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纪念台湾80、90年代三大华语唱片


【按】今日,看到网易出了一期专题“滚石唱片30年”,感慨太多。于是,觉得也可以把自己脑海里的台湾流行音乐记忆做一个笼统的梳理回顾吧。飞碟、滚石、上华,3只唱片厂标,几乎就是台湾流行音乐的全部回忆!致敬!

说明一下,如果要想将整个台湾八九十年代所有唱片、所有歌手做一个回顾,那几乎是无法可能、无法想象的!因为实在太多了!优秀的歌手真的太多了。曾经的、改头换面的、或现在仍存的各大厂牌,EMI科艺百代、福茂、点将、可登、蓝白、丰华(主体人员来自飞碟)、大滚、艺能动音、、、由于各种发展原因,唱片业风云变幻,使人大有桑田沧海之感!21世纪以来的华语歌坛,虽然星光依然熠熠,歌手、歌曲依然多如过江之鲫,但整体质量已难复八九十年代盛况了。而3只最优秀的华语唱片品牌中原本最强大的飞碟唱片,竟然在1995年一片愕然、唏嘘中颓然消失(被华纳逐步收购变身),原飞碟行政主体及部分歌手转身成立了丰华唱片。

20世纪90年代,全球四大唱片公司分别是华纳、EMI、BMG和索尼新力。能与这四大抗衡的港台本土唱片公司是滚石和宝丽金,还有像上华、福茂、飞碟(后来变身丰华)、艺能动音等。后来,冒出了环球唱片,与宝丽金合并之后,挤进了国际唱片公司的队伍,构成了全球五大唱片集团的格局。与此同时,BMG并购了金点、巨石、艺能动音;EMI代理了丰华;环球借势并购了正东、福茂、上华等台湾原本各自独立的本土唱片公司;于是只剩下了坚守本土的滚石。但是,随着21世纪网络音乐共享的兴起,唱片行业整体步入了低沉!正如大家所看到的,滚石于近几年,也开始逐步衰落了。


感觉网易小编其实也应该出个飞碟唱片的特别策划怀念专题的!飞碟当年是绝对比滚石牛叉的!飞碟群星几乎占了台湾流行乐坛的50%,滚石应该占到30%,其他总体应该占到20%!


原三大唱片均是群星灿若星河,致敬我们整个流行音乐回忆、永恒的音乐怀旧吧!除却香港粤语歌曲及其歌手,以下3组名单几乎就是港台华语音乐怀旧的全部对象!


飞碟群星:  

王杰、小虎队及其单飞后、红孩儿、东方快车、蔡琴、费玉清、钟镇涛、方维珍、林志颖、郭富城、刘德华、张雨生、苏芮、黄莺莺、叶欢、蔡幸娟、姜育恒、伊能静、郑智化、叶倩文、林子祥、吕方、温兆伦、张卫健、、、


滚石群星:  

齐豫、张艾嘉、罗大佑、李宗盛、黄乙玲、娃娃、小虫、李丽芬、潘越云、张震岳、任贤齐、无印良品、梁静茹、刘若英、陈升、金城武、成龙、苏慧伦、周华健、赵传、杜德伟、黄品源、莫文蔚、张洪量、五月天、、、

 

上华群星:   

齐秦、黄安、孟庭苇、裘海正、欧阳菲菲、方文琳、许茹芸、熊天平、高胜美、李翊君、动力火车、许美静、陈明真、迪克牛仔、阮丹青、朱茵、张真、郑少秋、、、

 

滚石风格,人文、民谣歌手居多;飞碟风格,偶像、青春歌手居多;上华风格,实力+偶像歌手居多,影视剧歌曲居多!

以下,综合搜集整理在台湾华语流行音乐史占据主要位置的各大唱片资料,一一分述。

 

