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范曾:罗丹的意义
罗丹曾说“如果我敢说起我自己,那么,我的一生,是在雕塑上的两大倾向——菲狄阿斯与米开朗基罗中间彷徨着”,在谦卑中包含了罗丹的当仁不让的自信。

范曾(资料图)

17、18至19世纪,法国的雕塑界可谓高手如林,其中罗丹(1840—1917)是无可争议的昆仑之巅。远承希腊,开示当代,导夫未来,是一位艺术长河中百川来汇而又流布久远的独一无二的人物。伟大的艺术来自伟大的人格,今试述焉如下。

罗丹在心底深处有“神”的观点,他不是任何教派的信徒,但他对宇宙本体的无穷奥秘心怀敬畏,在宇宙之前他深感自己的渺小和微不足道。宇宙之中没有实体的上帝,但有的是无可穷尽的、人类永远无法解释的睿智。从名山大川至露珠小草都与罗丹同体。这一点认识,罗丹和中国2300年前的庄周“齐一说”不谋而合,和1000年前中国大哲程颢、程颐的 “天人本无二,何必言合”,以及500年前的大哲王阳明的“与万物为一”思想如出一辙。

正如900年前的朱熹所说:“没有天地之前,总还有一个理。”“理”是造成天地万物、日月星辰的终极根据。笛卡尔的上帝,不是实体,他的学生斯宾诺莎讲:“吾师之上帝是经过吾师改造的理念。”卢梭严肃地讲:“我相信上帝,我崇拜上帝,我跪在他的脚下。”其实卢梭的上帝就如同中国的“自然”,那是他寂静乡居时,仰望星空,驰骋遐思的产物。

罗丹说:“我的意思以为宗教并不是一个教徒喃喃诵经的那回事。这是世间一切不可解而又不能解的情操。”

罗丹把对大千世界的猜测、憧憬、智和爱的向往,以为是妙不可言的羽化而登仙的境界。他不胜感动地说:“在这种意义下,我是信教的。”

这种内心的感动,使罗丹纯洁的心灵高翔于世俗的泥淖之上,他可以凭虚驭风摆脱艺术上的循规蹈矩,奔逸绝尘。

罗丹力图将他内心的苦闷化解为乐天知命的人生,这苦闷已在他雕塑的每一根肌肉的表情上展现,让雕塑诉说是罗丹的绝技。那是罗丹对人世充满了东方佛教的大悲怀,宛如佛告诉人们,来到世间便是来到无边的苦海。但佛希望人们消除烦恼,得大自在,人们在欣赏罗丹的雕塑时一定会有一种感觉,这痛苦已然过去,比自己独坐孤室被痛苦所缠的情境,无异于大解脱。

罗丹唤醒人类心灵所固有的善,这是与生俱来的。当一个人善的时候,他一定真诚。如果人类一旦失去“诚”,世上一切皆无。中国大哲先师孔子之孙孔伋讲“诚外无物”,而罗丹的艺术,则表现出他毫无保留的、竭诚尽忠地展现他内心之“真”。

自然万有,它们顺适自然,它们更无机心,因而自然是绝无伪态的。2300年前柏拉图以为“自然万有是永恒理念(宇宙本体决无偏私的真理)的摹品,而艺术则是摹品的摹品”。这段话将是一条艺术的不二法则。罗丹的所有关于艺术的理论第一的信条即是如此。他说任何自然景色中之最强烈的“真实性”,是构成事物特性之源,一切都无可隐遁,“因为在他中正坦白的视察之下,一切隐秘无从逃遁。”

这里,罗丹有一种对大自然无限虔诚的敬畏之心,他说:“总之,我完全服从自然,从没想设法去支配自然,我唯一的野心,就是对于自然的卑顺忠实。”在罗丹这真诚质朴的语言面前,一切的狂肆之言和傲慢之态都立刻显得实质上的猥琐和卑微。当然罗丹所讲的自然,包含着内心对自然的透彻理解,他以为这时的内心也正是自然的一部分。1500年前,中国南朝伟大的文论家刘勰在他的《文心雕龙》之中有名言曰“思理为妙,神与物游”“物色之动,心亦摇焉”“目既往还,心亦吐纳”,这种以自然为本的心物互动,正是古往今来一切艺术大师走向成功的康庄大道。罗丹认为美的极致只可能是自然:“天下没有方法可以使自然变得更美。”难道以为一池残荷不如碧叶连天的夏塘更美吗?其实大自然生发存亡的所有过程都是天地熔炉的“合目的性”,而人类往往自作聪明,以为自然改造之后才美。层峦叠翠的境域中,建造一个红色刺目的亭子,还自以为“万绿丛中一点红”呢,这不过是酸腐诗人的手眼,不会为艺术大师们所一顾。中国古代文人画家往往自称 “江山如画”,其实能做到“画如江山”,已属不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范曾:我看罗丹的作品,不是暗自神伤,而是怆然泣下
钞氏兄弟鞋道文化的雕塑意义
回归.重塑—布德尔与他的雕塑艺术
罗丹与雕塑,每一个都堪称经典
国家美术·国际丨罗丹的上帝之手 石膏创作惊艳泰特
罗丹论艺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