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文读懂:免疫衰老

● ● ●
免疫系统的失调和恶化,即所谓的“免疫衰老(immunosenescence)”,使老年人对新病原体感染、自身免疫以及慢性非免疫性疾病(包括心血管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癌症和2型糖尿病)抵抗力减弱。

T细胞和B细胞衰老表型(Clin Rev Allergy Immunol . 2022 )


-01-

免疫细胞衰老概念

随着步入老年,机体对外界感染、恶性肿瘤和疫苗接种的免疫反应能力受损,并伴随着慢性低度炎症,一起称为免疫衰老。免疫衰老的分子水平和细胞水平机制,大多是未知的。

1 免疫衰老概念

衰老是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器官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缓慢变化,当它涉及到免疫系统时,被称为免疫衰老。

2 免疫衰老过程

疫衰老是一个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生的免疫功能障碍过程,包括淋巴器官的重塑,导致老年人免疫功能的改变。事实上,免疫衰老的过程受到衰老、慢性炎症和微环境的变化等调控。重要的特征是胸腺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退行和退化,导致T细胞输出减少。这个过程被认为是免疫衰老的表现。

图注:免疫衰老的过程。免疫衰老的过程可以改变免疫反应,从而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如肿瘤和感染。


-02-

免疫细胞衰老机制

细胞衰老标志物及检测方法

细胞周期

应激源诱导的下游信号,最终汇聚到p53/p21CIP和/或p16INK4a/pRB通路,直接作用于周期蛋白依赖的激酶,来抑制细胞周期。DNA损伤以p53依赖的方式上调p21CIP水平,而p38-MAPK介导的线粒体ROS水平的增加刺激p16INK4a的表达。


端粒损耗

端粒是线性染色体末端的特殊结构。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端粒由典型的端粒DNA重复序列(TTAGGG)和相关蛋白组成。

在DNA复制过程中,复制机制不能完全复制端粒DNA,导致每次端粒缩短,称为“末端复制问题”。一旦端粒DNA缩短到一个阈值以下,则可能会导致DNA断裂和复制性衰老。因此,端粒缩短是导致端粒功能障碍的一个原因。

Viruses 2017, 9, 289
在免疫系统中,淋巴细胞和粒细胞的平均端粒长度均随着衰老而减少,淋巴细胞的端粒缩短更明显。人CD8+T淋巴细胞的端粒长度也有所不同。初始T细胞通常比高分化细胞端粒更长,增殖潜力更高

端粒酶是一种维持端粒长度的逆转录酶。在静息淋巴细胞中,端粒酶活性通常较低,但丝裂原刺激可以瞬时上调端粒酶活性。一项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静止的T细胞和B细胞的端粒酶活性下降。
分泌表型因子
衰老相关的分泌表型(Senescence-associated secretory phenotype,SASP)是衰老细胞的一个典型特征。衰老细胞分泌可溶性因子(包括促炎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生长因子和蛋白酶)。
在年轻人中,SASP通过促进肌成纤维细胞分化和伤口愈合来促进组织稳态。然而,衰老细胞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积累,慢性SASP促进邻近细胞的退行性变化和衰老相关病理
SASP因子可能产生促炎环境并招募免疫细胞,免疫细胞可能进一步产生更多的促炎细胞因子,并加重与衰老相关的病理。大部分SASP因子,可能起源于先天免疫系统。老年中性粒细胞中促炎因子(IL1α、IL-1β、IL-6、TNFα和IFNγ)的合成显著增加。抑制SASP的形成,是抗衰老的重要策略之一

半乳糖苷酶

衰老相关半乳糖苷酶(SA-β-gal)活性和p16INK4a的表达,作为检测细胞衰老的生物标志物,正常情况下,溶酶体-半乳糖苷酶在pH4.0~4.5之间显示出-半乳糖苷的水解活性峰值。在衰老细胞中,由于酶的积累,活性在pH值为6.0时可检测到。

脂褐质

脂褐素是一种富集在老年神经元、肌肉和皮肤的自身荧光脂肪色素。随着衰老,脂质色素在溶酶体和细胞质中积累,这一方面,是一种特定的细胞衰老模式,另一方面,加重了衰老过程中溶酶体降解途径的缺陷。老年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小胶质细胞和T细胞中的脂褐素水平均显著高于年轻小鼠。