1)飞碟唱片--消失的星河

1994年年初,我的住所安装了卫星电视,可以收到一个叫做“卫视中文台”的一个电视频道。香港上星,国语播音,面向亚洲的一个电视频道。当时每个礼拜六都有一个节目,叫做“飞碟巨星周末嘉年华”。而每周一到周五,更有一个日播节目“飞碟巨星耀亚洲”。前者是一个娱乐节目,照现在的说法就是综艺节目。后者是一个短短五分钟的纯打歌的果场节目,基本上就是播放飞碟旗下艺人的新歌和访谈。飞碟唱片,在当时的台湾唱片界,根本就是一个可以把老二踩在脚下的老大,一个可以把亚军甩离一整圈的冠军。当年的飞碟,歌手唱片销量低于5万张,公司就可以立刻解约。现在的台湾歌坛,任何唱片销量超过5万张,该歌手的唱片公司张灯结彩,欢天喜地,大摆酒宴,以示庆祝。当年的飞碟,同时拥有80末90初在台湾足以一手遮天的王杰,横扫亚洲5年的小虎队,初出茅庐就光芒万丈的林志颖,香港刘郭二天王,以及张雨生,苏芮,LABoyz,叶欢,蔡幸娟,姜育恒,伊能静,郑智化,叶倩文,林子祥,等等等NxN多绝对明星。这其中,光王杰一人,前九张专辑的平均销量高达40万,这一个数字,由于盗版泛滥的关系,可能永远也无法被打破了。当时,我们班的几个同学甚至以为,飞碟唱片就是台湾的官方唱片公司,只此一家。我差点昏过去.......在那个年代,双白金这个数字对飞碟来说,就是一个及格线,一个衡量标而已。

1982年,台湾民歌教父级人物吴楚楚脱离滚石,自己创立了飞碟。创建初期,就找到了蔡琴,苏芮等超级巨星歌手。之后的发展一路平步青云,经历了19881989两年的超级挖宝期之后,俨然成为了台湾唱片的龙头老大。当时在台湾可以和飞碟抗衡的,就只有滚石和宝丽金了。小虎队在90年代初,绝对是全亚洲最流行的组合。王杰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也是无可争议的本土之王。后来还有一个小天王林志颖跑来凑热闹,再加上刘德华郭富城这两位香港天王,飞碟的统治力已经高度膨胀。这还不算上那N多个把4白金销量看作家常便饭的明星歌手们。“飞碟巨星耀亚洲”,这个节目名字虽然俗了些,但是倒也不假。上个世纪末,台湾飞碟在被华纳国际控股N年后,终于被收购,一个时代从此结束了。而且新东家也没有看好这个大庭院,好好的一个大宅子,终于.........现在在这种“百花齐放”的唱片界,恐怕再也不会出现一家像飞碟这样有凝聚力和影响力的唱片公司了。飞碟巨星耀亚洲的时代,也已经滚蛋了。

PS,今日在广东也有一家台标一样的飞碟唱片公司,但跟原来的台湾飞碟几乎已无任何关系了。影响也几乎微乎其微了。

 

