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时境建筑张继元和卜骁骏:“从原点出发(Tabula Rasa)”

五里春秋泛文化艺术中心

Vladimir Belogolovsky与时境建筑创始人、建筑师张继元和卜骁骏就动态建筑、对“白板说”(Tabula Rasa)的建筑信仰以及中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进行了交谈。

1999年,18岁的张继元(1981, 广西)高中毕业后离开中国赴美求学。在纽约City College学习建筑学两年后,她转学到库珀联盟学院,并于2006年毕业。2008年,她进入哈佛大学设计研究院并获得了城市设计的建筑学硕士学位。正是在哈佛大学设计研究院,她认识了她的合伙人兼丈夫卜骁骏(1980,河南),他在1998至2005年获得清华大学的学士和硕士学位后进入哈佛大学,并于2007年获得了第二个建筑硕士学位。在库珀联盟学院读书期间,张继元在Raimund Abraham的工作室实习。在清华求学期间,卜骁骏也曾在张轲的标准营造工作室工作。

张轲可以说是卜骁骏的导师——作为近年来中国建筑师中的首位哈佛大学毕业生,张轲鼓励卜骁骏前往学习。毕业后,张继元和卜骁骏分别在RMJM和SOM的纽约办公室工作。次年,他们在纽约成立了时境建筑。在赢得了云南省曲靖文化中心图书馆的设计竞赛后,他们于次年移居北京。以下是我通过Skype与他们进行对话的精要内容。


曲靖文化中心图书馆

Vladimir Belogolovsky:你在谈到你的实践时说:“时境建筑使建筑处于动态中。”所谓建筑处于动态的含义是什么?

张继元:当我们说希望让建筑处于动态时,这意味着我们希望我们的建筑与我们生活的时间进行连续,自发和动态的对话。我们希望找到永续的活力。并测试建筑中无时性,永恒性和渗透性的想法。大约在20年前数字时代伊始,我们开始了专业教育,我们希望表达自己的时代——数字时代。我们特别喜欢自发性、活力和自由这样的概念,并希望在工作中表达这些品质。这就是我们的意思:我们希望将永恒性的思想付诸实践,为建筑带来新的动力

卜骁骏: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拒绝历史,相反,我们向历史学习。在了解历史和文化的基础上,我们超越所熟知的事物。

五里春秋泛文化艺术中心

五里春秋泛文化艺术中心

VB:你会用什么词来形容你的作品?你的建筑是关于什么而建的?

张继元:我们的工作有关水平感、悬浮度、反重力、逃离引力和透明度。

卜骁骏:也与垂直度和重力有关,并强调建筑物的质量和重量。

曲靖文化中心图书馆

VB:你不认为这是两个相反的方向吗?这样的理念要如何调和?你是否要在同一项目中同时表达出这些想法?

张继元:我们俩很不一样,但我们尊重彼此的差异。

卜骁骏:我们设计的曲靖文化中心图书馆就既在强调了重量的同时,表达出一种悬空感。这正是我们的目标。我们的想法是让一个厚重的结构具有漂浮感。通过讲厚重的结构悬空来创造这种在空中漂浮的感觉。我们的其他作品,如北理工文体中心和厦门英良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也体现了这一目标。

曲靖文化中心图书馆

VB:你们曾说,时境建筑(Atelier Alter)的名字源于把项目看作是“每个场地的物理和形而上学环境条件的改变”。然而,你们的许多项目都是在没有“时境”可言的场所建造的。往往是项目本身成为了场地的语境。你对中国广泛的“一切为零(Tabula Rasa)”式的发展有何看法?

