诉他,第一个路过的人是前世的你,而那女子是你今生的未婚妻。

她今生和你相恋,是还你一份恩情,而要用一生一世报答的,却是前世将她埋葬的那个人,才是她现世的丈夫。

《道德经》中讲:“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其实,得到未必一定幸福,失去未必一定悲哀,东隅已逝,桑榆非晚,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人有千算万算,不如天只一算,为人处世,只有懂得遵循自然的规律,才能左右逢源,事事顺心。

世事皆有因果,半点强求不得,与其苦苦追寻不如顺其自然。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人生无常,一切随缘

《道德经》中讲:“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顺其自然,是随缘自适的心法,也是颐养身心的诀窍。

岁月无穷,寿数有限,人活一辈子,又争个什么,图个什么?

健康是最大的福报,不争是最好的人生。

《黄帝内经》里,黄帝问岐伯,“上古时候的人,年过百岁不显得衰老;而现在的人,年过五十就体弱多病,这是为什么呢?”

岐伯回答他:“上古时候的人,遵循天地阴阳,符合自然规律,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劳作有度,所以能健康长寿。”

“现在的人,争名逐利,贪图享乐,起居作息与自然相悖,又怎能身心和谐?”

《黄帝内经》中说:“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

随缘无争,心安无惧,人生路上免不了有风风雨雨,但最大的灾祸是无风时起浪,平地起波澜。

生活要懂得顺其自然,既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胸怀。

《道德经》中讲:“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真正的强者,不是胜过了别人,而是胜过了自己;真正的智者,不是懂得如何争胜,而是懂得如何不争。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该是你的跑不了,不是你的争不到。

争个头破血流未必快乐,随顺天道自然才是幸福。

《道德经》中讲:“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与天道相违,只能是做的越多,错的越多;执念越深,越觉得痛苦。

真正聪明的人,向来懂得顺其自然,与人无争,与世无求。

看不惯的,看惯;放不下的,放下,顺其自然是心灵的解脱,更是人生的潇洒。请您转发分享,福生无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顺其自然即是圆满
【9.03】每日一禅:一切随缘,顺其自然即是圆满
真人说:服用丹药不能成仙,修仙要谨记这5个字
和老子学做人之道:顺其自然,随缘而安,独立思考,做人适度
一日禅:淡然于心 一切随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