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中国古代智者中,庄子看似逍遥派,但他的逍遥正是建基于易理。庄子深通易理,他在《齐物论》中对口舌之争作过精辟的阐释。


老子所言: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庄子说:“假设我同你辩论,你胜过我,我没法胜过你,那么你真的对吗?我真的错吗?或者,我胜过你,你没法胜过我,那么我真的对吗?你真的错吗?是一人对,一人错吗?还是两人都对,或两人都错呢?我与你太互不了解了。”庄子言下之意是即使能“服人之口”,却未必能“服人之心”。


庄子接着说:“人都容易被偏见所蒙蔽,那么我请谁来裁判呢?请与你意见相同的人来裁判?既然与你意见相同,怎么能够公正裁判?请与我意见相同的人来裁判?既然与我意见相同,怎么能够公正裁判?请与你我意见都不相同的人来裁判?既然与你我意见都不相同,怎么能够公正裁判?请与你我意见都相同的人来裁判,既然与你我的意见都相同,怎么能够公正裁判?如此看来,我、你、他都不能互相了解,还能指望谁呢?”


所谓知人论世,庄子真知人也。人和人的分歧来自于不相知,不能站在对方的角度来看问题,就无法取得共识。如果纠结于胜败,那么,是非也就不重要了。


庄子又说:“辩论是非的声音是互相对立才形成的,要想化解这样的对立,就要以‘自然的分际’来调和,顺应无穷的变化,然后可以安享天年。所谓自然的分际就是:是与不是一样,对与不对一样。是如果真的是,那么是与不是的差别就不需争辩了;对如果真的对,那么对与不对的差别也不需争辩了。忘掉生死,忘掉是非,让一切都止息于无穷,也长处于无穷。”


与其在言词是非上斤斤计较,不如观察及理解万物的变化。也许换个角度及立场,是与不是,对与不对,其实并无差别。庄子并非要混淆是非对错,而是劝人不必纠缠在言语上的是非对错,逞口舌之能不如换位思考,以达求共识。


庄子追求的“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正是《易经》消弭芥蒂、齐物去讼的智慧的运用。所谓“大知闲闲,小知閒閒”,也就是真正的智者广博豁达,小聪明则喜在言语上明察细别。既然已经浑然为一体,还能够有什么争讼?


庄子还对战国时期儒、墨之争讼做过精辟的概括:大道被小小的成功所隐蔽,言论被浮华的辞藻所掩盖。所以就有了儒家和墨家的是非之辩,肯定对方所否定的东西而否定对方所肯定的东西。想要肯定对方所否定的东西而非难对方所肯定的东西,那么不如用事物的本然去加以观察而求得明鉴。因此,“大道不称,大辩不言”,所谓真理从不曾有过界线,言论也不曾有过定准,只因为各自认为只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才是正确的,这才有了这样那样的界线和区别。


真正的智者把万物囊括于胸、容藏于己,而一般人则争辩不休夸耀于外,大凡争讼,总因为有自己所看不见的一面。和庄子一样,老子则“众人都争后,我独居其后”。


《易经》讼卦告诉我们,不要纠缠于争讼之事,要懂得言辞上大事化小,能够保障吉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齐是非 齐善恶
争与不争
庄子的名言及其解说
庄子名言精选解析
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庄子·内篇·齐物论》第十次学习(2021修订版)
晓锦源:各自的救赎路----齐物论 要点学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