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约旦河两岸(12)瓦地伦与劳伦斯

这是在约旦的第3天了,上午去瓦地伦沙漠,下午去佩特拉。

途中,小盖介绍了约旦的历史。以小盖讲的打底,再看一点资料,我理解的约旦历史汇总在这:古时候的迦南就是巴勒斯坦,巴勒斯坦包括现在的约旦和以色列,所以摩西率子民回到“流着奶和蜜的地方”,就往这边走。

公元前十三世纪末,希伯来人逐渐征服了巴勒斯坦,并曾先后建立希伯来王国及以色列王国。巴勒斯坦地处亚非两大洲的交界处,是中东地区的咽喉要道,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历史上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公元前八世纪被亚述帝国吞并,后来又被新巴比伦王国占领,新巴比伦比较狠,地方占了,犹太人还成了巴比伦之囚。公元前六世纪波斯帝国强大了,灭了新巴比伦,成了主人。过了200年,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如旋风般横扫中东,荡平波斯,埃及托勒密王朝的统治延伸至现今的约旦地区。公元前64年罗马人来了,又成了罗马帝国的行省,在杰拉什古城看到了当年的威仪。公元四世纪成了东罗马的行省。到了公元七世纪,阿拉伯兴起 ,于是纳入了阿拉伯帝国的版图,之后经历了阿拉伯三大王朝的更替和突厥及蒙古的入侵,还有声名狼藉的十字军东征,最后还是被埃及马穆鲁克王朝收编了。公元16世纪,奥斯曼帝国接手统治到第一次世界大战。英国以约旦河为界将巴勒斯坦一分为二,西部还叫巴勒斯坦,东部建立了外约旦酋长国。1946年外约旦独立了,改国名为约旦哈西姆王国。

真主!太恐怖了。看得我都快哭了,这是什么地界呀,三千年没有消停,刀光剑影,生灵涂炭。千万别住在什么战略要地,就是找死。

聊完悲催的历史,说点高兴的事。

小盖管瓦地伦叫瓦迪拉姆,阿拉伯语的Wadi意曰“河谷,山谷”,Rum是“酒红色”,意为“瓦地伦酒红色山谷”。瓦迪拉姆沙漠浩大,一望无际,又被称作“月亮谷”,因为它像月球表面一样宁静沉寂。这片面积720平方公里的沙漠与众不同的既是沙漠,又是峡谷。并非寸草不生,而是有很多低矮的植被。相比一望无际的连绵沙丘,这里分布着高耸的峭壁和岩石。所以有两部著名的电影在这里拍摄外景,近的是《火星救援》,远的是《阿拉伯的劳伦斯》。





小盖嘱咐都戴好围巾,凡有漂亮大纱巾的女士,她都给围个阿拉伯式,围好了,就谁都不认得了。







进沙漠六人一组分乘贝都因人的小皮卡车。为了管理方便,领队早就把这24个驴友分成4个组,正好一组乘一辆。





瓦迪拉姆沙漠是雅丹地貌,沙子微微发红色,与在埃及看到的撒哈拉沙漠和甘肃、宁夏的沙漠有不同,那些沙漠看到的是如波浪般连绵起伏一眼看不到头的沙丘,这里到处可见如同城堡般矗立的被风化的巨岩。巍峨壮观。风沙在岩石上刻出一道道深沟,掰下一块块岩石。远古时这里大概都是山峦,地震把山崖撕裂掰碎,日复一日的风沙把大块岩石磨成小块,再把小块磨成砂粒。与众不同的是瓦迪拉姆告诉人类,这里原来有什么,将来会怎样,远古与未来并存。









进了沙漠,第一个节目是爬沙丘,小盖说光脚丫踩在沙子上会非常舒服,鞋里也不会进沙子。OK,马上照办。细沙踩在脚下确实舒服,一步步往上爬,迈一步,脚陷进沙子里,拔出来再迈一步,又陷进去了,没走多远就开始“拉风箱”,站下来往前看,体力好的都在前边呢。接着深一脚浅一脚地爬,发小姐姐告诉我踩着别人的脚印走会轻松一点,果然不错。





驴友们纷纷开始留影了,蛙妹也在前边美呢,我也赶紧表现一下。蛙妹和大邓跪在沙子上,做感谢真主状,还挺唬人的。最早爬上去的都在岩石上击掌庆贺。大家都特别高兴,不知此生还有没有爬瓦迪拉姆沙漠的机会了,这不就是在火星上行走吗。















 
 

小皮卡第二次停在大岩石前,岩石上刻画着骆驼和文字,小盖说这是两千多年前的商队经过沙漠时留下的,特别有意思的是,骆驼有画成空心的,有画成实心的,空心骆驼的肚皮上刻着商队主人的名字,实心骆驼肚子下面刻着商队的记载。





