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样的脑梗死你见过吗?

影像时间

病例展示

患者女,24 岁,因 「 头痛 7 天,加重伴四肢强直抽搐 8+小时 」 就诊.

查体:T36.3℃;P80 次/分;R25 次/分;BP125/80 mmHg;SPO2:99%,意识模糊,查体不合作。

辅助检查: 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 15.39(10^9/L)↑,淋巴细胞百分率 4.2(%)↓,中性粒细胞计数 14.54(10^9/L)↑;2021-10-17 凝血全套:D-二聚体 741(ug/dl)↑,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 10.0(ug/ml)↑;脑脊液常规检查(CSF)、心脏彩超及腹部彩超未见明显异常。

影像学检查

2021-10-17 [头部, 平扫] 如下:

双侧额顶叶见斑片状稍低密度影,右侧额顶叶区为甚,邻近脑沟变浅,双侧额顶部部份血管密度增高。

2021-10-17 [头颈部静脉,CTV][头颈部动脉,CTA] 如下:

上矢状窦部分及其分支静脉血管显示欠清,上矢状窦局部见充盈缺损。

2021-10-19 [头部, 平扫] 如下:

双侧额顶叶斑片状稍低密度影及高密度影,右侧额顶叶区为甚,双侧额顶部部份血管密度增高,较 CT211017-022 旧片病灶较前明显。

2021-10-20 [头部, 平扫] [头部,DWI] 如下:

双侧额叶及中央后回脑白质区见斑片状、条带状长 T2 信号影,FLAIR 呈高信号影,DWI 示病灶周围见脑回样稍高信号影,以右侧为著,其内见片状短 T2 信号影,病灶局部灰白质结构相对有所保留,右侧病灶邻近脑沟变窄,脑回增宽。

2021-10-20 [头部, 增强] 如下:

双侧额叶及中央后回脑白质区异常信号,以右侧为著,增强扫描未见明显异常强化影。

2021-10-20 [双下肢静脉, 血管] 如下:

双下肢股静脉下段、腘静脉、肌间静脉及左下肢胫后静脉、腓静脉血栓形成。

10 月 25 日行经皮超选择性动脉造影术+经股动脉插管全脑动脉造影如下:

上矢状窦静脉血栓形成,双侧颈动脉造影可见血流显影延迟,上矢状窦前段未见显影,后端显影延迟伴局部充盈缺损,考虑上矢状窦血栓形成。

临床诊断:1、颅内高压综合征: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2、继发性癫痫 癫痫持续状态;3、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4、易栓症。

静脉性脑梗死

静脉性脑梗死(cerebral venous infarction,CVI)是脑血管性疾病一种特殊类型,多继发于脑静脉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thrombosis, CVT),发病急,进展快,死亡率较高(20%-78%),其发病年龄较轻,女性多见。

诱因和病因

①子痫及重度子痫前期;

②直接相关性疾病,如脑静脉窦外伤、感染侵及脑静脉窦、肿瘤压迫脑静脉窦等 ;

③系统性疾病: 如脱水、结缔组织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

④药物因素: 避孕药、激素等;

⑤血液性疾病: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凝血病等。

临床表现

早期出现颅内高压体征,以头痛最为突出。病程发展至脑梗死时,常伴肢体活动功能障碍,甚至昏迷、死亡。

影像学表现

CT/CTA

CT 平扫显示急性 CVT 的主要征象为静脉(窦)密度增高(图 3a)。

­­­­­

(注:左侧横窦高密度)

在上矢状窦后部短轴位切面可显示典型的致密三角征(图1c),但其敏感性较低,并且缺乏特异性,部分正常人,特别是新生儿也可见到类似表现。

(注:上矢状窦后部致密三角征,如白色实性箭头所指)

脑实质病变影像特点,多发病灶且分布具有一定特征性,多发生在血栓相关引流静脉(窦)附近。

浅静脉(窦)血栓引起的实质病灶主要位于皮层及皮层下区(图 1a-e),表现为脑肿胀、水肿,多数伴发灶性出血,部分以血肿为主要表现;

(注:图 1a 双侧额顶叶皮层下低密度水肿区。图 1b 左侧颞枕叶大片水肿区伴颞叶皮层下多发出血灶、部分形似 「 腰果 」(空箭)。图 1c 右额顶叶皮层下多发出血灶、部分形似 「 腰果 」(空箭),同时见上矢状窦致密三角征(箭)。图 1d 左颞叶脑出血,周围水肿较轻。图 1e 左额顶叶皮层下低密度区)

深静脉(窦)血栓主要导致丘脑病变,可累及基底节区、中脑,多对称性分布,以水肿为主(图 2a-e),少数可伴渗血,单侧病变罕见。

(注:图 2a 右侧丘脑小片低密度区。图 2b -2e,3 天后 MRI 示双侧丘脑、左侧基底节区肿胀、水肿,DWI 呈稍高信号,MRV 示直窦未显影-白箭)

MRI/MRV

MRI 平扫上血栓内成分随时间变化显示不同信号。急性期(1 周内)通常显示为 T1WI 等信号 T2WI 低信号(图 3b)。

(注:T2WI 上示左侧横窦类似正常流空的低信号(三角))

1周后随着血栓内正铁血红蛋白增多,在 T1WI 及 T2WI 上呈现高信号(图 3d,3e)。

(注:图 3d-3e 上矢状窦后部亚急性血栓 T1WI、T2WI 高信号-细箭)

而慢性期血栓信号减低且不均匀。CT/MRI 增强扫描可显示腔内充盈缺损,短轴位上低密度的血栓与周围强化的硬脑膜可形成空三角征(图 3c)。

(注:增强扫描左横窦充盈缺损-空三角征,如白色实性箭头所指)

DSA

DSA 一直是诊断静脉窦血栓形成的金标准,其诊断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准确率较高,可达 75 - 100%。但无法显示是否伴发脑实质内病变,同时因其有创性、增高颅内压的风险,应用受限。

鉴别诊断

颅内静脉窦先天变异

静脉性脑梗死的 MR 影像表现与静脉窦先天变异的 MR 影像相似,有时诊断困难。

动脉性脑梗死

起病急,梗死部位与动脉供血区域一致,多伴有定位体征。但静脉性脑梗死起病缓慢,双侧或多发病灶常见,以高颅压症状为主,定位体征少见。

蛛网膜颗粒

通常为圆形、卵圆形或分叶形充盈缺损,边界清晰,T1WI 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 呈明显高信号,增强扫描可见皮层静脉进入其内。

小结

静脉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表现多样,当发现非常规分布的脑梗死、出血,特别是非外伤性多发皮层下出血灶,结合血栓高危因素等应想到静脉性脑梗死可能,及时的 MRV/CTV 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细节定成败!首诊误诊为头颅炎性病变,因为忽略了这个征象【确诊丨医学影像经典病例335】
脑梗?脑炎?原来是Trolard 和Labbe皮层静脉梗塞
周日红茶: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Neuroradiology:SWI诊断皮层静脉血栓形成
“静脉性梗死”的部位、病因及影像特点(建议收藏)~~~
影像科大夫谈静脉窦血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