2)滚石唱片--慢慢衰落的贵族

说起滚石唱片,可谓说来话长。相信每一位八九十年代听中文流行音乐的朋友对“滚石”都有着难以割舍的情节。20年间,滚石唱片代表的不仅仅是台湾本土最大的唱片公司,它更记录着整个华语歌坛的流金岁月,记录着一代人的光荣与梦想……1980年,校园民歌运动的积极参与者段钟潭、段钟沂兄弟创办了《滚石》杂志,由于不满足在版面上单纯介绍西洋音乐,萌发了要制作华人自己的流行音乐的想法。就因为这个简单的初衷,创办了滚石唱片,唱片交由世界五大唱片公司之一的BMG发行。滚石一开始的元老就有潘越云,张艾嘉以及之后的齐豫和罗大佑。极具才华和人格魅力的歌手,团结热情的紧密团队,原创加上人文的滚石风格,缔造了最初滚石至高的起点。罗大佑的《之乎者也》如一颗“流行乐史的原子弹”,在台岛刮起了一股黑色旋风,更坚定了滚石早期创业者继续探索华人流行音乐的决心。1985年,滚石从日本引进了镭射唱片技术,生产了首批5张CD。《回声》成为滚石第一张、同时也是台湾流行音乐史上的第一张CD唱片。1988年,滚石成立了旗下的巨石音乐,拥有林隆璇,张信哲等歌手。同时李宗盛、小虫、陈升、赵传的新鲜血液源源不断。80年代末,滚石成立了友善的狗工作室,推出了赵传、黄韵玲、张洪量、黄品源等歌手。1989年,海外归来的罗大佑在香港成立了“音乐工厂”,集合了黄耀明、林夕、花比傲等音乐人制作了《东方之珠》等唱片,同时滚石获得了杜德伟、梅艳芳的国语唱片制作发行权。从80年代中期开始,滚石几乎网罗了包括香港Beyond在内的港台流行乐坛的精英,制作人有罗大佑、陈升、李宗盛、小虫坐镇;女歌手方面成功制作了黄莺莺、陈淑桦、娃娃、辛晓琪、万芳等人的专辑;男歌手方面,赵传、周华健、张信哲、成龙、马兆骏等人成绩颇丰。1989年,张培仁和制作人贾敏恕成立魔岩文化,集合内陆的摇滚新势力在90年代初期相继推出了黑豹、唐朝、《中国火1》、张楚、何勇等人的专辑,取得空前的社会影响力,滚石的音乐内涵及领域进一步拓展。此时的滚石已达到了鼎盛的颠峰期。90年代中期,张国荣重返歌坛签约滚石,林忆莲、杜德伟加上原来的精兵强将,滚石唱片的阵容无比强大。1996年,魔岩唱片在台湾正式注册成立,之后推出了杨乃文、顺子、李雨寰、陈绮贞和张震岳。作为滚石香港品牌的“龙卷风”也成功发行了莫文蔚、Beyond等人的国语专辑。苏慧伦、刘若英、徐怀钰等年轻歌手的诞生则暗示着滚石后来的偶像路线。2000年,随着经济萧条市场恶化,滚石将旗下的各家制作公司整合,“龙卷风”画上句点,同年底,魔岩唱片的创始人张培仁离开魔岩。2001年,“魔岩”也画上了句号。其后滚石在北京成立了战国音乐,在上海也设立了发行部,转向内陆发展。时代变迁,滚石的中流砥柱纷纷淡出或离去。目前滚石唱片留有周华健、任贤齐、梁静茹、辛晓琪、五月天等原班人马,另外则以F4的偶像剧形式捧红了许绍洋、李威等人。但如今的滚石已与当年不可同日而语,“滚石”自身的品牌内涵无以后继,最重要的是滚石曾经傲视群雄的强大创作力已荡然无存,与一般的唱片公司并无二样。二十年春秋如一梦,滚石如一位拖着疲惫身躯的没落贵族,积聚着希望,等待着重生……

滚石在市场上和飞碟的缠斗。当时的格局是两家已经成为对打的唱片公司,在制作人才、歌手、唱片版权上都有点水火不容的味道,总体上两家出版的唱片给人的印象是“实力派”和“偶像派”之争。现在回头看,这种竞争实际是非常良性的,也因此迎来了台湾流行音乐最好的丰收季节。滚石和飞碟的缠斗是有很多趣事可以说说的。唱片版权事件包括:蔡琴原唱的“油麻菜籽”因为版权问题无法收录在作者李宗盛的专辑之中;李寿全的EP和专辑由两家唱片公司分别发行;崔健首张专辑的台湾发行权之争等等。市场对打事件则包括大家熟知的拿陈升对抗王杰、拿滚石小子对抗小虎队等等。两家互挖签约歌手更是家常便饭,最疯狂的举动当属两家互挖台柱潘越云和黄莺莺,1992两人分别成立越石音乐工作室和翠禧音乐工作室,却出人意料地互换了东家,引人侧目。只不过好像这两家都不会包装对方的旗手,两位在新公司都有点水土不服。以当时的商业成绩看,滚石基本上没赢过飞碟,而且基本上属于后手,只有一仗滚石算是赢得漂亮,那就是罗致香港的“过江龙”来台发展国语唱片事业。在当时飞碟已经经由其对应代理公司华纳开始和香港华纳合作的情况下,滚石还成功挖到了后者的一些香港歌手、乐队,包括杜德伟和Beyond等到旗下。由于没有代理公司的对应制约,滚石还放开手脚网罗各公司体系的香港歌手到台湾发展,香港华星体系的梅艳芳和林忆莲、还有飞图体系的黄凯芹等全都在滚石发片。

今日滚石的一些点滴:

