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回避性人格障碍

回避性人格障碍是一种人际交往的抑制、自感能力不足、对负性评价过于敏感的普遍的行为模式,这种情况可在青少年或成年早期开始,产生的背景不一,通常有以下4项或4项以上的症状:

1、因为害怕批评、否定或拒绝等而回避一些人际接触较多的场合或活动;例如,到一所新的学校上学后,不久,就不愿意再去了。

2、不愿与人打交道,除非肯定能受到欢迎;

3、因为害羞或怕被嘲弄,在有熟人的场合表现拘谨;

4、因为感到能力不足,在新的场合表现抑制;

5、在生活、学习或工作等场合专注于被批评、被人讲坏话、被看低或被拒绝等(注:这一项容易被误判为精神分裂症的关系妄想,导致误诊)

6、认为自己在人际交往上笨拙无能、没有吸引力或低人一等;

7、认为可能令人难为情,通常不愿意冒个人风险或参加新的活动,严重者可能连家门都不愿出。

回避性人格障碍患者在新的场合或人际交往难度较高的场合,较易出现适应性障碍,表现抑郁、焦虑紧张、逃避行为等;严重时可导致急性应激障碍,出现幻觉妄想等,有时会因此误诊为精神分裂症。

回避性人格障碍长期的孤僻退缩行为,容易误诊为单纯型精神分裂症,但回避性人格障碍的行为退缩性与精神分裂症或分裂样人格障碍的行为退缩性不同,前者并不安于自己的孤独,不与人来往并非出于自己的意愿,他们行为的退缩源于心理的自卑和交往时的焦虑。想与人来往,又怕被拒绝、嫌弃;想得到别人的关心与体贴,又因害羞而不敢亲近。但患者内心这种自卑和矛盾却不易为外人知,需要医生很有经验,取得患者的信任后,才可以了解到患者的内心世界。

回避性人格障碍可共病抑郁症,但更常见的是共病各种焦虑障碍,尤其是社交恐惧症。对于这类抑郁症和焦虑障碍,除了药物治疗外,心理治疗很重要,因为人格障碍是其基础性疾病,如果人格障碍治好了,其外在的抑郁和焦虑就要容易治疗很多,而人格障碍需要长程的心理治疗或心理咨询,药物治疗对人格障碍并无直接治疗作用。

不过,回避性人格障的症状与抑郁焦虑的症状可相互加重,相互恶化,所以,抗抑郁治疗和抗焦虑治疗可间接改善回避性人格障的症状。

当回避性人格障碍共病抑郁症或焦虑障碍时,医生识别并诊断抑郁或焦虑较易,但常漏诊了更重要的人格障碍,导致疗效不彻底,病情反反复复。

由于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抗精神病药物都有部分抗焦虑作用,奥氮平和氯氮平这类药的抗焦虑作用还很强,所以,当回避性人格障碍被误诊为精神分裂症而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时,虽然是误诊误治了,有时,也会有不同程度的疗效,原因就是由于抗精神病药物的抗焦虑作用。然而,毕竟是误诊误治,疗效也同样是不彻底的,反反复复的。并且,正是由于有部分治疗效果,有可能导致这种误诊一辈子也得不到纠正。

当回避型人格障碍患者不得不面对某些场合或环境时,就有可能通过潜意识产生一些躯体的症状(如头痛、腹痛、头晕、胸闷、抽搐等)、或者是形成心理问题、行为问题(如强迫症、厌食症、余光恐惧症、学校恐惧症、网瘾、躯体变形障碍等)来作为逃避的借口,这时也容易导致误诊和漏诊。(余金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常见精神障碍
你不知道真正的焦虑症患者到底有多焦虑
什么是社交恐惧症?它有哪些表现?
心理疾病的主要分类
人格障碍(五)C组人格障碍 || 大象科普论坛
与焦虑“惺惺相惜”的回避型人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