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患者的骨质疏松总找不到原因?这10类药物的使用史你问了吗?| 用药“泌”诀

谈一谈不可忽视的药源性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是临床常见的骨骼疾病, 主要临床表现为骨量低、骨组织微结构损坏所导致骨脆性增加,同时也是以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从分类上来讲,可以简单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骨质疏松。

一般来说,原发性骨质疏松多见于老年人和绝经后女性,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则与基础疾病和用药相关。如果是与药物相关的骨质疏松,一般临床上可将其称为药源性骨质疏松。

相比原发性骨质疏松,药源性骨质疏松由于发病原因明确,可以有效针对病因积极进行干预。多数时间患者症状可以通过针对性治疗来缓解,治愈率高。为了更好地诊断和治疗药源性骨质疏松患者,内分泌科临床医生需要掌握那些容易导致骨质疏松的药物。

今天,来自驻马店市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的陈泉峰主任将结合文献,临床上可能导致骨质疏松的药物做一总结,并就药源性骨质疏松症的防治作一介绍,希望给内分泌医生提供参考。


01
药源性骨质疏松有何特点?

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因是骨代谢障碍,所以凡是可能导致体内矿物质代谢紊乱、影响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活性的药物均可能导致骨质疏松,药源性骨质疏松有如下特点:

1、多数症状隐匿,缺乏诊断特异性,往往被药物所治疗的原发病的表现掩盖,多在进行X线片检查时才发现,或者在轻微损伤就发生脊柱、肋骨或长骨骨折即脆性骨折时才发现有骨质疏松,但从年龄或其他方面又不支持原发性骨质疏松。

2、药物性骨质疏松的病情轻重与用药剂量和疗程密切相关。

3、一般来说停用相关药物后,骨质疏松会明显改善或痊愈,甚至不需要使用抗骨质疏松药治疗。


02 
临床常见可能引起骨质疏松的药物:
 
表1 临床上常见的可能引起骨质疏松的药物
分类
常见药物
可能机理
糖皮质激素
地塞米松、可地松、泼尼松、氟氢松等
主要是促进蛋白质的分解,增加钙、磷的排泄, 减少蛋白质和黏多糖的合成, 使骨基质形成障碍,并抑制成骨细胞活性, 不利于骨质生成。
 
甲状腺激素
左旋甲状腺素,甲状腺素片
使用过量, 会造成钙磷转运失衡,呈现负钙平衡状态而引起骨骼脱钙、骨吸收增加,引起骨质疏松。
 
抗癫痫药
苯妥英钠、苯巴比妥等
促进维生素类的降解及使消化道对钙吸收减少,使骨容量减少10%~30%,出现骨质疏松或自发性骨折。

抗凝药
肝素、华法令等
肝素促使骨胶原溶解或某种酶受抑制所致;华法林能引起骨质疏松,可能与其抑制降钙素沉积、促进骨吸收有关。
 
质子泵抑制剂
奥美拉唑、雷贝拉唑、泮托拉唑、艾司奥美拉唑等
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PPI抑制胃酸分泌,导致肠道钙离子吸收障碍,反馈性引起甲状旁腺激素、1,25双羟基维生素D3等分泌增加,以及促进溶骨,增加骨吸收引起骨质疏松有关。

抗肿瘤药
甲氨蝶呤、环磷酰胺、阿霉素等
甲氨蝶呤通过减少成骨细胞活性、增加破骨细胞生成引起骨质疏松;环磷酰胺可引起成骨细胞损伤造成骨发育不全,并影响骨代谢;阿霉素通过抑制成骨细胞使骨髓质和骨皮质的厚度下降。