当年滚石推广的是充满人文气息的音乐。若没有真诚的人,又怎会有这样的音乐?托福神通广大的网络,几十年后,我还可以了解当年的情景,同时也看看现在那些“老滚石”都到哪里去了。张培仁,陈勇志,马宜中,段锺潭,林晴朗。这些曾经只出现在文案中的名字突然都有了面孔。他们不再是一些模糊的印象,一堆听起来很了不起的名字,他们都是有血有肉有故事的人。这些大人物之外,一路上也有无数的“小人物”-那些默默无名,现在或曾经开口说过“我在滚石,我很重要”的人们。看他们言语中的纵贯线,滚石,和那个年代,发现虽然错过了,但是还是能听到这些当事人的怀念和感慨,足矣。
2010年2月18日,第一届“滚石同学会”在台北举行。150多个“老滚石”兴致勃勃的去叙旧。有一些至今还是响当当的人物:陈升,黄品源,黄韵玲。大部分则是那些非滚石人都不会知晓的幕后人员。150人中还在滚石的两个手就能数完。再次因为网络,听到消息,看到照片。那晚上有数不完的拥抱,说不完的往事,唱不完的歌。大家还上台再次高歌一曲《快乐天堂》。升哥开头,唱两句忘词了。小玲接着来,唱了几句也忘了。最后王新莲(若不是她当年缺助理,周华健也许就混不进滚石)奔上台,带着所有人唱完这首歌。在场的人中,有多少人脸上带着笑,心中流着泪呢?
同学会中, 大家长滚石董事长“二毛” 段锺沂对大家说,赵传上次跟他见面时,见到他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以为我会老死在滚石,结果…”老段说:“很抱歉没有让各位在滚石老去。” 流着眼泪,他又说:“让大伙离乡背井四方谋生…很抱歉没有照顾好大家。”
看到这些点点滴滴,无法不为之动容。心头一阵酸,一阵暖。滚石的今日自然不能和过去相比。心里难免一丝凄凉。但是与其感叹它的陨落不如感谢它带来的一切。滚石据有的不光是才华和实力,也许更长久的,它确实是一种充满了温情的信仰和拥有着真心的坚持。
演艺圈的起伏,难免外界的流言蜚语。曾经的酸甜苦辣可能只有时隔多年才能释然而对。陨石落地的那一瞬间,也许大石头不在了,但是被撞击出来的小石头们仍然在滚动。

 

3)上华唱片--逐渐没落的老虎

上华唱片(What'smusic)成立于1985年,最初叫上格与华星,高胜美是上华的第一位歌手,由于高胜美唱片的畅销,上华积累了大量资金迅速发展,高胜美每年基本上都是在录音室里面度过的,因此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高胜美,也就没有后来的上华。上格发迹后又成立了华星唱片,两家公司实际上是两公司同东家,只是在业务上进行了分工,华星主要负责培养新人,第一位艺人是李翊君,而上格则主要负责影视与录影带的业务。从1985至2004年期间上华的幕后音乐人主要有左宏元、陈进兴、吕国梁、李富兴、黄介文等,这些音乐人为上华打造了一大批实力派出歌手,且以做女歌手为主,旗下歌手基本上都是自己培养出来的,如高胜美、李翊君、陈明真、孟庭苇、张真、左安安\许茹芸、熊天平、许美静、动力火车、迪克牛仔、阮单青、朱茵等,而真正去挖别家的艺人却很少,但很多跳进上华的却在上华创造了最辉煌的历史,如裘海正,从91年至95年一直在上华,且凭着《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创造了最高峰。黄安,在加入上华前只出了一张不出名的专辑,而在91年加入上华92年推出《新鸳鸯蝴蝶梦》后大受欢迎,以后在上华推出的《救姻缘》、《明明知道相思苦》也好评如潮。齐秦这位歌者也更不用说了,在上华期间如鱼得水,出版了许多令人感动的作品。许美静,这位当年在新加坡通过歌唱比赛进入歌坛的歌手,在台湾多家公司争取下(包括歌坛大哥李宗盛),出人意料的选择了上华,结果也在上华取得了成功。黄乙玲,这位台湾的台语天后,加入上华后获得了台湾的金曲奖,后在上华被度购后相继加入了其它唱片公司,但总不如意,最近透过一些知名制作人想重新回到原上华人马的大聚集地华研唱片,可见这位歌后对上华的幕后功臣相当念念不忘,其它还有在上华取得好成绩的还有欧阳菲菲、方文玲、陈洁仪等,而很多歌手在离开上华后期望能在其它公司取得更大成绩,结果却不如意,如裘海正、孟庭苇等,有的甚至退出了歌坛。上华在94年以前走的基本上是比较传统保守的路线,旗下歌手都是有固定支持群的艺人,因此公司也是相当稳固,歌手们也是每年按部就班地发片。93年,为节省成本,原上格与华星合并成为上华国际企业股份有限公司,95年开始,由于台湾音乐市场的竞争与需求,上华开始把眼光放在做新音乐与新歌手上,公司招进了一大批新进的音乐制作人,其中为上华打造出闪亮佳绩的上华幕后三剑客刘天健、许常德、袁惟仁就是这个时候进入上华的,由于众多音乐人的努力与艺人销售佳绩与宣传资多的大投入下,上华进入了更辉煌的后期时代96至98年都是台湾唱片公司的大赢家,从95年开始,上华在稳打稳扎的基础上,每年都推出了新人,不但是在口啤还是市场销售上都取得了佳绩,95年推出许茹芸,96年许美静、97年熊天平、动力火车、迪克牛仔,98年阮单青,99年黄慧文,2000年,原上华正式寿终正寝,被环球完全并购。而原先上华大家所喜欢的歌手则成了无家的孤儿,不被原公司重视,有的淡出歌坛,有的则完全退出了歌坛,留给歌迷无限的遗憾。但当年上华留给歌迷的无限美好回忆至今都无法驱散,相当怀念。而现在的上华只是一个并在环球,偶尔用其名称发行一些专辑的音乐经纪公司而已,但成绩已不能与当年相喻了。1999年,原上华的老板吕燕清、吕世玉及幕后音乐人另起锅灶创立了唱片的新品牌宇宙唱片与老虎音乐,后因业绩未能达到预期进行合并,又在2000年改名为华研国际音乐,从目前华研的发展势头来看,继承了原上华的基本特质,还是以做新人作为基本功,虽然目前的成绩还不能与原上华相比,但随着SHE、JS、张智成、阿桑等新人的不错成绩,也算开了个好头。

