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稀有拳种

   

文/李思源(回族)  2012年

作者李思源及李思源歇步推掌照片

鲁南黑虎查拳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鲁南黑虎查拳自1910年萧羲之老师开始传播至今已有百年历史,他是根据流传在鲁南、苏北的地方查拳与少林寺的虎拳相融合,编创出来的一门独具特色的查拳,具有“动作古朴、式如汤瓶、刚柔相济、高低起伏”的特点,现在临沂市兰山区十路鲁南黑虎查拳的演练,动作古朴、架式圆润,充分体现了鲁南黑虎查拳的特色性、价值性,还原了原汁原味的传统武术,至今仍保留着萧羲之老师教授时的原始风貌。被武术界誉为“查拳三宝”之一的十路埋伏捶对打,珍贵异常,查拳师不轻易传授,所以现在全国各地练习十路埋伏捶对打的人很少,大多数地方已失传,而鲁南黑虎查拳门的创始人萧羲之老师,把鲁南黑虎查拳中独有的风格特点以及技击精华充分的融入到十路埋伏捶对打中去,创出了一套独特的技击打法。现在鲁南黑虎查拳门的弟子们把它作为重点,勤修苦练,成为鲁南黑虎查拳的看家绝活。鲁南黑虎查拳整套体系包括:基本功、拳术、器械、对练、桩功、实战等近百个套路,由于年代久远,有些套路已经失传,所以现今保留下来的套路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2011年6月入选《临沂市第三批文化遗产名录》,黑虎查拳是目前我市唯一的一个武术项目入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

站立者李付华与师爷周朝增

 

李付华汤瓶势

 

李付华——稀有兵器月牙铲

 

查拳是中国传统武术中的优秀拳种之一,素有“南拳北腿山东查”之说。后经数百年的传承与演变,逐渐形成了冠县的“张式”、“杨式”查拳、任城的“李式”查拳三大流派,并在回族流传广泛。经传承人的口授和各种零星史料记载,鲁南黑虎查拳源于清朝末年,由萧羲之在少林虎拳的基础上结合鲁南地方查拳相互融合后发展演变而来。考究鲁南黑虎查拳应从回族查拳的发展史说起,据《回族武术初探》载:明朝末年,倭寇经常侵扰我东南沿海,明帝命戚继光为抗倭大将,并诏书天下,聚兵东征,抗倭保国。新疆回族查密尔(尚义),出于爱国应征东来抗倭。但是由于路途遥远,气候多变,行至山东冠县附近病倒,为当地穆斯林医救。病愈后,查密尔无以为报,便把自己的武艺悉心传授给回族乡亲。他逝世后,人们便把他传授的武艺命名为查拳,以资纪念。据清李桓辑《国朝耆献类征初篇》载:“沙亮,又名查密尔,查拳名家,回族,山东冠县人,自幼习武,雍正五年(1727)丁未科中武进士,授三等侍卫。”年轻时曾以“飞腿沙亮”名冠鲁西。大量史料证明,查拳萌发于山东的冠县,初盛于鲁西的聊城临清,后逐渐向全国各地传开,这已得到武术家、专家学者的肯定。据山东《体育志》载:乾隆年间,查拳已在冠县、任城逐渐形成三个不同的武术流派,冠县两派查拳的师承分别约在清雍正年间,任城一派的形成或许更早。至光绪年间,三派查拳才开始闻名流传,逐渐形成了冠县的张式、杨式查拳以及任城的李式查拳。

张式查拳是以冠县城外张伊庄的张其维为代表。张其维武艺精湛,手指功夫如钢似铁,力穿中腹,一指点在对方身上,莫不指到人倒,数人围攻休想得手。他还练就一支虎尾镗,如游龙飞凤,快如电掣,勇如猛虎,堪称绝技,张其维终生好武,授拳严格有方,培养出了一大批查拳精英,像民国时期的张西彦、张风岭、常振芳、张英振,以及以散打闻名全国,旅居台湾的张英健,建国后传艺于山西的张锡秦、李超群、何振全等,都是张其维大师的徒弟。

杨式查拳是以冠县城内南街的杨鸿修为代表。杨鸿修(1864-1944),字奉真,查拳宗师,大阿訇,回族,以“大枪杨鸿修”、“快拳杨”闻名大江南北。1915年,受马良之聘来济南,协助马良创办山东武术传习所。同时任北大寺阿訇,1919年被聘任到上海中华武术会任总教习。武术名家王子平、米广亭、马永魁、何振江、马裕甫、王兆林、马金彪、萧羲之等都是其门徒。终生研习查拳,形成“舒展大方,势正招圆”的杨氏查拳风格。

据《齐鲁武术史话》第31页载:李式查拳是以济宁人李恩聚为代表。李恩聚(1857-1932),字会亭,回族,山东济宁人,出身于武术世家,幼年随父做过保镖,开过镖局,晚年在精武会执教,清光绪三年(1877),曾在全国国术擂台赛中得奖,其子女李龙彪、李凤彪曾任教上海精武体育会。