氧应激及线粒体功能异常
活性氧(ROS)是指一类自由基和非自由基氧。大多数细胞ROS(cROS)是通过线粒体有氧呼吸内源性产生的。其他环境刺激(如生长因子、炎症细胞因子和电离辐射),也可以诱导cROS。

过量的ROS会对各种大分子造成氧化损伤(包括DNA、蛋白质和脂质)。细胞通过抗氧化体系调节cROS水平,并维持氧化还原稳态。然而,在衰老过程中,细胞的氧化剂/抗氧化比值变得不平衡,通常有利于氧化剂和过量的ROS累积,从而损害细胞的稳态和功能。

T细胞的激活和分化涉及代谢重编程。在人类初始记忆和中枢记忆CD8+T细胞中,mROS水平与衰老显著相关,来自老年供体的抗体分泌细胞显示出mROS的增加。

DNA损伤

细胞不断暴露于DNA损伤剂中(包括化学诱变剂、辐照和氧化应激)。为了保持基因组稳定性,DNA损伤反应(DDR)进化保守途径可以感知DNA损伤,并招募修复机制来修复DNA损伤。如果DNA损伤持续存在,细胞可能会发生凋亡或进入细胞衰老。DNA损伤也会导致表观遗传学的变化。

蛋白质稳态

内质网具有未折叠蛋白反应(UPR),一种重要的应激触发途径,可以抑制蛋白质聚集,并促进细胞稳态。
蛋白质稳态有三个重要的感受器:IRE1α,PERK,ATF6α。它们的激活与结合免疫球蛋白蛋白(BiP,GRP-78)的分离有关,增加分子伴侣活性、翻译抑制、改善蛋白质稳态。蛋白质稳态依赖于UPR下游的降解和再循环机制的激活(如泛素蛋白酶体系统和自噬),这决定了细胞的死亡或存活。
衰老伴随着UPR的失调,导致了蛋白质稳态的丧失。检测到低BiP水平(包括mRNA或蛋白质)是分子识别免疫细胞衰老的指标。较低水平的BiP也会引起UPR激活,最终导致蛋白质翻译受损。


-03-

炎症性衰老与免疫衰老

炎症性衰老,是由于组织免疫细胞衰老(immunosenescence)增加,以及微环境和免疫细胞的衰老相关变化,这共同导致了高水平的无菌性炎症,以及许多分泌性炎症因子,这些是炎症性衰老标志

Cells 2022
机体衰老的时候,适应性免疫细胞增加自身免疫,从而促成炎症,促炎因子(Th17)激活,同时免疫监测失败,无法清除衰老细胞;而先天免疫细胞驱动炎症性衰老,增加促炎症亚群,产生促炎反应。衰老的巨噬细胞可能无法从组织中清除分泌SASP的衰老细胞,因此,先天免疫细胞的衰老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促进炎症


主要参考文献
  1. Shay, J. W., & Wright, W. E. (2019). Telomeres and telomerase: Three decades of progress. Nature Reviews Genetics, 20, 299–309. https:// doi.org/10.1038/s41576-019-0099-1

  2. Marcia Bellon and Christophe Nicot ,Telomere Dynamics in Immune Senescence and Exhaustion Triggered by Chronic Viral Infection,Viruses 2017, 9, 289

  3. Kumari R and Jat P (2021) Mechanisms of Cellular Senescence: Cell Cycle Arrest and Senescence Associated Secretory Phenotype. Front. Cell Dev. Biol. 9:645593. doi: 10.3389/fcell.2021.645593

  4. Dingxi Zhou et al,Hallmarks and detection techniques of cellular senescence and cellular ageing in immune cells,Aging Cell. 2021;20:e13316


乘干细胞之东风——火爆“外泌体”的崛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免疫细胞衰老8个机制
肿瘤不可忽视的研究方向:衰老微环境
肿瘤与衰老微环境​
干细胞的衰老是人体衰老的根源
《自然》重磅:无惧衰老!人体最大“跳跃基因”竟会激活衰老相关炎症,抗逆转录药物或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等...
衰老的本质是细胞衰老,3步清除衰老细胞,太重要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