PS,聊一下上华唱片中的影视歌曲。在台湾华语歌曲的90年代前后,影视歌曲占了上华音乐的很大一部分。比如我们熟知的高胜美、李翊君、黄安、张真等歌手的大部分歌曲几乎都是影视剧歌曲。高胜美堪称上华前期的大姐大,而中期是孟庭苇,后期以二许“许茹芸、许美静”独领风骚。一大批台湾影视剧如《包青天》、《新白娘子传奇》、《戏说乾隆》、《风云雄霸天下》、以及六个梦(婉君、雪珂、青青河边草等)等几乎全部琼瑶剧等等,都与上华音乐密不可分。台湾影视剧另外一块,台湾金牌制作人杨佩佩的一大批武侠影视剧,则几乎全部使用滚石唱片的音乐,如成龙、李丽芬、周华健、任贤齐等,可从一些唱片如《滚石精装大戏》等的曲目做一了解。

 

4)台湾20世纪80、90年代其他各大有影响的唱片品牌:丰华、福茂、点将、可登、蓝白、EMI百代等。

丰华唱片--飞碟的后身

台湾丰华唱片股份有限公司(ForwardMusic)的前身是曾经赫赫有名的飞碟唱片。台湾唱片工业发展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当年校园民歌运动成员之一的彭国华,与吴楚楚创办了台湾著名的本土厂牌飞碟唱片,推出了苏芮、小虎队、张雨生、郑智化、姜育恒、吕方等一大批才华横溢影响巨大的歌手。在飞碟被华纳收购后,彭国华于1995年一手创办了丰华唱片。丰华唱片大部分成员由飞碟唱片的原班人马组成。飞碟旗下我们一贯熟悉的张雨生、苏芮、林志颖、欧阳菲菲等歌手纷纷加盟丰华唱片,原飞碟的音乐人陈乐融、陈志远、陈复明等也统统效力于其下。而真正令丰华唱片展露头角无限风光的则是,1996年张雨生打造下的天后张惠妹的诞生。张惠妹为丰华唱片带来了第一次的跃进与辉煌!  丰华唱片是一个完全由本土发迹的厂牌。提到丰华,不能不说到横跨无线电视、有线电视、广播圈三栖的“小燕家族”。的确,丰华唱片与艺界常青树张小燕有很深的渊源。小燕姐兼管丰华唱片和东风卫视,又经营“小燕家族”,发掘过张惠妹、陶晶莹等众多当红艺人。同时,“小燕家族”以其弹性的内部制度,节奏明快的企业文化,融洽协作的团队精神和凝聚力,赋予了一家唱片公司更深层次的企业内涵。  目前,丰华唱片拥有张清芳、黄舒骏、陶晶莹、费翔、黄磊、曾宝仪、卜学亮、黄子佼等众多艺人,近两年挖掘培养的范逸臣、殷悦也有不错反响。如同“小燕家族”的品牌,丰华唱片的艺人也以良好的亲和力,形成了富于人文气息的公司整体。在音乐制作方面,丰华更精于对艺人各自个性特质的量体裁衣,例如以人文性著称的黄磊和张清芳,和灵气逼人的陶晶莹。在唱片业一片不景气的大环境下,丰华唱片依然有条不紊,塑造着一个接一个成功的艺人。

