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夏天,空调一吹就出现面瘫,为什么?

面神经的介绍

面神经概述:面神经是人体中穿过骨管最长的脑神经,有长达3.5cm的面神经管位于颞骨内,易受到损伤。面神经为第Ⅶ对颅神经,属于混合神经。其中感觉神经纤维支配舌前2/3的味觉,运动神经纤维支配面部表情肌的运动,副交感神经纤维支配舌下腺、下颌下腺和泪腺的分泌。

面神经分支:

颅外分支

2. 引起面瘫的原因有哪些?

面瘫,通常是因为面神经病变或损害,导致神经支配的面部表情肌的瘫痪,导致一侧面部肌肉乏力或无力,常见病因有病毒感染(Bell’s面瘫、Ramsay Hunt综合症)、外伤(颞骨骨折),手术切除相关(面神经肿瘤或者听神经瘤等术后),罕见的还有出生缺陷,如先天性面神经面肌发育不良(Moebius综合征等)。

3. 面瘫临床表现

面神经根据不同部位损害出现的临床症状也不同:

①膝状神经节前损害:

鼓索神经损害,舌前2/3味觉障碍;

镫骨肌神经分支损害,出现听觉过敏;

②膝状神经节损害:

不仅表现有面神经麻痹、听觉过敏和舌前2/3味觉障碍,还有耳廓和外耳道感觉迟钝、外耳道和鼓膜上出现疱疹,称亨特综合征(Hunt syndrome),为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相关;

③茎乳孔附近病变:

会出现上述周围性面瘫的体征以及耳后区压痛感。

面瘫分为中枢性和周围性面瘫中枢性面瘫一般是由颅内的病变引起的对侧面部表情肌的感觉及运动功能障碍,故患者闭眼、皱眉、扬眉动作均正常,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做示齿动作时口角歪向健侧。一般无味觉、泪液、唾液分泌障碍,不伴有听力改变,同时还伴有同侧肢体的瘫痪。而周围性面瘫患者由于周围神经的无菌性炎症,不能进行皱眉、皱额、闭眼、露齿、鼓腮等动作,并伴有鼻唇沟变浅及口角下垂。病侧舌前2/3的味觉出现减退,并伴有唾液分泌障碍。严重者可伴有听觉过敏,及外耳道疱疹等临床表现。

4. 周围性面瘫的药物治疗

(1). 糖皮质激素用哪种?怎么用?什么时间用?用多长时间?

不管是教科书还是国际指南,目前均推荐泼尼松或泼尼松龙治疗,剂量、用法和疗程不完全一致,但差异不大:

泼尼松什么时间用效果最好?

关于糖皮质激素启动时间对预后影响的研究并不多。曾有部分学者将 Bell 麻痹的病程转归分为三个阶段:急性期(发病 1~7 天)、持续期(发病 8~20)和恢复期(发病 21~90)。

因发病 7 内,免疫系统介导的面神经炎症反应处于进行性加重阶段,7后炎症不再加重,但是由于面神经处于狭窄的骨性通道内,周围的水肿虽不再加重,但仍旧对面神经存在持续性压迫;约 20 d 后炎症才逐渐缓解。

所以理论上来说,急性期给药效果应优于持续期给药,持续期给药也有助于疾病恢复,恢复期给药意义不大。临床研究也证明了急性期应用效果最好,持续期应用仍然有效。所以目前国际上均推荐发病72 小时内尽早应用糖皮质激素。

(2). 是否需要联用抗病毒药物?

目前该病病因不明,关于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仍存在争议。临床中对于是否抗病毒治疗还需要谨慎。部分研究表明,与安慰剂相比,单用抗病毒药物没有带来更多益处,糖皮质激素联用抗病毒药物可能减少 Bell’s 麻痹的后遗症。

与安慰剂或皮质类固醇相比,抗病毒药物的不良反应没有显著增加。建议对于急性期的重症患者,可以根据情况尽早联合使用抗病毒药物和糖皮质激素,可能会获益,特别是对于面肌无力严重或完全瘫痪者(H-B Ⅳ 级及以上)。

但不建议单用抗病毒药物治疗。抗病毒药物可以选择阿昔洛韦(口服,0.2~0.4 g,每日 3~5 次)或伐西洛韦(每次 0.5~1 g,每日 2~3 次)。

(3). 营养神经真的有用吗?

