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学》解(十二)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这里说欲齐其家必先修身,但背后掩藏了正其心。为什么只说齐家者必修身,而实际内涵上却更多的涉及到心呢?这就是没有清楚身心之间以及血肉心与灵性心之间的关系。

根据什么说这一段所说修其身的话实际内涵却在正心呢?因为这里所举五种“辟”,实际上都是心不正的表现。

辟,在这里是不正,私偏的意思。“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是说人对自己所亲所爱的人会有偏爱之心,那这不是在说心不正么?《大学》在这里把心不正说成是身未修,是在说立场,在说评价标准,立场不公正,出现了偏差,是站错了位置,所以说身未修也是对的。但若细细品味,这后面实际上是在说心不正。心中有亲爱则偏于宠溺,有贱恶则偏于轻厌,有畏敬则偏于随顺,有哀矜则偏于怜悯,有敖惰则偏于怠慢。

身心是一体的,即使我们没有察觉的时候,它们也还是一体的。我们大多数情况下,在自己尚未察觉的时候,就做出了下意识的举动,看上去好像是身未修的原因。其实这时的身体行为源头还是在心中起念不正,但我们习惯了对自己的念头放任自流。对念头放任自流是什么意思?放任是放纵念头,什么念头升起,它是什么性质的,是善的还是恶的,都没有辨别能力,没有警惕性,只要是自己的念头,一定是对的,一定是对自己有利的。这是我们每个世俗人最根深蒂固的习性。

比如眼下正过年,老年人都有好几个儿女,大家来拜年的时候,老年人看到自己最喜爱的那个儿子或女儿一进门,眼神跟看别人都不同,立刻放光,满脸欢喜。这种下意识的行为充满了我们世俗人每分每秒的日常生活。我们的心每时每刻都处于有所“辟”的状态,却要求社会和世界对自己公平,这是世俗最大的愚痴!

要避免这样的愚痴,就要正心以修身。我们都说“身心灵”,好像说的是身体和心,实际上这说的是身体,血肉心和灵性心三者。

我们在前面说过所谓正心,就是让心保持公共化和客观化,这里的心不是血肉心而是灵性心。为什么灵性心本质上是公共化和客观化的呢?

我们还是要结合三心图来解释:

  灵性心就是宇宙爆炸时,从宇宙万物的本源能量海本心中分飞出来的能量体,它本来是空性的,但包含了以往无数次宇宙爆炸物化过程中,物化成生命体后,作为生命体趋利避害行为所造的业力。它沿着波浪线光速飞行,在波峰上显现为依据业力组成万物(当组成动物时就有了血肉心)的粒子,在两峰之间它又恢复到含有业力,但不显现为粒子的空性能量。所以相对于血肉心,灵性心是无,而血肉心是有;灵性心在空性的无中包含了业力规定的所有的可能性,但它处于两峰之间时并不显现为任何一种有的形式,这种含而不露的可能性,就是公共化和客观化。它完全遵循业力的规定性,业力是怎样的,它就在波峰上显现出怎样的物质形态,在此过程中,它没有亲爱、畏敬、贱恶、哀矜、敖惰这样的私偏,只是绝对忠实于业力的规定性。

公共化、客观化的灵性心一旦在波峰上显现为组成万物的粒子,粒子按照业力组成血肉生命后,就产生了血肉心,血肉心因为有血肉欲望,每一颗血肉心都包含着与其它血肉心不同的业力,这种不同体现为独特的癖好。这就产生了每个人独特的亲爱、畏敬、贱恶、哀矜、敖惰,血肉心就跟着产生了私偏的倾向,心就不能端正,身就不得修善。身心私偏,行为必然失当,必然在行为中造作恶业,恶业必然积累到灵性心中,继续恶化将来物化出来的自我。这就是恶循环的生命轮回。这样的人,每天算命也不会得到幸运。所以我什么都讲,但拒绝讲算命的《易经》,因为很少人懂得大易不卦的道理。

(樊迟陪着孔子在舞雩台下散步,问: “老师,怎样才能提高品德修养?怎样才能改正自己的邪念?怎样才能辨别迷惑?”孔子说: “问得好!先努力专心做事,然后才会有所收获,这不就是提高品德、检讨自己的邪念吗?因一时气愤,就忘记自身的安危,以至于牵连自己的亲人,这不就是迷惑吗?)

正心就要先唤醒灵性心,让灵性心在旁监督血肉心,知道私偏的危害,这就算致良知,在这样的监督下,身体行为可以得到修正,恶业减少了,不用算命,幸运自然就来了。

我在自己的修行中唤醒了灵性心,发现过血肉心的我和灵性心的我同处一室,这些伴随着我的周身粒子飞旋中飞升出体外,也就是根尘脱落的过程。这意味着我不但唤醒了监督血肉心的灵性心,而且摆脱了血肉欲望的操控。因为飞升出体外的粒子就是我的血肉心中最根深蒂固的私我偏执,那以后我的感觉器官退化,对色声香味触的感觉能力和兴趣都淡漠了。这就是在致良知的基础上进一步达到了离恶行的境界。因为所有的恶行都是因欲望而起的。淡漠了对色声香味触的欲望,人就不会在追求它们的过程中做出恶行了。更重要的是几乎所有的个人愤怒都产生于欲望的偏执,没有偏执,愤怒也很难产生了。这就是解脱,就是离苦得乐。这种乐不需要快乐,是那种清净的不乐之乐。这些话大概又会引来批评声,有人会说我故弄玄虚。我只是说出实话,对于有缘人,我不说是不对的;对于无缘人,怎么说我都无所谓

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接下来的话是进一步论证前面的五种私偏。喜好一个人还能客观地发现他的缺点,厌恶一个人还能客观地发现他的优点,这样的事是很少发生的。

为什么谚语中说:很少有人知道自己孩子的恶劣?很少有人知道自己田地中的庄稼长得太大?这就是因为亲爱的偏私导致的主观化错觉:明明恶劣,但因为是自己的亲爱,所以感觉不到;明明长得太大,但因为是自己的喜好,所以感觉还不大。

这都是心不正,身未修的原因。这样的人是不可能把家庭治理得和谐齐整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大学》038:修身章解
朱子語類卷第十六 大學三
《大学》第8讲 齐其家在修其身(中)
《祖述槐轩》⑲——《传》之三章 l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
   《大学》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原文解释翻译
礼记集说卷一百五十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