福茂唱片--一路平平

台湾福茂唱片音乐股份有限公司于成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元老张耕宇至今仍担任福茂唱片的总经理。1986年,福茂唱片成立国语部,签下第一位签约歌手庾澄庆。首张专辑《伤心歌手》之后,庾澄庆的《让我一次爱个够》取得了更大的突破,标志着福茂唱片影响力逐步扩大。90年代初的福茂唱片可谓高手云集,既有创作出众的庾澄庆、林隆旋,也有实力唱将苏芮、文章、张镐哲、辛晓琪、邰正宵等,创作才子黄舒骏的到来更让福茂唱片跻身台湾本土实力唱片公司之林。另外福茂唱片音乐人杨明煌成功制作了王菲的第二张国语专辑《天空》,94年率先与内陆歌手那英签约,都传为乐坛佳话。福茂唱片另一个不能忽略的人物是李亚明。作为福茂唱片的原音乐总监,李亚明享有“新人教父”之称,自己成立了“吾耳族娱乐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先后捧红过范晓萱、周蕙、川岛茉树代、祝钒刚等艺人。90年代中期是福茂唱片的分水岭,范晓萱的空前成功使福茂唱片达到鼎盛。推出金童玉女范晓萱、王力宏与蟑螂合唱团,福茂唱片开始了它的偶像路线。范晓萱、王力宏离开后,除了新人周蕙的成功企划,福茂唱片显得大不如前。如今,福茂唱片旗下艺人有周蕙、苏永康、范玮琪、张韶涵、何耀珊、徐婕儿、宋新妮等,依旧熟练的打造着新一代的年轻偶像。新人虽不乏可圈可点之处,但福茂唱片的音乐路线还是略微单一,从公司规模的限制及整体效果上看,距离当年仍有不小差距。

 

点将股份有限公司(点将唱片)。

成立于80年代的台湾唱片公司,曾推出张清芳、曾淑勤、优客李林、江淑娜、蔡琴、林慧萍、伍思凯、郑智化等著名歌手的专辑,1996年被国际唱片大牌EMI成功收购。

 

可登唱片。台湾80年代很红的本土唱片。曾经有很多著名歌手及制作人:陈复明、黄小琥、郑智化、红唇族、黄大炜、伍思凯、于台烟、薛岳、钮大可、甚至莫少聪等。但因80年代即停止运营,现在资料较少了。

蓝白唱片。也是台湾80年代一家不错的公司。蓝白3台柱是指潘美辰、方季惟、周子寒三人,其他还有王中平、林芸、江念庭、何映达、千百惠、黄大军等。

科艺百代(EMI百代)唱片公司。是EMI是全球四大唱片公司在台湾的子公司。不说现在,在华语歌坛的20世纪90年代时期,著名歌手有:张宇、巫启贤、张信哲、张清芳等。

艺能动音,是一家香港及台湾的唱片公司,香港分公司于1990年成立,台湾分公司于1995年成立。曾经被EMI及华纳唱片收购,但多次易手。直到1996年被BMG收购,1998年结业,部份歌手转到BMG唱片继续发行。在90年代,其下的著名歌手有:梁朝伟、钟汉良、游鸿明、黎姿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彭国华,迟来的奖项
就算缘分到了尽头,无力再挽留,我们还可以是朋友……
台湾唱功出众女歌手太多,从各唱片公司拉出“一姐”就是豪华阵容
滚石唱片.
飞碟唱片三十年,七陈二李多经典
台湾流行音乐1989年30大歌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