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肥城郭家的家世考证
1、介绍郭家一支在肥城

这是一座明清时期古建筑群,分前、中、后三进院落,三院都有东西厢房、耳房,砖石瓦木结构。民国时期,为著名乡绅、中国同盟会会员郭明绍世袭府邸。据说,清末民初,著名小说家、仙学家、《老残游记》作者刘鹗先生曾经长期客居于此。《老残游记》中,有几个章节与这里有关。其一,关于望气,即看风水,清末,中院曾出土五色石碣一方,刻字云:唵吧呢呗咪哄。人们不知何意?后被泰山民国将军冯玉祥移至泰山普照寺,不久移至五贤祠,不久又移至三阳观。传说古代仙人吕洞宾虹化后,其骨灰被弟子的弟子弟子的弟子......东平王三阳,择葬在泰山之阳三阳观后殿一座石碑下。其二,《老残游记》中“陶山雪地遇虎”一节,据考证,陶山是指肥城市湖屯镇陶山,山之阳百丈悬崖中有古仙人洞,传说是春秋战国贤相范蠡、仙人赤松子隐居修炼的神仙府。此洞在一笔直古崖上段,高近百米,古时已封闭,用高倍望远镜可见几平方米封石痕迹,无路可攀。其三,《老残游记》附篇关于泰山红门宫的章节,据说主人公某巨商是郭明绍祖上原型——因为作家刘鹗当年的确客居郭家泰山红门宫旅店。总之,这里故事扑朔迷离,一言难尽。

    经历过辛亥革命、军阀混战洗礼,有大火焚烧痕迹,已近颓废。1936年12月,经延安毛泽东批准,中共泰西特委成立,段君毅任书记,在这里中院办公。不久,泰西地下情报总站成立,在后院办公。1939年4月,中国国民革命军第八集团军八路军115师东进支队司令陈光、政治部主任罗荣桓,就驻扎在这里,在前院办公。各厢房驻机关工作、警卫人员。是郭明绍长子、著名烈士郭常信的生前府邸,著名中国传记文学作家、诗人、仙学家、烈士郭常信后人赤松子少年读书的地方。

2、郭家先祖郭子仪的故事

在山东省肥城市,很久以前就有一个历史传说,说大宋取代大唐以后,唐朝三朝元老郭子仪的后人,有一枝从东都洛阳迁往山东肥城桃园一带,在一处原始森林茂密、土地肥沃的平原地,建起一座规模宏大的寺院,寺院的名字已经无从考察,后人只知道这个地方叫:佛庄。郭家在此以弘扬佛法及建筑寺院为生,在周围州县建起众多佛寺、禅院、佛塔、塔林,积金众多,延续多年。他们的先人就葬在一处传说风水仅次于孔林的地方,后人称之为:郭家坟。因为他们家祖坟风水好,其子孙后代,在历朝历代,都有文臣、翰林院学士出现。据说,在抗日战争爆发以前,郭家坟周围,尚有几围粗的松树、柏树数万棵,方圆数十华里,森林里面,红墙碧瓦,都是佛家风格的古代建筑。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后不久,日军侵占了这个地方,将古树砍伐殆尽,连同寺产,全部偷运到日本。也有人说古树都修建了济南至北京、上海的铁路。为了巩固这个地区的统治,日军在佛庄以西演马庄,修建了泰西一带最大的日军据点,驻守日军一个旅团。由于日军的疯狂掠夺,后来,郭家坟只留下一片片废墟和残坊断碑,从此,佛庄失去古代庄严气象,后人误读佛庄为伏庄。