张继元:我们对“从原点出发(Tabula Rasa)”的建筑理念持有坚定的信念。您所理解的“Tabula Rasa”含批判性,而和我所理解的“Tabula Rasa”为褒义,但在中国早期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我们并不赞同您所指的这种忽略项目语境的方式。历史对我们都很重要。中国有着丰富的千年历史。诚然,很多项目都是在一片空地上开始的,或是因为未经开发,或是因为以前的建筑被完全夷为平地。然而,物理语境或许并不直观,但是一定存在的。场地可能被附近的山或河流包围,或是地质和历史的资料也可以参考。我们会尽我们所能去获得。即使面对一片空地,我们也会寻找历史资料、当地传统、文化文物等等。换言之,如果我们没有一个足够强的视觉、物理的语境,我们将研究基地形而上学的文脉。

北京理工大学文化体育中心

如果我们设计博物馆,我们会去了解藏品——化石、书法——并作为我们的灵感。或者环顾四周——梯田把天空映射成一种分割交错的立体主义绘画——这可能会成为一种项目的隐喻和灵感。我们把所有这些元素带到我们的场地里,成为项目的基本元素。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改变。面对场地的改变,我们保持乐观的态度。竭尽全力寻找灵感,特别是从中国的历史、艺术和山水人文之中。我们找到的事物可能会为我们所设计建筑的某个方面提供灵感来源。由乐器、陶器或一段故事作为灵感的建筑对我来说是自然而然且有吸引力的。这些想法源于库珀联盟学院的教授Raimund Abraham和Diane Lewis,以及对彼得·艾森曼和丹尼尔·李伯斯金等建筑师的作品的启发。

北京理工大学文化体育中心

北京理工大学文化体育中心

VB:你们如何看待中国广泛快速的城市化进程?

卜骁骏:这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并且其中有许多错误。同时,我们显然受益于许多由国外知名建筑师建造的杰出的项目。他们的知识影响了许多意识超前中国客户。因此,当我们开始构建项目的时候,因为我们的客户已经熟悉外籍建筑师在中国设计的建筑,我们的许多想法更容易被接受。我们从这些先例中受益。看到北京奥运会场馆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馆后,客户们变得更加开明。许多客户会对我们说:“如果世博会建筑可行,那么你们的设计也是可行的。”

英良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

VB: 让我们聊聊设计过程吧。你们是如何推进设计的?

卜骁骏:张继元使用实体模型,我使用数字模型。我在数字空间可以更自如地工作。我喜欢控制不同的图层。数字模型是完全交互式的,为我提供了很多掌控力和多种功能。

张继元:我更想要真正看见并感受到设计的构造。我需要考虑建筑的建构,如何理解场地,如何处理大地与地平线,如何在场地的限制条件下推进突破性的设计。局限性与可能性一样重要。我的工作流尽量保持极简,为思考让出空间——一个安静的房间、一个能存放思想的桌面、若干木头体块、铅笔和素描纸。我需要全神贯注。搭建我可以自行完成的快速模型。只有当基本空间关系搭建好后,我才会进入Rhino,进一步测试设计建筑表现。


英良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


英良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

VB:你认为当前中国年轻独立工作室的机会如何?

卜骁骏:我认为中国仍然机会充足。当上一代建筑师回国开始实践时,他们追求相似的想法,朝着一个方向努力。他们对自己有一定的期许。在某种程度上,他们不得不设计自己的建筑,来对抗外国设计机构或外国设计师。但是现在我们没有了这样的限制。我们可以朝任何方向发展,在任何可能的地方寻找机会。西方和中国之间的差距也不再巨大。因为我们生活在同一个世界上,各处的建筑没有什么不同。差距在减小,领域变得扁平化,每个人的机会都非常相似。虽然工作不易,但是机会更多。我们非常乐观,但我们也必须更快、更努力地工作。

北京理工大学文化体育中心

辑:韩爽,莫因同;译者:周卓汉

*作者:Vladimir Belogolovsky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Hi年度榜」2019这么“南”,画廊都怎么赚钱?
央美食堂打工妹的才华:十道门也挡不住她成为艺术家
易盖房丨16.4m×10.7m,​云南曲靖代家新中式别墅
Revit官方教程丨关于项目基点与测量点
示范区景观 | 天朗•云熙
美女RASA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