芳香化酶抑制剂
阿那曲唑、来曲唑等
能够降低雌激素水平,从而加速患者的骨丢失,增加骨折风险。

蛋白酶抑制剂
利托那韦、洛匹那韦等
 
影响破骨细胞分化而影响骨代谢。也可能通过抑制羟化酶的活性,使25-(OH)D3不能有效地转化为 1,25-(OH)2D3 而间接影响骨代谢。

抗骨质疏松药
唑来膦酸钠、帕米磷酸二钠、利塞膦酸钠、依班膦酸钠、阿仑膦酸钠等

长期服用可能影响骨骼自行重组的过程,从而阻碍了骨骼的修复。


降糖药
 
噻唑烷二酮类:罗格列酮、吡格列酮等
 
能增加骨丢失、降低骨密度和骨质量
SGLT2抑制剂
 
可增加肾小管对磷的重吸收,可能影响到钙磷代谢,使血磷升高,刺激甲状旁腺激素(PTH)分泌,造成骨吸收增强。

其他
利尿剂、异烟肼、碳酸锂锂制剂、环孢素、他克莫司、铝硅酸镁片等

均会影响骨代谢引起骨质疏松。
 
注:SGLT2抑制剂——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 

03
如何预防和治疗药源性骨质疏松?

(1)一般性预防措施:临床上使用上述可能导致骨质疏松的药物时,应注意提醒患者进食含钙丰富、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均衡膳食;适当户外活动、防止跌跤,避免酗酒和嗜烟。

(2)使用上述药物治疗的过程中,注意观察病人的骨、关节情况,是否有难以用原发病解释的、逐渐加重的腰背痛、关节痛或关节活动受限等,是否有脆性骨折的发生。并注意监测尿钙、血骨化三醇及矿物质水平、骨密度等骨健康指标。

(3)上述药物用于老年人及绝经后女性患者更应慎重,以免诱发和加重原发性骨质疏松。

(4)使用上述药物有发生骨质疏松的倾向,要及时停药。如果必须使用,应采用最小剂量维持,并给与抗骨质疏松药预防性治疗。

(5)确诊为骨质疏松的患者,如已经发生过椎体和髋部等部位脆性骨折者,或骨量减少具有高骨折风险的患者,除了停药,采取上述一般措施外,及时给补充钙剂、维生素D或其活性代谢物等基础治疗,必要时给予有效的抗骨质疏松药物(包括抑制骨吸收药物和促进骨形成药物见下表)治疗。

表2 常用抗骨质疏松药物
类别
代表药物
使用注意
骨吸收抑制剂
 
二膦酸盐(唑来膦酸钠、利塞膦酸钠、依班膦酸钠、阿仑膦酸钠等)
对上消化道刺激作用较强,要空腹服用,且需喝水 200~250 毫升,服药后要求保持直立位至少三十分钟,服用半小时后方可进食。
降钙素
少数患者可有面部潮红、恶心等不良反应,偶有过敏现象,可按照说明书要求确定是否做过敏试验。
骨形成促进剂
 
甲状旁腺类似物:特立帕肽
活动性或者新近发生的尿石症及已有高钙血症患者、接受洋地黄治疗患者慎用;皮下给药时可能造成直立性低血压,患者应在坐下或躺下的条件下给予初次用量;本药不推荐使用2年以上。

参考文献:
[1].糖尿病患者骨折风险管理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9,35(7):535-547
[2].质子泵抑制剂预防性应用专家共识(2018)[J].中国医师杂志,2018,20(12):1775-1778
[3].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17)[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7,10(5):413-431
[4].中国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多学科管理骨安全共识专家组. 绝经后早期乳腺癌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相关的骨安全管理中国专家共识 [J].中华肿瘤杂志, 2015,37(7):554-558.
[5].汪学等.药源性骨质疏松与防治[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5):94
[6].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内科杂志,2013,52(1):76-81
[7].佚名. 骨质疏松患者服用双膦酸盐类药物有发生股骨骨折的危险 [J]. 世界临床药物, 2011, 22(3):191.
[8]. 张丽侠, 谢静, 李太生.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 感染者骨质疏松的发病机制 [J]. 中华传染病杂志, 2013, 31(7):438-441.
[9].盛辉, 李文君, 盛春君, 等. 噻唑烷二酮类降糖药物与骨质疏松症 [J].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11, 4(2):113-115.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警惕这10种药物,长期使用会导致骨质疏松
想不到,这 10 大类药物可导致骨质疏松
常见药物,竟能导致骨质疏松?吃这些药的要注意啦
地塞米松致骨质疏松发生率高达 50%?警惕这些药物「偷走」​患者体内的钙
抗骨质疏松药物
骨质疏松,5个药源性幕后黑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