有人发现岩石上有粉笔字“中华”,太丢人了,驴友们议论纷纷,很气愤。我们组的两位组员扑在岩石上用湿纸巾把粉笔字擦掉了。与其说不如起来行。



贝都因人牵着骆驼等着游客骑,不少白色的单峰骆驼。这个地方盛产骆驼,阿拉伯人就是骑着骆驼打仗的。阿拉伯的劳伦斯领着阿拉伯骑(骆驼)兵穿过瓦迪拉姆沙漠打败了土耳其人,拿下了阿卡巴港口。













最后来到一个峡谷里,只见山势险峻,空地上有一块岩石,在两面凹进去的地方刻着两个阿拉伯人的头像。一个是阿拉伯的劳伦斯,另一个有胡子的是阿拉伯王子费瑟尔,也是约旦第一任国王。这两个不怎么精致的头像是100年前刻在岩石上的,不知道作者,想是敬重崇拜他们的人刻的吧。











劳伦斯是个英国情报军官,小盖说他是英国间谍。对于中国人来说劳伦斯是因为《阿拉伯的劳伦斯》那部史诗电影而闻名,对于阿拉伯世界来说,他是个为了阿拉伯的独立出生入死,奋斗过的圣人。一战期间,奥斯曼和德国是一拨的,英、法、俄是另一拨的。劳伦斯奉命去找阿拉伯人,因为阿拉伯人想反抗土耳其人的统治,英国和法国则想利用阿拉伯人打击土耳其人,派了阿拉伯语专家劳伦斯上尉去看看阿拉伯人到底怎么打算,并向阿拉伯人提供援助。有着“骑士精神与正义的信仰者,同时也是蛇蝎般的阴谋家与自我造神者”的劳伦斯却一心一意帮助阿拉伯人争取独立,他本来就是个历史学家,到叙利亚考察十字军的城堡,他熟悉巴勒斯坦和阿拉伯人,认为沙漠中的阿拉伯人纯粹而高尚。劳伦斯非常尽心地帮助阿拉伯人打击土耳其人,尊重阿拉伯人,不止是王公贵族,也包括平民。他与费瑟尔王子互相欣赏,精诚合作,身穿阿拉伯长袍率领阿拉伯军队挥师北上,所向披靡,两年后他们胜利攻陷了大马士革,与英军会师。但是当阿拉伯人的胜利在望的时候,英国和法国秘密签订的塞克斯——皮科特协定被披露了,协议的内容是协约国一旦胜利,英法两国将瓜分奥斯曼帝国的所有土地,阿拉伯人被出卖了。1918年,劳伦斯筋疲力尽、心灰意冷回到英国写出了《七根智慧之柱》。







电影里阿拉伯的劳伦斯是英国著名演员彼得·奥图饰演的,他完美地表现了劳伦斯戏谑而忧郁的气质,神经质而极富表演性的仪态与浪漫理想化的性格。影片是由英国著名导演大卫·里恩执导筒。一举夺得35届奥斯卡7项大奖。瓦迪拉姆沙漠是电影《阿拉伯的劳伦斯》的主要外景地,电影里,劳伦斯带领被土耳其打得溃不成军的费萨尔王子的骆驼军,穿过这片沙漠从背后奇袭亚喀巴的土耳其守军,夺下红海要塞,英国的海军得以长驱直入,为英国赢得一战起到关键作用。回到北京后请一位小朋友帮我下载了这部经典大片,看过一遍,觉得必须还得再看一遍。

山根下用黑底白道大布围起来的帐篷,小盖让大家去帐篷里喝贝都因人的鼠尾草茶,每人一杯。鼠尾草茶没什么异味,好像也可以续杯。几个贝都因男人坐在边上,不吱声看着我们,地当间是用大石头抠出来的灶,烧着炭火,煨着几个水壶。










贝都因人在给蛙妹化妆,他把一根细长黑色的东西放在蛙妹下眼睑上,然后让上下眼睑闭拢,抽出那根黑色的东西,一道黑黑的眼线出现了,顿时蛙妹的眼睛有点像埃及人了,就是这么简单。





带着对瓦迪拉姆沙漠的赞叹,回到了出发的地方,按小盖的嘱咐,每人给贝都因司机一美金小费,问能不能合个影?司机很爽快地同意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约旦·瓦迪拉姆】寻找“阿拉伯的劳伦斯”
约旦之旅:玫瑰沙漠瓦迪拉姆
走进约旦——沙海掠影
约旦瓦地伦沙漠(4)
你不知道的关于“约旦哈希姆王国”的冷知识(百科)
世界遗产之约旦篇(5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