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还在为吞咽障碍患者长期留置胃管?你out了!
“张大爷,最近总见您闷闷不乐的,这是怎么了?”


“哎,医生说我过几天可以出院了,但这吞咽障碍还得通过管道摄取营养,可这长期留置的胃管让我既不舒服也不方便外出,出院后我该怎么办呢?”



“张大爷,您放心吧,出院前医护人员会根据您的意愿及吞咽障碍评估结果,为您调整胃管留置方式,争取最大限度地让您舒适方便,提高您的生活质量。”

什么是吞咽障碍?吞咽障碍患者长期留置胃管有什么特点?

吞咽障碍是指食物从口摄入输送至胃的过程中遇到阻碍,无法安全有效地进食,难以获取足够的营养,是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和老年人普遍存在的症状,容易引起营养不良。

营养是吞咽障碍患者需首先解决的问题,而长期留置胃管是吞咽障碍治疗普遍使用的营养供给方式。但是,长期留置胃管会破坏消化道正常生理环境,增加胃食管反流、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还可造成咽、腭、舌肌的废用性萎缩,使患者尚保留的部分吞咽功能退化,导致终身带管,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进而易产生焦虑、抑郁情绪,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长期置胃管极不利于吞咽功能恢复,不仅给治疗及护理带来挑战,更对患者的进食途径提出更高要求,患者需要避免长期置胃管带来的伤害及不利于吞咽康复的进食方法。

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IOE)是为吞咽障碍患者解决上述问题的良好方式。

吞咽障碍还在长期留置胃管的患者为什么需要进行IOE

IOE即仅在需要补充营养或水分时经口插管至食管,进食后即刻拔管,不仅符合经口进食的生理规律,还避免了长期置管带来的不舒适,且不影响日常生活,又能作为一种进食代偿手段,满足患者营养需求;此外,通过插管刺激舌根部、咽部产生吞咽动作和诱发食管下段蠕动,能最大限度地避免长期留置胃管的伤害,促进吞咽康复。

吞咽障碍还在长期留置胃管的患者如何进行IOE?

1.评估是否适合IOE,检查有无禁忌证

  • 适应证

①咽反射消失或减弱,需要吞咽训练。

②需要通过管道摄取营养的患者。

  • 禁忌证

①口咽腔有肿物或黏膜水肿的患者。

②食管蠕动缓慢或反流的患者。

2.准备物品

14号或16号球囊导尿管、流质食物(适宜温度38~40℃)、温水、灌食空针、5ml注射器、一次性薄膜手套。

3.选好体位

清洁口腔或清理干净口腔内的分泌物后采取坐位或半卧位(床头至少摇高30°),体位性低血压或压力性损伤者酌情调整。

4.插管

导管前端用蜂蜜、食用香油或饮用水润滑,手持导管前端沿口腔正中插入,并向咽后壁推进导管,插至咽喉部时嘱患者做吞咽动作,同时将导管顺势插入食管,插入长度18~22cm。

5.判断导管插入食管方法

(1)将导管末端置于水中,无连续气泡产生。

(2)嘱患者发“yi”音,声音清晰。

6.固定导管

往导管球囊内注入3~5ml水,上提导管至卡住感(此时球囊卡在环咽肌下缘),随着食管蠕动导管可到达食管中上段。

7.注食

在导管另一管口缓慢注入10~20ml温水,如无呛咳方可注入食物或药液,注食量为300~500ml/次,速度为50ml/分,3~6次/天。注食完后再次注入10~20ml温水冲管。

8.拔除导管

用注射器抽净注入球囊内的水,于呼气末拔出导管。

9.注意事项

(1)插管前用注射器抽取3ml水注入球囊,判断是否完好。

(2)插入不畅或出现恶心、呕吐时,嘱患者深呼吸,同时检查导管是否盘曲在口腔;如插管过程中患者出现咳嗽、呼吸困难、发绀等,表示导管误入气管,应立即拔出导管,休息片刻后再插。

(3)边注食边嘱患者做吞咽动作。

(4)注食完毕后维持进食体位30min。

(5)口腔护理、雾化吸入、翻身拍背、吸痰等操作均要在喂饭前或喂饭后2h(即空腹时)进行。

(6)用后的导管用水冲洗干净,晾干后保存备用。一般每周更换一次,导管变硬、老化等及时更换。

吞咽障碍患者长期留置胃管并发症多、不利吞咽康复,IOE不需要长期留置胃管,不影响社交且患者舒适,保证营养需求的同时又可促进吞咽功能恢复。

因此,选择IOE,可最大限度降低胃管留置率,避免长期留置胃管引起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吞咽障碍患者营养治疗趋于理想化。



作者信息

文章作者:颜雪花 胡彩容

作者单位: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封面图有璧山区人民医院胡悦建提供,图文无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告别鼻饲管 拒绝胃造瘘
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法
吞咽障碍患者看过来!告别长期留置鼻胃管,我们有新招!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所致吞咽障碍患者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
重症护理-经鼻空肠管的留置与维护(盲插法)
球囊扩张术在临床环咽肌失迟缓引起吞咽障碍中的应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