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靠心电图预警心源性猝死?方法都在这了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珍爱生命,学习预警ECG!



小编还在上小学的时候,学校里曾发生过一起猝死事件。那是一位四十来岁的男教师,当时正在教室辅导学生写作业。突然,他停止了讲话,表情看起来很难受,接着倒在了地上。闻讯赶来的同事眼看着他的脸从正常变成紫绀色,最终没能救过来。

这件事给小编留下了关于猝死的恐怖印象,它来得那么快、那么凶,又仿佛毫无预兆。近几年,新闻也报道过不少起医生、警察及其他行业中的猝死事件。面对死亡率如此之高的疾病,及时识别并预防比寻找救治方法更重要。

在第23届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SCC 2022)上,来自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的张萍教授讲解了心源性猝死预警心电图(ECG)的识别方法,从除极异常和复极异常两方面对相关ECG进行了分类汇总。一起学习,提高警觉!

猝死预警ECG:除极异常类
1

QRS间期延长
ORS间期延长是预测全因性死亡的一项指标,也是心脏性猝死风险的独立预测因子。Kurl等人分析发现[1]QRS持续时间每增加 10ms,心脏性猝死风险增加27%(图1)。

图1 QRS间期延长是猝死的一项指标
碎裂QRS波
碎裂QRS波是指在QRS波里存在复杂的高频反折,使QRS波形成多相波形,但QRS间期可以正常或增宽(图2)。它表示心肌内由于心肌瘢痕或纤维化而存在传导延迟,导致心肌内传导各向异性。

图2 碎裂QRS波
碎裂QRS波可作为冠心病、心衰、肥厚型心肌病、ARVC、 扩张型心肌病、先天性心
脏病及离子通道病患者猝死风险的预测指标[

3

心室高电压

左心室高电压多见于左室扩张或肥大,是心脏性猝死的预测因子[3]


猝死预警ECG:复极异常类

1

QRS/T夹角增

在矢量心电图中(图3),QRS/T夹角正常为0-105°,边界值是105-135°。

图3 矢量心电图QRS/T夹角
QRS/T夹角的增宽与室性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和心脏相关死亡率的风险增加有关。QRS/T夹角>105°可作为异常除极-复极关系的指标,是心胜死亡率的一个强有力的独立预测因子[4]
QT间期异常

早在1985年就有了长QT综合征(Long QT syndrome, LQTS)的诊断标准。在LQTS患者中,约70% QT间期或QTc明显延长,30% QTc为临界值(150-160ms);基因携带者中12% QTc正常(<440ms)。
研究发现,当QTc>500ms时猝死的风险显著增加。Schwartz等研究显示,随着QTc逐渐延长,LQTS患者的生存率显著下降。而且性别和年龄阶段不同,QT间期的预警值也不相同,具体如下表所示(表1)。
表1 不同性别和年龄阶段QT间期的预警值


短QT综合征(Short QT syndrome,SQTS)的发现晚于LQTS 40余年。根据2015年ESC指南,QTc<340 m时可诊断SQTS;QTc <360 ms且合并以下任何一种情况考虑诊断SQTS:①某确定的致病基因突变;②SQTS家族史;③早发猝死家族史(年粉<40岁);④无器质性心脏疾病的室速/室颤生还者。
研究发现,SQTS患者的猝死发生率也高于正常人。但QT间期不能用于SQTS危险分层,反倒是心脏骤停病史、JTp间期及其他心电学指标对SQTS危险评估具有一定价值。

3

缺血性J波、Brugada波
各种原因引起急性严重心肌缺血时新出现的J波称为缺血性J波。Brugada波是指V1~V3导联出现J波、ST段抬高、T波倒置酷似右束支阻滞图形。

早期复极综合征是心电复极异常的一种类型,其中可见缺血性J波或Brugada波。早期复极综合征发生猝死的高风险因素包括:①下壁导联出现早复极表现;②长RR间期后J波和ST段的变化有明显的动态改变,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③J波振幅>0.2mV,特别是骤然升高的J波或者J波振幅呈现交替改变时,常常伴随着心律失常电风暴;④ST段呈现水平或下斜样改变或呈λ样改变;⑤多发导联出现早复极表现,即“Globle”样早复极心电图。

图4 左:J波;右:λ样改变
4

T波电交替

T波电交替(T Wave Alternans, TWA)定义为T波每隔一个激动交替变化(图5)。2008年工作建议指出,TWA重复性高,而且与猝死风险的增加有关,其预测价值不逊于或优于其他指标 (LVEF、 EP、晚电位、HRV等),是预测心律失常强有力指标,但目前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明确应用这一技术的要点。

图5 TWA
5

T波形态异常

MCS值是用来评估T波形态的指标,用到的参数有T波对称性、平坦度和缺口(即切迹)。高MCS值的T波即不对称、扁平和/或缺口的T波,与猝死风险增加有关。研究发现,MCS值提供了独立于心率、QTc 和基线合并症的死亡率的预后信息。如Niagara瀑布样T波就是猝死的预测指标(图6)。

图6 Niagara瀑布样T波

心率变异性(HRV)或心率震荡(HRT)异常

HRV指连续正常(窦性)心动周期之间时间上的微小差异,是预测心脏性猝死和心律失常事件的一个有价值的指标。HRT是窦房结对室性早搏的一种双向生理反应,指一次室性早搏发生后,窦性心率出现先加速后减速的短期波动现象。HRV和HRT可以有效预测心律失常事件。

HRV的判断指标最常用的是时域指标中的SDNN,即全程正常窦性R-R间期的总体标准差。当SDNN大于100ms时,心率变异性正常;SDNN小于100ms,心率变异性降低;SDNN小于50ms,心率变异性显著降低,提示可能诱发室性心律失常。

HRT最常用的2个诊断指标为震荡初始(T0)和震荡斜率(TS)。T0代表室早后心率的加速,其中性值定义为0, T0>0为异常,表明室早后窦性心律无先加速。TS代表窦性心律加速后的减速过程,以每个RR间期的ms变化值表示,中性值定义为2.5ms/RR间期, TS<2.5ms/RR为异常指标,表示室早后无后减速现象。

总结

这么多概念和图形,读完是不是有点晕?其实简单来说,要识别心源性猝死预警ECG,主要就是关注这几个方面的内容:

  • 除极异常:QRS波时限、碎裂QRS波;

  • 复极异常:QT间期延长、TWA均是重要的危险分层指标,但是QT间期缩短需慎重,关注T波形态;

  • 动态心电图中HRV和HRT是预测心律失常事件的有价值指标。


你学“废”了吗?

参考文献:
[1] Kurl S, Makikallio T H, Rautaharju P, et al. Circulation, 2012, 125(21): 2588-2594.
[2] QRS fragmentation: Diagnostic and prognostic significance Cardiology Journal 2012, Vol. 19, No. 2, pp. 114-121
[3] Porthan Kimmo,Kenttä Tomas,Niiranen Teemu Jet al..Int J Cardiol, 2019, 276: 125-129.
[4] Kardys I, Kors J A, van der Meer I M, et al. 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03, 24(14): 1357-1364.
本文首发:医学界心血管频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综 述】遗传性心律失常的体表心电图线索
早读 | 致命性心律失常的心电图判读,这些你都掌握了吗?
【OCC 2017】刘文玲:心源性晕厥诊治中心电图的“红色警告”
早读 | 临床必备:心脏猝死预警心电图分析
心源性猝死的心电预警
尖顶军盔征2011—2020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