据《山东近当代回族》第366页载:查拳在几百年流传、创新、丰富的过程中,其套路出现了不同处,动作也有差异。在山东有冠县张式、杨式与任城(济宁)李式之分。济南与鲁南一带亦有不同,但查拳的总体风格和技击特点是相同和一致的。

鲁南黑虎查拳是以沂南县大城庄人萧羲之为代表。萧羲之(1880-1976)字兰亭,鲁南黑虎查拳宗师,大阿訇,回族,以“萧大侠”美誉闻名齐鲁大地,1910年开始传播鲁南黑虎查拳,名徒有周朝增、赵德业、刘汉亭等,终生研习鲁南黑虎查拳、十路埋伏捶对打,形成“式如汤瓶、高低起伏”的鲁南黑虎查拳风格。

黑虎查拳主要传承人

创始人:萧羲之(1880-1976字兰亭)山东沂南大成庄人,自幼家境贫寒,外祖父家境尚好,出资供其读书,并研《古兰经》,闲暇时于1886年—1889年学习家传教门弹腿,1890年—1895年随族人(族人指回族人)沙某习哪吒枪、汤瓶七式、六角式、查钩。1896年—1899年随郯城县马头镇人王顺山习查拳、大刀等。1900年—1903年入少林寺随少林武僧寂勤(1855年—1949年)学习少林虎拳,1904年—1906年拜冠县查拳大师杨鸿修为师学习查拳,1907年—1909年在河北某镖局任镖师。萧羲之老师在勤学苦练的二十年后根据流传在鲁南(指山东临沂的南半部)苏北(指江苏的徐州、新沂、连云港等地)地方查拳和在少林寺所学的少林虎拳相融合,创立了以“动作古朴、式如汤瓶、刚柔相济、高低起伏”具有独特特色的十路黑虎查拳。现在兰山区十路黑虎查拳的演练,仍保留着萧羲之老师教授时的原始风貌。萧羲之老师自1910年起在山东沂南大成庄传授,1922年在沂水传授黑虎查拳,1925年在莒县传播黑虎查拳,1929年在郯城县马头开设国术馆长达七年之久。学成者主要有郯城县马头镇人周朝增(1914-1997)、马宗德(已故)、赵德业、刘洪振、彭雷清、刘金海、刘汉亭(1922— )。1930年后沂水县赵长庆参加省国术比赛获奖,奖青钢剑一把,上刻:“韩复渠奖”字样。1933年7月12日—15日(中华民国22年)周朝增参加第十七届华北运动会国术比赛,当时共有1039名运动员参加了本次比赛,周朝增为768号(有当年比赛照片为证)。1936年周朝增赴上海拜查拳大师王子平为师,并得到王子平大师针灸、正骨真传(并留有王子平亲传膏药秘方)。1937年12月国民政府山东省第三行政督察专员张里元在临沂成立国术队,萧老师被聘为总教官,国术队共有90多人,仅郯城县马头镇回族青年就有二十多人。1938年日寇进攻临沂,国术队与守城驻军同日寇进行浴血奋战。据传,后来萧老师率众弟子投奔到马本斋的回民支队继续进行抗日。另据《莒县县志》记载: “抗日战争期间,在一次日军进攻沂蒙山区(山东临沂)的行动中,三名日本士兵持枪要挟萧羲之老师,萧老师用闪电式的动作击中了三名日兵的要害,三名日兵当场毙命。”因此,萧老师在沂蒙山区有着“萧大侠”之美称。1943年汉奸赵某在郯城县搞迫坏活动被周朝增当场堵住制止,赵某不服,预制周朝增与死地,周朝增奋起还击并用融入黑虎查拳技击后的十路埋伏捶第九路的穿心捶击中汉奸赵某的要害,赵深感体力不支放弃了破坏活动,回去后三日后毙命。自此,周朝增在鲁南苏北地区有了“快手周”之美称。建国前夕,近七十高龄的萧先生被莒县回族民众请到莒县做阿訇,住在南关清真寺内辛勤供职,并在清真寺内收徒传艺,他治学严谨,一丝不苟,对学生一视同仁,因材施教。自1956年—1964年在省、地区历年的武术比赛中,地县代表队大多以萧先生领队,他的弟子也多在比赛中获奖。萧先生自1910年开始授徒至1976年8月去世,亲授门徒不计数,四代再传弟子多达万余人。