3、郭家的历史贡献

抗日战争时期,佛庄郭家出了几位抗战英雄,他们是郭月斋、郭哲生、郭长灿、郭长信等。他们都出生在肥城市桃园镇佛庄一户世代书香的地主兼资本家的家庭中。郭家是当地名门望族,明清时代曾出过状元、进士、秀才等多人。祖父郭宗厚信奉耕读继世,家中藏书甚丰,清末曾向曲阜书院、聊城书院、泰山书院捐献古代书籍善本数千本,达3骡车之多。清末儒商、著名作家《老残游记》的作者刘鹗是其祖父文友,曾长期客居祖父在济南的铁公祠、泰安的三阳观、斗母宫及肥城湖屯的幽栖寺开设的旅馆内。二人经常结伴游名山古刹,交情甚笃。父亲郭明绍为中国同盟会会员,早年参加土地革命,193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初,与国民党山东省第6专区督察专员兼聊城县政府县长范筑先将军结为拜把兄弟,并被委任为肥城西区抗日区长、王庄镇抗日镇长。同年8月,范筑先将军为培植抗战力量,亲自给陕北中央人民政府毛泽东主席写信,介绍郭明绍长子郭长信和范将军的两子一女及大批山东青年赴延安抗大、陕北公学学习。为了筹措革命经费和掩护地下工作者,在家中开办了镇公所、自行车局、粮栈、钱庄、烟草行、茶楼、饭庄、酒馆、旅店等,郭洪涛、董(段)君毅、万里、何光宇、袁振、陈光、罗荣桓、徐向前、刘少奇、朱瑞、崔子明等领导,都先后在他家里住过。建国后,郭月斋曾经担任全国供销总社党组副书记、总社副主任、国家商业部副部长,2006年在北京逝世,享年97岁。他们的后人郭新平,就是主编大型当代历史人物传记画册《中华泰山儿女》、《中华齐鲁儿女》系列丛书的主要成员之一。

4、赞皇县北水峪村郭家坟碑文

水源木本,水,吾知其有源也;木,吾知其有本也;人尤不可不知其有祖闻。吾祖自晋阳迁来数百余年,而谱书究不可考者。其故何哉,盖闻父老相传。至明末清初,遭世变之乱,人遂迁于天津,谱书亦随而去矣。所可考者,惟自郭公讳亮字明德以后,虽历有年所,而祖墓之世世相接者,犹可究悉焉。吾祖之謦欬杳不可闻,第观所树之木手泽犹存始也,挺然而生继也,本固枝荣,葱茏蔽日,闲暇之时,先人蟠绕其下曰:勿令后人剪伐也!即过此墟者,莫不曰此家亦必绵绵翼翼,当如是盛也!孰意代远年湮,风雨摧折,遂至树木而凋零,目睹而色变,默思而神伤,感慨系之能不惨淡而伤乎。虽天气使然,实子孙不善保故也。于是,合族慨然叹曰:与其乔木化为灰烬,不大先人之德,何如祛树建碑,光我宗祊!不数旬,而碑事告竣,竳诸莹左,先人幸甚,子孙幸甚。他若流连无益之辞,皆略而不陈,惧亵也!惟此数枚苍柏永保勿替,实合族之乐也!当春烁拜埽之际,有登斯茔而阅斯碑者,可感念于不忘也夫!

 七世孙  郭树声  书丹

光绪三十年岁次甲辰夏五月下浣

谷旦合族仝立

注:(1)该碑立于赞皇县北水峪村北半里河西核桃埝郭家祖坟;(2)立碑时间为光绪三十年(1904年)五月,书丹人为七世孙郭树声,按30年一代计,郭姓迁至北水峪村时间约在1690年左右;(3)郭姓自晋阳迁来,晋阳即今山西省太原市(古代晋阳治所在今太原市阳曲县,后晋源镇即今晋祠一带又称为晋阳,今人对此有争议);(4)明末清初,郭姓大部迁至天津,后考证为实。约1976年某日,村民在村南劳动时,一解放军战士行军路过此地,对村民说:“我是天津人,参军时,老人告诉我:赞皇县北水峪村是我们的老家,村北一里河西边有老坟”。根据这一信息,1988年左右,该村郭俊杰考到天津上大学,便打听天津郭姓的情况,恰有一位老师姓郭,并说明住在郭家街,祖籍是赞皇县北水峪村。(5)明末清初,遭世变之乱,是郭姓迁至天津的主要原因和今日研究社会变迁的历史依据。

我要收藏
浏览:2967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教你放风放水,家里更暖!!
高邑县北焦村抗日志士——李文绅
肥城关王殿小泰山(一)
石家庄这里已花开成海 只待君来!错过再等一年
我的大学║丁香伴我走天涯(5)
1939年鲁西八路军情报系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