营养神经的药物在临床研究中作用有限,只对部分患者有效。建议同时加用扩张微循环药物以改善神经的血管滋养。

患者更要注重提升自我全身免疫力,作息合理和营养全面,有助于减少易致病的风险因素。

5. 周围性面瘫的微创穿刺治疗

星状神经节阻滞

适用于临床各期患者。

原理:星状神经节阻滞技术的原理是将局部麻醉药注入到含有星状神经节的颈部疏松结缔阻滞内,以此来阻滞支配头面颈部、上胸部及上肢的交感神经。这种技术能够改善神经及面部血管的痉挛,增加面部血流和营养的供应,从而减轻或消除管内鞘膜的水肿,增强神经营养,改善缺氧状态,能够减少继发性神经变性并促使神经恢复。

面神经脉冲射频

脉冲射频治疗属于一种微创手术,通过脉冲电流作用于神经靶点,从而改善神经细胞功能,改善神经之间信息的传递,以及促使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症状。患者出现面瘫的情况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脉冲射频治疗,通过绝缘套针经皮穿刺到达靶点组织进行治疗,能够刺激到面部神经、促进神经修复、改善面肌痉挛等作用,因此效果比较好。

面神经射频治疗也适用面肌痉挛、梅杰综合征等。

治疗操作时间:1小时左右

治疗前准备:

(1)治疗前4小时禁食,可饮清水。

(2)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可继续口服相关药物。

(3)术前1小时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局部涂抹。

治疗后注意事项:

1)治疗以后常规留观3个小时左右可恢复日常活动。

(2)治疗24小时内不洗头洗澡。

不同患者穿刺点选择可能不一样

典型病例——治疗 8 次后恢复正常

6. 周围性面瘫如何自我康复锻炼?

进行面肌的自主运动或被动运动锻炼,促进面肌功能的恢复。在肌电图确定有神经变性反应或肌肉失神经支配后,应早期开始运动治疗及自我按摩,可把方法教给患者,让患者对着镜子自行锻炼。每日1次,每次20—30分钟。面肌训练的原则:肌力2级以下时可用手指帮助做被动运动,肌力3级以上时做主动运动,同时进行速度、灵敏度、协调性的训练。

训练方法

①额肌:抬眉,做吃惊样的动作,蹙额;中指与眉平行放在眉毛上,让患者抬眉的同时上举患侧眉毛,另一手的手指压在健侧眉毛上,限制健侧肌肉运动。

②皱眉肌:皱眉,两眉向中间集中,中指放在患侧眉毛内端向中间推,另一手的手指限制健侧运动。

③眼轮匝肌:用力闭眼,将中指压在眉毛上(眉弓上),轻轻向下方推,眼睑闭合,注意勿使中指压到眼球,用另一手抑制健侧闭眼动作。

④鼻根肌、鼻肌(翼部、横部)、鼻中隔下降肌;前者可令患者皱鼻根部来完成;后者可令患者张大鼻孔、伸长鼻下部位来完成。

⑤提上唇肌:让患者提上唇,并向前突出,治疗者将指放在上唇上,把唇向鼻孔处提起;将食指中指放在上唇缘处轻轻上提,健侧上唇要用手指抵住,限制其活动。

⑥提口角肌:让患者示齿,引口角向上后方;治疗者手指可向上方牵拉口角,以助麻痹侧口角上提。

⑦笑肌、颧骨肌:让患者像笑时那样引口角向外上方,可将食指稍放入患侧口腔内或放在口角上,向外牵拉;注意限制健侧运动,可给健侧口角一些阻力来完成。

⑧颊肌:闭嘴引口角向后,指尖可放在口角上向后牵拉口角,注意限制健侧口角的运动。

⑨口轮匝肌、颏肌:让患者将上下唇噘起,用手指由上或下唇的下外方向中央推挤口唇,在健侧面上下唇施加压力,限制健侧运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面神经炎诊断与用药治疗
健康科普堂 | 面瘫的康复治疗
吹空调吹成了面瘫?
指南分享(NO.100)——中国特发性面神经麻痹诊治指南
面瘫、面肌痉挛
周围性面瘫最佳治疗方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