二代传人:周朝增(男,1914年—1997年)郯城县马头镇建设街人。1929年,沂南大成庄清真寺阿訇萧羲之来马头清真寺传授武术,周朝增拜其为师。1933年7月12日—15日(中华民国22年)周朝增参加在山东青岛举办的第十七届华北运动会国术比赛,当时共有1039名运动员参加了本次比赛,周朝增为768号(有当年比赛照片为证)。1936年赴上海,又拜王子平(建国后曾任武术协会主席)为师学习月牙铲,闲暇之余随王子平老师学习针灸、正骨。1942年三拜著名武术大师于洪福为师学习洪拳、通背拳。1948年周朝增在上海金星钢笔场收了大弟子徐敏堂(1918—1998)。1953年周朝增参加在上海举办的“华东民族武术体育观摩大会”上,表演了“黑虎查拳”,气势威武,受到赞誉。1956年2月开始收徒传艺,组建了马头武术队。1957年至1959年,四次率队参加了山东省武术比赛。1960年随队参加了临沂专区武术比赛,其本人获得五项全能第一名。1979年1月,他拿出1000元积蓄,创办马头镇业余武术学校,免费传授武术。1982年5月,创办马头镇太极拳辅导站。周朝增收徒传艺四十余年,亲授门徒多达数百人,四代再传弟子多达万余人遍及苏鲁豫皖京津沪等省市,为弘扬祖国传统文化做出了突出贡献。其刚正不阿,淡泊名利,为人厚道,处事公道的品质,倍受群众的赞誉和爱戴,被誉为当代武林宗师,其弟子在国际、国内武术大赛中,成绩斐然。1980年始,周朝增历任郯城县武术协会副主席、马头镇关心下一代协会主席、马头镇武术协会主席等职。1983年荣获全国优秀武术辅导员称号。1996年被收入《中国当代武林名人录》。1997年8月5日,周朝增在马头病逝。周朝增成名弟子有:李洪明、包氏三兄弟、周守力、周瑞侠等。

三代传人:周瑞侠(女,1958年— )幼随父亲周朝增习武,天资聪慧,深的父亲真传绝学。自1982年担任郯城县竞技体校武术教练至今,向全国各大院校、部队输送了大批人才,培养了世界冠军一人,全国冠军五人,省冠军若干人。为黑虎查拳的传承和临沂武术事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周瑞侠先后被临沂市人民政府授予“优秀教练员、先进工作者”等称号。其早起学生主要有:左娟(女,1972年— 回族)自幼随周瑞侠习武,后入山东省武术专业队,曾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运动会武术比赛女子刀、棍全能冠军,第四届世界武术锦标赛刀术冠军。

四代传人:李付华自幼习武自幼随父习武,后入山东省武术院深造,1983年开始参加省市、全国武术比赛,共获金牌十九枚,银牌、铜牌若干枚。自1993年开始教学至今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其中博士生一名,研究生、本科生若干名,向武警部队输送人才500余人,其弟子在全国重大武术比赛中获得金牌20枚、银牌35、铜牌50枚,在省市武术散打比赛中供夺得金银铜牌若干枚。其擅长的黑虎查拳与2011年6月入选临沂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黑虎查拳是目前我市唯一的一个武术项目入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李付华现为临沂市民族武术馆馆长、中国武术协会会员,临沂市罗庄区武术协会秘书长、国家一级武术裁判、中国武术六段、天虹影视公司武打特技队主任;有多篇论文发表于《中华武术》、《武魂》、《少林与太极》等。作为为临沂市民族体育事业做出巨大贡献领军人物,1991年临沂市人民政府为表彰其功勋被授予“临沂市沂蒙长青奖”称号,2009年6月,在沙特阿拉伯驻华大使参观访问南北道清真寺时,受阿訇及寺管会等人之邀请,李付华率徒前来表演,引起轰动,事后,寺管会、南北道村委等相关领导盛情邀请他创办民族武术馆,旨在推动武术事业的发展、促进民族团结。武馆学员闻鸡起舞、刻苦训练,并于2011年4月代表临沂市参加第八届山东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武术比赛,夺得5金4银2铜,由于在省运会当中取得了出色的成绩山东省选派李付华师徒17人代表山东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少数民族运动会开幕式、表演项目比赛,李付华师徒17人不负众望,在188个表演项目当中脱颖而出,一举多得冠军,为山东代表团立下汗马功劳,为山东代表团夺得了唯一的金奖,运动会期间李付华与其子李思源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回良玉、杨晶等同志的亲切接见,并对其徒所演练的黑虎查拳给予高度评价,山东省为表彰其功,特授予李付华与李思源“山东省民族体育先进个人”称号,临沂市民族武术馆被授予“山东省民族体育先进集体单位”。由于多年来对武术事业的贡献,李付华个人事迹已被收录到《中国当代武林名人志》、《中国民族报》、《贵州民族报》、《东方创业者》、《临沂市宗教志》、《齐鲁晚报》、《临沂日报》、《鲁南商报》、《琅琊网》、《郯城县志》、等媒体报道。

九届民运会“武动北狮”获得金奖后,更加坚定了李付华发扬中国传统武学的决心。他说:“尽管中国传统武学的发展面临诸多的困难,但我会坚持下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是我最大的心愿”。为了使黑虎查拳可以更好的在海内外开枝散叶,现在他正面向海内外招收入室弟子及各地区域传承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回族武术查拳源于中国本土
查拳资料
济宁记忆:查 拳
回族传统体育
回回十八肘
弾腿(潭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