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年重症医院获得性肺部感染,如何进行抗感染治疗?
l*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一文理清!

 


1

前言


老年患者人群因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合并基础疾病较多,肺部感染表现不典型,自主咳痰能力差,病原学检查难度较大且存在滞后性等原因,导致感染进展迅速,临床如不及时恰当地进行治疗,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如何恰当合理地对老年患者医院获得性肺部感染进行抗感染治疗,这对于临床医生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笔者之前遇到过这样一个病例,下面就将这一案例与大家分享。


2

病例摘要


老年男性患者,因“胸闷气短1月,加重5日”入院治疗。

1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气短,伴左肩疼痛及背部疼痛。5日前无明显诱因症状加重来我院检查,入院后CT检查示左肺肿物,气管镜检查示左肺肿物,生长并完全堵塞管腔,病理示鳞状细胞癌,完善检查后行左全肺切除术,术后有误吸史,双肺呼吸音粗,氧饱和65%-75%,经静推尼可刹米、甲强龙后效果不佳,病情危重转至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

患者既往高血压15年,糖尿病6年,脑梗死1年。

入ICU后,查体:镇静状态,右肺呼吸音粗,右下肺可闻及湿性啰音,腹软,双下肢无水肿。

急查血常规:白细胞(WBC)17.53×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97.24%,脑钠肽(BNP)117pg/ml,降钙素原(PCT)、肌钙蛋白I正常;肝功能:白蛋白 29.8g/l;肌酐 74.01μmol/l。

胸部CT提示右肺炎症。

ICU诊断:肺恶性肿瘤,左肺切除术后;肺部感染呼吸衰竭;脑梗死;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

3

抗感染治疗过程



第1d,患者呼吸困难,血气提示Ⅱ型呼衰,给予心电监护,呼吸机辅助呼吸,完善痰培养及血清学指标,给予抗感染、化痰、营养支持等治疗。经验性给予患者使用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1000mg q8h ivgtt抗感染治疗。

第2d,患者呼吸机辅助呼吸,微生物快速检测:G试验、GM试验、内毒素阴性。

第3d,患者呼吸机辅助呼吸,WBC 15.42×109/l,NE% 88.10%,PCT 1.339 ng/ml;痰培养:光滑念珠菌。夜间8时患者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8.1℃,给予对症处理后体温降至正常,血象较前下降。

第4d,患者呼吸机辅助呼吸,病情仍较重,检查见右肺下野炎症。针对痰真菌培养阳性,临床给予卡泊芬净 50mg qd ivgtt抗真菌治疗。一般情况下,卡泊芬净的用法:第一天单次70mg负荷剂量,随后每天单次50mg。

第5d,患者病情危重,体温基本正常,呼吸及循环波动较大。WBC 34.48×109/l,NE% 97.84%,PCT 33.517ng/ml;痰培养: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黄单胞菌)+++;肾小球滤过率(eGFR) 82.02ml/min。抗感染方案调整为:头孢哌酮/舒巴坦3g q8h ivgtt、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400mg qd ivgtt,继续卡泊芬净抗真菌治疗。

第6d,患者镇静状态,意识清。痰培养及药敏: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黄单胞菌)+++头孢他啶 48 R,+++左旋氧氟沙星30 S,米诺环素 30 S,+++复方新诺明≤20 S。血常规:WBC 10.58×109/l,NE% 83.20%,PCT 8.431ng/ml。

第9d,患者镇静状态,意识清。辅助检查:PCT 2.583ng/ml,WBC 8.79×109/l,NE% 80.60%,内毒素、G试验、GM试验未见异常。

第11d,患者意识清,鼻导管吸氧 5l/min,无发热,辅助检查:血常规:WBC 7.66×109/l,血红蛋白浓度 95g/l,NE% 80.10%,PCT 0.673ng/ml,血培养、厌氧菌培养、念珠菌培养:72小时培养阴性。

第12d,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由于感染明显控制,转出ICU继续治疗。


4

分析及讨论


1、初始抗感染治疗方案合理性分析:

该老年患者既往有长期吸烟史、此次行左肺全切,肺容积减少。患者既往有脑梗病史,会厌功能障碍,术后有明确的误吸史,CT提示右肺中下叶外带渗出。且该患者高龄、误吸、基础疾病(恶性肿瘤)、意识障碍、平卧位等,且存在耐药菌的高风险因素:前90d内静脉使用过抗菌药物,入住ICU,具有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多个危险因素,此次患者有发热、痰多、感染指标升高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的支持,临床考虑患者存在肺部感染,病原菌G-及厌氧菌可能性大。

因此选用广谱的抗菌药物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既能覆盖可能的病原菌,又能针对可能的耐药菌,选药合理。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的剂量以亚胺培南含量计,肾功能正常的患者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细菌的敏感性及患者的体重而定,通常2-3g/d q6-8h,最大剂量不得超过4g。该患者体重66kg,计算肌酐清除率为85.40 ml/min,肾功正常,临床根据感染情况使用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1000mg q8h,剂量适宜。

2、真菌抗感染治疗探讨:

ICU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以念珠菌为主,但近年来光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等这些非白念珠菌,其感染的比例在逐渐增加。该患者具有多个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如:病情较重、广谱抗菌药物使用、入住ICU、导管置入等。在治疗第3d,患者肺部感染仍较重,伴有发热,痰培养光滑念珠菌,真菌D-葡聚糖、半乳甘露聚糖指数I阴性,临床未能明确病原菌之前不能完全排除真菌感染造成患者发热。

综合上述考虑,笔者认为临床积极加用抗真菌药物合理。根据2020年《中国成人念珠菌病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1]指出:对于重症念珠菌下呼吸道感染推荐棘白菌素类治疗。此外,棘白菌素类药物卡泊芬净对肝肾功能影响较小,适用于老年重症患者,但该药价格相对较高,需考虑患者经济条件。

3、病原菌目标性治疗的分析: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MA)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医院环境的革兰阴性条件致病菌,其引起院内感染尤其是医院获得性肺炎的数量日渐增多,已逐步成为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主要病原菌之一。长时间的住院、真菌感染、导管插管等因素增加了感染SMA的危险性,尤其是免疫功能低下的危重感染患者更易发生SMA感染。SMA具有复杂的耐药机制,对多种抗生素耐药,尤其是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天然耐药。该老年患者合并有多种疾病肺部肿瘤、糖尿病、高血压,免疫力低下又在ICU接受呼吸机辅助治疗,具有感染危险因素。且病情危重,应积极抗感染治疗。该患者药敏结果提示:左旋氧氟沙星30 S,复方新诺明20 S。

根据48版《热病》[2]推荐: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首选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TMP-SMX),如果体外实验敏感,氟喹诺酮类可选。临床考虑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SMZ/TMP)为抑菌药,起效较慢,且该类药物易引起过敏和肾损害,老年患者常不能耐受,因此排除此药。根据药敏对氟喹诺酮类药物亦敏感,可选用莫西沙星,但根据《中国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诊治和防控专家共识》[3]: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过程中易发生快速耐药,尤其是单药治疗时,因此一般联合治疗,头孢哌酮/舒巴坦体外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具有良好抗菌活性,成人常用剂量为3.0g(头孢哌酮/舒巴坦2:1制剂),每8小时一次,静脉滴注。

严重感染或难治性感染可增至3.0g,每6小时一次,静脉滴注。临床医生根据共识和药敏结果选择头孢哌酮/舒巴坦3g q8h联合莫西沙星抗感染治疗。采取敏感抗菌药物治疗后,患者炎症指标好转,抗感染治疗有效。目前关于SMA的疗程目前没有统一的推荐意见,停药应重点参考临床症状的改善、而非细菌学的清除。

该患者经过上述抗感染治疗后,病情好转并转出ICU专科治疗。


5

小结


本例老年患者因肺部恶性肿瘤行左全肺切除术,术后患者因肺部感染逐渐加重入ICU治疗,治疗初始未能明确病原菌,医生根据经验和抗菌药物指导原则选择覆盖G-及厌氧菌的广谱抗菌药物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经验性治疗;当痰培养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且患者感染明显在进行性加重,临床果断停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换用敏感抗菌药物针对性治疗后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快速有效的病原学培养和药敏结果是抗感染治疗的关键,因此明确病原菌对抗感染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念珠菌性肺炎的诊断具有较大的挑战性,确诊完全依赖于组织病理学证据,其致病机制大多数归因于全身感染后的继发感染。对于老年重症HAP患者,如果疑似合并有肺部真菌感染,是否积极启动抗真菌治疗,目前仍是一个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中国成人念珠菌病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组.中国成人念珠菌病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J].中华内科杂志,2020,59(1):5-17.
[2]Sanford JP(著),范洪伟(译).热病:桑福德抗微生物治疗指南[M]第48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9:9-10.
[3]周华,李光辉,卓超,等.中国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诊治和防控专家共识[J].中华医学杂志,2013(16):1203-1213.

本文首发:医学界呼吸频道
本文作者:云淡风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ICU在抗侵袭性念珠菌病的三大挑战
肺部感染
重症感染诊疗流程
【临床研究】呼吸机相关真菌性肺炎的临床预测因素
【论文精选:药师与临床】临床药师参与1 例脑动脉瘤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治疗实践
【临床一线中的实践好伙伴】降钙素原在脓毒症/感染性休克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